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先来看一组实际数据:
相电压10V | C:5V;∠AB=60° | |||||||
ab | bc | ca | ab | bc | ca | |||
1 | Yd1 | 高压侧 | 17.39 | 17.39 | 17.38 | 10.03 | 14.6 | 14.6 |
低压侧 | 5 | 4.96 | 4.99 | 3.4 | 3.35 | 4.55 | ||
Dy1 | 高压侧 | 17.32 | 17.32 | 17.32 | 10.03 | 14.6 | 14.6 | |
低压侧 | 14.9 | 14.9 | 14.9 | 10.12 | 10.09 | 13.7 |
重点以Yd1的数据来进行分析,其结构如下。
分析前,先梳理几个知识点:
- 三角形(△)连接时两端电压为相电压,星形(Y)连接时两端电压为线电压;
- △-Y联结时,一次侧的每一相线圈对应的是二次的两个线圈(120°串联),因此电压比:一次侧线圈圈数/(二次侧线圈圈数/√3);
- Y-△联结时,反之,因此电压比:(一次侧线圈圈数/√3)/二次侧线圈圈数;
- 线电压=√3线电压。
我们的变压器为80:40,即变比为2:1。
1. 在输入相电压均为10V,且为平衡三相电路时
高压侧为线电压,因此高压侧电压为10√3=17.32V
低压侧为相电压,变比为2:1,因此低压侧电压为10/2=5V
2. 当非平衡三相电路时,A相为0,B相为-60,C相为-210,分别输入10V、10V、5V时
abn为等边三角形,故Uab=Ubn=Uan=10V
acb为等腰三角形,Uac=Ubc,具体值大家自己研究一下具体值,顺便也可以告诉我~
此时n不为三角形abc中心点,因此需要单独测量相电压,即UAN、UBN、UCN,通过实际测量得到UAN=6.8、UBN=6.8、UCN=9.12,低压侧为相电压的一半。
同理,Dy1也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