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短期提高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概率(2023年更新)

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高校同学们越来越多了,我结合谢金星教授的《CUMCM-2022参赛和评阅情况》课件,回答 “如何短期提高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概率?” 这个问题。
大家报名参加数学建模竞赛,除了学习数学建模知识,磨练数学建模技能外,绝大多数同学还是十分想要获奖的,尤其想要获得最高奖项。但是国奖的获奖比例较低,在建模水平固定的情况下,有什么方式可以提高获奖概率呢?

提高国赛国奖获奖概率的几个要点:

尽量选择预计选的队伍最少的题。 观察数据发现,选择某题的队伍数量恰与该题队伍的获奖比例成反比,详见下方数据。

针对评审标准磨练写作能力。 假设的合理性,建模的创造性,结果的正确性,表述的清晰性这四点是评阅的关键点,平时模拟建模训练进行论文写作时需反复参照这四条进行修正。

确保论文相似度低于60%。 千万不在在这一点上违反比赛规定,不要成为被处罚的对象。

坚持就是胜利。 不在竞赛中精神内耗,担心能否获奖,而是积极投入到比赛中,认真对待每个环节,不在中途放弃。

CUMCM-2022参赛和评阅情况分析

近年参赛情况

年份校数总队数
2019年149042992
2020年147045680
2021年156649529
2022年160654257

在目前情况下,参赛队数基本以每年接近10%的比例增加,在国奖数量固定,且本科层次国一数量定死的情况下,总的获奖比例一定是逐年降低的。
不知道随着参赛队伍的数量继续增加,国奖总数和国一数量是否还会调整。

2022年实际参赛情况

题号提交作品占所有提交作品比例
本科A36368.0%
B1043922.9%
C3142769.1%
专科D104624.9%
E315575.1%

还有1073队仅提交选题或MD5码,未成功参赛。
这个数据可以结合之后的国奖推荐限制和国奖获奖限制来看,就目前情况而言,本科选中A题,专科选中D题,无疑会获得较高的获奖比例,具体量化数据可以继续往下看。

2022年送全国评审论文数

题号国奖级别送阅数量占成功提交队数比例
A国12095.75%
A国22887.92%
B国12592.48%
B国23873.71%
C国13471.10%
C国25601.78%
D国1363.44%
D国2484.59%
E国1702.22%
E国2993.14%

因为一些规则限制,如果选中你们队伍所选赛题的队伍数量相对较少,则你们队伍会有很高的国奖推荐概率,也即有更大概率获得国奖。根据数据简单统计可知,申报国奖的,70%实际评为国奖;申报国一的,1/3实际评为国一,有5%左右不获奖;违规的不评奖,且以多种方式通报。
具体规则有两条:

  • 每年的送全国评阅的论文总数控制在2300左右,每赛题/每学校最多推荐4个国奖,且每赛题/每学校最多推荐2个国一。(如果你们学校参赛队伍很多,还都是老牌强队,那你们会很吃亏,尽量不要和大家都选一样的题
  • 设置了国一的数量上限,本科每赛题100个左右,专科限制在1.5%以内。(专科还无所谓,对于本科队伍而言,赛题选择越是集中,国奖竞争就越是激烈,具体可见2022年的A题和C题的获奖比例对比)

2022年获奖数量及比例统计

题号国奖级别获奖数量占成功提交队数比例
A国11002.75%
A国23487.92%
B国1990.95%
B国23973.80%
C国11000.32%
C国24011.28%
D国1212.00%
D国2575.45%
E国1401.27%
E国21203.80%

可能有细心同学发现很多赛题的国二获奖数量大于送阅数量,很简单,虽推荐为国一,但因为获奖数量限制,一些整体水平稍差些的论文就被降了一档。
2022年的A题和C题的国一获奖比例分别为2.75%和0.32%,相差8.59倍;国二获奖比例分别为7.92%和1.28%,相差6.18倍。而选A题、C题的队伍数量分别为3636队和31427队,相差8.64倍,恰与获奖比例成反比。
A题与B题,B题与C题也有类似关系成立。
因此,为了提高国奖获奖概率,应在能力范围内尽可能选择选该题队伍数量最少的题目。
这样的题目一般是什么类别,到底具有什么特点,就需要更多历史选题数据的分析了,大家想看的话可以点赞,收藏,转发支持一下,或者评论告诉我一下,我会尽快更新。

2022年的评阅过程

首次采取网上阅卷,50多位评委,按题分组,每人评阅约120份。
1、随机编号/随机分卷(国一3人阅,国二2人阅,回避制)
2、评阅开始时,认真讨论评阅标准,并不断完善
3、百分制评分,“标准化”调整(去掉高分段和低分段,每位专家评分的中间部分的平均分、方差相同),可以确保不同评委的评分标准更加一致,评分具有可比较性。
4、调整后级差偏大的论文,讨论复核
5、申报一等奖的,与二等奖比较,一部分不获奖
6、申报二等奖的论文,一般不获一等奖(具有发表价
值者除外)
7、纸质版和电子版(支撑材料)均应含程序(如有),且应与正文结果一致

国奖评阅标准

假设的合理性,
建模的创造性,
结果的正确性,
表述的清晰性。
从问题出发,拒绝套路化!

高相似度论文处理

相似度通报事项2020年占2020年总队数比例2021年占2021年总队数比例2022年占2022年总队数比例
>90%参赛队名2700.59%2480.50%3940.73%
>80%学校名410.09%590.10%1250.23%
>60%赛区名12302.69%14522.93%32355.96%

2022年被通报的队伍数量和比例显著攀升,可能是加强了自建库的建设,也可能是这一年在网上网购现成论文且不加修改的“头铁”同学比较多,想要试一试组委会的刀渡你快不快。
查重率较高的原因分析:
1、抄袭、网购,不法商贩“一稿多售”;
2、文档中大量使用图片格式;
3、引文使用不当,大量重复已有内容;
4、除了承诺书、题目重述外公共内容外,自有内容过少。

重复率 < 60%不是什么不可完成的指标吧,大多数本科毕业论文都要求10%以下,硕博学位论文要求5%以下的都很常见。但凡写论文的时候多自己组织以下语言,多写写自己真实的建模思路都不会超过这个门槛的。想获奖的同学可不要在这里栽跟头啊。

竞赛的宗旨和指导原则

人才培养,不仅是专业方面,还有规则意识,团队协作,自主学习能力等的培养。

  • 创新意识
  • 团队精神
  • 重在参与
  • 公平竞争

数学建模论文的顽疾

论文模板化,方法套路化。套路与创新是格格不入的,关键是要逻辑清楚,思路清晰
依据问题分类,不从问题出发,乱套方法,盲目追求高大上,对于选用的方法一知半解,甚至不知不解,牵强附会,到处抄袭,不注明出处

参考资料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2023年4月举办的赛题讲评与经验交流会,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谢金星教授主讲的《CUMCM-2022参赛和评阅情况》

如何联系我

如果你对我的内容感兴趣,或者有任何问题、建议或合作意向,都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与我取得联系: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KeepLearners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