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三毛的《紫衣》,准确地说,应当是二毛的。
三毛是想妈妈了。二毛的妈妈,在成为一个家庭主妇后,便与以前的岁月隔断了。
“一个只有在厨房才能找到的家庭主妇”,她这样形容妈妈,而且她还是一个极其沉默寡言的人。
二毛在变为三毛后,逐渐想到,妈妈确实是有自己的青春的。
因为孩子与家庭,妈妈就像是忘记了自己的前生。妈妈原来也会对同学会抱有满满的期待。妈妈是多么怀念自己的豆蔻年华,她能清晰记得自己同学的名字,可是最终妈妈没有赶上同学会。
突然想到往日自己曾看到的那句“If it is meant to be,it is meant to be”,于是翻译为“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想必三毛的妈妈就是那个命里莫强求的人了。当妈妈坐着三轮车追赶同学们乘坐的卡车时,发狂一般叫喊同学们名字的时候,三毛妈妈好像是在追赶自己的青春岁月,可是最后卡车转了个弯消失在了另一条街,妈妈不再追了。她明白了,很多很多再也追不上了,多年后三毛和妈妈提同学会的事,妈妈确实岔开了话题,可见这件事对三毛妈妈的影响特别深。她是一个含蓄的人,是一个爱孩子与家庭的母亲。

三毛与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