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中分配内存的方式有哪些?C语言中常见的内存错误有哪些?内存管理,内存泄漏,内存空洞?

分配方式有三种:

  1、从静态存储区域分配。内存在程序编译的时候就已经分配好,这块内存在程序的整个运行期间都存在。例如全局变量,static变量。

  2、在栈上创建。在执行函数时,函数内局部变量的存储单元都可以在栈上创建,函数执行结束时这些存储单元自动被释放。栈内存分配运算内置于处理器的指令集中,效率很高,但是分配的内存容量有限。

  3、从堆上分配,亦称动态内存分配。程序在运行的时候用malloc或new申请任意多少的内存,程序员自己负责在何时用free或delete释放内存。动态内存的生存期由程序员决定,使用非常灵活,但如果在堆上分配了空间,就有责任回收它,否则运行的程序会出现内存泄漏,频繁地分配和释放不同大小的堆空间将会产生堆内碎块。

 

常见的错误  :  

关于内存的一些知识已在内存分配中提及,现记录与分享常见的内存错误与对策。

类型 1:内存未分配成功,却使用了它。

方   法:在使用之前检查指针是否为NULL。

            1)当指针p是函数的参数时,在函数入口处用语句assert(p!=NULL)进行断言检查。

            2)当使用malloc或new来申请内存时,应该用if(p != NULL)进行防错检查。

类型 2:引用了尚未初始化的指针

原   因:内存的缺省初始值究竟是什么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在使用之前都进行初始化。

             1)没有初始化的观念。

             2)内存的缺省值是未定义,即垃圾值。

类型 3:越界操作内存

原   因:内存分配成功且初始了,但越界操作是不允许的。

类型 4:忘记释放内存,造成内存泄漏。

原   因:含有这种类型错误的函数,每被调用一次,就丢失一块内存。当内存充足时看不到这种错误带来的影响,当内存耗尽时系统提示:“内存耗尽”。因此,动态内存的申请与释放必须配对,程序中malloc与free的使用次数要相同。

类型 5:释放了内存却继续使用它

原   因:对应的情况有2种

             1)返回了“栈内存的指针或引用”,因为堆栈中的变量在函数结束后自动销毁。

             2)某块内存被free后,没有将指向该内存的指针设置为NULL,导致产生“野指针”。

内存溢出 out of memory,是指程序在申请内存时,没有足够的内存空间供其使用,出现out of memory;比如申请了一个integer,但给它存了long才能存下的数,那就是内存溢出。

内存泄露 memory leak,是指程序在申请内存后,无法释放已申请的内存空间,一次内存泄露危害可以忽略,但内存泄露堆积后果很严重,无论多少内存,迟早会被占光。

memory leak会最终会导致out of memory

内存溢出就是你要求分配的内存超出了系统能给你的,系统不能满足需求,于是产生溢出。 

   
内存泄漏是指你向系统申请分配内存进行使用(new),可是使用完了以后却不归还(delete),结果你申请到的那块内存你自己也不能再访问(也许你把它的地址给弄丢了),而系统也不能再次将它分配给需要的程序。一个盘子用尽各种方法只能装4个果子,你装了5个,结果掉倒地上不能吃了。这就是溢出!比方说栈,栈满时再做进栈必定产生空间溢出,叫上溢,栈空时再做退栈也产生空间溢出,称为下溢。就是分配的内存不足以放下数据项序列,称为内存溢出. 

   以发生的方式来分类,内存泄漏可以分为4类: 

1. 常发性内存泄漏。发生内存泄漏的代码会被多次执行到,每次被执行的时候都会导致一块内存泄漏。 
2. 偶发性内存泄漏。发生内存泄漏的代码只有在某些特定环境或操作过程下才会发生。常发性和偶发性是相对的。对于特定的环境,偶发性的也许就变成了常发性的。所以测试环境和测试方法对检测内存泄漏至关重要。 
3. 一次性内存泄漏。发生内存泄漏的代码只会被执行一次,或者由于算法上的缺陷,导致总会有一块仅且一块内存发生泄漏。比如,在类的构造函数中分配内存,在析构函数中却没有释放该内存,所以内存泄漏只会发生一次。 
4. 隐式内存泄漏。程序在运行过程中不停的分配内存,但是直到结束的时候才释放内存。严格的说这里并没有发生内存泄漏,因为最终程序释放了所有申请的内存。但是对于一个服务器程序,需要运行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不及时释放内存也可能导致最终耗尽系统的所有内存。所以,我们称这类内存泄漏为隐式内存泄漏。 

从用户使用程序的角度来看,内存泄漏本身不会产生什么危害,作为一般的用户,根本感觉不到内存泄漏的存在。真正有危害的是内存泄漏的堆积,这会最终消耗尽系统所有的内存。从这个角度来说,一次性内存泄漏并没有什么危害,因为它不会堆积,而隐式内存泄漏危害性则非常大,因为较之于常发性和偶发性内存泄漏它更难被检测到 

内存泄漏

堆内存释放,是从堆顶开始。那么如果堆中间的一块区域,大部分内存都释放了,堆顶还有一些会怎么样呢?

我们来看个例子: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unistd.h>
int main()
{
char *p[11];
int i;
for(i=0;i<10;i++)
{
p[i]=(char *)malloc(1024*2);
strcpy(p[i],"123");
}
p[10]=(char *)malloc(1024*2);
strcpy(p[10],"123");
for(i=0;i<10;i++)
{
free(p[i]);
}
pid_t pid=getpid();
printf("pid:%d\n",pid);
pause();
return 0;
}
这里我申请了 11 个2k 的内存,然后将前10 个2k 内存释放掉,只剩下堆顶一个2k。

按我们正常的逻辑,进程应该只是占用了一个物理页面,可实际上呢?
我们查看 memmap 的结果,可以看到
1 1 1 1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这个例子是,堆顶指针没变,堆顶下面的内存被释放了。

让我们来想想 libc 会怎么办?
第一个想法,也是最合理的方法,堆顶下面哪个页面空闲了,就将那个物理页面释放掉,返还给系统。
Linux 内核只能通过缩小线性内存区的方式来释放物理内存。
方法一,通过使用系统调用 brk,来改变堆顶地址释放内存。
优点:
算法简单,系统调用少,效率高。
缺点:
堆顶下方的物理页面即使空闲也无法及时释放。
方法二:,通过将对应堆的线性区拆分,将中间的物理页面释放掉。
优点:
堆顶下方的内存能够得到即使的释放。
缺点:
算法复杂,涉及到线性区的拆分与合并,有可能会导致进程堆段形成多个不连续的小块内存空间,对进程的性能影响较大。
综合以上因素,Linux 内核选则了通过调整堆顶来扩展和释放内存空间。
它也决定了,只要堆顶部还有内存在使用,堆顶下方不管释放了多少内存都不会被释放,这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内存空洞。
除了通过 brk(功 能: 改变数据段空间分配)扩展堆顶地址外,我们还提到了另外一种内存分配方式mmap。当libc 在处理大块内存分配时,其会调用mmap 来分配一块地址空间;当释放时,直接调用unmmap 释放掉该段内存空间,因此对于这种大块内存分配的申请和释放,就不会存在内存空洞的问题。
你可以通过使用mmap 分配内存的阀值,来减少内存空洞的概率。代价是,可能会使用更多的系统调用,降低进程的性能。
要想消除内存空洞的影响,就要求我们在申请和释放内存时,要严格依照就近原则,最先释放堆顶地址的内存。可控制内存的申请和释放的顺序难度十分的大;另外由于内存碎片的影响,每次申请得到的内存地址都带有一定的随机性,后面申请的内存,并不一定就意味着在堆顶;这简直是Mission impossible。
做为一个程序员,我很受挫折,我无能为力,我调用 free 都释放内存,可它并不一定会返还到系统中,我无法完全控制我程序的行为,谁又能保证堆顶没有那么一块正在使用的内存呢?

这也给很多程序员以藉口,在测试中我们程序内存使用量增长,要求他们去检查时,他们往往会说,“内存我都释放了,这是内存空洞造成的,我也无能为力。”。老板也无话可说,内存空洞简直成了我们的噩梦。
内存空洞和内存泄漏造成的内存增长是有区别的:
内存泄漏是申请了的内存没有释放,如果你在做多次同样的操作,进程所使用的内存应该保持同样的一个速度进行增长。
内存空洞是申请并释放了的内存由于不处于堆顶无法返还给系统,但是这些内存还是能留给进程自身使用,所以如果你做多次同样的操作,进程所使用的内存应该停留在一个水平线上,不怎么增长,或者增长不多。
程序员可以根据这个现象来判断,你的进程中存在的是内存泄漏还是内存空洞。
在实际情况中,内存空洞的现象并很多,通过我的观察在堆中,更多的是内存的碎片而不是内存空洞。因此程序员对于内存空洞只要了解这个概念,在申请分配内存时,本着就近原则就可以了,需要的时候才分配内存,不需要了立刻释放。不必去严格的追求申请和释放的顺序,也做不到。
后面我将会介绍一种方法,通过它你可以观察当前进程的内存分布情况,你可以清楚的知道进程内存碎片和内存空洞的情况。
虽然我给大家吃了很多宽心丸,但很多人还是不放心,担心他自己成为内存空洞的受害者。
难道我们对于内存空洞真的是无能为力吗?
实际上堆的内存管理机制有很多种,你也可以按照自己的要求来自己编写内存管理机制。前
面我们介绍的是libc 中自带的内存管理机制Doug LeaMalloc。
Doug Lea Malloc:Doug Lea Malloc 实际上是完整的一组分配程序,其中包括 Doug Lea 的原始分配程序,GNU libc 分配程序和 ptmalloc。 Doug Lea 的分配程序加入了索引,这使得搜索速度更快,并且可以将多个没有被使用的块组合为一个大的块。它还支持缓存,以便更快地再次使用最近释放的内存。
这里我简单介绍另外一种内存管理机制 BSD Malloc。
BSD Malloc:BSD Malloc 是随 4.2BSD 发行的实现,包含在 FreeBSD 之中,这个分配程序可以从预先确定大小的对象构成的池中分配对象。它有一些用于对象大小的 size 类,这些对象的大小为 2 的若干次幂减去某一常数。所以,如果您请求给定大小的一个对象,它就简单地分配一个与之匹配的 size 类。这样就提供了一个快速的实现,但是可能会浪费内存。
据说这种算法可以消除内存空洞,因为它把原来的一个内存段,编程了多个内存段,从而减小了内存空洞的影响,而性能下降不多。
有人尝试着将其移植到嵌入式 Linux 设备上,据说每个进程的内存的堆可以减少1/3,但是否有负作用不清楚,有待检验。

 


  • 0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