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Hadoop工作机制

①:NN和2NN的工作机制


NameNode将对文件系统的改动追加保存到本地文件系统上的一个日志文件(edits)。当一个NameNode启动时,它首先从一个映像文件 (fsimage)中读取HDFS的状态,接着应用日志文件中的edits操作。然后它将新的HDFS状态写入(fsimage)中,并使用一个空的 edits文件开始正常操作。因为NameNode只有在启动阶段才合并fsimage和edits,所以一段时间后日志文件可能会变得非常庞大,特别是 对大型的集群。日志文件太大的另一个副作用是下一次NameNode启动会花很长时间。

Secondary NameNode定期合并fsimage和edits日志,将edits日志文件大小控制在一个限度下。
SecondaryNameNode工作流程:
SecondaryNameNode节点通知NameNode节点生成新的日志文件,以后的日志都写到新的日志文件中。
SecondaryNameNode节点用http get从NameNode节点获得fsimage文件及旧的日志文件。
SecondaryNameNode节点将fsimage文件加载到内存中,并执行日志文件中的操作,然后生成新的fsimage文件。
SecondaryNameNode节点将新的fsimage文件用http post传回NameNode节点上。
NameNode节点可以将旧的fsimage文件及旧的日志文件,换为新的fsimage文件和新的日志文件(第一步生成的),然后更新fstime文件,写入此次checkpoint的时间。
这样NameNode节点中的fsimage文件保存了最新的checkpoint的元数据信息,日志文件也重新开始,不会变的很大了。

从代码层面看,SecondaryNamenode在其启动时,启动了一个线程(checkpointThread),checkpointThread每隔一段时间(dfs.namenode.checkpoint.check.period)执行一下checkpoint操作。

checkpoint操作执行@wangxiaolei以上所述内容,主要就是调用方法
1.downloadCheckpointFiles(包括TransferFsImage.downloadImageToStorage以及TransferFsImage.downloadEditsToStorage),下载。
2.doMerge,合并fsimage跟edits。
3.TransferFsImage.uploadImageFromStorage,回传。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