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篇文章,我们来聊聊今年很热门的一个概念——“5G新通话”。
小枣君当年第一次听说“5G新通话”的时候,还以为是VoNR的“新马甲”。
后来,仔细研究了一下,我才知道,原来“5G新通话”并不是VoNR,而是VoNR的加强版——“VoNR+”。
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这时已经开始有点晕了——到底什么是VoNR?VoNR+和VoNR,区别在哪里呢?
别急,我们还是从头开始说起。
█ 从电路交换到分组交换:VoXX的崛起
语音通话,一直以来都是人类的基本通信需求,也是最常用的通信形式。
自从1876年亚历山大·贝尔发明了电话之后,长达100多年的时间里,人类的通信网络,都是基于“话路”进行构建的。
也就是说,如果我想给你打电话,那么,通信网络就要搭建一条“话路”,把你我连接起来。这条话路,行业也称为“电路”。这种网络交换方式,也称为“电路交换(Circuit Switching)”。
20世纪70-80年代,移动通信刚开始崛起时(1G-2G),也是“电路交换”。
80-90年代,随着以太网、TCP/IP、互联网的崛起,人类的通信需求开始发生巨变。通信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从服务于传统语音通信(电路交换),转向了服务于数据报文通信(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
移动通信网络也顺应了这样的发展趋势。于是,从3G开始,重点发展数据业务,网络从“电路域”,转向“分组域”,逐渐IP化。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
发展了100多年的语音通话,都是基于电路交换的,如果到了3G、4G时代,网络都变成了分组交换。那么,语音电话业务,该如何实现呢?我们总不能放弃电话功能吧?
于是,3GPP提出了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
简单来说,IMS就是一个架构在IP网络上的服务器,专门提供多媒体业务。语音通话,还有文字短信、图片、音频、视频,其实都属于多媒体业务。所以,IMS的功能,非常强大。
到了4G阶段,通信行业就打算彻底抛弃电路交换设备了。以后的网络,统统都是分组交换。LTE,也就被定位为一个纯IP网络。
然后,像语音通话这样的业务,就交给“LTE(分组交换)+IMS”配合实现。这个业务,就是大名鼎鼎的VoLTE(Voice over LTE,基于4G的语音通话)。
2016年左右,4G刚刚商用的时候,运营商曾经使劲宣传过VoLTE,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