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中框架的概述(表现层、业务层、持久层的关系)

本文深入解析了软件开发中的框架概念,重点讲解了SSM框架(Spring、Struts、MyBatis)中三层架构(表现层、业务层、持久层)的关系。通过理解技术整合和分层设计,阐述了框架如何提高开发效率和应用解耦。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什么是框架

框架(Framework)是整个或部分系统的可重用设计,表现为一组抽象构件及构件实例间交互的方法;另一种定义认为,框架是可被应用开发者定制的应用骨架。前者是从应用方面而后者是从目的方面给出的定义。 简而言之,框架其实就是某种应用的半成品,就是一组组件,供你选用完成你自己的系统。简单说就是使用别人搭好的舞台,你来做表演。而且,框架一般是成熟的,不断升级的软件。

简而言之框架就是我们软件开发中的一套解决方案,不同的框架解决不同的问题。框架封装了好多细节,使开发者可以使用极简的方式实现功能,大大提高了开发的效率。

框架解决的问题

框架要解决的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技术整合的问题,在J2EE的 框架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技术,不同的软件企业需要从J2EE中选择不同的技术,这就使得软件企业最终的应用依赖于这些技术,技术自身的复杂性和技术的风险性将会直接对应用造成冲击。而应用是软件企业的核心,是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因此应该将应用自身的设计和具体的实现技术解耦。这样,软件企业的研发将集中在应用的设计上,而不是具体的技术实现,技术实现是应用的底层支撑,它不应该直接对应用产生影响。 框架一般处在低层应用平台(如J2EE)和高层业务逻辑之间的中间层。

软件开发的分层重要性

框架的重要性在于它实现了部分功能,并且能够很好的将低层应用平台和高层业务逻辑进行了缓和。为了实现软件工程中的“高内聚、低耦合”。把问题划分开来各个解决,易于控制,易于延展,易于分配资源。我们常见的MVC软件设计思想就是很好的分层思想。

三层架构

我们的开发架构一般都是基于两种形式,一种是C/S架构,也就是客户端/服务器,另一种是B/S架构,也就是浏览器服务器。在JavaEE开发中,几乎全都是基于B/S架构的开发。那么在B/S架构中,系统标准的三层架构包括:表现层、业务层、持久层。三层架构在我们的实际开发中使用的非常多,所以我们课程中的案例也都是基于三层架构设计的。三层架构中,每一层各司其职,接下来我们就说说每层都负责哪些方面:

表现层:接受请求展示数据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web层。它负责接收客户端请求,向客户端响应结果,通常客户端使用http协议请求web层,web需要接收http请求,完成http响应。 表现层包括展示层和控制层:控制层负责接收请求,展示层负责结果的展示。 表现层依赖业务层,接收到客户端请求一般会调用业务层进行业务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响应给客户端。 表现层的设计一般都使用MVC模型。(MVC是表现层的设计模型,和其他层没有关系)

业务层:处理业务逻辑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service层。它负责业务逻辑处理,和我们开发项目的需求息息相关。web层依赖业务层,但是业务层不依赖web层。 业务层在业务处理时可能会依赖持久层,如果要对数据持久化需要保证事务一致性。(也就是我们说的,事务应该放到业务层来控制)

持久层:数据库交互

也就是我们是常说的dao层。负责数据持久化,包括数据层即数据库和数据访问层,数据库是对数据进行持久化的载体,数据访问层是业务层和持久层交互的接口,业务层需要通过数据访问层将数据持久化到数据库中。通俗的讲,持久层就是和数据库交互,对数据库表进行曾删改查的。

我现在比较了解的ssm框架这三层之间的关系如下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