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集团通过提高数据分析效率,提升决策效力,扩大价值影响力。通过对人才质效、人本效能、三项制度改革、人才资源变动等,找到企业管理中的不足,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竞争力。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是立足更高起点、瞄准更高层次、锚定更高目标,对全面深入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的科学思考和系统安排,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建筑业而言,人才引进、培养等对于行业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要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引进人才是关键,建筑企业应不断更新观念,充分应用数字化技术,将人才放到合适的位置上发光发热,并将人才的使用与开发有机结合起来。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集团”)是全球领先的特大型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商,主要从事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运营、装备制造、城市综合开发等,为客户提供投资融资、咨询规划、设计建造、管理运营一揽子解决方案和综合一体化服务。中交集团有 60 多家全资、控股子公司,产品和服务遍及 150 多个国家,员工 16 万余人。
1.数据存储分散难以深度分析和共享
为了推动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中交集团制定了一系列人才培养方案,并对人力数据进行分析,但落实到具体实践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人力数据分散存储,数据分析费时费力。建筑企业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人员构成复杂、文化素质参差不齐。由于工程项目分散在全球各地,导致人员分布较为广阔,目前中交集团大概有上百万的员工分布在 140 多个国家、7000 多个项目中,这也是目前集团人力系统的第一个特点,即人力数据非常分散。二是数据难以深度分析和共享。目前集团仍然是传统的数据化统计,这些数据很难进行协同分享,由于企业项目分布全球各地,一些员工在海外工作,导致海外员工的相关工作信息很难进行挖掘和共享。三是缺乏严谨、合规、科学的数据治理与管控体系,不能输出有效的数据。对于建筑企业而言,传统的基建业务实力很强,但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企业的数字化水平相较于其他行业还是偏低的,同时还面临着标准化、科学管控等相应的问题。
此外,还有一些传统的难点,例如缺乏对企业内部现有人力数据资源的统筹部署,各业务系统“烟囱”林立,数据孤岛 ;做人力数据分析必须要对数据收集 ( 系统 )、数据逻辑和数据清洗有了解,不局限于做出分析图表,还要进行高阶分析,如预测性分析、业务相关性分析、洞察性分析等 ;人力数据分析还要懂业务,要以改善公司业务成果为终极目标。
人力数据分析不仅要搜集数据,更重要的是挖掘数据,并从中找出关系重点、规律,洞察其发展趋势,通过数据间的关联发现隐藏关系,作为分析的重要依据,提供高层决策参考,这些都是中交集团人力数据分析工作面临的困难点、价值点和挑战点。
面对上述问题,建筑企业在一些业务展现上就不能再局限于传统的简单的信息报表,而是需要一些快速敏捷、高度关联的相应分析,这也在业务呈现上带来了一些挑战和提升。例如,不仅要看到目前企业的人员分布现状,还要知道目前企业的人才分布情况,怎样针对现有人员进行相关项目的调配等。
2.挖掘并利用数据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人力数智分析,通过将基于数据算法的理解范式和决策思维加以结合运用,做出贯通员工生命周期的人力资源管理决策。构建分析逻辑,挖掘并利用数据,解决特定问题,最终体现价值。
中交人力数字化转型的总体目标是提效,提高数据分析效率,提升决策效力,扩大价值影响力。因此,基于集团人力资源效能提升目标,通过对人才质效、人本效能、三项制度改革、人才资源变动等,找到企业管理中的不足,从而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优化人力管理体系,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基于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构建,通过数据移动、数仓建模、数据质量管理等工具,实现多异构系统数据整合,对员工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预测。最终建立结构化的数据指标体系,寻找业务的因果关系,挖掘规律并洞察其发展趋势。
其中,首页作为汇总页,从人才质效、人本效能、三项制度改革、人事异动四个页面中抽取部分关键指标展示,通过该页面可以了解人力资源整体运营情况。主要指标包括员工结构分布情况、组织机构情况、从业人员数、正式员工数、海外人才数、本年度拟退休人员数、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工成本利润率、人员分布、领导班子结构等。
人才质效针对集团人才结构情况进行分析展示,主要指标包括员工结构分布情况,员工序列结构、主要职业资格证书,高层级专家、从业人员数、正式员工数、外部员工数,正式员工在岗数、正式员工不在岗数,海外在岗员工数、六支队伍、正式员工年度变化情况,岗位类型员工结构,国(境)外用工情况、海外工作年限情况,海外从业员工情况等。
人本效能关注公司产能、人工产出以及人工成本及相关福利费用,从人工成本总额及执行率、工资总额及预算执行率等指标中反映人力成本预算的发放进度,监控预算执行情况。主要指标包括人工成本总额执行率、人工成本总额构成、重点费用科目、工资总额及利润总额增长率、工资总额及预算执行率、人工成本投入产出、人均效能、工资总额构成,所属企业领导人员工资数、人均工资数等。
三项制度改革以国资委检测指标为基准进行公司人员分析,涵盖“干部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减、人员能进能出”相关指标及三定数据。主要指标包括领导人员退出、领导人员竞争上岗、年轻干部占比,全员公开招聘、员工市场化退出、全员绩效考核、领导人员浮动工资占比,领导人员收入倍差情况,统计员工绩效薪酬高平差达 20% 以上企业占比、两级总部人员在编率、二级单位总部人员在编率、二级单位总部部门数量等。
人才资源变动关注人才流动,入离职情况,分析公司内人员流动情况,主要指标包括人才引进、校园招聘结构分析、社会招聘结构分析,正式员工、新增员工、减少员工、校国招聘数、社合招聘数、离职员工、退休员工、人才资源增加减少情况、人才流出、离职结构、校园招聘人才流失等。
3.落实数字化转型战略提升集团内部管理效率
中交集团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以战略为导向,以数据为基础,以智能化为手段,实现了人才洞察和智能决策。人力数智分析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全链条数据。最大化整合全链条人力数据,包括招聘、人事、薪酬、人工成本、三项制度改革、外部用工,并结合公司财务数据、经营数据,呈现综合分析与精准判断,提供智能化决策建议。
二是多层次指标。致力于发掘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和穿透性,通过设定结构化的数据指标体系,寻找业务的因果关系,能够针对复杂问题给出明确的智能分析建议,使得结果可量化、可对标,提供人才的客观衡量指标与决策建议。
三是全场景应用。依据不同“用户角色”“场景应用”设计分析主题,开发大数据模型,科学应用人工智能算法,通过公司整体关键人力绩效指标、员工个体深入洞察分析、未来人力资源规划预测等应用,促进中交集团实现精细化管理。
四是高质量资产。通过跨系统人力数据标准统一,实现数据拉通;提高数据质量以满足业务要求;全盘摸清人力数据家底,构建人力数据资产目录,方便快速找到数据、理解数据、应用数据。
中交集团遵循“职能一队伍一人效”的人力资源经营价值链,强调以职能 ( 选用育留等 ) 来塑造队伍状态,通过队伍状态的改变来获得人效结果。提高人效,不是简单的缩减人数,而是通过关注员工需求促使员工发挥内在效能力量,使企业规范转化为员工的自觉意识,企业目标转变为员工的自发行动,从而达到为企业增收,基业长青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