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Java中,如果一个Java对象可以在内部持有若干其他Java对象,并对外提供访问接口,我们把这种Java对象称为集合。
Collection
Java标准库自带的java.util
包提供了集合类:Collection
,它是除Map
外所有其他集合类的根接口。Java的java.util
包主要提供了以下三种类型的集合:
List
:一种有序列表的集合,例如,按索引排列的Student
的List
;Set
:一种保证没有重复元素的集合,例如,所有无重复名称的Student
的Set
;Map
:一种通过键值(key-value)查找的映射表集合,例如,根据Student
的name
查找对应Student
的Map
。
Java集合的设计有几个特点:一是实现了接口和实现类相分离,例如,有序表的接口是List
,具体的实现类有ArrayList
,LinkedList
等,二是支持泛型,我们可以限制在一个集合中只能放入同一种数据类型的元素,例如:
List<String> list = new ArrayList<>(); // 只能放入String类型
最后,Java访问集合总是通过统一的方式——迭代器(Iterator)来实现,它最明显的好处在于无需知道集合内部元素是按什么方式存储的。
使用List
在集合类中,List
是最基础的一种集合:它是一种有序列表。
List
的行为和数组几乎完全相同:List
内部按照放入元素的先后顺序存放,每个元素都可以通过索引确定自己的位置,List
的索引和数组一样,从0
开始。
数组和List
类似,也是有序结构,如果我们使用数组,在添加和删除元素的时候,会非常不方便。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增删元素的有序列表,我们使用最多的是ArrayList
。ArrayList
把添加和删除的操作封装起来,让我们操作List
类似于操作数组,却不用关心内部元素如何移动。
我们考察List<E>
接口,可以看到几个主要的接口方法:
-
在末尾添加一个元素:
boolean add(E e)
-
在指定索引添加一个元素:
boolean add(int index, E e)
-
删除指定索引的元素:
int remove(int index)
-
删除某个元素:
int remove(Object e)
-
获取指定索引的元素:
E get(int index)
-
获取链表大小(包含元素的个数):
int size()
但是,实现List
接口并非只能通过数组(即ArrayList
的实现方式)来实现,另一种LinkedList
通过“链表”也实现了List接口。在LinkedList
中,它的内部每个元素都指向下一个元素:
我们来比较一下ArrayList
和LinkedList
List的特点
1.使用List
时,我们要关注List
接口的规范。List
接口允许我们添加重复的元素,即List
内部的元素可以重复: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List;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ist<String> list = new ArrayList<>();
list.add("apple");
list.add("yellow");
list.add("apple");
System.out.println(list.size());
}
}
List
还允许添加null
: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List;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ist<String> list = new ArrayList<>();
list.add("apple");
list.add("yellow");
list.add("apple");
list.add(null);
System.out.println(list.size());
}
}
创建List
除了使用ArrayList
和LinkedList
,我们还可以通过List
接口提供的of()
方法,根据给定元素快速创建List
:
List<Integer> list = List.of(1, 2, 5);
但是List.of()
方法不接受null
值,如果传入null
,会抛出NullPointerException
异常。
遍历List
最常规的方法就是使用for循环根据索引配合get(int)
方法遍历。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ist<String> list = List.of("apple", "pear", "banana");
for (int i=0; i<list.size(); i++) {
String s = list.get(i);
System.out.println(s);
}
}
}
但这种方式并不推荐,一是代码复杂,二是因为get(int)
方法只有ArrayList
的实现是高效的,换成LinkedList
后,索引越大,访问速度越慢。
但这种方式并不推荐,一是代码复杂,二是因为get(int)
方法只有ArrayList
的实现是高效的,换成LinkedList
后,索引越大,访问速度越慢。
所以我们要始终坚持使用迭代器Iterator
来访问List
。Iterator
本身也是一个对象,但它是由List
的实例调用iterator()
方法的时候创建的。Iterator
对象知道如何遍历一个List
,并且不同的List
类型,返回的Iterator
对象实现也是不同的,但总是具有最高的访问效率。
Iterator
对象有两个方法:boolean hasNext()
判断是否有下一个元素,E next()
返回下一个元素。因此,使用Iterator
遍历List
代码如下:
for(Iterator<String> it = list.iterator();it.hasNext();){
String s = it.next();
System.out.println(s);
}
有童鞋可能觉得使用Iterator
访问List
的代码比使用索引更复杂。但是,要记住,通过Iterator
遍历List
永远是最高效的方式。并且,由于Iterator
遍历是如此常用,所以,Java的for each
循环本身就可以帮我们使用Iterator
遍历。把上面的代码再改写如下:
for (String s:list) {
System.out.println(s);
}
上述代码就是我们编写遍历List
的常见代码。
实际上,只要实现了Iterable
接口的集合类都可以直接用for each
循环来遍历,Java编译器本身并不知道如何遍历集合对象,但它会自动把for each
循环变成Iterator
的调用,原因就在于Iterable
接口定义了一个Iterator<E> iterator()
方法,强迫集合类必须返回一个Iterator
实例。
List和Array(数组)转换
方法一:把List
变为Array
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是调用toArray()
方法直接返回一个Object[]
数组:
Object[] array = list.toArray();
for (Object s:array){
System.out.println(s);
}
//这种方法会丢失类型信息,所以实际应用很少。
方法二: 方式是给toArray(T[])
传入一个类型相同的Array
,List
内部自动把元素复制到传入的Array
中
Integer[] intArray = list.toArray(new Integer[3]);
for (Integer n : intArray){
System.out.println(n);
}
注意到这个toArray(T[])
方法的泛型参数<T>
并不是List
接口定义的泛型参数<E>
,所以,我们实际上可以传入其他类型的数组,例如我们传入Number
类型的数组,返回的仍然是Number
类型:
Number[] numArray = list.toArray(new Number[3]);
for (Number n:numArray){
System.out.println(n);
}
但是,如果我们传入类型不匹配的数组,例如,String[]
类型的数组,由于List
的元素是Integer
,所以无法放入String
数组,这个方法会抛出ArrayStoreException
。
如果传入的数组不够大,那么List
内部会创建一个新的刚好够大的数组,填充后返回;如果传入的数组比List
元素还要多,那么填充完元素后,剩下的数组元素一律填充null
。
实际上,最常用的是传入一个“恰好”大小的数组:
Integer[] array = list.toArray(new Integer[list.size()]);
方法三(先了解):List
接口定义的T[] toArray(IntFunction<T[]> generator)
方法:
Integer[] array = list.toArray(Integer[]::new);
反过来,把Array
变为List
就简单多了,通过List.of(T...)
方法最简单。
Integer[] array = { 1, 2, 3 };
List<Integer> list = List.of(array);
要注意的是,返回的List
不一定就是ArrayList
或者LinkedList
,因为List
只是一个接口,如果我们调用List.of()
,它返回的是一个只读List。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ist<Integer> list = List.of(12, 34, 56);
list.add(999); // UnsupportedOperationException
}
}
编写equals方法
要正确使用List
的contains()
、indexOf()
这些方法,放入的实例必须正确覆写equals()
方法,否则,放进去的实例,查找不到。我们之所以能正常放入String
、Integer
这些对象,是因为Java标准库定义的这些类已经正确实现了equals()
方法。
我们以Person
对象为例,测试一下: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ist<Person> list = List.of(
new Person("Xiao Ming"),
new Person("Xiao Hong"),
new Person("Bob")
);
System.out.println(list.contains(new Person("Bob"))); // false
}
}
class Person {
String name;
public Person(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
//不出意外,虽然放入了new Person("Bob"),但是用另一个new Person("Bob")查询不到,原因就是Person类没有覆写equals()方法。
编写equals(了解原理)
如何正确编写equals()
方法?equals()
方法要求我们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
自反性(Reflexive):对于非
null
的x
来说,x.equals(x)
必须返回true
; -
对称性(Symmetric):对于非
null
的x
和y
来说,如果x.equals(y)
为true
,则y.equals(x)
也必须为true
; -
传递性(Transitive):对于非
null
的x
、y
和z
来说,如果x.equals(y)
为true
,y.equals(z)
也为true
,那么x.equals(z)
也必须为true
; -
一致性(Consistent):对于非
null
的x
和y
来说,只要x
和y
状态不变,则x.equals(y)
总是一致地返回true
或者false
; -
对
null
的比较:即x.equals(null)
永远返回false
。
大概率逻辑是
- 先确定实例“相等”的逻辑,即哪些字段相等,就认为实例相等;
- 用
instanceof
判断传入的待比较的Object
是不是当前类型,如果是,继续比较,否则,返回false
; - 对引用类型用
Objects.equals()
比较,对基本类型直接用==
比较 - idea能直接生成覆写的equals,所以太过详细的不用了解 如果后面有需要 再补充
记得如果调用List
的contains()
、indexOf()
这些方法,那么放入的元素就需要实现equals()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