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炽热风暴席卷而来,顺路把欧气也吹到了我这里,六一儿童节收到了来自外设天下的礼物,让我有机会摸到小众键盘设计中最傲娇的产品
说起来HHKB和我同岁,都才18。95年由日本和田英一老法师以UNIX系统键盘为模,将全尺寸键盘的功能丝毫不减的扔进了60键位键盘中。正当年还是cherry代工的IBM键盘争胜当年的时候,HHKB如一匹黑马闯入各大程序员眼中,网传最多、最具说服力的就是Richard MatthewStallman和Bjarne Stroustrup也在用,他俩在我这个低端代码搬用工中就是神一样的存在。
HHKB全称Happy Hacking Keyboard,最近“快乐风男”这个梗传的挺火,再看HHKB的全称就有 些滑稽了---happy ha sa gi???
包装及产品外观
键盘取出,不打开支撑的默认高度就已经超过一枚硬币,电源仓的左侧有一枚开关键,右侧为普通usb接口,但只能作为充电,不能数据传输,所以它的作用只在于替代电池,有些遗憾。
HHKB经几次迭代,现在已经是双脚撑设计,但脚撑打开后没有防滑垫,如果桌子光滑会稍有打滑。
电池仓打开后可以看到盖子顶端有个挤压棉,增加稳定性。个人猜测是为了不同尺寸的电池设计,比如南孚明显比普通AA电池胖一圈。
背部左侧隐藏着HHKB的精髓:DIP调节拨杆,如何使用后面讲。
拔掉键帽,可以看到和常规的CHERRY的MX标准有些不同,轴体也是空心圆柱。静电容开关相比较CHERRY机械轴最大的不同就是没有金属片触点,触发方式不一样,理论上可以当传家宝。手感近似于CHERRY红轴,但相较于红轴键程稍短一点点点点点!指感回馈近似薄膜那般柔和,声音也没有机械轴的生硬,整体来说就是更加温润。谁用了都会喊一句:辣鸡机械轴,静电容碾压一切。
键位布局
对于我国人生第一次摸到的键盘我想都应该是全键布局的键盘,到后来看到87键还嚷嚷了好一阵子“异端”,到最后为了方便还是妥协,乃至到现在桌子上就是这种情况,场面一度陷入了尴尬的局势。
至此我将上面四把键盘作为两两划分:108|87一组,tada68|HHKB一组。第一组为常规布局,87键也只是砍掉了小键盘区,如果不是做财务、文编之类的,87键就够用,第二组没有了小键盘区同时,也砍掉了F区,这样进一步的筛选用户,得到的市场并不多,属于小众中的小众。四把键盘可以说是涵盖了市面上最常见的四种布局
留下两个典型的最下对比,同样支持WINDOWS和MAC的布局
HHKB将Control键替换掉了CapsLock大小写切换键,波浪键移到最右边,并且BS/delete键放在波浪键下方
反斜杠键放在了波浪键旁边,这使绝大程序员最为开心,CapLock键可以说是程序员手中最无用的按键之一,它的存在像极了windows的性格,打着为你省事的旗帜强奸你的耐性。
而且将使用率极高的组合键Control放在了shift上面,无论是UNIX的组合命令还是windows中各种IDE的组合键,ctrl都比shift使用频率要高的多,带来的好处就是小拇指不会那么累
HKB同样没有将方向键独立出来,那是因为HHKB设计初衷就是为了UNIX,而vim来说使用上下左右方向键和小键盘输入都是乱码,它源起ADM-3A终端机,使用的HJKL四个键作为方向键,esc切换模式。
后来和田英一几次将HHKB升级,到现在适应了Windows和Mac系统,在【 ; ‘ /四个键上做了方向键。如果连接Mac,推荐DIP拨杆的第二三六个调节为on。同时支持了Mac系统的音量控制和CD弹出等快捷键,如果连接windows,通过后面的DIP第一三个拨杆调成Lift EXT模式,空格左边的按键也就变成了win键,然后将Delete调成BS,完美适配!
如果在MacBook上用HHKB也有些不便,就像上图那样,MacBook pro有触控条,加上第二代飞蛾子超薄键盘,把HHKB放在MacBook上世不可能的,所以你需要打完代码后手移到MacBook的触控板上,次数多了非常费力,如果是iMac就好了旁边还能放个“秒控板子”
对于为什么会精简为60布局,没有再独立出几个功能键,我猜想是和田英一做的加法:现把字母区做出来,然后慢慢添加功能键,能用组合键就用组合键,而不是像tada68那样做减法:在全键布局键盘上逐一砍掉不常用的按键。
一款针对性的产品
当然,HHKB虽然为程序员专用,但也不是所有程序员都可以适用的,比如server版的LINUX系统,没有ctrl的组合键。如果是java后台开发或者前端也不太适合,毕竟很多IDE的快捷键都在F区。
这让我想到了前阵子老罗鸟巢发布会,那天我也去了。看到老罗说一款能让你工作效率提升1400%的产品便大惊失色,随着老罗台上“锤式”表演,后面的演示及产品就难么索然无味。
如果你是坐办公室的,跑不了制图、财务、编辑、美工、视频剪辑、软件开发这几个岗位,经常打交道的就是键盘鼠标和电脑,老罗能让一款运行在安卓系统上的office办公机吹的天花乱坠
后记
况且置办齐全大概要15k左右。TNT和HHKB都有自己的目标用户,在市场中都有自己的精准投放,在“小众专用”和“大众实用”两个层次拿捏不好的话,用户在价格因素上是不会轻易下手的,因为小众所以可以卖高价是因为物以稀为贵,但是TNT有太多可替代的产品。一个能满足UNIX开发人员的专用键盘,我查了半天好像就是HHKB这一款。TNT我是不看好,因为这两个条件它都没有满足,又小众又华而不实,可谓金絮其表败絮其中。HHKB不同的就是它表现出更加精英化、更强针对性、更有人性化、更注重用户体验的特点。想想如果HHKB是老罗做出来的,他会吹成什么样?
对于国情,我们第一次接触电脑外设产品大概是上学时候的电脑课薄膜键盘,然后从游戏主播代言的类机械手感,而后是真正的机械轴,到最后最后一发不可收拾烧上头买个静电容。对于大多数人是:薄膜-机械轴-静电容慢慢转换,绝大部分人会停在机械轴上。从时间轴上看HHKB并不占优势,它并不像CHERRY那样近两年频发新品,打着“电竞”旗号大面积铺货,从1.0到9.0数了个遍,翻过来RGB再来一遍。放眼回望,HHKB还是1995年和田英一老法师脑海中的那个模样:无忘初心,惟精惟一。
。
。
。
最后期待HHKB出一款适用于windows上用IDE开发的专业键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