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集合面试题汇总【附答案】持续更新

1:HashMap 的数据结构?

A:哈希表结构(链表散列:数组+链表)实现,结合数组和链表的优点。当链表长度超过 8 时,链表转换为红黑树。

transient Node<K,V>\[\] table;

2:HashMap 的工作原理?

HashMap 底层是 hash 数组和单向链表实现,数组中的每个元素都是链表,由 Node 内部类(实现 Map.Entry接口)实现,HashMap 通过 put & get 方法存储和获取。

存储对象时,将 K/V 键值传给 put() 方法:

①、调用 hash(K) 方法计算 K 的 hash 值,然后结合数组长度,计算得数组下标;

②、调整数组大小(当容器中的元素个数大于 capacity * loadfactor 时,容器会进行扩容resize 为 2n);

③、i.如果 K 的 hash 值在 HashMap 中不存在,则执行插入,若存在,则发生碰撞;

ii.如果 K 的 hash 值在 HashMap 中存在,且它们两者 equals 返回 true,则更新键值对;

iii. 如果 K 的 hash 值在 HashMap 中存在,且它们两者 equals 返回 false,则插入链表的尾部(尾插法)或者红黑树中(树的添加方式)。

(JDK 1.7 之前使用头插法、JDK 1.8 使用尾插法)(注意:当碰撞导致链表大于 TREEIFY_THRESHOLD = 8 时,就把链表转换成红黑树)

获取对象时,将 K 传给 get() 方法:①、调用 hash(K) 方法(计算 K 的 hash 值)从而获取该键值所在链表的数组下标;②、顺序遍历链表,equals()方法查找相同 Node 链表中 K 值对应的 V 值。

hashCode 是定位的,存储位置;equals是定性的,比较两者是否相等。

3.当两个对象的 hashCode 相同会发生什么?

因为 hashCode 相同,不一定就是相等的(equals方法比较),所以两个对象所在数组的下标相同,"碰撞"就此发生。又因为 HashMap 使用链表存储对象,这个 Node 会存储到链表中。为什么要重写 hashcode 和 equals 方法?推荐看下。

4.你知道 hash 的实现吗?为什么要这样实现?

JDK 1.8 中,是通过 hashCode() 的高 16 位异或低 16 位实现的:(h = k.hashCode()) ^ (h >>> 16),主要是从速度,功效和质量来考虑的,减少系统的开销,也不会造成因为高位没有参与下标的计算,从而引起的碰撞。

5.为什么要用异或运算符?

保证了对象的 hashCode 的 32 位值只要有一位发生改变,整个 hash() 返回值就会改变。尽可能的减少碰撞。

6.HashMap 的 table 的容量如何确定?loadFactor 是什么?该容量如何变化?这种变化会带来什么问题?

①、table 数组大小是由 capacity 这个参数确定的,默认是16,也可以构造时传入,最大限制是1<<30;

②、loadFactor 是装载因子,主要目的是用来确认table 数组是否需要动态扩展,默认值是0.75,比如table 数组大小为 16,装载因子为 0.75 时,threshold 就是12,当 table 的实际大小超过 12 时,table就需要动态扩容;

③、扩容时,调用 resize() 方法,将 table 长度变为原来的两倍(注意是 table 长度,而不是 threshold)

④、如果数据很大的情况下,扩展时将会带来性能的损失,在性能要求很高的地方,这种损失很可能很致命。

7.HashMap中put方法的过程?

答:“调用哈希函数获取Key对应的hash值,再计算其数组下标;

如果没有出现哈希冲突,则直接放入数组;如果出现哈希冲突,则以链表的方式放在链表后面;

如果链表长度超过阀值( TREEIFY THRESHOLD==8),就把链表转成红黑树,链表长度低于6,就把红黑树转回链表;

如果结点的key已经存在,则替换其value即可;

如果集合中的键值对大于12,调用resize方法进行数组扩容。”

8.数组扩容的过程?

创建一个新的数组,其容量为旧数组的两倍,并重新计算旧数组中结点的存储位置。结点在新数组中的位置只有两种,原下标位置或原下标+旧数组的大小。

9.Hashmap链表长度为8时转换成红黑树,为什么是8?

当链表长度大于或等于阈值(默认为 8)的时候,如果同时还满足容量大于或等于 MIN_TREEIFY_CAPACITY(默认为 64)的要求,就会把链表转换为红黑树。

同样,后续如果由于删除或者其他原因调整了大小,当红黑树的节点小于或等于 6 个以后,又会恢复为链表形态。

每次遍历一个链表,平均查找的时间复杂度是 O(n),n 是链表的长度。由于红黑树有自平衡的特点,可以防止不平衡情况的发生,所以可以始终将查找的时间复杂度控制在 O(log(n))。

最初链表还不是很长,所以可能 O(n) 和 O(log(n)) 的区别不大,但是如果链表越来越长,那么这种区别便会有所体现。所以为了提升查找性能,需要把链表转化为红黑树的形式

通过查看源码可以发现,默认是链表长度达到 8 就转成红黑树,而当长度降到 6 就转换回去,这体现了时间和空间平衡的思想.

如果 hashCode 分布良好,也就是 hash 计算的结果离散好的话,那么红黑树这种形式是很少会被用到的,因为各个值都均匀分布,很少出现链表很长的情况。在理想情况下,链表长度符合泊松分布,各个长度的命中概率依次递减,当长度为 8 的时候,概率仅为 0.00000006。这是一个小于千万分之一的概率,通常我们的 Map 里面是不会存储这么多的数据的,所以通常情况下,并不会发生从链表向红黑树的转换。转为红黑树更多的是一种保底策略,用来保证极端情况下查询的效率。

https://blog.csdn.net/kyle_wu_/article/details/113578055

10.HashMap出现Hash DOS攻击的问题

无论我们服务端使用什么语言,我们拿到json格式的数据之后都需要做jsonDecode(),将json串转换为json对象,而对象默认会存储于Hash Table,而Hash Table很容易被碰撞攻击。我只要将攻击数据放在json中,服务端程序在做jsonDecode()时必定中招,中招后CPU会立刻飙升至100%。16核的CPU,16个请求就能达到DoS的目的

https://www.shuzhiduo.com/A/n2d92M3vzD/

11.jdk1.8之前并发操作HashMap时为什么会有死循环的问题?

JDK1.7中,当两个线程同时操作hashmap进行扩容时,会导致链表形成环形数据结构,查找时会陷入死循环

https://blog.csdn.net/qq_38157516/article/details/81024027

12.HashMap扩容时每个entry需要再计算一次hash吗?

jdk1.7 以及jdk1.8 对于每一个元素 都只会计算一次hash值,计算得到hash之后就将这个hash值放置到entry中,以后都不会再次计算

https://segmentfault.com/q/1010000009741782

13.HashMap的数组长度为什么要保证是2的幂?

当数组长度不为2的n次幂 的时候,hashCode 值与数组长度减一做与运算 的时候,会出现重复的数据,

因为不为2的n次幂 的话,对应的二进制数肯定有一位为0 , 这样不管你的hashCode 值对应的该位,是0还是1 ,

最终得到的该位上的数肯定是0,这带来的问题就是HashMap上的数组元素分布不均匀,而数组上的某些位置,永远也用不到

https://blog.csdn.net/Tane_1018/article/details/103392267

14.扩容时rehash的优化

在JDK1.7的时候,是将数组扩容为两倍,然后将HashMap中所有的key重新进行hash寻址然后再放入到新的位置

hash寻址算法是 index =(n - 1) & hash,n是数组的容量,hash是key的hash值

JDK1.8中,只需要看原来的hash值在扩容后新增的那一位是1还是0,如果是0的话原索引没变,是1的话索引变成“原索引+oldCap”

参考:

https://blog.csdn.net/LO_YUN/article/details/104993680?utm_medium=distribute.pc_aggpage_search_result.none-task-blog-2~aggregatepage~first_rank_ecpm_v1~rank_v31_ecpm-1-104993680.pc_agg_new_rank&utm_term=HashMap%E6%89%A9%E5%AE%B9%E6%97%B6%E9%81%BF%E5%85%8Drehash%E7%9A%84%E4%BC%98%E5%8C%96&spm=1000.2123.3001.4430

15.拉链法导致的链表过深问题为什么不用二叉查找树代替,而选择红黑树?为什么不一直使用红黑树?

之所以选择红黑树是为了解决二叉查找树的缺陷,二叉查找树在特殊情况下会变成一条线性结构(这就跟原来使用链表结构一样了,造成很深的问题),遍历查找会非常慢。推荐:面试问红黑树,我脸都绿了。

而红黑树在插入新数据后可能需要通过左旋,右旋、变色这些操作来保持平衡,引入红黑树就是为了查找数据快,解决链表查询深度的问题,我们知道红黑树属于平衡二叉树,但是为了保持“平衡”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但是该代价所损耗的资源要比遍历线性链表要少,所以当长度大于8的时候,会使用红黑树,如果链表长度很短的话,根本不需要引入红黑树,引入反而会慢。

16.说说你对红黑树的见解?
  • 每个节点非红即黑

  • 根节点总是黑色的

  • 如果节点是红色的,则它的子节点必须是黑色的(反之不一定)

  • 每个叶子节点都是黑色的空节点(NIL节点)

  • 从根节点到叶节点或空子节点的每条路径,必须包含相同数目的黑色节点(即相同的黑色高度)

17.jdk8中对HashMap做了哪些改变?

在java 1.8中,如果链表的长度超过了8,那么链表将转换为红黑树。(桶的数量必须大于64,小于64的时候只会扩容)

发生hash碰撞时,java 1.7 会在链表的头部插入,而java 1.8会在链表的尾部插入

在java 1.8中,Entry被Node替代(换了一个马甲)

18.HashMap,LinkedHashMap,TreeMap 有什么区别?

HashMap 参考其他问题;

LinkedHashMap 保存了记录的插入顺序,在用 Iterator 遍历时,先取到的记录肯定是先插入的;遍历比 HashMap 慢;

TreeMap 实现 SortMap 接口,能够把它保存的记录根据键排序(默认按键值升序排序,也可以指定排序的比较器)

19.HashMap & TreeMap & LinkedHashMap 使用场景?

一般情况下,使用最多的是 HashMap。

HashMap:在 Map 中插入、删除和定位元素时;

TreeMap:在需要按自然顺序或自定义顺序遍历键的情况下;

LinkedHashMap:在需要输出的顺序和输入的顺序相同的情况下。

20.LinkedHashMap:了解基本原理、哪两种有序、如何用它实现LRU ?

LinkedHashMap继承HashMap,基于HashMap+双向链表实现。(HashMap是数组+链表+红黑树实现的)

LinkedHashMap是有序的,有两种顺序:插入顺序和访问顺序。默认为插入顺序,如果为访问顺序,那么put和get已存在的节点时,会将该节点移动到双向链表的尾部(实际上是先删后插)插入顺序和访问顺序的转换是定义accessOrder参数的值,默认为false,为true则表示为访问顺序

LinkedHashMap与HashMap的存取数据操作基本是一致的,只是增加了双向链表保证数据的有序性

LinkedHashMap与HashMap都是线程不安全的

##################################

定义LRULinkedHashMap继承LinkedHashMap,并重写removeEldestEntry() 方法,这个方法返回boolean值,返回true代表需要删除最老的节点,在插入元素时,会判断是否达到移除元素的时机。

要注意的就是创建实例对象的时候需要传入size和accessOrder参数(accessOrder= ture)

21.HashMap 和 HashTable 有什么区别?

①、HashMap 是线程不安全的,HashTable 是线程安全的;

②、由于线程安全,所以 HashTable 的效率比不上 HashMap;

③、HashMap最多只允许一条记录的键为null,允许多条记录的值为null,而 HashTable不允许;

④、HashMap 默认初始化数组的大小为16,HashTable 为 11,前者扩容时,扩大两倍,后者扩大两倍+1;

⑤、HashMap 需要重新计算 hash 值,而 HashTable 直接使用对象的 hashCode

22.Java 中的另一个线程安全的与 HashMap 极其类似的类是什么?同样是线程安全,它与 HashTable 在线程同步上有什么不同?

ConcurrentHashMap 类(是 Java并发包 java.util.concurrent 中提供的一个线程安全且高效的 HashMap 实现)。

HashTable 是使用 synchronize 关键字加锁的原理(就是对对象加锁);

而针对 ConcurrentHashMap,在 JDK 1.7 中采用 分段锁的方式;JDK 1.8 中直接采用了CAS(无锁算法)+ synchronized。

23.HashMap & ConcurrentHashMap 的区别?

除了加锁,原理上无太大区别。另外,HashMap 的键值对允许有null,但是ConCurrentHashMap 都不允许。

24.为什么 ConcurrentHashMap 比 HashTable 效率要高?

HashTable 使用一把锁(锁住整个链表结构)处理并发问题,多个线程竞争一把锁,容易阻塞;

ConcurrentHashMap

  • JDK 1.7 中使用分段锁(ReentrantLock + Segment + HashEntry),相当于把一个 HashMap 分成多个段,每段分配一把锁,这样支持多线程访问。锁粒度:基于 Segment,包含多个 HashEntry。

  • JDK 1.8 中使用 CAS + synchronized + Node + 红黑树。锁粒度:Node(首结

点)(实现 Map.Entry)。锁粒度降低了。

25.针对 ConcurrentHashMap 锁机制具体分析(JDK 1.7 VS JDK 1.8)

JDK 1.7 中,采用分段锁的机制,实现并发的更新操作,底层采用数组+链表的存储结构,包括两个核心静态内部类 Segment 和 HashEntry。

①、Segment 继承 ReentrantLock(重入锁) 用来充当锁的角色,每个 Segment 对象守护每个散列映射表的若干个桶;

②、HashEntry 用来封装映射表的键-值对;

③、每个桶是由若干个 HashEntry 对象链接起来的链表

JDK 1.8 中,采用Node + CAS + Synchronized来保证并发安全。取消类 Segment,直接用 table 数组存储键值对;当 HashEntry 对象组成的链表长度超过 TREEIFY_THRESHOLD 时,链表转换为红黑树,提升性能。底层变更为数组 + 链表 + 红黑树。

26.ConcurrentHashMap 在 JDK 1.8 中,为什么要使用内置锁 synchronized 来代替重入锁 ReentrantLock?

①粒度降低了;

②JVM 开发团队没有放弃 synchronized,而且基于 JVM 的 synchronized 优化空间更大,更加自然。

③在大量的数据操作下,对于 JVM 的内存压力,基于 API 的 ReentrantLock 会开销更多的内存。

27.ConcurrentHashMap 简单介绍?

①、重要的常量:

private transient volatile int sizeCtl;

当为负数时,-1 表示正在初始化,-N 表示 N - 1 个线程正在进行扩容;

当为 0 时,表示 table 还没有初始化;

当为其他正数时,表示初始化或者下一次进行扩容的大小。

②、数据结构:

Node 是存储结构的基本单元,继承 HashMap 中的 Entry,用于存储数据;

TreeNode 继承 Node,但是数据结构换成了二叉树结构,是红黑树的存储结构,用于红黑树中存储数据;

TreeBin 是封装 TreeNode 的容器,提供转换红黑树的一些条件和锁的控制。

③、存储对象时(put() 方法):

如果没有初始化,就调用 initTable() 方法来进行初始化;

如果没有 hash 冲突就直接 CAS 无锁插入;

如果需要扩容,就先进行扩容;

如果存在 hash 冲突,就加锁来保证线程安全,两种情况:一种是链表形式就直接遍历

到尾端插入,一种是红黑树就按照红黑树结构插入;

如果该链表的数量大于阀值 8,就要先转换成红黑树的结构,break 再一次进入循环

如果添加成功就调用 addCount() 方法统计 size,并且检查是否需要扩容。

④、扩容方法 transfer():默认容量为 16,扩容时,容量变为原来的两倍。

helpTransfer():调用多个工作线程一起帮助进行扩容,这样的效率就会更高。

⑤、获取对象时(get()方法):

计算 hash 值,定位到该 table 索引位置,如果是首结点符合就返回;

如果遇到扩容时,会调用标记正在扩容结点 ForwardingNode.find()方法,查找该结点,匹配就返回;

以上都不符合的话,就往下遍历结点,匹配就返回,否则最后就返回 null。

28.ConcurrentHashMap 的并发度是什么?

程序运行时能够同时更新 ConccurentHashMap 且不产生锁竞争的最大线程数。默认为 16,且可以在构造函数中设置。

当用户设置并发度时,ConcurrentHashMap 会使用大于等于该值的最小2幂指数作为实际并发度(假如用户设置并发度为17,实际并发度则为32)

29.ConcurrentHashMap 如何统计所有的元素个数

JDK1.7的实现方式:

size为各个分段节点数目的总和,sum为各个segment的modCount的总和。我们知道,当segment对应的hashmap底层结构发生修改时(执行了put、remove操作),modCount值便会加一,也就是modCount为segment对应的hashMap修改的次数,sum即为各个segment的修改次数的总和。last为上一次统计的各个segment的修改次数。通过源码我们可以得知,其会先进行两次非获取独占锁的统计,当sum==last时,也就是上一次统计和这一次统计的过程中,ConcurrentHashMap的各个分段都没有发生过改动(既没有新增节点,也没有删除节点),则size即为对应的结果。否则,就一次性获取各个分段的独占锁,再度统计两次各个分段的节点数,而由于两次统计的过程中一直持有着各个分段的独占锁,为此,两次统计的过程中不可能会有别的线程对该ConcurrentHashMap进行改动,sum和last值必定相同,最终会退出循环。也就是size()方法最多循环执行四次,便可以得到节点数统计的结果。

JDK1.8的实现方式:

当方法被调用的时候,其它线程可能还在进行着修改操作,为此,其最终返回的值并非是精确的当前情况下的统计结果,其只是一个“大概”值。当想要获得精确值时,只能采用对各个计数单元进行加锁的方式来实现。因为ConcurrentHashMap并不需要在并发修改情况下的精确节点数目的值,由于ConcurrentHashMap该数据结构是为并发而生的,为此,获取精确的节点数目的值本身意义并不大。当你消耗了性能,获取了某个时刻节点数目的精确值,随后还是可能会被其他线程修改,导致上一刻的值无法使用,为此获取一个“大概”值便是一个较好的选择。而采用该方法实现也是线程安全的,能够确保没有线程对其进行修改的时候,其值的准确性。

参考:https://www.cnblogs.com/MyStringIsNotNull/p/12706641.html

30.ConcurrentHashMap是如何让多线程同时参与扩容?

扩容流程:

1、根据操作系统的 CPU 核数和集合 length 计算每个核一轮处理桶的个数,最小是16

2、修改 transferIndex 标志位,每个线程领取完任务就减去多少,

比如初始大小是transferIndex = table.length = 64,每个线程领取的桶个数是16,

第一个线程领取完任务后transferIndex = 48,也就是说第二个线程这时进来是从第 48 个桶开始处理,再减去16,依次类推,这就是多线程协作处理的原理

3、领取完任务之后就开始处理,如果桶为空就设置为 ForwardingNode ,

如果不为空就加锁拷贝,只有这里用到了 synchronized 关键字来加锁,为了防止拷贝的过程有其他线程在put元素进来。

拷贝完成之后也设置为 ForwardingNode节点。

4、如果某个线程分配的桶处理完了之后,再去申请,发现 transferIndex = 0,

这个时候就说明所有的桶都领取完了,但是别的线程领取任务之后有没有处理完并不知道,

该线程会将 sizeCtl 的值减1,然后判断是不是所有线程都退出了,如果还有线程在处理,就退出,

直到最后一个线程处理完,发现 sizeCtl = rs<< RESIZE_STAMP_SHIFT 也就是标识符左移 16 位,

才会将旧数组干掉,用新数组覆盖,并且会重新设置 sizeCtl 为新数组的扩容点。

以上过程总的来说分成两个部分:

1、分配任务:这部分其实很简单,就是把一个大的数组给切分,切分多个小份,然后每个线程处理其中每一小份,

当然可能就只有1个或者几个线程在扩容,那就一轮一轮的处理,一轮处理一份。

2、处理任务:复制部分主要有两点,第一点就是加锁,第二点就是处理完之后置为ForwardingNode来占位标识这个位置被迁移过了。

ForwardingNode用于占位。当别的线程发现这个槽位中是 fwd 类型的节点,则跳过这个节点。

31.TreeMap:了解数据结构、了解其key对象为什么必须要实现Compare接口、如何用它实现一致性哈希。

TreeMap底层是红黑树

key实现Compare接口,是为了实现自动排序

https://blog.csdn.net/cyywxy/article/details/81151104

一致性hash

https://www.cnblogs.com/fanguangdexiaoyuer/p/6549306.html

32.CopyOnWriteArrayList 了解写时复制机制、了解其适用场景

CopyOnWrite容器即写时复制的容器。通俗的理解是当我们往一个容器添加元素的时候,不直接往当前容器添加,而是先将当前容器进行Copy,复制出一个新的容器,然后新的容器里添加元素,添加完元素后,再将原容器的引用指向新的容器。这样做的好处是我们可以对CopyOnWrite容器进行并发的读,而不需要加锁,因为当前容器不会添加任何元素。所以CopyOnWrite容器也是一种读写分离的思想,读和写不同的容器。

写入步骤:

1️⃣获取写锁:通过ReentrantLock进行并发写入的同步

2️⃣根据操作拷贝原数组以生成新数组:Arrays.copyOf(......)

3️⃣对新数组执行操作

4️⃣将新数组引用赋值给类中定义的array变量

5️⃣释放锁

适用场景:

CopyOnWrite并发容器用于读多写少的并发场景。比如白名单,黑名单,商品类目的访问和更新场景。

缺点:

1️⃣内存占用问题

2️⃣数据一致性问题

33.思考为什么没有ConcurrentArrayList

很难去开发一个通用并且没有并发瓶颈的线程安全的List。

像ConcurrentHashMap这样的类的真正价值(The real point / value of classes)并不是它们保证了线程安全。而在于它们在保证线程安全的同时不存在并发瓶颈。举个例子,ConcurrentHashMap采用了锁分段技术和弱一致性的Map迭代器去规避并发瓶颈。

所以问题在于,像“Array List”这样的数据结构,你不知道如何去规避并发的瓶颈。拿contains() 这样一个操作来说,当你进行搜索的时候如何避免锁住整个list?

CopyOnWriteArrayList是一个有趣的例子,它规避了只读操作(如get/contains)并发的瓶颈,但是它为了做到这点,在修改操作中做了很多工作和修改可见性规则。 此外,修改操作还会锁住整个List,因此这也是一个并发瓶颈。所以从理论上来说,CopyOnWriteArrayList并不算是一个通用的并发List。

34.BlockingQueue 了解LinkedBlockingQueue、ArrayBlockingQueue、DelayQueue、SynchronousQueue。

DK7提供了7个阻塞队列。分别是:

ArrayBlockingQueue :一个由数组结构组成的有界阻塞队列。

LinkedBlockingQueue :一个由链表结构组成的有界阻塞队列。

PriorityBlockingQueue :一个支持优先级排序的无界阻塞队列。

DelayQueue:一个使用优先级队列实现的无界阻塞队列。

SynchronousQueue:一个不存储元素的阻塞队列。

LinkedTransferQueue:一个由链表结构组成的无界阻塞队列。

LinkedBlockingDeque:一个由链表结构组成的双向阻塞队列。

35.LinkedBlockingQueue、DelayQueue是如何实现的?

https://blog.csdn.net/qq_31865983/article/details/105390529

  • 1
    点赞
  • 1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Java码库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