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底层核心原理大致流程解析-01

spring底层核心原理大致流程解析-01

大纲

  • Bean的生命周期底层原理
  • AOP底层原理
  • Spring事务底层原理

Bean的生命周期底层原理

  • 我们先看一段spring入门伪代码
@Configuration
@ComponentScan("org.springframework.yanbing")
public class MainSta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pplicationContext context=new AnnotationConfigApplicationContext(MainStat.class);
		UserServiceImpl bean = context.getBean(UserServiceImpl.class);
		bean.sayHi();

	}
}



@Service
public class UserServiceImpl {
	public void test(){
		System.out.println("Hello Spring!");
	}
}

ApplicationContext还有个实现类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和AnnotationConfigApplicationContext的作用是一样的,而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是传入springconfig.xml

<context:component-scan base-package="com.yanbing"/>
<bean id="UserServiceImpl" class="com.yanbing.service.UserServiceImpl"/>

从伪代码我们看不出是ApplicationContext context=new AnnotationConfigApplicationContext(MainStat.class)创建对象还是有context.getBean来创建对象的

  • 在调用AnnotationConfigApplicationContext的构造方法时,是我们第一行代码,它会去做这些事情:
    解析MainStat.class,得到扫描路径遍历扫描路径下的所有Java类,如果发现某个类上存在@Component、@Service 、@Controller、@Repository等注解,此时Spring就把这个类元素记录下来,存在一个Map中,比如Map<String, Class>;
    Spring会根据某个规则生成当前类对应的beanName,作为key存入Map,当前类的beanDefinition作为value

    这样,但调用context.getBean(UserServiceImpl.class)时,就可以根据userServiceImpl找到UserServiceImpl类,从而就可以去创建对象了。​
  • Bean创建的生命周期,大致过程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截图详情:https://www.processon.com/view/link/656c6e635cc52b68b15d08bb

AOP底层原理

AOP大致流程

  • AOP就是进行动态代理,在创建一个Bean的过程中,Spring在最后一步会去判断当前正在创建的这个Bean是不是需要进行AOP,如果需要则会进行动态代理。​

    如何判断当前Bean对象需不需要进行AOP:
    找出所有的切面Bean
    遍历切面中的每个方法,看是否写了@Before、@After等注解
    如果写了,则判断所对应的Pointcut是否和当前Bean对象的类是否匹配
    如果匹配则表示当前Bean对象有匹配的的Pointcut,表示需要进行AOP

  • 利用cglib进行AOP的大致流程:
    生成代理类UserServiceProxy,代理类继承UserService
    代理类中重写了父类的方法,比如UserServiceImpl中的test()方法
    代理类中还会有一个target属性,该属性的值为被代理对象(也就是通过UserServiceImpl类推断构造方法实例化出来的对象,进行了依赖注入、初始化等步骤的对象)
    代理类中的test()方法被执行时的逻辑如下:
    执行切面逻辑(@Before)
    调用target.test()

    当我们从Spring容器得到UserServiceImpl的Bean对象时,拿到的就是UserServiceImplProxy所生成的对象,也就是代理对象。​
    UserServiceImpl代理对象.test()—>执行切面逻辑—>target.test(),注意target对象不是代理对象,而是被代理对象。​

Spring事务底层原理

Spring事务
当我们在某个方法上加了@Transactional注解后,就表示该方法在调用时会开启Spring事务,而这个方法所在的类所对应的Bean对象会是该类的代理对象。​

Spring事务的代理对象执行某个方法时的步骤:

判断当前执行的方法是否存在@Transactional注解
如果存在,则利用事务管理器(TransactionMananger)新建一个数据库连接
修改数据库连接的autocommit为false
执行target.test(),执行程序员所写的业务逻辑代码,也就是执行sql
执行完了之后如果没有出现异常,则提交,否则回滚

Spring事务是否会失效的判断标准:某个加了@Transactional注解的方法被调用时,要判断到底是不是直接被代理对象调用的,如果是则事务会生效,如果不是则失效。

  • 0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