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参加工作以后,本人在该行业积攒了一定的经验或心得,工作之余喜欢整理资料。最近发现资料越来越大,电脑和云盘快放不下了,便打算入手一块移动硬盘作为仓库盘使用,将这些资料转移进去,给电脑减负。问了朋友意见,计划从东芝、梵想、威刚这三款牌子中入手。选来选去,最后打算买东芝牌子的,一是机械硬盘,容量大的同时比较便宜,二是看了一些测评,这个牌子的硬盘耐操一点。
怎么寻找性价比最高的型号?
OK,选好了牌子之后,买多大的呢?我看了下狗东上的商品(链接就不放了,直接把价格表汇总放进来),价格和容量大小数据如下(6TB的缺货,暂不作分析):
乍一看似乎买顶格(22TB)的最划算, 实际上真的是这样么?我们来一起看一看。
【分析】
本人解决该问题的思路有两点:
①考察单位容量的价格;
②核算硬盘容量损耗(即市面上的硬盘大小都是以1000为进制,而原理上是以1024作为进制,标码1TB,实际上<1TB);
理清思路之后,上代码!
%以东芝某移动垂直式机械硬盘的容量和价格数据为例
%商品价格表,第一行表示标码容量,第二行表示价格
Toshiba = [1 2 3 4 8 16 18 20 22;499 699 799 899 1359 2099 2559 2599 3099];
Cap_table = Toshiba(1,:);
%1000进制转换为1024进制,以1TB作为基础单位进行换算,
Cap_true = (Cap_table -1)./(1024/1000)+1;
price_data = [Cap_true;Toshiba(2,:)];
%计算单位容量的价格
cost_per_cap = price_data(2,:)./price_data(1,:);
%计算容量损失
cap_loss = Toshiba(1,:) - Cap_true;
figure;
yyaxis left;
plot(Toshiba(1,:),cost_per_cap);
ylabel('单位容量的价格:元/TB')
yyaxis right;
plot(Toshiba(1,:),cap_loss);
ylabel('容量损失:TB')
xlabel('容量:TB')
legend('cost-per-cap','cap-loss')
title('东芝移动硬盘性价比分析曲线')
绘图时以标码容量作为横坐标,单位容量价格、容量损失分别作为纵坐标,两者的交点即为性价比的最优解。结果如下图:
两者的交点在6TB左右,与实际情况较为符合(是的,6TB已经被抢光了),我们已经知道合理的容量区间在5-10TB之间,因此呢,选择8TB也是可以的。
以上就是我对于选移动硬盘问题的一些看法,当然,其中一些数据处理思路很简洁,只是为了帮助选择焦虑的我快速剁手而服务,如果读者有自己的看法,欢迎留言讨论,我们下次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