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6-linux-入门基本命令

12 篇文章 0 订阅

01-linux-入门:

1、两种分区表形式

  • MBR分区表:最大支持2.1TB硬盘,最多支持4个分区·GPT分区表(全局唯一标示分区表)

  • GPT支持9.4ZB硬盘(1ZB=1024PB,1PB=1024EB,1EB=1024TB )。理论上支持的分区数没有限制,但windows限制128个主分区

2、分区类型
主分区∶最多只能有4个。扩展分区:

最多只能有1个。

主分区加扩展分区最多有4个。

不能写入数据,只能包含逻辑分区逻辑分区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L7NxDfVE-1670680211162)(png\1638177801544.png)]

3、格式化
格式化(高级格式化)又称逻辑格式化,它是指根据用户选定的文件系统(如FAT16、FAT32、NTFS、EXT2、EXT3、EXT4等),在磁盘的特定区域写入特定数据,在分区中划出一片用于存放文件分配表、目录表等用于文件管理的磁盘空间。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i9Hp8bF2-1670680211163)(png\1638178751422.png)]

4、硬件设备文件名

挂载点(使用已存在的空目录作为挂载点)(所有空目录或新建目录都可以作为挂载点,但是/bin/、/lib/、/etc不行)

/dev/sdb5 第二块SATA接口硬盘的第一个逻辑分区。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aCUu1uhV-1670680211163)(png\1638179198404.png)]

5、挂载

必须分区

/(根分区)>
swap分区(交换分区)
如果真实内存小于4GB , swap为内存的两倍
如果真实内存大于4GB,swap和内存一致
​实验环境,不大于2GB
推荐分区
/boot(启动分区,1GB)常用分区
/home (用于文件服务器)/www (用于Web服务器)

6、vm-centos安装

其他省略(学习分配使用测试)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rQNRgx3z-1670680211164)(png\1638183017132.png)]

1.进入配置ip以及远程连接。网络上很多,能ping www.baidu.com 能通就行 (MobaXterm,xshell,WinSCP连接就行)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WrdI3FSo-1670680211164)(png\1638248126660.png)]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8FZtMJTM-1670680211165)(png\1638248206167.png)]

linux基础操作命令(回顾):

命令的提示符:
[root@localhost ~]#

  • []:这是提示符的分隔符号,没有特殊含义。
  • root:显示的是当前的登录用户。@:分隔符号,没有特殊含义。
  • localhost:当前系统的简写主机名(完整主机名是localhost.localdomain)·~:代表用户当前所在的目录,此例中
  • 用户当前所在的目录是家目录。#:命令提示符。超级用户是#,普通用户是$

文件操作命令相关:

ls 是最常见的目录操作命令,主要作用是显示目录下的内容。
[root@localhost ~]#ls [选项] [文件名或目录名]

选项:

-a :显示所有文件
–color=when:支持颜色输出,when 的值默认是always (总显示颜色) ,也可以是
never(从不显示颜色)和auto(自动)
-d :显示目录信息﹐而不是目录下的文件
-h :人性化显示﹐按照我们习惯的单位显示文件大小
-i :显示文件的i节点号
-l∶长格式显示

[ root@localhost ~]#ls -l
总用量44
-rw-—-—---. 1 root root 1207 1月14 18:18 anaconda-ks.cfg
#权限 	引用计数 所有者 所属组 大小 文件修改时间	文件名

cd 切换目录
pwd 查询所在目录
mkdir 创建目录,-p : 递归建立所需目录
rmdir rmdir [选项] 目录名选项: -p : 递归建立所需目录,作用有限,只能删空目录,一般使用rm -rf
touch 创建空文件或修改文件时间
stat 查看文件详细信息的命令,而且可以看到文件的这三个时间
cat 查看文件内容

[ root@localhost ~]#cat	[选项]	文件名
选项:
-A∶相当于-vET选项的整合,用于列出所有隐藏符号
一E︰列出每行结尾的回车符$
-n :显示行号
一T:把Tab 键用^工显示出来
-v∶列出特殊字符

more 分开显示文件的命令

空格键:向下翻页。
b:向上翻贝。
回车键:向下滚动一行。
/字符串:搜索指定的字符串。
q:退出。

less 命令和 more命令类似,只是more是分屏显示命令,而less是分行显示命令
head 是用来显示文件开头的命令

[ root@localhost ~]# head [选项] 文件名
选项:
-n	行数︰从文件头开始﹐显示指定行数
一v:显示文件名

tail 命令,显示文件结尾的命令

[ root@localhost ~] # tail [选项] 文件名 
选项:
-n行数∶从文件结尾开始,显示指定行数
-f ∶监听文件的新增内容

ln 命令,在文件之间建立链接。

[ root@localhost ~]# ln[选项]源文件目标文件选项∶
-s :建立软链接文件。如果不加“-s”选项,则建立硬链接文件
-f∶强制。如果目标文件已经存在﹐则删除目标文件后再建立链接文件

硬链接与软连接的特征(修改一个,另一个也修改,一般都使用软连接)

硬链接特征:

  • 源文件和硬链接文件拥有相同的Inode和 Block修改任意一个文件,另一个都改变
  • 删除任意一个文件,另一个都能使用
  • 硬链接标记不清,很难确认硬链接文件位置,不建议使用硬链接不能链接目录
  • 硬链接不能跨分区

软链接特征:

  • 软链接和源文件拥有不同的Inode 和 Block两个文件修改任意一个,另一个都改变
  • 删除软链接,源文件不受影响;删除源文件,软链接不能使用
  • 软链接没有实际数据,只保存源文件的Inode,不论源文件多大,软链接大小不变
  • 软链接的权限是最大权限lrwXTWxrWx.,但是由于没有实际数据,最终访问时需要参考源文件权限
  • 软链接可以链接目录软链接可以跨分区
  • 软链接特征明显,建议使用软连接

目录和文件都能操作的命令

rm 是强大的删除命令,不仅可以删除文件,也可以删除目录

[root@localhost ~]#rm[选项]文件或目录
选项:
-f ∶强制删除( force )
-i :交互删除,在删除之前会询问用户
-r:递归删除,可以删除目录(recursive)

cp 用于复制的命令

[ root@localhost ~]#cp	[选项]	源文件	目标文件
选项︰
-a :相当于-dpr选项的集合﹐这几个选项我们―—介绍
-d :如果源文件为软链接(对硬链接无效)﹐则复制出的目标文件也为软链接
-i :询问﹐如果目标文件已经存在﹐则会询问是否覆盖
-p :复制后目标文件保留源文件的属性((包括所有者、所属组、权限和时间)
-r :递归复制﹐用于复制目录

mv 是用来剪切的命令

[ root@localhost ~] #mv	[选项]	源文件	目标文件
选项:
-f :强制覆盖,如果目标文件已经存在﹐则不询问﹐直接强制覆盖
-i :交互移动,如果目标文件已经存在﹐则询问用户是否覆盖(默认选项)显示详细信息

基本权限管理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mjawezlf-1670680211165)(png\1638412664585.png)]

1)、第1位代表文件类型。

“_”:普通文件。

“b”:块设备文件。这是一种特殊设备文件,存储设备都是这种文件,如分区文件/dev/sda1就是这种文件。
-“e”:字符设备文件。这也是特殊设备文件,输入设备一般都是这种文件,如鼠标、键盘等。
“d”:目录文件。Linux 中一切皆文件,所以目录也是文件的一种。- “I”:软链接文件。

“p”:管道符文件。这是一种非常少见的特殊设备文件。
. “s”:套接字文件。这也是一种特殊设备文件,一些服务支持Socket访问,就会产生这样的文件。
2)、第2~4位代表文件所有者的权限。- r:read读取权限。- w:代表写权限。- x:代表execute执行权限。
如果有字母,则代表拥有对应的权限;如果是“-”,则代表没有对应的权限。

3)、第5~7位代表文件所属组的权限,同样拥有“rwx”权限。
4)、第8~10位代表其他人的权限,同样拥有“rwx”权限。

chmod 修改权限的命令

[ root@localhost~]#chmod [选项] 权限模式 文件名
选项:
一R∶递归设置权限,也就是给子目录中的所有文件设定权限

权限模式
chmod命令的权限模式的格式是“[ugoa] [I±=] [perms]]”,也就是“[用户身份] [ [赋予方式] [权限]]”的格式
用户身份,u:代表所有者(user)。- g:代表所属组( group)。- o:代表其他人( other)。- a:代表全部身份

赋予方式,+:加入权限。-:减去权限。=:设置权限。

权限。r:读取权限(read)。w:写权限( write) ,x:执行权限(execute)。

数字权限, 4:代表“r”权限。 2:代表“w”权限。1:代表“x”权限。

所有者和所属组命令

chown 是修改文件和目录的所有者和所属组的命令

chgrp 是修改文件和目录的所属组的命令

普通用户不能修改文件的所有者,哪怕自己是这个文件的所有者也不行。普通用户可以修改所有者是自己的文件的权限。

[root@localhost ~]# chown [选项] 所有者:所属组 文件或目录
选项:
-R :递归设置权限,也就是给子目录中的所有文件设置权限

umask 默认权限
查看系统的umask权限

[ root@localhost ~]#umask
0022
#用八进制数值显示umask权限
[root@localhost ~]#umask -s
u=rwx , g=rx,O=rx
#用字母表示文件和目录的初始权限

帮助命令

man 是最常见的帮助命令,也是Linux最主要的帮助命令

[ root@localhost ~]# man [选项] 命令
选项:
-f :查看命合拥有哪个级别的帮助
-k :查看和命合相关的所有帮助

man命令的快捷键
上箭头:向上移动一行
下箭头:向下移动一行
PgUp:向上翻一页
PgDn:向下翻一页
g:移动到第一页

G:移动到最后一页
q:退出
/字符串:从当前页向下搜索字符串
?字符串:从当前页向上搜索字符串
n:当搜索字符串时,可以使用n键找到下一个字符串
N:当搜索字符串时,使用N键反向查询字符串。也就是说,如果使用“/字符串”方式搜索,则N键表示向上搜索字符串;如果使用“?字符串”方式搜索,则N键表示向下搜索字符串

man命令的帮助级别

man -f 命令 或 whatis 命令
#查看命令拥有哪个级别的帮助
man -k 命令 或 apropos 命令
#查看和命令相关的所有帮助

级别作用
1普通用户可以执行的系统命令和可执行文件的帮助
2内核可以调用的函数和工具的帮助
3C语言函数的帮助
4设备和特殊文件的帮助
5配置文件的帮助
6游戏的帮助(个人版的Linux中是有游戏的)
7杂项的帮助
8超级用户可以执行的系统命令的帮助
9内核的帮助

info 命令的帮助信息是一套完整的资料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SEJEis03-1670680211166)(png/1638414483042.png)]

–help 选项
绝大多数命令都可以使用“–help”选项来查看帮助,这也是一种获取帮助的方法。

例如:[root@localhost ~]#ls --help

搜索命令

whereis 命令
whereis是搜索系统命令的命令(像绕口令一样),也就是说,whereis命令不能搜索普通文件,而只能搜索系统命令。

which 也是搜索系统命令的命令。和 whereis命令的区别在于:
whereis命令可以在查找到二进制命令的同时,查找到帮助文档的位置;
而which 命令在查找到二进制命令的同时,如果这个命令有别名,则还可以找到别名命令。

locate 可以按照文件名搜索普通文件的命令。
优点:按照数据库搜索,搜索速度快,消耗资源小。数据库位置/var/lib/mlocate/mlocate.db,可以使用updatedb命令强制更新数据库。
缺点:只能按照文件名来搜索文件,而不能执行更复杂的搜索,比如按照权限、大小、修改时间等搜索文件。

配置文件

[ root@localhost ~]# vi etc/updatedb.conf
PRUNE_BIND_MOUNTS = "yes"
#开启搜索限制,也就是让这个配置文件生效
PRUNEFS = "......."
#在locate执行搜索时,禁止搜索这些文件系统类型
PRUNENAMES = "...."
#在locate执行搜索时,禁止搜索带有这些扩展名的文件
PRUNEPATHS = "....."
#在locate执行搜索时,禁止搜索这些系统目录

find 在目录中搜索文件。

按照文件名搜索

[root@localhost~]#find	搜索路径	[选项]	搜索内容
选项:
-name  :按照文件名搜索
-iname :按照文件名搜索,不区分文件名大小写
-inum  :按照inode号搜索

按照文件大小搜索

[ root@localhost ~]#find  搜索路径  [选项]  搜索内容
选项:
-size [+l-]大小:
按照指定大小搜索文件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UW2679R1-1670680211166)(png/1638415102363.png)]

按照修改时间搜索
Linux 中的文件有访问时间(atime)、数据修改时间(mtime)、状态修改时间(ctime)这三个时间

[root@localhost ~]# find 搜索路径「[选项]搜索内容选项:
-atime [+l-]时间:按照文件访问时间搜索
-mtime [+l-]时间:按照文件数据修改时间搜索
-ctime [+l-]时间:按照文件状态修改时间搜索

用mtime数据修改时间来举例,重点说说“[±]”时间的含义。
-5:代表5天内修改的文件。
5:代表前5~6天那一天修改的文件。

+5:代表6天前修改的文件。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luJCNElb-1670680211167)(png/1638415364690.png)]

按照权限搜索命令格式。
[ root@localhost~]# find 搜索路径〔选项] 搜索内容

选项:
-perm 权限模式:查找文件权限刚好等于“权限模式”的文件
-perm -权限模式:查找文件权限全部包含"权限模式”的文件
-perm+权限模式:查找文件权限包含"权限模式"的任意一个权限的文件

按照所有者和所属组搜索
[ root@localhost ~]#find 搜索路径〔选项] 搜索内容

选项:
-uid用户ID:按照用户工D查找所有者是指定工D的文件
-gid 组工D:按照用户组工D查找所属组是指定工D的文件
-user 用户名:按照用户名查找所有者是指定用户的文件
-group组名∶按照组名查找所属组是指定用户组的文件
-nouser :查找没有所有者的文件

按照所有者和所属组搜索时,“-nouser”选项比较常用,主要用于查找垃圾文件。

按照文件类型搜索
[ root@localhost ~]# find 搜索路径〔选项] 搜索内容

选项:
-type d :查找目录
-type f :查找普通文件
-type l :查找软链接文件

逻辑运算符

[ root@localhost~]#find	搜索路径	[选项]	搜索内容
选项:
-a:	and逻辑与
-o:or逻辑或
-not: not逻辑非

1 ) -a: and 逻辑与其中-a代表逻辑与运算,也就是-a的两个条件都成立,find搜索的结果才成立。举个例子:

[root@localhost ~]# find . -size +2k -a -type f
#在当前目录下搜索大于2KB,并且文件类型是普通文件的文件

2) -o: or逻辑或
-o选项代表逻辑或运算,也就是-o的两个条件只要其中一个成立,find 命令就可以找到结果。例如:

[root@localhost ~]# find . -name cangls -o -name bols
#在当前目录下搜索文件名要么是cangls的文件,要么是bols 的文件3 ) -not: not逻辑非,也就是取反的意思。举个例子;
[ root@localhost ~]#find . -not -name cangls
#在当前目录下搜索文件名不是cangls 的文件

其他选项

1 ) -exec选项
这里我们主要讲解两个选项“-exec”和“-ok”,这两个选项的基本作用非常相似。我们先来看看“-exec”选项的格式。
[ root@localhost ~]# find 搜索路径〔选项] 搜索内容 -exec 命合2 { } ;
作用其实是把 find命令的结果交给由“-exec”调用的命令2来处理。“}”就代表find命令的查找结果。
2 ) -ok选项
“-ok”选项和“-exec”选项的作用基本一致,区别在于:“-exec”的命令2会直接处理,而不询问;“-ok”的命令2在处理前会先询问用户是否这样处理,在得到确认命令后,才会执行。

grep 是在文件中提取和匹配符合条件的字符串行。命令格式如下:

[ root@localhost ~]# grep	[选项]	"搜索内容”	文件名
选项:
-i :忽略大小写
-n :输出行号
-v :反向查找
--color=auto:搜索出的关键字用颜色显示

find也是搜索命令,那么find命令和grep命令有什么区别呢?

1 ) find命令
find命令用于在系统中搜索符合条件的文件名,如果需要模糊查询,则使用通配符进行匹配,通配符是完全匹配(find命令可以通过-regex选项,把匹配规则转为正则表达式规则,但是不建议如此)。
2 ) grep命令
grep命令用于在文件中搜索符合条件的字符串,如果需要模糊查询,则使用正则表达式进行匹配,正则表达式是包含匹配。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2A4bbVqb-1670680211167)(png/1638420072545.png)]

管道符:命令格式:命令1 | 命令2, 命令1的正确输出作为命令2的操作对象

命令的别名:补充命令

命令的别名,就是命令的小名,主要是用于照顾管理员使用习惯的。命令格式:
[root@localhost~]# alias#查询命令别名
[root@localhost~]# alias别名='原命令'#设定命令别名
例如:
[root@localhost~]# alias ser='service network restart'#用ser别名,替代service network restart命令
用命令定义的别名,是临时生效的,要想永久生效,需要写入环境变量配置文件~/.bashrc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4qHAg5y7-1670680211168)(png/1638420302368.png)]

压缩和解压缩命令

在Linux中可以识别的常见压缩格式有十几种,比如“.zip”“.gz””.bz2”“.tar””.tar.gz”".tar.bz2”等。

“.zip” 格式是Windows 中最常用的压缩格式,Linux也可以正确识别“.zip”格式,这可以方便地和Windows系统通用压缩文件。压缩文件或目录。

命令格式如下:

[root@localhost ~]# zip	[选项]	压缩包名	源文件或源目录
选项:
-r :压缩目录
例如:
[root@localhost ~]#zip ana.zip anaconda-ks.cfg

unzip “.zip”格式的解压缩命令。列表、测试和提取压缩文件中的文件。命令格式如下:

[ root@localhost ~]#unzip [选项]压缩包名选项:
-d :指定解压缩位置
例如:[root@localhost ~]#unzip -d /tmp/ ana .zip
#把压缩包解压到指定位置

“.gz” 格式是最常用的压缩格式,使用gzip命令进行压缩,压缩文件或目录。(不会打包)这个命令的格式如下:

[ root@localhost ~]# gzip	[选项]	源文件
选项:
-C :将压缩数据输出到标准输出中,可以用于保留源文件
-d :解压缩
-r:压缩目录
[ root@localhost ~]# gzip -c anaconda-ks.cfg > anaconda-ks.cfg.gz
#使用-c选项,但是不让压缩数据输出到屏幕上,而是重定向到压缩文件中	
#这样可以在压缩文件的同时不删除源文件

**“gzip -d”和“gunzip”**是“.gz”格式的解压缩命令,解压缩文件或目录。例如:

[root@localhost ~]# gunzip install.log. gz
[root@localhost ~]# gzip -d anaconda-ks.cfg.gz

“.bz2” 不能压缩目录,bz2格式的压缩命令。bzip2命令的格式。

“bzip2 -d" “bunzip2" 对bz2进行解压

[root@localhost ~]# bzip2	[选项	]源文件
选项:
-d :解压缩
-k :压缩时,保留源文件
-v :显示压缩的详细信息
例如:
[ root@localhost ~]#bzip2 anaconda-ks.cfg#压缩成.bz2格式
[ root@localhost ~]#bzip2 -k install.log.syslog#保留源文件压缩

“.tar” 打包不会压缩,:打包与解打包命令。命令的基本格式如下:
[root@localhost ~]# tar [选项] [-f 压缩包名] 源文件或目录

选项:
-c:打包
-f∶指定压缩包的文件名。压缩包的扩展名是用来给管理员识别格式的﹐所以一定要正确指定扩展名
-v: 显示打包文件过程

[root@localhost ~]# tar -cvf anaconda-ks.cfg.tar anaconda-ks.cfg#打包,不会压缩

“.tar”格式的解打包命令

".tar”格式的解打包也需要使用tar命令,但是选项不太一样。命令格式如下:

[root@localhost ~]# tar[选项]压缩包
选项:
-x∶解打包
-f :指定压缩包的文件名
-v:显示解打包文件过程
-t :测试,就是不解打包,只是查看包中有哪些文件
-c(大〉目录:指定解打包位置
例如
[root@localhost ~]# tar -xvf anaconda-ks.cfg.tar#解打包到当前目录下

**.tar.gz”和“.tar.bz2”**格式
使用tar命令直接打包压缩。命令格式如下:

[rootelocalhost ~]# tar[选项]压缩包源文件或目录选项∶
-Z∶压缩和解压缩".tar.gz"格式
-j :压缩和解压缩".tar.bz2"格式
例如: .tar.gz格式
[root@localhost ~]# tar -zcvf tmp.tar.gz /tmp/
#把/ tmp/目录亘接打包压缩为".tar.gz"格式
[root@localhost ~]# tar -zxvf tmp.tar.gz
#解压缩与解打包".tar.gz"格式
例如: .tar.bz2格式
[root@localhost ~] # tar -jcvf tmp.tar.bz2 / tmp/
#打包压缩为".tar.bz2"格式,注意压缩包文件名
[root@localhost ~]# tar -jxvf tmp.tar.bz2
#解压缩与解打包".tar.bz2"格式

关机和重启命令

sync数据同步 刷新文件系统缓冲区。

shutdown 关机和重启命令的基本格式如下:

[root@localhost ~]# shutdown	[选项]	时间〔警告信息]
选项:
-c :取消已经执行的shutdown命今
-h :关机
-r:重启

reboot 在现在的系统中,reboot重启命令也是安全的,而且不需要加入过多的选项。

halt和poweroff (了解不建议使用)命令,两个都是关机命令,直接执行即可。这两个命令不会完整关闭和保存系统的服务。

init (了解不建议使用)修改Linux运行级别的命令,也可以用于关机和重启。这个命令并不安全,不建议使用。

[root@localhost # init 0#关机,也就是调用系统的О级别
[root@localhost ~]# init 6#重启,也就是调用系统的6级别

常用网络命令

1.配置IP地址
IP地址是计算机在互联网中唯一的地址编码。每台计算机如果需要接入网络和其他计算机进行数据通信,就必须配置唯一的公网IP地址。
配置IP地址有两种方法:

  1. setup工具
  2. vi/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o手工修改配置文件

2.#重启网络服务

[root@localhost ~]#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1.3虚拟机需要桥接到有线网卡,病重启网络服务
1.4复制镜像有可能需要重置UUID(唯一识别符)
[root@localhost ~]#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o#删除MAC地址行
[root@localhost ~]# rm -rf /etc/udev/rules.d/70-persistent-net.rules#删除Mac地址和UUID绑定文件
[root@localhost~]#reboot#重启Linux

ifconfig 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查看IP地址的信息,直接输入ifconfig命令即可。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y4jFkrGS-1670680211169)(png/1638424154311.png)]

ping 常用的网络命令,主要通过ICMP协议进行网络探测,测试网络中主机的通信情况。向网络主机发送ICMP请求。命令的基本格式如下:

[root@localhost ~]# ping[选项]IP选项:
-b :后面加入广播地址,用于对整个网段进行探测
-c次数∶用于指定ping的次数
-s 字节:指定探测包的大小

netstat 网络状态查看命令,既可以查看到本机开启的端口,也可以查看有哪些客户端连接。
在CentOS 7.x中 netstat 命令默认没有安装,如果需要使用,需要安装net-snmp和net-tools 软件包。
输出网络连接、路由表、接口统计、伪装连接和组播成员。命令格式如下:

[root@localhost ~]# netstat[选项]选项:
-a :列出所有网络状态﹐包括socket程序
-c秒数:指定每隔几秒刷新一次网络状态
-n :使用工P地址和端口号显示,不使用域名与服务名
-p :显示PID和程序名
-t :显示使用TCF协议端口的连接状况
-u :显示使用UDP协议端口的连接状况
-l:仅显示监听状态的连接
-r :显示路由表

例子1:查看本机开启的端口
这是本机最常用的方式,使用选项“-tuln”。因为使用了“-1”选项,所以只能看到监听状态的连接,而不能看到已经建立连接状态的连接。例如:
[root@localhost ~]# netstat -tuln
Active Internet connections (only servers)
Proto 	Recv-o 	send-Q 		Local Address		Foreign Address			state
#协议	接收队列	发送队列	本机的工P地址及端口号		远程主机的工p地址及端口号	状态

write 向其他用户发送信息。

[root@localhost ~] #write user1 pts/ 1
hello
I will be in 5 minutes to restart, please save your data
#向在pts/1(远程终端1)登录的user1用户发送信息,使用“℃trl+D"快捷键保存发送的数据

wall命令
write命令用于给指定用户发送信息,而 wall命令用于给所有登录用户发送信息,包括你自己。执行时,在 wall命令后加入需要发送的信息即可,例如:

[rootelocalhost ~]# wall "I will be in 5 minutes to restart,please save your data"

mail (了解,平时自己使用较少,需进一步查询)Linux的邮件客户端命令,可以利用这个命令给其他用户发送邮件。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mail命令的基本信息如下。

例子1:发送邮件
如果我们想要给其他用户发送邮件,则可以执行如下命令:

[root@localhost ~]# mail user1
subject: hello		<-邮件标题
Nice to meet you 	!<-由邮件具体内容
.					<-使用“."来结束邮件输入
#发送邮件给user1用户

我们接收到的邮件都保存在“/var/spool/mail/用户名”中,每个用户都有一个以自己的用户名命名的邮箱。

例子2:

发送文件内容
如果我们想把某个文件的内容发送给指定用户,则可以执行如下命令:

[root@localhost ~]# mail -s "test mail" root < /root/anaconda-ks.cfg
选项:
-s :指定邮件标题
#把/root/anaconda-ks .cfg 文件的内容发送给root用户

在写脚本时,有时需要脚本自动发送信息给指定用户,把要发送的信息预先写到文件中,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例子3:

查看已经接收的邮件
我们可以直接在命令行中执行mail命令,进入mail 的交互命令中,可以在这里查看已经接收到的邮件。例如:

[root@localhost ~]# mail
Heirloom Mail version 12.4 7/29/08.Type ?for help." / var/spool/mail/root" : 1 message 1 new
>我们可以直接在命令行中执行mail命令,进入mail的交互命令中,可以在这里查看已经接收到的邮件。例如:
[root@localhost ~] # mail
Heirloom Mail version 12.4 7/29/08.Type ?for help." / var/spool/mail/root": 1 message 1 new
>N	1 root Mon Dec 5 22:4568/1777 "test mail"<-之前收到的邮件
>N 	2 root Mon Dec 5 23:0818/602  "hello"
#未阅读编号发件人 时间 				标题
&															<-等待用户输入命合
可以看到已经接收到的邮件列表,“N”代表未读邮件,如果是已经阅读过的邮件,则前面是不会有这个“N”的;之后的数字是邮件的编号,我们主要通过这个编号来进行邮件的操作。如果我们想要查看第一封邮件,则只需输入邮件的编号“1”就可以了。
在交互命令中执行“?”,可以查看这个交互界面支持的命令。例如:
& ?															<-输入命合
mail commands

这些交互命令是可以简化输入的,比如“headers”命令,就可以直接输入“h”,这是列出邮件标题列表的命令。我们解释一下常用的交互命令。

  • headers:列出邮件标题列表,直接输入“h”命令即可。

  • delete:删除指定邮件。比如想要删除第二封邮件,可以输入“d2”。

  • save:保存邮件。可以把指定邮件保存成文件,如“s 2 /tmp/test.mail”。

  • quit:退出,并把已经操作过的邮件进行保存。比如移除已删除邮件、保存已阅读邮件等。

  • exit:退出,但是不保存任何操作。

系统痕迹命令

w 显示系统中正在登陆的用户信息的命令,这个命令查看的痕迹日志是/var/run/utmp。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B2qxqXbq-1670680211169)(png/1638425341827.png)]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who 命令和w命令类似,用于查看正在登陆的用户,但是显示的内容更加简单,也是查看/var/run/utmp日志。

[root@localhost ~]# who
root			tty1	 	2018-11-12 23: 59
root			pts/2		2018-11-1223:42(192.168.252.1)
#用户名	登陆终端	登陆时间(来源IP)

last 查看系统所有登陆过的用户信息的,包括正在登陆的用户和之前登陆的用户。这个命令查看的是/var/log/wtmp痕迹日志文件。

[root@localhost ~]# last
root			tty1		192.168.252.1 		Mon Nov 12 23:59		22:29(01:25)
#用户名 	终端号	来源IP地址			登陆时间						退出时间

lastlog 查看系统中所有用户最后一次的登陆时间的命令,他查看的日志是/var/log/lastlog文件。

[root@localhost ~]# lastlog
Username			Port		From			Latest
root				tty1					    Mon Nov 1223:59:03 +0800 2018
#用户名			  终端		来源IP			登陆时间

lastb 查看错误登陆的信息的,查看的是/var/log/btmp痕迹日志:

[root@localhost ~]# lastb
(unknown 			tty1				Mon Nov 12 23:58 - 23:58(00:oo)
root				tty1				Mon Nov 12 23:58 - 23:58(00 :00)
#错误登陆用户			终端					尝试登陆的时间

挂载命令(暂且了解,还有其他光盘,优盘等挂载,此主要了解linux常用命令和基本使用)

mount命令基本格式 linux所有存储设备都必须挂载使用,包括硬盘
命令的具体格式如下:

[root@localhost~]# mount [-1]
#查询系统中已经挂载的设备,-1会显示卷标名称
[root@localhost~]# mount - a
#依据配置文件/etc/fstab的内容,自动挂载
[root@localhost~]# mount  [-t文件系统] [-L卷标名] [-o 特殊选项] 	\ 	设备文件名 	挂载点
#代表这一行没有写完,换行
选项:
-t 文件系统:加入文件系统类型来指定挂载的类型,可以ext3、ext4、iso9660等文件系统。具体可以参考表9-1
L卷标名:挂载指定卷标的分区,而不是安装设备文件名挂载
-o特殊选项:可以指定挂载的额外选项,比如读写权限、同步异步等,如果不指定则默认值生效。具体的特殊选项,见表9-4: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FecransK-1670680211170)(png/1638497664665.png)]

举例:
[root@localhost~]# mount
#查看系统中已经挂载的文件系统,注意有虚拟文件系统
/dev/sda3 on / type ext4 (rw)
none on /proc/sys/fs/binfmt_misc type binfmt_misc (rw)
.................
#命令结果是代表:/dev/ sda3分区挂载到/目录,文件系统是ext4,权限是读写

学习路径:https://space.bilibili.com/302417610/,如有侵权,请联系q进行删除:3623472230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