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Range头部是什么?
在HTTP协议中,If-Range
头部就像是一个“条件检查员”。当我们想要从服务器上获取某个资源的一部分时(比如一个大文件的某一部分),我们会使用Range
头部来告诉服务器我们想要的具体范围。但是,在发送这个范围请求之前,我们可能会先派If-Range
这个“条件检查员”去确认一下,我们之前获取的那个资源的版本是否还是最新的,或者说有没有发生过变化。
Range头部是什么?
Range
头部则是一个“指挥员”,它负责告诉服务器:“我只想要这个资源的一部分,请把这一部分发给我。”通过Range
头部,我们可以指定想要获取的资源的确切范围,比如从第100字节到第500字节。
它们如何协同工作?
这两个头部经常一起使用,以确保我们获取的资源部分是最新的,并且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以下是它们协同工作的简单流程:
- 首次请求:当我们首次请求一个资源时,服务器会发送完整的资源给我们,并且通常还会在响应头部中包含一个
ETag
(实体标签),用来标识这个资源的特定版本。 - 准备分块请求:如果我们后来只想要这个资源的一部分,比如一个大文件的某个特定部分,我们就会准备发送一个带有
Range
头部的请求。 - 条件检查:在发送带有
Range
的请求之前,我们会先发送一个带有If-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