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0x01. 前言
- 研究生复试落下帷幕,所幸结果是好的,上岸了。有太多苦楚,只有经历过考研的同学才知道。当知道结果后,想写写经验贴,却怎么写不出来。网上有许许多多的经验贴,可以去参考,我想,考研前你一定会有很多问题,我要看什么书?跟哪个老师好?有没有必要看视频?今天做题应该做几页啊?这都是正常的,你也一定会在考研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答案
- 你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方法是慢慢摸索出来的。比如你在早上做数学比较有精神,你就选择早上做。若是感觉不太对劲,换成下午什么的都可以,不要害怕改变。
- 如果你有幸在大一、大二看到这篇博客,并且有通过考研转专业的打算,一定要提前学习计算机课程,能修的全修一遍,不要妄想在大三一年既要考研又要学习课程。
- 提前接触大量代码练习,并通过多种方式参与线上编程(牛客,PAT,Leetcode…)
- 考研的时候,不要欺骗自己,一边玩手机一边做题,你是做不好的。
- 学会利用暗时间,比如吃饭排队可以背单词,去食堂的路上可以背单词
- 希望你享受考研的过程,这是人生中少有的奇妙体验
- 适当娱乐,走在路上我一般会听听音乐放松
0x02. 参考经验帖(一战)
初试成绩:374 政、治:81 英语:78 数学:106 专业课(408学科基础综合):109
排名:151/321
情况分析:自己本身是偏理科的,没想到政、治考得这么好,也是有一些运气成分了;数学既有自己的原因,也和当年的题目有点关系,一紧张脑子懵了;专业课还是没复习到位,我估计是书本没去系统地看过,只是做了王道2遍,遇到难题才去翻书
反复!!!多次!!!全面!!!
反复!!!多次!!!全面!!!
反复!!!多次!!!全面!!!
- 政、治:跟徐涛,7-8月听网课,有时间重复听几次也是好的,后面阶段就是刷选择题了,跟紧肖4、肖8,最后背的是肖8
- 英语:做真题2-3遍以上,墨墨背单词这个软件可以拿来背单词
- 数学:考得不好 没有发言权 个人看法就是把书做精知识点都弄懂 今年的数学主要是变化性较强,在考场压力大的情况下写不出来
- 专业课(408):考得不好 没有发言权 只把王道4本书做了2遍,考研前学过基础课程,有些课是旁听的;天勤8套卷+王道模拟题(没做完)
- 考研之外的专业课程:能选课则选课,不能选课则旁听,不能旁听上网课
- 资料:微信公众号去搜罗搜罗,推荐一下小白考研、超级考研资料、灰灰考研
- 代码能力:我个人主要写C、python,其他如Java、C++都学过,还是建议多学点代码
- 其他:关于复习时间还是尽可能的长一些,跨度大的同学会花1年以上,个人感觉重点要把大三下的那个暑假利用好
- 总结:把一本书多做几遍,啃一下难点,遇到不会的可以记录到本子里,这是一个把书读薄的过程。考研,其实考到最后,比的是心态,要相信自己能上,留几次真题当作模拟考试,然后按照历年分数估一下自己的水平。
0x03. 讲讲我自己
坚信读书改变命运,保持自律的习惯
从小到大,我都是别人眼中的乖孩子
小学初中 学语文 学英语 学数学
小升初我考了年级第二,和一位同学并列第二
初中,我有点爱玩了 会打电脑游戏 那个时候成绩不用太努力也可保持的很好
可能我基础比较扎实 学起来不算很费力
初三 要准备提前批招生了 我买了卷子一遍一遍的刷 最终如愿以偿 那时候我想通过这个逃避体育中考
我几乎压线(大概3-5分,记不清了)进入本县最好的学校
后来得知我的同桌 全县第一 他后来考到了清华
真的 我才意识到 我是全方位被碾压 原来我不是世界的中心 不是所有人都围着我转
他不是一个像我这样的书呆子 他会玩 会打游戏 学习看起来毫不费力 我刚进学校那会 我们班38-40个人 具体忘了 我考32 33这样子 那时候别提多灰心了 感觉自己也在认真学 但就是考不过 后来考的多了有点习惯了
我后来慢慢找回状态 成绩开始维持在20名左右
高二一次第九 期间发生了很多事情,学习上踏实起来,题目刷的也比较用心
高三一路达到11 是的 最后一次模拟考 我考了全班11
意味着 如果这是高考 我可以进入浙大(我们班大概15名之前可以)我从一模的640 二模的657三模的677(最后一次)成功完成救赎
高考 我660 浙大录取线 683
我高三一年都没这么慌过 拿到分数那一刻我慌了 一本线600 我超60分 不够啊 浙大历年超80-90
没办法 准备填志愿 专业
对我来说 专业? 不清楚 不知道 不了解
我从小只会读书做题 我文科很差的 平均分上下波动吧(基本往下)
靠理科拉分的
高考前 我想学药学 高中做的化学实验让我觉得有点有趣的 那时候好像有屠呦呦来着
高考后 我想学材料 那时候我觉得创造一个新的材料是非常牛逼的一件事
高考后 找了几所看起来还不错的学校 是啊 看起来还不错 意味着我上线分数足够 专业凉凉
我在选专业还是学校之间面临了选择
我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了,我不知道自己喜欢学啥
我的分数浙江只有一个浙大想读 对 特别想 想到可以不管专业
去省外的话有一些南理工 南航(压线 当年应该657)可以蹭
有一天我发现了提前批专业 查了一线 高一本线60-70 那试试吧 专业可想而知 一个工科(海洋) 一个应生(农学) 涉农、海洋 我前18年从没想过自己会有一天需要面临这样的选择
你说这个专业不好么 不一定 只要你足够优秀
你说这个专业没钱吗 不一定 那么多教授不也过的美滋滋
但前提是 你得到达他们的地位 而且 从心底里我想了很久 填吧
这一次我选择了学校 而非专业
何况 我只知道 学好数理化 走遍天下都不怕 进学校之后找点工科的课程上就可以了
那一年 我没上工科海洋的线 刚好上了农学的线 那年的线刚好660
这就是命运吧 压线过
两次重要的考试 我都压线过
被录取那一刻 我脑子里想的是 双专业 双学位 辅修
但由于是提前批,专业是不能转的 只有类内可以转
进了学校后 我不知道自己喜欢干什么 真的一点都不知道
学微积分 学线代 浑浑噩噩就过去了 我从小数学都还可以 拿过浙江省竞赛的省一 平时模拟130还是没问题的 高考考了124 其实考上浙大的同学都知道,靠这点分数的数学,是不够的
人呐 总要学会接受事实吧
追求卓越的路上是没有尽头的
我在想啊 自己学了12年 究竟是为啥啊 我学的认真吗 不算最认真
学的用功吗 不算最用功
我没有尝试其他新东西 我怕影响学习
0x04. 努力变得不平凡的大学生活
————在两个专业的边缘游走,对竞赛偏爱有加
大一:
大一我其实是浑浑噩噩过去的,大一上绩点上4,学分只有23,拿了三等奖学金,其实我已经隐约意识到,当时的学习压力是不算重的,我却没有完成的很好,周围人的水平已经不是小学初中高中的那个环境了
大二:
大二下我接触了ACM 发现计科的同学 在编程的道路上 有的甚至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 是的你没听错 他们从小学就开始了 我们那县城 确实没有什么竞赛生的 没师资也没其他东西 你如果不知道的话又谈什么兴趣呢
我们有信息技术课 老师教的VB 可以说一点趣味性都没教出来 那个时候 宣扬的都是别当程序猿 容易头秃 老师的VB更让我觉得if then if then end if 毫无乐趣可言
是啊 这样的环境 我怎么知道编程竟然成了我现在最大的爱好啊
我有个同学 计科的 非常有头脑 学过十几种编程语言 每一种都有自己的想法 我很羡慕他们这样的人 很早就接触计算机科学 并把它作为自己的职业 大学他们学的课都很自由 什么经济之类的课程233 会有额外的兴趣培养 我在这个地方落后了他们四五年至少。另外,他爸爸也是程序员,有些时候家里的影响确实挺能塑造一个人的。
大三:
大三开始打CTF比赛,并准备和保研相关的竞赛,最后没能成功,学业上并不用心。保研失败后准备考研。
杂谈:
是啊 人和人比 比死人啊 你怎么知道现在学的东西有没有用啊 你每件事情都去问有没有用 你会发现好多事情 一点都没有用 真的
路啊 是你自己选的 生命的意义在于累积
人就是一个成长的过程 并接受环境的改造 有些事情你得一个人抗
大二下专业课很多,蹭了许多课,但感觉还是浅尝辄止,没有深入研究下去,这样的我,学到了皮毛,但深入的一点都不会 (汇编,离散,Linux程序设计,密码学)
我身后已经没有路了 只有一堵墙
退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