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的白骨
这样,故事就完成了。
这样,本格推理小说就得救了。
会不会呢?
会不会呢!
—— 东野圭吾《名侦探守则》
欧美篇
埃德加·爱伦·坡(美国)
推理小说的创造者
按照第一种说法,推理小说应该始于1841年。这一年,美国作家、诗人、评论家埃德加·爱伦·坡创作了第一篇推理小说——《莫格街凶杀案》。
《莫格街凶杀案》(1841)
- 塑造了文学史上第一位侦探——法国贵族奥古斯特·杜宾
- 创造了“密室杀人”这一谜题模式
- 创造了“天才侦探+糊涂助手”这一模式
《玛丽·罗热疑案》(1842)
- 创造了“安乐椅模式”
《金甲虫》(1843)
- 创造了密码解析这一推理模式
《就是你》(1844)
- 首次使用了误导、逆转结局这一技巧和桥段
《失窃的信》(1845)
-
巧妙地利用了人类的心理盲区
广义地讲,所有的推理小说都是在利用心理盲区制造谜团。真相往往近在眼前,而且非常浅显;但当局者总是被凶手制造出的种种光怪陆离的假相迷惑,放弃真相,纠结于虚无缥缈的表象——推理小说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存在并发展的。
-
塑造了推理小说中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反面角色
威尔基·柯林斯(英国)
《月亮宝石》(1868)
- 第一部公认的优秀长篇推理小说
- 多视角叙述模式
- 塑造了推理文学史上第一位现实主义侦探卡夫
埃米尔·加博里奥(法国)
《勒考克先生》(1868)
- 塑造了第一位掌握科学侦破方法的侦探勒考克
- 为推理小说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调查方法
阿瑟·柯南·道尔(英国)
最伟大的推理小说作家
他创造出了不朽的侦探夏洛克·福尔摩斯和助手约翰·华生——他们是亲密无间、相爱相杀的搭档,前者是那只独角兽,后者则是那头雄狮。他们守护的那个信条——“心怀邪念者可耻”——正是推理小说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最大意义。
《福尔摩斯探案集》(1887-1927)
- 永恒的经典
阿加莎·克里斯蒂(英国)
推理女王
暴风雪山庄和叙述性诡计的创造者
《罗杰疑案》(1926)
- 由此一作,阿加莎·克里斯蒂从一个“出色的推理小说作家”升级为“推理女王”
- 开创了“叙述性诡计”模式
《控方证人》(1933)
- 反转!!!
《东方快车谋杀案》(1934)
- 开创了无法描述的模式,看过的人都知道,这里不能说
《ABC谋杀案》(1936)
- 开创了“连环犯罪”模式
《尼罗河上的惨案》(1937)
《无人生还》(1939)
- 开创了“孤岛-暴风雪山庄”和“童谣杀人”模式
《阳光下的罪恶》(1941)
《五只小猪》(1941)
埃勒里·奎因(美国)
挑战读者
《希腊棺材之谜》(1932)
- 四重推理
《X的悲剧》(1932)
- 三幕谋杀
《Y的悲剧》(1932)
《埃及十字架之谜》(1932)
约翰·狄克森·卡尔(美国)
密室推理之王
不可能犯罪
《三口棺材》(1935)
- 推理史上最伟大的“不可能犯罪”作品
- 第17章“密室讲义”总结了推理小说中所有的密室类型,并将其一一归类
《燃烧的法庭》(1937)
《歪曲的枢纽》(1938)
《犹大之窗》(1938)
- 重新定义“密室”的概念
《女郎她死了》(1943)
克莱顿·劳森(美国)
《死亡飞出大礼帽》(1938)
- 不可能犯罪题材中的经典
安东尼·伯克莱(英国)
《毒巧克力命案》(1929)
- 最神奇的侦探小说
- 一场谋杀,七种“真相”
达希尔·哈米特(美国)
硬汉派小说鼻祖
《马耳它之鹰》(1930)
- 赋予推理小说文学之魅力
《玻璃钥匙》(1931)
雷蒙德·钱德勒(美国)
推理小说的桂冠诗人
硬汉派
《长眠不醒》(1939)
《漫长的告别》(1953)
詹姆斯·凯恩(美国)
《邮差总按两次铃》(1934)
- “黑色文学/电影”的开山鼻祖
《双重赔偿》(1935)
爱德华·霍克(美国)
短篇之王
《长方形的房间》(1968)
劳伦斯·布洛克(美国)
《八百万种死法》(1982)
《行过死荫之地》(1992)
《繁花将尽》(2005)
保罗·霍尔特(法国)
最后一位古典主义大师
《第四扇门》(1987)
《第七重解答》(1991)
- “后黄金时代的古典主义杰作”
丹·布朗(美国)
《天使与魔鬼》(2000)
《达芬奇密码》(2003)
日本篇
江户川乱步
日本推理鼻祖
日本推理文坛三大高峰
《两分铜币》(1923)
《D坂杀人事件》(1925)
- 塑造了日本推理史上第一位名侦探“明智小五郎”
《人间椅子》(1925)
横沟正史
本格推理宗师
日本推理文坛三大高峰
《本阵杀人事件》(1946)
- 金田一耕助!!!登场
《蝴蝶杀人事件》(1946)
《狱门岛》
《八墓村》
《犬神家族》
《恶魔吹着笛子来》
《恶魔的彩球歌》
大阪圭吉
《疯狂火车头》(1934)
《葬礼火车头》(1934)
- “姐妹两人在母亲的葬礼上遇到了一位帅哥,没过多久,姐姐死去了。。” 对!就是出自这本书
梦野久作
《脑髓地狱》(1926)
- 日本四大推理奇书之一
小栗虫太郎
《黑死馆杀人事件》(1935)
- 日本四大推理奇书之首
- “炫”——这本小说里每一句都是知识点
高木彬光
《刺青杀人事件》(1948)
《能面杀人事件》
《人偶为何被杀》
松本清张
社会派推理的开创者
日本推理文坛三大高峰
《点与线》(1956)
《砂器》
《零的焦点》
森村诚一
《高层的死角》(1969)
《人性的证明》(1975)
- “《人性的证明》是森村诚一最高的杰作,也是日本推理小说中的扛鼎之作。”——横沟正史
《青春的证明》
《野性的证明》
《腐蚀的构造》
仁木悦子
日本的阿加莎·克里斯蒂
《只有猫知道》(1957)
《赤猫》(1980)
岛田庄司
推理之神
《占星术杀人魔法》(1979)
- 30年了,让推理回归本格吧!!!
- 御手洗洁!登场!!!
《斜屋犯罪》(1982)
《北方夕鹤2/3杀人事件》(1985)
《奇想天动》(1989)
《写乐—密闭之国的幻影》(2010)
绫辻行人
新本格派掌门人
《十角馆杀人预告》(1987)
- 开创“新本格推理”
《钟表馆幽灵》(1992)
《替身》
中西明智
《消失》(1990)
- “新本格推理的杰作”
山口雅也
《活尸之死》(1989)
《日本杀人事件》(1994)
《奇偶》(2002)
京极夏彦
妖怪推理
《姑获鸟之夏》(1994)
《魍魉之匣》(1995)
《络新妇之理》(1996)
西泽保彦
科幻推理
《解体诸因》(1995)
《死了七次的男人》(1995)
《人格转移杀人》(1996)
东野圭吾
那个男人
推理天王
《放学后》(1985)
《名侦探守则》(1996)
- 我特别喜欢的一本反传统本格推理小说
《恶意》(1996)
《秘密》(1998)
《白夜行》(2000)
- “绝望之书”
《嫌疑人X的献身》(2006)
- “这是我能想到最好的诡计,最纯粹的爱情”——东野圭吾
- 凭借此书,东野圭吾终成“日本推理第一人”
《红手指》(2006)
《黎明之街》(2007)
《圣女的救济》(2008)
《新参者》(2009)
《解忧杂货店》(2012)
- 我最喜欢的东野圭吾的作品,尽管它不是推理小说
宫部美雪
推理天后
《龙眠》(1992)
《火车》(1993)
《理由》(1999)
- 推理虽弱,文笔极佳(但是有点唠叨)
《模仿犯》(2002)
《所罗门的伪证》(2012)
伊坂幸太郎
21世纪日本推理模板
《奥杜邦的祈祷》(2000)
- 重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