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整理-地理(三)

第3章 宇宙中的地球

3.1太阳系

3.1.1相关定义

        恒星:由发光等离子体——主要是氢、氦和微量的较重元素——构成的巨型球体。

        行星:通常指自身不发光,一般是环绕恒星公转,且能依靠自身引力清空轨道的球状天体。

        卫星:是指在围绕一颗行星轨道并按闭合轨道做周期性运行的天然天体,人造卫星一般亦可称为卫星。

        类地行星:类地行星是以硅酸盐石作为主要成分的行星。

        巨行星:又称类木行星,在木星之外的行星或巨行星,是不以岩石或其他固体为主要成分构成的大行星。

        远日行星:是指离太阳较远。

        矮行星:或称“侏儒行星”,体积介于行星和小行星之间,围绕恒星运转,质量足以克服固体引力以达到流体静力平衡(近于圆球)形状,没有清空所在轨道上的其他天体,同时不是行星

3.1.2 类地行星

        水星:1)质量最小、离太阳最近;2)大气稀薄、温差最大;3)常和太阳同时出没;4)没有光环、也没有卫星。

        金星:1)温度最高;2)最亮;3)地球的姊妹星;4)自东向西自转;5)自转最慢;6)没有磁场;7)别称“太白金星”“长庚星”“启明星”;8)没有光环,也没有卫星。

        地球:1)密度最大;2)唯一有生命的行星;3)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4)没有光环、有1颗卫星(月球)。

        火星:1)表面呈红色;2)与地球最相似;3)发现有液态水;4)大气层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5)没有光环、有2颗卫星(火卫1,火卫2)

3.1.3 巨行星

        木星:1)质量最大;2)主要由氢和氦组成;3)自转最快。4)有光环、有92颗卫星(其中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木卫四是伽利略在1610年用自制的望远镜发现的,这4颗卫星被称之为伽利略卫星)。

        土星:1)密度最小;2)第二大行星;3)有光环、有274颗卫星。

3.1.4 远日行星

        天王星:1)最冷;2)几乎横躺着围绕太阳公转;3)有光环、有27颗已知卫星。

        海王星:1)距日最远;2)温度低;3)风速大;4)有光环、有14颗已知卫星。

        注1:冥王星原被定义为太阳系的“九大行星”,应2006年8月24日被定义为“矮行星”,因此原有的太阳系九大行星变更为“八大行星”。

        注2:太阳系中存在一个小行星带,位于木星与火星公转轨道之间。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