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主备、主从、读写分离

本文详细探讨了MySQL主备复制的基本原理、循环复制问题、主备延迟及其解决办法,主备切换策略(可靠性优先与可用性优先),并行复制策略,以及在主库出现问题时的应对措施。此外,还介绍了MySQL读写分离的架构和解决方案,包括强制走主库、Sleep方案和判断主备无延迟方案等,以实现高效、稳定的数据库架构。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一、MySQL主备的基本原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状态1中,客户端的读写都直接访问节点A,而节点B是A的备库,只是将A的更新都同步过来,到本地执行。这样可以保持节点B和A的数据是相同的。当需要切换的时候,就切成状态2。这时候客户端读写访问的都是节点B,而节点A是B的备库

在状态1中,虽然节点B没有被直接访问,但是建议把备库节点B,设置成只读模式。有以下几个原因:

  • 有时候一些运营类的查询语句会被放到备库上去查,设置为只读可以防止误操作
    防止切换逻辑有bug
  • 可以用readonly状态,来判断节点的角色
  • 把备库设置成只读,还怎么跟主库保持同步更新?

readonly设置对超级权限用户是无效的,而用于同步更新的线程,就拥有超级权限

下图是一个update语句在节点A执行,然后同步到节点B的完整流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备库B和主库A之间维持了一个长连接。主库A内部有一个线程,专门用于服务备库B的这个长连接。一个事务日志同步的完整过程如下:

  • 在备库B上通过change master命令,设置主库A的IP、端口、用户名、密码,以及要从哪个位置开始请求binlog,这个位置包含文件名和日志偏移量
  • 在备库B上执行start slave命令,这时备库会启动两个线程,就是图中的io_threadsql_thread。其中io_thread负责与主库建立连接
  • 主库A校验完用户名、密码后,开始按照备库B传过来的位置,从本地读取binlog,发给B
    备库B拿到binlog后,写到本地文件,称为中转日志
  • sql_thread读取中转日志,解析出日志里的命令,并执行

由于多线程复制方案的引入,sql_thread演化成了多个线程

二、循环复制问题

双M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节点A和节点B互为主备关系。这样在切换的时候就不用再修改主备关系

双M结构有一个问题要解决,业务逻辑在节点A上更新了一条语句,然后再把生成的binlog发给节点B,节点B执行完这条更新语句后也会生成binlog。那么,如果节点A同时是节点B的备库,相当于又把节点B新生成的binlog拿过来执行了一次,然后节点A和B间,会不断地循环执行这个更新语句,也就是循环复制

MySQL在binlog中记录了这个命令第一次执行时所在实例的server id。因此,可以用下面的逻辑,来解决两个节点间的循环复制问题:

  • 规定两个库的server id必须不同,如果相同,则它们之间不能设定为主备关系
  • 一个备库接到binlog并在重放的过程中,生成与原binlog的server id相同的新的binlog
  • 每个库在收到从自己的主库发过来的日志后,先判断server id,如果跟自己的相同,表示这个日志是自己生成的,就直接丢弃这个日志

双M结构日志的执行流如下:

  • 从节点A更新的事务,binlog里面记的都是A的server id
  • 传到节点B执行一次以后,节点B生成的binlog的server id也是A的server id
  • 再传回给节点A,A判断这个server id与自己的相同,就不会再处理这个日志。所以,死循环在这里就断掉了

三、主备延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什么是主备延迟?

与数据同步有关的时间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

  • 主库A执行完成一个事务,写入binlog,这个时刻记为T1
  • 之后传给备库B,备库B接收完这个binlog的时刻记为T2
  • 备库B执行完这个事务,把这个时刻记为T3

所谓主备延迟,就是同一个事务,在备库执行完成的时间和主库执行完成的时间之间的差值,也就是T3-T1

可以在备库上执行show slave status命令,它的返回结果里面会显示seconds_behind_master,用于表示当前备库延迟了多少秒

seconds_behind_master的计算方法是这样的:

  • 每个事务的binlog里面都有一个时间字段,用于记录主库上写入的时间
  • 备库取出当前正在执行的事务的时间字段的值,计算它与当前系统时间的差值,得到seconds_behind_master

如果主备库机器的系统时间设置不一致,不会导致主备延迟的值不准。备库连接到主库的时候,会通过SELECTUNIX_TIMESTAMP()函数来获得当前主库的系统时间。如果这时候发现主库的系统时间与自己不一致,备库在执行seconds_behind_master计算的时候会自动扣掉这个差值

网络正常情况下,主备延迟的主要来源是备库接收完binlog和执行完这个事务之间的时间差

主备延迟最直接的表现是,备库消费中转日志的速度,比主库生产binlog的速度要慢

2、主备延迟的原来

1.有些部署条件下,备库所在机器的性能要比主库所在的机器性能差

2.备库的压力大。主库提供写能力,备库提供一些读能力。忽略了备库的压力控制,导致备库上的查询耗费了大量的CPU资源,影响了同步速度,造成主备延迟

可以做以下处理:

  • 一主多从。除了备库外,可以多接几个从库,让这些从库来分担读的压力
  • 通过binlog输出到外部系统,比如Hadoop这类系统,让外部系统提供统计类查询的能力

3.大事务。因为主库上必须等事务执行完才会写入binlog,再传给备库。所以,如果一个主库上的语句执行10分钟,那这个事务很可能会导致从库延迟10分钟

典型的大事务场景:一次性地用delete语句删除太多数据和大表的DDL

四、主备切换策略

1、可靠性优先策略

双M结构下,从状态1到状态2切换的详细过程如下:

判断备库B现在的seconds_behind_master,如果小于某个值继续下一步,否则持续重试这一步

  • 把主库A改成只读状态,即把readonly设置为true
  • 判断备库B的seconds_behind_master的值,直到这个值变成0为止
  • 把备库B改成可读写状态,也就是把readonly设置为false
  • 把业务请求切到备库B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个切换流程中是有不可用的时间的。在步骤2之后,主库A和备库B都处于readonly状态,也就是说这时系统处于不可写状态,直到步骤5完成后才能恢复。在这个不可用状态中,比较耗时的是步骤3,可能需要耗费好几秒的时间。也是为什么需要在步骤1先做判断,确保seconds_behind_master的值足够小

系统的不可用时间是由这个数据可靠性优先的策略决定的。

2、可用性优先策略

可用性优先策略:如果强行把可靠性优先策略的步骤4、5调整到最开始执行,也就是说不等主备数据同步,直接把连接切到备库B,并且让备库B可以读写,那么系统几乎没有不可用时间。这个切换流程的代价,就是可能出现数据不一致的情况

mysql> CREATE TABLE `t` (
  `id` int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