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的复习博客

嵌入式考完了,,,,,,不说了,没啥好留恋的,该RFID了。你(这篇博客)是否公开看我心情了。仅以此篇敬我人生最后一门课业考试以及第三篇练笔博客。
哈哈哈哈哈哈哈,最后一门了,加油。

文章目录

RFID期末复习随笔

第一章射频识别技术概述

1.1射频识别技术演变

1.1.1 简介

       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yification,RFID是一种通信技术(或者说使自动识别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它使用射频电子标签来实现数据的存储和远程数据检索,并且通过射频电子标签和读写器之间的无线通信完成对象的自动识别,从而进行远程识别、监控和跟踪各种对象。
       RFID在实践中被证明胜过其他识别系统(条形码、光学字符识别系统、智能卡和生物识别系统(声音、指纹、视网膜扫描等))。

  • 主要优点:
    • RFID不需要视线交流
    • 不受恶劣环境影响
    • 具有允许同时识别多个标签功能
    • 低成本、低功耗

       RFID可以轻松的将日常用品变成可跟踪,可追溯、可监控、可触发、可请求或可响应的移动网络节点。

1.1.2 主要部件

包括三部分组件:射频电子标签、射频读写器和主机(中间件、应用系统)。
有些说法忽略主机的概念,直接说有四个组成部分:射频电子标签、射频读写器、中间件和应用系统。这里我们以书为准。

  • 射频电子标签:
    嵌入一个天线 ,用来接收阅读器送来的信号(接收质询),并把要求的数据送回给阅读器(响应质询)。
    (为了我偷懒,之后我一律把这个写成Tag)

  • 射频读写器:
    带有一个或者多个天线,通过各种接口与一台主机连接。
    组成及作用:

    • 射频接口
      • 1 产生调频发射能量,激活标签并为其提供能量;
      • 2 对发射信号调制,将数据传输给标签;
      • 3 润滑解调来自电子标签的信号
    • 逻辑控制单元
      • 1 与应用系统软件进行通信,并执行来自应用系统软件发送来的指令;
      • 2 控制阅读器与电子标签的通信过程;
      • 3 信号的编码与解码;
      • 4 对阅读器和标签之间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
      • 5 执行防碰撞算法;
      • 6 对阅读器和标签的身份进行验证。
    • 天线
      • 能将接收到的电磁波转换为电流信号,或将电流信号转换成电磁波发射出去的装置。
        (为了上面的理由,以后都写成Reader)
  • 主机:
    包括如下两部分:

    • 中间件:
      中间件是一种独立的系统软件或服务程序,分布式应用软件借助这种软件在不同的技术之间共享资源,其位于客户机、服务器的操作系统之上,管理计算机资源和网络通信。其扮演着电子标签和应用程序之间的中介角色,从应用程序端使用中间件提供的一组通用的应该程序接口API,能连到RFID阅读器,读取电子标签数据。
      主要包括四大功能:
      • 1、阅读器协调控制;
      • 2、数据过滤与处理;
      • 3、数据路由与集成
      • 4、进程管理。

1.2 RFID频段

RFID共使用四个频段

低频(LF) 高频(HF) 特高频(UHF) 微波(MW)
125~134kHz 13.56MHz 868~928MHz 2.4GHz

1.2.1 低频(Low Frequency,LF)

低频频段覆盖了125~134kHz的射频频谱

  • 优点:

    • 有良好的穿透性能,可穿透人体或墙壁等各种障碍物(波长长)
    • 在各种导电材料中变现良好,对信号衰减小
  • 应用:
    因此,低频频段适用于人物,动物跟踪以及汽车行业

    • 访问控制
    • 动物身份表示
    • 自动化
  • 劣势

    • 频率越低,天线越大
    • 读写范围有限(tag采用电感耦合与reader通信)
    • 低阅读速度、 数据传输慢
    • 低内存、大天线、产品代价高

1.2.2 高频(High Frequency,HF)

工作在13.56MHz频率的被动高频射频识别系统用于在中等速率(接近Kbps数量级)和短读写范围(<1m)内使用。

  • 优点
    • 在水和金属环境中没低频好,但是比其他更高的频段好多了
    • 更大的内存(较低频)
    • 更快的读写速度
    • 同时检测多个标签
    • 更小更便宜的天线
    • 类似于低频标签,tag也采用电感耦合与reader通信
  • 应用:
    • 智能卡(表中放在特高频中,书中放在这里)
    • 短距离物品跟踪
    • 小范围存储管理

1.2.3 特高频(Ultra High Frequency,UHF)

波段(868–928MHz)tag-reader之间采用反向散射技术通信,提供一条可靠的通信同路

  • 优点:
    • 更大的读写范围(3~10m)
    • 更快的读取速速
    • 更多的标签以及更小的天线
  • 劣势:
    • 通用性不强(受环境影响)
    • 在不同的地方没有同意的标准
    • 工作在未经授权的ISM(工业、科学、医疗)频段内,易受干扰
  • 应用:
    • 供应链管理

1.2.4 微波(MicroWave,MW)

2.4GHz~5.8GHz

  • 优点:
    • 高传输速率(kbps)
    • 长距离(>30m)
    • 波长范围广
  • 劣势:
    • 易受临近信号干扰(所以要求直线视距传输)
    • 信号传播问题(不能穿透很多材料,易受屏蔽,信号丢失)
    • 频段昂贵
  • 应用
    • 高速公路收费
    • 运输量控制
    • 仓库控制

表—各频段RFID系统性能总结与特性比较

表1.1 各频段RFID系统性能总结
频段 优点 劣势 应用
低频(125~134kHz) *良好的穿透性能
*信号衰减小

读写范围有限
低阅读速度、
低数据传输
低内存、
大天线、
产品代价高
人物,动物跟踪以及汽车行业
门禁控制
动物身份表示
自动化
高频(13.56MHz) 健壮性好
内存大
消耗低
小范围存储管理
智能卡(表中放在特高频中,书中放在这里)
短距离物品跟踪
特高频(868~928MHz) 读取距离远 通用性不强(易受干扰)
国际没有统一的标准
供应链管理
微波(2.4GHz~5.8GHz) 频率范围大
波长范围广
易受临近信号影响
信号传播问题
仓库控制
运输量控制
表 1.2 特性比较
性能 高频 特高频 微波
识别距离 几cm<1m 3~10m >30m
多标签识别能力 较差 最好 较好
存储容量 8~16Kbit 512Kbit 可自定义
安全性 最高
标签是否需要维护
全向识别
  • 作业题:
    NFC与RFID技术的异同点:
    NFC技术即近场通讯技术,是一项正在快速增长并越来越被市场所接受的无线,短距离通信技术。
    NFC技术是一个脱胎于RFID技术的绿色版,精装版或者正如某些技术大牛口中的破解版。

    RFID NFC
    作频率 很多 13.56MHz
    作距离 很多 0~10cm
    作模式 不能切换 能切换读写和卡模式
    对点模式 不支持P2P 支持P2P
    用领域 生产、物流、跟踪、资产管理 门禁、公交卡、手机支付

    NFC的底层通讯协议兼容高频RFID的底层通信标准,即兼容ISO14443/ISO15693标准。NFC技术还定义了比较完整的上层协议,如LLCP,NDEF和RTD等。
    综上,尽管NFC和RFID技术有区别,但是NFC技术,尤其是底层的通信技术是完全兼容高频RFID技术的。因此在高频RFID的应用领域中,同样可以使用NFC技术。

第二章 射频识别技术的标准

2.2 ISO/IEC射频识别标准体系

射频识别标准分为4个方面:

  • 数据标准
    解决了应用程序、tag、空中接口多样性的要求
    提供了一套通用的通信机制

    • 编码标准:ISO/IEC15963
      规定了Tag唯一的编码标准
    • 数据协议:
      • ISO/IEC15961
        读写器与应用程序之间的接口
      • ISO/IEC15962
        规定了数据的编码、压缩、逻辑内存的映射格式
  • 空中接口标准

    • ISO/IEC18000系列
      • ISO/IEC18000-1
        给出了参考结构和标准化的参数定义
        这样每一个频段对应的标准就不要对相同的内容进行重复规定
      • ISO/IEC18000-2 适用于中频125-134kHz。
        它规定了Reader和Tag之间的物理接口
        也规定了协议和指令以及或Tag通信的防碰撞方法
      • ISO/IEC18000-3 使用高频段 13.56MHz。
        它规定了Reader和Tag之间的物理接口、协议、命令以及防碰撞方法
      • ISO/IEC18000-4 适用于微波段2.45GHz
        它规定了Reader和Tag之间的物理接口、协议、命令以及防碰撞方法
        包括两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无源Tag,RTF
        第二种模式是有源Tag,TTF
      • ISO/IEC18000-6适用于特高频段 860~960MHz。
        它规定了Reader和Tag之间的物理接口、协议、命令以及防碰撞方法
        它包含Type A、Type B、Type C、、三种无源Tag的接口协议
      • ISO/IEC18000-6适用于超高频段 433.92MHz,属于有源电子标签
        有源射频电子标签识别范围大,可用于大型固定资产的跟踪
  • 测试标准

    • 一致性测试标准:ISO/IEC18046
    • 性能测试标准:ISO/IEC18047
  • 实时定位

    • 应用接口与空中接口通信标准:ISO/IEC24730

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5 表2.5及2.6

P49

表 3.1 各频段RFID协议及分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表 3.1 各频段RFID应用场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三章 射频电子标签

3.2.1 射频电子标签的分类

表 3.1 射频电子标签分类小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2.2 Tag内部结构

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
标签芯片、标签天线(或线圈)、底层
tag电路由天线等构成。详情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1.能量获取
    天线电路用于获取射频能量,由电源电路整流稳压后为标签电路提供直流工作电压。
    对于可读/写标签,如果存储器是EEPROM,电源电路需要产生写入数据时所需要的直流高电压。
  • 2.时钟
    天线电路获取的载波信号频率经分频后,分频信号可作为标签的控制器、存储器、编/解码器等电路工作时所需的时钟信号。
  • 3.数据的输入输出
    从读写器送来的命令,通过解调、解码电路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实现命令所规定的操作;从读写器送来的数据,经解调、解码后在控制器的管理下写入存储器。
    电子标签送至读写器的数据,在控制器的管理下从存储器输出,经编码器、负载调制电路输出。
  • 4 存储器
    电子标签芯片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存储器。
    半导体存储器可以分为RAM和ROM。
    RAM 存储单元中所存储的内容按需要可以随时读出和随时写入。
    ROM 中所存的内容是预先给定的,在工作过程中只能将其中所存的内容按地址单元读出,而不能写入新的内容。
  • 5.控制器
    控制器是电子标签芯片有序工作的指挥器。
    标签的控制器电路比较简单。对于读/写和具有密码功能的标签,必须有内部逻辑控制对存储器的读/写操作和对读/写授权请求的处理,这项工作通常由一台状态机来完成。然而,状态机缺乏灵活性,需要变化时要更改芯片上的电路,在经济和完成时间上都存在问题。
    如果标签上带有微处理器(MCU)或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成为智能标签,则对于更改应会更为灵活方便,而且还增加了很多运算和处理能力。
    随着MCU和DSP功耗的不断降低,智能标签在身份识别、金融等领域的应用将会不断扩大。

3.2.3 Tag 状态转换

RFID的Tag有四种状态:
断电状态(Power off)、就绪状态(Ready)、静默状态(Quiet)和选择状态(Select)。
在RFID系统中Tag在一定条件下完成四种状态的转换。转换及其条件如下图所示,断电、就绪和默认状态时强制性的,选择状态的支持是可选的。

图3.13 Tag的状态转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断电状态:
    处于断电状态的电子标签不能被激活。
    当tag没有收到来自reader的signal时,没有足够的能量使它复位进入就绪状态,tag就会处于断电状态
    当tag进入reader的有效现场后,从signal中提取电能进入就绪状态
    当离开有效现场之后,在电能耗尽之后自动进入断电状态
  • 就绪状态:
    当tag进入reader的有效现场后,从signal中提取电能进入就绪状态
    当收到选择标志位置1的命令时,进入选择状态
    接收到静默命令时,进入静默状态
  • 静默状态:
    响应其他任何地址标志置1的请求,除了巡查标志置1请求,但是保持静默状态
  • 选择状态:
    可以响应选择标志置1的请求、非地址模式的请求、使用地址模式并且唯一序列号(UID)相符的请求
    接收到复位至就绪状态或者选择其他不同的UID时,进入就绪状态

Tag状态转换图描述了在同一时刻只有一个射频电子标签处于选择状态
当Tag不能处理一个射频读写器请求时它仍将处于当前状态

3.3 射频读写器

3.3.1 reader功能

3.3.2 分类

根据天线与模块分离与否,可分为:

  • 分离式reader(如固定式reader)
    固定式reader是将射频控制器和高频接口封装在一个固定的外壳中构建成。
  • 集中式reader(如便携式reader)
    便携式reader一般由射频读写器模块、天线和掌上电脑集成,采用可充电电池供电。其操作系统可以WinCE或其他嵌入式系统。
    此外还有OEM reader

3.3.3 硬件组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由以下组成:

  • 收发机:
    含有发射机和接收机两个部分,通常由收发模块组成。
    发射机在读写器的读写区域内发送电磁波功率信号
    接收机负责接收标签返回读写器的数据信号,并传送给微处理器
    收发模块同天线模块相连接。有的读写器收发模块可以同时连接4个天线。

  • 微处理器:
    实现读写器和电子标签之间通信协议的部件;同时完成接收数据信号的译码和数据纠错功能。另外,微处理器还有低级数据滤波和逻辑处理功能。

  • 存储器:
    用于存储读写器的配置参数和阅读标签的列表。因此,如果读写器与控制器/软件系统之间的通信中断,所有阅读标签数据会丢失。存储容量的大小受实际应用情况限制。

  • 外部传感器/执行器/报警器的输入/输出接口。
    为了降低能耗,读写器不能始终处于开启状态。因此,读写器需要一个能够在工作周期内开启和关闭读写器的控制机制。
    输入/输出端口提供了这种机制,使读写器依靠外部事件开启和关闭读写器工作。

  • 通信接口:
    通信接口为读写器和外部实体提供通信指令,通过控制器传输数据和接收指令并作出响应。
    一般通信接口可以根据通信要求分为串行通信接口和网络接口。

    • 串行通信接口:同计算机通过串行端口RS-232或RS-485连接。串行通信被推荐为RFID最小系统的首选方式。
      • 缺点:通信受电缆长度限制、通信数据速率较低、更新维护成本较高。
    • 网络通信接口: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网络读写器和主机,读写器就像一台网络设备。
      • 优点:同主机的连接不受电缆线限制,维护更新容易。
      • 缺点:网络连接可靠性不如串行接口,一旦网络通信链路失败,就无法读取标签数据。
    • 随物联网技术应用推广网络通信接口将作为一个标准逐渐成为主流。
    • 网络读写器可以根据应用自动发现读取目标,嵌入式服务器允许读写器接收命令,并通过标准浏览器显示读取结果。
  • 控制器
    是读写器芯片有序工作的指挥中心,主要功能:

    • 执行从与应用系统软件进行通信;
    • 执行从应用系统软件发来的动作指令;
    • 控制与标签的通信过程;
    • 基带信号的编码与解码;
    • 执行防碰撞算法;
    • 对读写器和标签之间传送的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
    • 进行读写器与电子标签之间的身份认证;
    • 对键盘、显示设备等其他外部设备的控制。其中,最重要的是对读写器芯片的控制操作。
  • 读写器天线
    是一种以电磁波形式把前端射频信号功率接收或辐射出去的设备,是电路与空间的界面器件,用来实现导行波与自由空间波能量的转化。

    • 在RFID系统中,天线分为电子标签天线和读写器天线两大类,分别承担接收能量和发射能量的作用。
  • 通信设施。
    通信设施为不同的RFID系统管理提供安全通信连接,是RFID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 通信设施包括有线或无线网络和读写器或控制器与计算机连接的串行通信接口。

3.34 软件组成

一般包括以下三类:

  • 控制软件
  • 导入软件
  • 解码器(软件)

3.4 射频识别系统的信道事件模型

  • 以能量提供为基础的事件模型
    射频读写器向射频电子标签提供工作能。对于无源射频电子标签来说,当射频电子标签离开射频读写器的工作范围以后,射频电子标签由于没有能量激活而处于休眠状态。当射频电子标签进入射频读写器的工作范围以后,射频读写器发出的能量激活了射频电子标签,射频电子标签通过整流的方法将接收到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存储在射频电子标签内的电容器里,从而射频电子标签提供工作能量。对于有源射频电子标签来说,有源射频电子标签始终处于激活状态,和射频读写器发出的电磁波相互作用,具有较远的识别距离
  • 以时序方式实现数据交换的事件模型
    时序是指射频读写器和射频电子标签之间的工作次序。通常有两种时序:一种是射频读写器先发言(Reader Talk FirstTag Talk First,TTF)。RTF方式下射频电子标签只有接收到射频读写器发送的特殊命令时才向射频读写器发送射频电子标签中存储的数据。在一般状态下射频电子标签处于静默或休眠状态,当射频电子标签进入射频读写器的作用范围时,检测到一定特征的射频信号,便从休眠状态转到接收状态,接收射频读写器发出的命令后进行相应的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返回射频读写器TTF方式下射频电子标签在进入射频读写器的能量场后即主动向射频读写器发送自身序列号。与RTF方式相比,TTF方式的射频电子标签具有识别速度快等特点,适用于需要高速应用的场合。另外,TTF方式在噪声环境中更稳健,在处理射频电子标签数量动态变化的场合也更为实用,因此,TTF方式更适于工业环境的跟踪和追踪应用。
  • 以数据交换为目的的事件模型
    射频读写器和射频电子标签之间的数据通信是为应用服务。射频读写器和应用系统之间通常有多种接口,接口具有以下功能:应用系统根据需要,向射频读写器发出射频读写器配置命令;射频读写器向应用系统返回所有可能的射频读写器的当前配置状态;应用系统向射频读写器发送各种命令;射频读写器向应用系统返回所有可能命令的执行结果射频读写器和射频电子标签之间的数据通信为两者之间的双向通信,包括射频读写器向射频电子标签的数据通信,以及射频电子标签向射频读写器的数据通信。①在射频读写器向射频电子标签的数据通信中,工作方式包括以下两种:射频读写器离线写入数据;射频读写器在线写入数据。②在射频电子标签向射频读写器的数据通信中,工作方式包括以下两种:一是射频电子标签被激活以后,向射频读写器发送射频电子标签内存储的数据;二是射频电子标签被激活以后,根据射频读写器的指令,进入数据发送状态或休眠状态

RFID系统的工作原理

  • 阅读器通过天线向周围空间发送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

  • 标签一旦进入阅读器天线的作用区域将产生感应电流,获得能量被激活;

  • 激活标签将自身信息编码后经天线发送出去;

  • 阅读器接收该信息,经过解码后必要时送至后台网络;后台网络中主机鉴定标签身份的合法性,只对合法标签进行相关处理,通过向前端发送指令信号控制阅读器对标签的读写操作;

第四章

4.1 电磁波传播规律

  • 射频通信基础
    射频通信基础是到达和离开射频电子标签的电磁传播的传播规律,电磁波传播遵循电磁理论相关定律及麦克斯韦方程组.
  • 麦克斯韦方程组基础:
    是在库仑定律高斯定理毕奥-萨伐尔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以及全电流定律(即麦克斯韦修改后的安培环路定理)等实验定律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 通过提取上述实验定律中带普遍性的因素,并根据电荷守恒定律引入位移电流,导出麦克斯韦方程组。

  • 在物理上,麦克斯韦方程组表达了电磁场的运动方程,在电动力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 电磁理论相关定律方程可由场的进行解释,即由场的散度旋度来描述。
  • 矢量场的散度和旋都分别描述了产生矢量场的两种源:
    发出或吸收通量线的散度源和产生漩涡场的漩涡源。
  • 在任何无界物理场空间内,散度和旋度不可能同时都处处为零,但是,散度或旋度处处为零的场是客观存在的。通常:
    • 散度处处为零的矢量场称为无散场
    • 旋度处处为零的矢量场称为无旋场。
  • 高斯定律描述电场是由电荷生成
    计算穿过某给定闭曲面的电场线数量,即其电通量,可以得知包含在这封闭曲面内的总电荷,穿过任意封闭曲面的电通量与这封闭曲面内的电荷之间的关系。
  • 高斯磁定律表明磁力线是无头无尾的闭合曲线。通过任意闭合曲面的磁通量等于零,或者说磁场是一个螺旋矢量场。
  • 法拉第感应定律描述时变磁场产生(感应出)电场。
    电场的旋度等于随时间变化的磁感应强度的变化率,说明时变磁场产生电场,电磁感应是许多发电机的运作原理。
  • 麦克斯韦-安培定律阐明了时变场中磁场由传导电流和位移电流产生。
  • 磁场可以用两种方法产生:
    • 一种是电流(原本的安培定律)
    • 另一种是时变磁场(麦克斯韦修正项)
  • 在电磁学里,麦克斯韦修正项意味着时变电场可以生成磁场
  • 麦克斯韦奠定了宏观电磁理论的基础,射频识别电磁耦合的相关定理均遵循电磁理论,在简化的电磁理论里称作集总电路理论。

4.2 电磁波波谱

  • 概述:
    电磁波频谱可以通过能量、频率或波长表示。
    但由于无线电波能量都很低,通常采用频率和波长来描述。因此,波的特性由频率、波长和速度描述。
  • 射频识别系统波谱
    射频识别系统采用的电磁波局限在电磁波频谱中无线电波部分,特别是100kHz~5.8GHz之间。射频识别系统所用的频率:
    • <=135kHz(LF)
    • 13.56MHz(HF)
    • 433MHz(UHF)、869MHz(UHF)、915MHz(UHF)、
    • 2.45GHz和5.8GHz(SHF)。
  • MW(*)
    微波的频率范围为300MHz~300GHz,射频识别应用的特高频和超高频频段内的频率都在此范围内。微波在遇到建筑物或其他障碍时,将出现明显的衰减和反射。射频识别系统容易受到传输过程中的媒介和路径的影响。

4.3天线场

4.3.1. 天线场

天线是一种变换器,其作用:

  • 将发射机产生的波导场转换为空间辐射场,在电波传播过程中完成“波导”或“传输线”到“空间”的转换
  • 接收目标反射的空间回波,将回波能量转换成导波场,完成电磁波从“空间”再到“波导”或“传输线”的环节,并馈送到接收机。

天线的前一个作用一个称为发射,后一个作用称为接收
一般天线都具有可逆性,即同一副天线既可用作发射天线,也可用作接收天线。

  • 发射端:
    发射机产生的已调制的高频振荡电流(能量)经馈电设备输入发射天线,发射天线将高频电流或导波(能量)转变为无线电波—自由电磁波(能量)向周围空间辐射。
  • 接收端:
    无线电波(能量)通过接收天线转变成高频电流或导波(能量)经馈电设备传送到接收机。
  • 分类
    观测点距离天线距离的不同,天线周围的场呈现出不同性质
    根据观测点距天线的距离,天线场分为:
    无功进场、辐射近场和辐射远场
  • 无功进场
    通常界限取为距天线口径表面?∕2?处
    • 特点:
      从物理概念上讲,无功近场区是一个储能场
      在其附近其他金属物体
评论 9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