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是深入实施大数据战略,推动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
2020 年 3 月,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 明确数据成为与土地、 劳动力、 资本、 技术并列的第五大生产要素, 要求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 2022 年 1 月, 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 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提出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化流通, 强化高质量数据要素供给, 开展数据确权及定价服务试验、 推动数字技术在数据流通中的应用、 培育发展数据交易平台等。同年 12 月,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以数据产权、 流通交易、 收益分配、 安全治理为重点, 初步搭建我国数据基础制度体系, 提出二十条政策措施, 为充分发挥我国海量数据规模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 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 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 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指明了方向。
宁波抢抓政策机遇, 积极落实区域性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试点, 在顶层方案设计、 技术平台支持、产业场景应用、 多元主体参与等方面进行了先期探索, 走出了一条宁波特色改革路径。
一、宁波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基础优势
一是数字基础设施数据支撑能力不断增强。 宁波网络基础设施优势明显, 获评全国首批“千兆城市”、 入选“全国 10 大 5G 标杆城市”。 算力基础设施布局加快, 人工智能超算中心(一期) 基本建成, 算力使用率超 75%。 入选全国首批区块链服务网络(BSN) 节点城市。 集“感、 传、 知、 用” 于一体的城市物联网感知平台加速构建。
二是数据资源体系不断完善。 宁波公共数据归集共享不断提升。 编制完成 22020 类本地数据,累计归集 268.6 亿条数据, 建成共同富裕、 乡村振兴、 经济稳进提质等 67 个特色专题库。 城市数字孪生平台汇总整合全市约 4000 平方公里三维实景数据。 率先在全省完成数据资源自动开通, 数据共享审核速度压缩到秒级, 746 类约 42.5 亿条数据实现省级向市县回流, 2022 年数据共享需求满足率达 100%。 市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已开放 2507 个数据集、 5.1 亿多条数据。 产业数据不断积累, 立足宁波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产业数字化发展成效突出的优势, 结合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 探索产业数据价值化改革, 累计治理产业数据 5 亿余条, 形成 20 余个典型应用场景。
三是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典型应用不断涌现。宁波着力推进公共数据受限开放, 涌现了“甬金通”“海上丝路指数”“浙里甬 E 保”等一批典型案例,为进一步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比如, 宁波市以探索“金融大脑 + 数字银行” 为目标, 综合集成金融各类数据、 应用和系统, 升级建设集“金融服务、 风险防控、 决策治理、 区域金改” 功能于一体的“甬金通” 数智金融大脑, 健全数字金融生态体系, 全面提升了宁波金融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
二、宁波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主要做法经验
一是做好顶层方案设计, 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进入快车道。 积极贯彻落实《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浙江省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试点实施方案》, 成立改革工作专班, 结合宁波自身基础和优势出台《宁波市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确立了以产品化为核心、 市场化为路径,政府监管、 国资引领、 行业推进的发展模式, 明确了建设“1” 个公共数据平台、 成立“1” 批数据要素市场运营主体、 构建“2” 类数据要素流通体系、培育“X” 个专业数据开发业态的推进路径, 通过技术规范与机制建设协同推进, 为宁波市数据要素市场化工作有步骤、 有重点地小步快跑前进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是强化技术平台支持, 打破数据壁垒促进数据汇聚共享和价值释放。 采用市县统建模式, 构建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 联合区块链服务网络(BSN) 发展联盟打造区块链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甬链”, 为公共数据实现“一体配置”“可信共享”“合规应用”, 按照“原始数据不出域、 数据可用不可见”的要求, 以模型、 核验等产品和服务等形式向社会提供先进有力的技术支持, 加速数据价值解锁和释放。 目前依托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已经在市级产业数据仓累计归集数据表 745 张、 产出 124 个业务标签, 开发约 200 个接口对外提供数据服务。基于“甬金通” 数智金融大脑开展“银政” 数据共享, 累计支撑各金融机构调用数据约 2.7 亿次、 参与授信额度审批 4.3 亿元。
三是场景应用结合产业发展, 小切口探索公共数据授权运营。 发挥宁波产业数字化土壤厚实的优势, 聚焦金融服务、 医疗健康、 智能制造等产业化应用需求旺盛的领域, 开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探索实践, 创新场内开发、 主体授权、 企业使用模式推进公共数据受限开放, 打造一批经典案例和数据产品。 如结合公共数据开放, 目前已经形成 85 个数据产品, 并结合“医疗影像 AI 模型研发分析及产业服务”“大健康管理”“道德银行”等 5 个应用场景,开展了影像、 诊断、 法人、 投保、 失信等 42 类公共数据的授权使用测试和业务模型验证, 6 个产品入选浙江省首批优秀案例集并上架至 IRS 数据产品专区, 数量位列全省第一。
三、宁波市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下一步工作重点
宁波市下一步将重点通过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 为构建全国统一的数据要素市场贡献“宁波经验”:
一是加强制度创新探索。 以《意见》 确立的数据基础制度框架为指导, 积极做好《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 等新规的贯彻实施, 先行先试通过“政府主导 + 企业主导” 两级模式和数据资源登记和数据产品交易“两级市场” 的落地探索,争取在数据产权、 流通交易、 收益分配、 安全治理等方面形成具有示范意义的制度创新。
二是完善技术体系支撑。 用好宁波前期在公共数据开放利用方面的经验, 加强人工智能、 隐私计算、 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应用, 加强支撑公共数据授权运营、 数据产品市场化流通的技术平台建设探索。
三是加大数据产品供给。 充分利用宁波市产业基础好的优势,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场景应用为牵引, 结合公共数据开放打造更多公共数据产品,加快数据要素市场主体培育推进社会化数据产品的市场化供给和合规化交易。
四是加强新生态、 新业态培育。 落实《意见》提出的“培育数据要素流通和交易服务生态”“培育一批数据商和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 要求, 研究出台相关激励机制、 扶持政策, 持续推进数据要素流通和交易服务新生态、 新业态培育。
作者单位:宁波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宁波市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