深入理解JVM——内存管理概述(2)

本文主要参考:《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周志明

 

0. 概述

我们知道java相比于c,c++的优势在于内存管理。而内存管理由JVM来负责

一个java程序的编译和执行过程如下:

 ●  java   ---------编译---------->   .class

 ●  类加载器负责加载各个字节码文件(.class)

 ●  加载完.class后,由执行引擎执行,在执行过程中,需要运行时数据层提供数据

 

而运行时数据区如下:

 

可以看到,运行时数据区分为:线程共享区线程独享区

线程共享区:里面的内容都是由每个线程共享的

线程独占区:每个线程中都会分配属于自己的程序计数器,虚拟机栈等

我们平时所说的堆栈中的堆指的就是线程共享区中的堆;而栈指的是线程独享区的虚拟机栈,准确的说是虚拟机栈中的局部变量表。

程序计数器:记录当前线程所执行到的字节码的行号

虚拟机栈:存放方法运行时所需的数据

本地方法栈:为JVM所调用到的native及本地方法服务

堆内存:存储对象实例

方法区:存储运行时的常量池,已被虚拟机加载的类信息,常量,静态变量,即时编译器编译后的代码等数据

 

1. 程序计数器

程序计数器是一块较小的内存空间,它可以看作是当前线程所执行的字节码的行号指示器。如果程序线程执行的是java方法,这个技术器记录的是正在执行的虚拟机字节码指令的地址。如果正在执行的是native方法,这个计数器的值为undefined。而且,此区域是唯一一个在java虚拟机规范中没有规定任何OutOfMemoryError情况的区域。

 

2. 虚拟机栈

https://www.cnblogs.com/Codenewbie/p/6184898.html

●虚拟机栈:描述的是java方法执行的动态内存模型

●栈帧:每个方法执行,都会创建一个栈帧,用于存储局部变量,操作数栈,动态链接,方法出口等。每一个java方法从被调用到执行完毕的过程,都伴随着对应的栈帧在JVM栈中的进栈和入栈。 

●局部变量表:存放编译器可知的各种基本数据类型(boolean,int等八种),对象引用类型(reference类型,他不等同于对象本身,根据不同的虚拟机实现,他可能是指向对象起始地址的应用指针,也可能指向一个代表对象的句柄或者其他与此对象相关的位置),returnAddress类型(指向一条字节码指令的地址)。局部变量表所需的内存空间其实在编译器就完成了分配,当进入一个方法时,这个方法需要在帧中分配多少内存就是固定的,运行期间是不会改变局部变量表的大小的(比如String name,局部变量只是存的name的引用值,而不是name的String对象,String对象是存在堆中的)

●大小:栈的大小是有限的,如果栈里面的帧过多就会栈内存溢出(stackOverFlowError),比如递归没写好就容易出这个错误;如果我们将栈的大小设置成比计算机本身的大小还打,如果出现如无限递归,则会出现OutOfMemory的错误。即

-StackOverflowError:线程请求的栈深度超过了JVM栈所允许的栈深度 
-OutOfMemoryError:如果JVM栈是动态可扩展的,在无法申请到足够内存时,抛出该异常

 

3. 本地方法栈

本地方法栈和虚拟机栈很类似。像HotSpot虚拟机中,虚拟机栈和本机方法栈就是在一块的。但是我们现在是针对java虚拟机的规范来讲,而不是针对特定的某款虚拟机。而两者之间的区别就是:

虚拟机栈:为虚拟机执行java方法服务

本地方法栈:为虚拟机执行native方法服务

 

4.堆内存

堆是JVM所管理的最大的一块内存区域,它用于存放对象实例,因此也是垃圾收集管理的主要区域。

所有的对象实例都在堆中分配内存也不绝对,比如一些高级的技术如标量替换什么的。并不是所有的对象都会分配到堆上。 

当然堆内存满了也会抛出OutOfMemory

-Xmx -Xms 用来设置堆内存

关于堆内存我们主要focus垃圾回收机制,请看博文

 

5. 方法区

存储被虚拟机加载的类信息(类的版本,字段,方法,接口),常量静态变量即时编译器编译后的代码等的数据

方法区又称为永久代(只在Hotspot中)

垃圾回收在方法区的行为(效率比较低,费的成本比较高,所以一般很少回收)

异常的定义(OutOfMemoryError)

 

6 运行时的常量池(方法区中)

Class文件中除了类的版本,字段,方法,接口等描述信息外,还有一项信息是常量池,用于存放编译器生成的各种字面量或符号引用,这部分内容将在类加载后进入方法区的运行时的常量池存放

运行时常量池具备动态性,java语言不单单在编译期间会产生常量,在运行期间也可能将新的常量放入运行时常量池中,如开发人员用了String.intern()方法,之后的异常测试就是用该方法引起常量池抛出OOMError。

我们看这个例子:

public class 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1 = "abc";
        String s2 = "abc";
        String s3 = new String("abc");

        System.out.println(s1 == s2);  //输出为  true
        System.out.println(s1 == s3);  //输出为  false
        System.out.println(s1 == s3.intern()); //输出为 true
    }
}

7. 直接内存

直接内存(Direct Memory)不是虚拟机运行时数据区域的一部分,也不是JVM规范中定义的内存区域,但其也频繁被使用。自JDK1.4后,引入了基于通道(Channel)与缓冲区的I/O方式,它可以使用native函数库直接分配堆外内存,并通过java堆中的DirectByteBuffer对象操作该块内存。避免了java堆和native堆之间的数据复制,提高了性能。 
本机直接内存不受java堆大小限制,但是受本机总内存大小和处理器的寻址空间限制。在动态扩展时也会抛出OOMError异常。

 

  • 2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目标检测(Object Detection)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核心问题,其主要任务是找出图像中所有感兴趣的目标(物体),并确定它们的类别和位置。以下是对目标检测的详细阐述: 一、基本概念 目标检测的任务是解决“在哪里?是什么?”的问题,即定位出图像中目标的位置并识别出目标的类别。由于各类物体具有不同的外观、形状和姿态,加上成像时光照、遮挡等因素的干扰,目标检测一直是计算机视觉领域最具挑战性的任务之一。 二、核心问题 目标检测涉及以下几个核心问题: 分类问题:判断图像中的目标属于哪个类别。 定位问题:确定目标在图像中的具体位置。 大小问题:目标可能具有不同的大小。 形状问题:目标可能具有不同的形状。 三、算法分类 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主要分为两大类: Two-stage算法:先进行区域生成(Region Proposal),生成有可能包含待检物体的预选框(Region Proposal),再通过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样本分类。常见的Two-stage算法包括R-CNN、Fast R-CNN、Faster R-CNN等。 One-stage算法:不用生成区域提议,直接在网络中提取特征来预测物体分类和位置。常见的One-stage算法包括YOLO系列(YOLOv1、YOLOv2、YOLOv3、YOLOv4、YOLOv5等)、SSD和RetinaNet等。 四、算法原理 以YOLO系列为例,YOLO将目标检测视为回归问题,将输入图像一次性划分为多个区域,直接在输出层预测边界框和类别概率。YOLO采用卷积网络来提取特征,使用全连接层来得到预测值。其网络结构通常包含多个卷积层和全连接层,通过卷积层提取图像特征,通过全连接层输出预测结果。 五、应用领域 目标检测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应用领域: 安全监控:在商场、银行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