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2.进程与线程

二、进程与线程

1.图2.2中给出了三种进程状态。理论上,三个状态之间可以有六种转换,每种状态两个。但图中只给出了四种转换。其余两种转换是否可能发生?

在讨论操作系统中进程状态转换的理论时,通常会有三种基本状态:就绪(Ready)、运行(Running)和阻塞(Blocked)状态。转换通常发生如下:

  1. 就绤到运行:当调度器选择进程执行时,该进程从就绪状态转移到运行状态。
  2. 运行到就绤:当进程的时间片用完或有更高优先级的进程需要运行时,当前运行的进程会被转移到就绪状态。
  3. 运行到阻塞:如果进程等待某些事件(如输入/输出操作)完成,它将从运行状态转移到阻塞状态。
  4. 阻塞到就绤:当进程等待的事件完成时,它可以从阻塞状态转移到就绪状态。

理论上可能的但在许多系统中不显示的两种转换是:

  1. 就绪到阻塞:理论上,如果在就绪状态的进程在等待某些资源(如信号量)而转为阻塞,这种转换是可能的。但这在实际操作系统设计中很少见,因为通常只有运行中的进程才会进行资源等待。
  2. 阻塞到运行:直接从阻塞状态到运行状态的转换通常不发生,因为进程通常需要先变为就绪状态,再由调度器调度到运行状态。

因此,虽然从理论上讲所有六种转换都是可能的,但在大多数操作系统设计中,通常只实现其中的四种,因为这符合进程的生命周期和资源使用的逻辑。

2.假设要设计一种先进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它使用硬件代替中断来完成进程切换。进程切换时CPU需要哪些信息?请描述用硬件完成进程切换的工作过程。

设计一种使用硬件进行进程切换的先进计算机体系结构,核心目标是提高进程切换的效率并减少切换时的开销。在硬件进行进程切换时,CPU需要以下信息:

  1. 寄存器状态:所有的用户态和内核态寄存器的当前值,包括程序计数器(PC)、堆栈指针(SP)、状态寄存器和通用寄存器等。
  2. 程序状态字(PSW):包含当前进程的状态信息,如优先级、模式(用户/内核)和中断使能状态。
  3. 进程控制块(PCB)地址:当前进程的PCB包含了进程的各种控制信息,如进程状态、进程ID、内存管理信息、账户信息、I/O状态信息等。
  4. 内存管理信息:页表、段表或其他内存管理单元的状态信息,这些对于恢复或更改进程的内存映射至关重要。

使用硬件完成进程切换的工作过程大致如下:

准备阶段

  • 触发条件:进程切换可以由多种条件触发,例如时间片结束、I/O请求完成、进程等待某资源或优先级调度算法决定。
  • 保存当前进程状态:硬件自动将当前正在运行的进程的寄存器状态、PSW和必要的管理信息保存到其PCB中。

切换阶段

  • 选择下一个进程:调度硬件逻辑根据预设的调度策略选择下一个要运行的进程。
  • 恢复进程状态:从选定进程的PCB中读取寄存器状态、PSW和内存管理信息,并将这些状态加载到CPU和相关硬件中。

执行阶段

  • 更新系统状态:更新操作系统维护的相关数据结构,如就绪队列、阻塞队列等。
  • 执行新进程:新的进程开始执行,直到下一个进程切换条件被触发。

优化与特殊硬件设计

  • 快速切换:设计专门的硬件寄存器和缓存来快速存取PCB中的数据,减少存取主存的时间。
  • 并行操作:部分硬件操作,如保存和加载状态,可以并行处理以提高效率。
  • 安全与隔离:确保进程间切换不会导致安全问题,如寄存器信息泄露等。

通过这种硬件辅助的方法,可以显著提高进程切换的速度,降低操作系统的开销,从而提升整体系统的性能和响应速度。

3.当代计算机中,为什么中断处理程序至少有一部分是由汇编语言编写?

在当代计算机系统中,中断处理程序至少部分由汇编语言编写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效率和速度:中断处理程序需要尽可能快地执行,因为它们是响应硬件事件的关键部分。汇编语言提供了直接访问硬件、寄存器和内存地址的能力,这使得代码可以更为精简和高效,执行速度更快,减少中断响应时间。

  2. 精确控制硬件:汇编语言允许程序员进行精确的硬件控制,这在处理底层硬件操作时尤其重要。中断处理常常需要直接与硬件通信,如直接读写寄存器或设置硬件状态,这些操作在高级语言中很难直接实现。

  3. 上下文保存与恢复:当中断发生时,可能需要保存当前进程的状态(例如寄存器),以便中断处理完成后能恢复执行。这种上下文切换操作涉及到大量的寄存器操作,使用汇编语言可以直接操作这些寄存器,确保过程的正确性和效率。

  4. 避免语言特性带来的开销:高级语言通常包含运行时支持、内存管理和其他抽象,这些可能引入额外的开销。对于中断处理程序来说,任何额外的延迟都可能影响系统的实时性能。汇编语言不涉及这些复杂机制,可以最小化执行路径。

  5. 与硬件特定操作的兼容性:不同的硬件平台可能有特定的指令集或特殊的硬件功能,使用汇编语言能够确保这些特定操作得以正确实现。

总之,中断处理程序的关键部分用汇编语言编写是为了保证程序的高效执行,直接控制础层硬件,以及减少在处理关键硬件事件时的任何不必要延迟。这些因素对于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至关重要。

4.中断或系统调用把控制权转交给操作系统时,为什么通常会用到与被中断进程的栈分离的内核栈?

在操作系统中,当发生中断或系统调用,控制权转交给操作系统时,通常会使用与被中断进程的栈分离的内核栈,这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1. 安全性:使用独立的内核栈可以防止用户态程序直接访问或修改内核态数据。如果用户程序和内核使用同一个校,用户程序可能会通过栈溢出等手段篡改内核数据,从而导致系统安全性问题。内核栈的隔离是一种安全隔离措施,确保内核的操作不会被恶意用户程序影响。

  2. 稳定性:内核需要在处理中断和系统调用时保持运行的稳定性。如果内核和用户进程共用同一个栈,用户栈的溢出或错误使用可能会损坏内核所需的数据结构,从而导致整个系统的不稳定。使用独立的内核栈可以确保即使用户栈出现问题,也不会影响内核的操作。

  3. 上下文切换效率:在中断处理或系统调用时,操作系统需要保存和恢复进程的状态。如果内核和用户使用不同的栈,这使得上下文切换(特别是寄存器和栈的状态保存与恢复)更为清晰和高效。此外,内核栈通常比用户栈小,因为它只保存必要的执行信息,这样也可以减少内存使用和管理的复村度。

  4. 预防栈溢出影响内核:如果内核和用户进程共用栈,一旦用户栈溢出,也可能导致内核栈溢出,这将直接威胁到整个操作系统的安全和稳定。使用独立的内核栈,可以限制这种溢出只影响用户空间,内核空间仍然保持安全。

  5. 简化内核设计:使用独立的内核栈可以简化内核设计和调试。内核开发人员可以确保内核栈的内容完全由内核控制和维护,无需担心用户程序的干扈,使得内核代码的维护和问题诊断更加容易。

因此,使用与被中断进程分离的内核栈是为了增加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效率,同时简化操作系统内核的管理和维护。这是现代操作系统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实践。

5.一个计算系统的内存有足够的空间容纳5个程序。这些程序有一半的时间处于等待I/O的空闲状态。请问CPU时间浪费的比例是多少?

如果每个程序有50%的时间在等待I/O,那么理论上最高50%的CPU时间可能被浪费。但在实际情况下,因为程序间的等待时间可能会有重叠,所以实际浪费的CPU时间可能会低于这个理论值。

6.一个计算机的RAM有4GB,其中操作系统占512MB。所有进程占256MB(为了简化计算)并且特征相同。要使CPU利用率达到99%,最大I/O等待是多少?

为了使CPU的利用率达到99%,我们需要计算当CPU利用率为99%时,最大的I/O等待时间应该是多少。这里的关键是理解CPU利用率与进程等待I/O的时间的关系。

首先,CPU利用率的计算可以通过下式表达:
CPU 利用率 = CPU 运行时间 CPU 运行时间 + CPU 等待时间 \text{CPU 利用率} = \frac{\text{CPU 运行时间}}{\text{CPU 运行时间} + \text{CPU 等待时间}} CPU 利用率=CPU 运行时间+CPU 等待时间CPU 运行时间
我们设CPU等待时间为 ( W ),CPU运行时间为 ( 1 - W ) (因为总时间我们考虑为1的单位时间)。为了达到99%的CPU利用率,我们有:
0.99 = 1 − W 1 0.99 = \frac{1 - W}{1} 0.99=11W
从这个公式中,我们可以解出 ( W ),即CPU等待时间。下面进行具体计算。

为了使CPU利用率达到99%,最大的I/O等待时间应该是1%(即0.01或1/100)。这意味着在单位时间内,CPU最多只能处于空闲状态1%的时间来等待I/O操作,以保持至少99%的时间被有效利用。

7.如果多个作业能够并行运行,会比它们顺序执行完成得快。假设两个作业同时开始执行,每个需要20分钟CPU时间。如果顺序执行,那么完成最后一个作业需要多长时间?如果并行执行有需要多长时间?假设I/O等待占5%

要计算两个作业在顺序执行和并行执行时完成所需的总时间,我们需要考虑每个作业的CPU时间和I/O等待时间。

顺序执行

  1. 第一个作业需要20分钟CPU时间加上I/O等待时间。由于I/O等待占5%,所以I/O等待时间是$ 20 \times 0.05 = 1 $分钟。
  2. 第二个作业同样需要20分钟CPU时间加上1分钟的I/O等待时间。

所以,顺序执行两个作业的总时间为:
总时间 = ( 20 + 1 ) + ( 20 + 1 ) = 42  分钟 \text{总时间} = (20 + 1) + (20 + 1) = 42 \text{ 分钟} 总时间=(20+1)+(20+1)=42 分钟

并行执行

假设有足够的资源(如CPU核心),使得两个作业可以同时运行而不互相干扰:

  1. 每个作业需要20分钟CPU时间,加上1分钟的I/O等待时间。但因为作业是并行执行的,所以两个作业的CPU和I/O等待可以同时进行。

因此,两个作业并行完成的总时间为:
总时间 = 20 + 1 = 21  分钟 \text{总时间} = 20 + 1 = 21 \text{ 分钟} 总时间=20+1=21 分钟
这种计算假设I/O操作可以并行执行,且不会因资源竞争导致任何作业延迟。

因此,并行执行明显快于顺序执行,减少了总完成时间,提高了系统的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8.考虑一个6级多道程序系统(内存中可以同时容纳6个程序)。假设每个进程的I/O等待占40%,那么CPU的利用率是多少?

要计算一个6级多道程序系统中CPU的利用率,其中每个进程的I/O等待占40%,我们可以使用概率和多道程序设计的原理来估算。

在一个多道程序系统中,尽管单个进程可能会等待I/O,但其他进程可以继续使用CPU,从而提高CPU的利用率。设每个进程有40%的时间处于I/O等待状态,即有60%的时间是活跃的(需要CPU)。

计算CPU利用率

在没有进程可运行(即CPU完全空闲)的情况的概率是所有进程同时处于I/O等待的概率。如果每个进程有40%的概率等待I/O,则所有6个进程同时等待的概率是 0. 4 6 0.4^{6} 0.46

CPU的利用率是1减去所有进程都在等待I/O的概率。因此,CPU利用率 ( U ) 可以表示为:
U = 1 − ( 0.4 ) 6 U = 1 - (0.4)^6 U=1(0.4)6
我们现在进行具体的计算。

在这个6级多道程序系统中,每个进程的I/O等待占40%的情况下,CPU的利用率约为 99.59%。这表明由于多道程序设计,尽管每个进程有较高的I/O等待比例,系统的CPU仍然得到了非常高效的利用。

9.假设要从互联网上下载一个2GB大小的文件,文件内容可从一组镜像服务器获得,每个请求器可以传输文件的一部分。假设每个传输请求给定起始字节和结束字节。如何用多线程优化下载时间?

要使用多线程优化从互联网上下载一个2GB大小的文件的下载时间,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 线程数决定:根据可用的网络带宽和服务器的并发连接能力决定使用的线程数。

  2. 分割文件:将2GB的文件分割成多个块,每个线程负责下载一个块。这些块可以根据线程数平均分配,例如,如果使用10个线程,则每个块大小为200MB。

  3. 并行下载:每个线程通过指定请求的字节范围(使用HTTP的Range头)来并行下载它的文件块。

  4. 监控和合并:监控各线程的下载进度,处理任何可能的中断或错误。下载完成后,将所有线程下载的块合并成一个完整的文件。

通过这种多线程下载方式,可以显著减少总的下载时间,因为多个线程可以同时从服务器获取数据,充分利用网络带宽和服务器资源。

10.为什么图2-11a的模型不适用于在内存中使用高速缓存的文件服务器?每个进程可以有自己的高速缓存吗?

图2-11a的模型在设计上没有考虑高速缓存的使用,尤其是在现代计算架构中,高速缓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是几个原因,解释为什么这种模型不适合在内存中使用高速缓存的文件服务器环境:

  1. 缓存一致性问题:在文件服务器环境中,多个进程可能会访问和修改共享文件。如果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的缓存,那么就必须实现复杂的缓存一致性机制,确保一个进程的更新能被其他进程看到。这对于没有设计缓存一致性管理的传统模型是一个挑战。

  2. 资源的冗余使用:如果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的缓存,那么相同的数据可能会在多个缓存中冗余存储,这不仅增加了内存使用,还可能导致缓存空间的低效利用。

  3. 缓存管理复杂性:在带有高速缓存的系统中,操作系统需要管理缓存的加载、替换以及失效策略。如果每个进程都维护自己的缓存,那么这种管理任务将变得更加复杂,尤其是在需要优化性能和响应时间的文件服务器环境中。

  4. 系统性能的影响:没有集中管理缓存的系统可能会因为缓存未命中率高和缓存同步开销大而性能下降。在文件服务器这种高负载环境中,优化缓存访问和降低延迟是非常重要的。

可行的替代方案

一种更合适的模型是使用共享缓存或者统一管理的缓存系统,其中缓存由操作系统或者文件服务器的管理系统控制,而不是由各个独立进程控制。这样可以:

  • 提高数据访问速度:通过统一的缓存管理,减少数据访问延迟和提高数据吞吐量。
  • 确保数据一致性:集中管理缓存有助于有效实现缓存一致性协议,确保数据更新能够及时反映到所有进程。
  • 优化内存使用:避免数据在多个缓存间的冗余存储,更有效地使用有限的缓存资源。

因此,对于需要高效缓存管理的系统,特别是内存中大量使用缓存的文件服务器,采用集中管理缓存的现代操作系统架构通常更加适合。

11.当一个多线程进程创建子进程时,如果子进程复制父进程的所有线程,就会出现问题:假如父进程中有一个线程正在等待键盘输入,现在就有两个线程在等待键盘输入,父进程和子进程各有一个。这种问题在单线程进程中也会发生吗?

当一个多线程进程创建子进程时,如果子进程复制了父进程的所有线程,确实会出现一些复杂的问题,(一个在父进程,一个在子进程)同时等待同一资源(如键盘输入)的情况。这种问题通常归结于线程间的同步和资源共享问题,尤其是当这些线程被设计为与特定的硬件或系统资源交互时。

多线程进程中的问题

在多线程环境中,每个线程可能有自己的任务和资源等待队列。如果子进程复制了这些线程,每个线程的状态也将被复制,包括它们的等待状态。这就可能导致资源冲突或者状态管理复杂化,比如两个线程(一个在父进程,一个在子进程)都在等待键盘输入。这种情况下,操作系统需要明确管理哪个进程或线程应当获得输入数据,防止数据错乱或资源分配不公。

单线程进程中的情况

在单线程进程中,这种问题通常不会以同样的形式出现。当单线程的父进程创建子进程时,通常只有一个执行流被复制到子进程。这意味着在任何给定时刻,只有一个线程(无论是父进程还是子进程中的)在执行。因此,关于等待键盘输入这样的资源,不会同时有两个线程(一个在父进程和一个在子进程)争抢同一资源。

对比和实际情况

  • 资源共享和同步:在多线程进程中,不同线程可能需要访问和操作共享资源,复制多个线程时同步和资源共享问题更加突出。
  • 状态复制的复杂性:多线程进程的状态复制(包括线程的内部状态)更加复杂,可能导致不一致或预料之外的行为。
  • 系统调用的影响:某些系统调用行为在多线程环境中可能与单线程环境不同,特别是涉及资源管理和进程通信的调用。
12.图2-8给出了一个多线程web服务器。如果读取文件只能使用阻塞的read系统调用,那么web服务器应该使用用户级线程还是内核级线程?为什么?

在选择使用用户级线程(User-level Threads,ULT)还是内核级线程(Kernel-level Threads,KLT)为多线程web服务器建模时,主要需要考虑线程管理的效率、资源使用、系统调用行为以及对阻塞操作的处理方式。对于需要频繁执行I/O操作,如读取文件的web服务器,这些因素尤其重要。

用户级线程(ULT)和内核级线程(KLT)的区别

  1. 用户级线程

    • 管理:由用户程序进行管理,不需要内核的介入。这使得线程切换非常快速,因为没有内核态与用户态之间的切换。
    • 阻塞:如果一个用户级线程执行阻塞操作,如阻塞的read系统调用,它会导致整个进程阻塞,因为操作系统看不到这些线程,只认为是一个单一的执行流。
  2. 内核级线程

    • 管理:由操作系统内核管理。线程切换可能涉及从用户态到内核态的转换,通常比用户级线程切换慢。
    • 阻塞:如果一个内核级线程执行阻塞操作,只有该线程被阻塞,其他线程可以继续执行。操作系统能够看到并管理每个线程,因此能够更好地处理线程间的资源共享和调度。

推荐选择内核级线程

对于一个多线程web服务器,服务器需要使用阻塞的read系统调用来读取文件,推荐使用内核级线程。这是因为:

  • 防止整个进程阻塞:使用内核级线程,一个线程的阻塞调用(如read)不会影响到其他线程。这意味着,即使一个线程在等待磁盘I/O操作完成时被阻塞,其他线程仍然可以处理新的网络请求或继续其它任务。
  • 更好的并发处理:内核级线程允许操作系统进行更有效的CPU资源分配和调度,提高了并发处理能力。这对于需要同时处理多个网络请求的web服务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 资源利用优化:内核级线程可以帮助操作系统优化对硬件资源的使用,如处理器核心,从而提高整体性能和响应速度。

因此,在设计一个需要处理阻塞I/O操作的多线程web服务器时,使用内核级线程能提供更好的性能和更高的稳定性,尽管它的线程管理开销可能比用户级线程稍高。这种方式确保了服务器能够高效地响应和处理大量并发请求,而不会因单个线程的阻塞操作而导致整个服务器性能下降。

13.在本章中,我们介绍了多线程web服务器,说明它比单线程服务器和有限状态机服务器更好的原因。存在单线程服务器更好的情形吗?请举例

尽管多线程Web服务器在处理多个并发请求和利用多核处理器方面通常优于单线程服务器,但存在某些情况下单线程服务器可能更为适宜。这些情况通常涉及到应用的简单性、资源使用效率、系统的可预测性和容错性。以下是几种单线程服务器可能更优的情形:

1. 简单的应用需求

  • 对于流量较低或请求处理需求简单的Web应用,单线程服务器可能已足够满足需求。在这种场景下,单线程服务器可以减少上下文切换的开销,简化程序的并发控制问题,如不需要处理线程同步或数据竞争问题。

2. 实时系统

  • 在需要高度可预测性的实时系统中,单线程模型可以减少延迟和提高性能的可预测性。多线程可能引入由于线程调度和同步产生的不确定延迟,而单线程服务器因为执行路径固定、缺少并发处理的复杂性,能够提供更一致的响应时间。

3. 低资源环境

  • 在资源受限的环境中(如嵌入式系统或老旧服务器),单线程服务器由于其较低的资源需求(如内存和CPU)可能是更合适的选择。多线程服务器在这些环境中可能会由于并发导致资源竞争,进而降低系统的整体性能。

4. 事件驱动的架构

  • 在某些高性能事件驱动的应用中(如使用Node.js的服务器),单线程事件循环模型可以非常高效地处理I/O密集型操作。这类服务器利用非阻塞I/O和事件循环,能够在单线程上非常高效地处理大量并发的客户端连接,而不必担心多线程并发和线程管理的开销。

5. 开发和调试

  • 单线程服务器在开发和调试阶段可能更容易管理和理解。多线程编程涉及复杂的同步机制,易出现死锁、竞态条件等问题,这些都可能使得调试变得复杂。单线程模型简化了这些问题,有助于快速开发和维护。

示例场景

例如,对于一个提供简单静态内容的小型企业网站,使用单线程服务器可能就足够了,因为它不仅能满足需求,还可以保持系统架构的简单性,降低运维成本。或者,在开发初期,使用单线程模型可以快速实现和测试基本功能,避免并发导致的复杂性。

总之,选择单线程还是多线程服务器应基于具体应用的需求、预期的负载、系统资源以及维护复杂性等因素来决定。在某些场景下,单线程服务器提供的简化和性能足以满足需求,而在其他场景下,多线程模型的优势则更为明显。

14.既然计算机中只有一套寄存器,为什么图2-12中的寄存器集合是按每个线程列出而不是按每个进程列出?

寄存器集合按每个线程列出,而不是按每个进程列出,是因为线程是独立的执行单元,每个线程需要自己的寄存器状态来维护其独立的执行上下文。这样可以确保线程切换时,操作系统能够正确保存和恢复各个线程的执行状态,从而实现正确的并发执行和调度

1. 线程的独立执行上下文

  • 线程是独立的调度单位:在操作系统中,线程是调度的基本单位,而不是进程。每个线程都有自己的寄存器集合,用于保存线程的当前执行状态,包括程序计数器(PC)、堆栈指针(SP)和通用寄存器等。这样,当线程被调度切换时,可以恢复到正确的执行状态。
  • 寄存器状态:每个线程需要自己的寄存器集合来保存其执行上下文,以便在线程切换时可以正确地保存和恢复执行状态。如果只按进程保存寄存器状态,所有线程将共享同一套寄存器,这会导致线程间的执行上下文混乱和数据损坏。

2. 线程和进程的区别

  • 进程是资源分配单位:进程作为资源分配的单位,拥有独立的地址空间和系统资源,但进程内的所有线程共享这些资源,如内存地址空间和文件描述符等。
  • 线程是执行单位:线程是在进程内的独立执行路径,多个线程共享进程的资源,但每个线程有自己的执行上下文,包括寄存器集合、栈等。

3. 多线程的需求

  • 并发执行:在多线程应用中,不同线程可能在同一进程内并发执行,因此需要独立的寄存器集合来保存各自的执行状态。否则,线程切换时将无法正确恢复各自的执行状态,导致程序行为异常。
  • 调度和切换:操作系统的调度器在调度不同线程时,需要保存当前线程的寄存器状态,并加载要调度线程的寄存器状态。这要求每个线程有自己的寄存器集合以便操作系统管理。
15.在没有时钟中断的系统中,一个线程放弃CPU后可能再也不会获得CPU资源,那么为什么线程还要通过调用thread_yield自愿放弃CPU?

在没有时钟中断的系统中,一个线程调用thread_yield自愿放弃CPU资源,尽管存在再也无法获得CPU资源的风险,仍然有几个重要的原因和情形使得线程需要这样做:

1. 避免资源独占和提升系统响应性

  • 合作式多任务处理:在没有时钟中断的系统中,调度是基于线程的自愿放弃(合作式多任务处理)。如果线程从不放弃CPU,其他线程将永远无法执行。通过调用thread_yield,线程自愿放弃CPU,允许其他线程有机会运行,从而避免了CPU资源的独占。
  • 提升系统响应性:某些任务可能需要及时处理用户输入或其他重要事件。通过自愿放弃CPU,线程可以让出时间片,使得这些任务能够更及时地得到处理,提高系统的响应性。

2. 等待某个条件满足

  • 等待I/O或其他事件:一个线程在等待某个I/O操作完成或其他事件发生时,调用thread_yield可以使CPU资源得到有效利用,而不是浪费在空等待中。这样,系统中其他可运行的线程可以执行任务,提高整体系统效率。

3. 避免饥饿和死锁

  • 避免优先级倒置和饥饿:如果一个线程长时间占用CPU资源,可能导致低优先级线程饥饿,甚至引发优先级倒置问题。通过自愿放弃CPU,高优先级线程可以及时处理关键任务,低优先级线程也能获得执行机会,减少饥饿现象。
  • 预防死锁:在某些情形下,自愿放弃CPU可以帮助避免死锁。例如,两个线程互相等待对方释放资源而导致死锁,通过thread_yield可以促使调度器切换线程,打破死锁局面。

4. 改善多线程并发性能

  • 负载平衡:在多线程应用中,自愿放弃CPU可以帮助负载均衡。特别是在多核系统中,自愿放弃CPU使得调度器可以将任务分配到其他空闲的处理器核心上,提高并行性能。
  • 减少上下文切换开销:自愿放弃CPU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上下文切换开销。如果线程能预判到自身在等待某个事件而短时间内无法继续有效执行任务,自愿放弃CPU可以减少上下文切换的频率,提高整体性能。
16.线程可以被时钟中断抢占吗?如果可以,在什么情形下可以?如果不可以,为什么不可以?

线程可以被时钟中断抢占。在现代操作系统中,这种机制被称为抢占式多任务处理。以下是详细说明:

1. 时钟中断的作用

时钟中断是操作系统调度程序的重要机制,它定期打断正在运行的线程,以检查是否需要进行线程切换。这种中断通常由硬件定时器产生,每隔一段固定的时间间隔触发一次中断。

2. 线程被时钟中断抢占的情形

以下是一些线程可以被时钟中断抢占的情形:

  • 时间片用完:在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中,每个线程被分配一个固定长度的时间片。当时钟中断发生时,操作系统检查当前线程的时间片是否已用完。如果时间片用完,调度程序会选择下一个要运行的线程,从而实现线程的抢占。

  • 优先级调度:在优先级调度系统中,时钟中断可以触发调度程序检查是否有更高优先级的线程需要运行。如果有,则当前线程会被抢占,高优先级的线程将获得CPU资源。

  • 系统负载均衡:时钟中断可以触发负载均衡检查,特别是在多处理器系统中。如果系统检测到某个处理器负载过重,可能会将一些线程迁移到较空闲的处理器上。

3. 不能被时钟中断抢占的情形

虽然时钟中断可以抢占大多数线程,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线程可能不会被抢占:

  • 内核关键区:当线程在内核态运行并处于关键区(Critical Section)时,通常不会被抢占。关键区是保护共享资源的代码段,在其中进行抢占可能导致数据不一致或死锁。因此,操作系统在进入关键区时会禁用抢占,直到线程退出关键区。

  • 中断处理程序:当处理器正在处理其他中断(如设备中断)时,当前中断处理程序一般不会被时钟中断抢占。中断处理程序必须快速完成,以减少系统中断处理的延迟。

  • 禁用中断:如果线程显式地禁用了中断(例如,临时禁用中断以保护某些操作不被打断),那么时钟中断也会被暂时禁用,直到中断重新启用。

4. 抢占式多任务的好处

  • 提高响应性:抢占式多任务可以提高系统的响应性,确保高优先级任务可以及时获得CPU资源。
  • 公平性:通过时间片轮转和抢占,可以确保各个线程公平地获得CPU时间,防止某个线程长期占用CPU资源。
  • 资源利用率:抢占机制可以优化CPU资源利用率,使得系统更有效地运行多线程任务。
17.请对使用单线程文件服务器和多线程文件服务器读取文件进行比较。假设所需数据都在块高速缓存中,获得工作请求、分派工作并完成其他必要工作需要花费12ms。如果在时间过去1/3时,需要一个磁盘操作,额外花费75ms,此刻该线程进入睡眠。单线程服务器每秒钟可以处理多少个请求?多线程服务器呢?

要比较单线程和多线程文件服务器在读取文件时的性能,我们需要计算每秒钟可以处理的请求数量。假设所需数据都在块高速缓存中,获得工作请求、分派工作并完成其他必要工作需要花费12ms。如果在时间过去1/3时,需要一个磁盘操作,额外花费75ms,此刻该线程进入睡眠。

单线程服务器

对于单线程服务器,我们假设它只能处理一个请求,直到该请求完成,包括任何I/O操作。计算单线程服务器处理一个请求的总时间:

  1. 处理请求的时间:12ms
  2. 时间过去1/3时,即4ms(因为12ms的1/3)后,需要一个磁盘操作,线程进入睡眠并等待磁盘操作完成:
    • 磁盘操作时间:75ms

因此,总时间为:
总时间 = 12 ms + 75 ms = 87 ms \text{总时间} = 12\text{ms} + 75\text{ms} = 87\text{ms} 总时间=12ms+75ms=87ms
每秒钟可以处理的请求数为:
单线程每秒请求数 = 1000 ms 87 ms ≈ 11.49  个请求 \text{单线程每秒请求数} = \frac{1000\text{ms}}{87\text{ms}} \approx 11.49 \text{ 个请求} 单线程每秒请求数=87ms1000ms11.49 个请求
多线程服务器

对于多线程服务器,我们假设它可以在一个线程等待I/O操作时处理其他请求。这样,多个线程可以并行工作,充分利用CPU和I/O资源。

  1. 每个请求的CPU时间:12ms
  2. 1/3的时间过去,即4ms后,线程进入睡眠等待磁盘操作,此时该线程需要75ms来完成磁盘操作。

在这种情况下,多线程服务器在每个请求的处理过程中,只有前4ms的时间是线程实际占用CPU资源,其余时间(8ms)可以用于其他请求。因此,每个请求的总有效CPU时间为:
总有效CPU时间 = 4 ms + 8 ms = 12 ms \text{总有效CPU时间} = 4\text{ms} + 8\text{ms} = 12\text{ms} 总有效CPU时间=4ms+8ms=12ms
多线程服务器的瓶颈主要在于磁盘操作时间,但在等待期间,其他请求可以继续处理。因此,每个请求的处理时间实际上是由CPU时间和磁盘I/O时间分开的。我们可以假设磁盘操作时间在多线程环境下不会显著影响CPU的利用率。

为了计算多线程服务器的吞吐量,我们需要知道CPU的利用率。假设CPU利用率可以达到100%,则多线程服务器的理论最大请求数为:

每秒钟可以处理的请求数为:
多线程每秒请求数 = 1000 ms 12 ms ≈ 83.33  个请求 \text{多线程每秒请求数} = \frac{1000\text{ms}}{12\text{ms}} \approx 83.33 \text{ 个请求} 多线程每秒请求数=12ms1000ms83.33 个请求
结论

  • 单线程服务器:每秒钟可以处理大约11.49个请求。
  • 多线程服务器:每秒钟可以处理大约83.33个请求。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多线程服务器可以显著提高文件读取的处理效率,处理请求的数量大约是单线程服务器的7倍。

18.在用户态实现线程的最大优点是什么?最大缺点是什么?

在用户态实现线程(即用户级线程,User-Level Threads,ULTs)有其独特的优点和缺点。以下是主要的优点和缺点:

最大优点

1. 效率高

  • 快速切换:用户级线程的切换不涉及操作系统内核态和用户态之间的转换,因此线程切换速度非常快。这减少了上下文切换的开销,提升了系统的整体性能。
  • 低开销:创建和销毁线程的开销较低,因为这些操作不需要调用内核,而是在用户空间内完成的。

2. 灵活性

  • 自定义调度:用户级线程库可以实现自定义的调度策略,满足特定应用的需求。开发者可以根据具体应用需求设计优化的调度算法,而不依赖于操作系统提供的通用调度机制。
  • 不受内核限制:线程数量不受操作系统内核限制。操作系统内核对进程和线程的数量通常有限制,而用户级线程的数量主要受限于可用内存和应用设计。

最大缺点

1. 阻塞问题

  • 全进程阻塞:由于用户级线程在用户态管理,如果一个用户级线程在进行阻塞操作(如I/O操作),整个进程都会被阻塞,因为操作系统内核无法感知这些线程的存在。这样,所有用户级线程将无法继续执行,导致效率低下。

2. 无法利用多处理器

  • 单处理器限制:用户级线程通常在一个处理器上执行,因为操作系统内核只调度进程,而不知道用户态的线程。因此,即使在多处理器系统中,用户级线程也无法并行执行,无法充分利用多处理器的能力。

3. 复杂的调度管理

  • 复杂性:用户级线程的调度、同步和管理完全由应用程序负责,这增加了开发的复杂性。开发者需要确保线程调度的公平性、避免死锁和竞争条件等问题,这对开发者的经验和技能要求较高。

在用户态实现线程的最大优点是效率高和灵活性强,这使得用户级线程在处理大量短小的任务时表现非常出色。然而,最大缺点是遇到阻塞操作时会导致整个进程阻塞,以及无法利用多处理器的能力,这在需要高并发和多处理器支持的场景下显得不足。因此,选择使用用户级线程还是内核级线程,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和系统环境来权衡。

19.在图2-15中,创建线程和线程打印消息的顺序是随机交错的。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严格按照以下次序运行:创建线程1,线程1打印消息,线程1结束;创建线程2,线程2打印消息,线程2结束;依次类推。如果有,请说明方法;如果没有,请解释原因

在多线程环境中,要实现这种严格的顺序执行,可以使用同步机制来控制线程的执行顺序。这种需求通常通过锁(如互斥锁)或其他同步工具(如信号量、事件等)来实现。以下是两种常见的实现方法:

  1. 使用互斥锁(Mutex):
    可以使用一个互斥锁来确保在任何时候只有一个线程在运行。在每个线程开始时尝试获取锁,在线程结束时释放锁。这样可以确保线程按照创建的顺序依次执行。但这种方法其实降低了多线程的并发性,使得执行变得像单线程一样。

  2. 使用信号量(Semaphore):
    使用一组信号量,每个线程完成任务后通过信号量通知下一个线程开始执行。例如,线程1完成后释放线程2的信号量,线程2等待自己的信号量被释放后开始执行,以此类推。这种方法相比互斥锁更为灵活,允许更细粒度的控制。

这两种方法都能实现想要的按顺序执行的需求,但它们实际上违背了多线程并发执行的初衷,可能会导致程序效率降低。

20.在讨论线程中的全局变量时,曾使用过程create_globe将存储分配给指向变量的指针,而不是变量自身。这是必须的吗?还是直接使用变量自身也可行?

在多线程环境中,使用指向变量的指针而不是直接使用变量自身可以有几个原因,但是否必须这么做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场景和编程语言的特性。以下是几个考虑因素:

  1. 动态内存分配:
    使用指针通常与动态内存分配(如C/C++中的mallocnew)相结合。动态分配内存可以在运行时决定内存的大小,更加灵活,也便于处理生命周期较长或需要跨多个作用域使用的数据。对于全局变量来说,如果其大小在编译时无法确定,或者可能在程序运行期间改变,使用指针是有意义的。

  2. 共享数据管理:
    在多线程程序中,共享数据需要特别小心处理以避免竞态条件和数据不一致的问题。使用指针可以更容易地实现对共享数据的封装和控制访问,例如通过封装在一个结构体内并管理访问这个结构体的指针。

  3. 性能考虑:
    通过指针访问数据可能比直接使用全局变量更有效率,尤其是在涉及大量数据或复杂数据结构时。指针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数据复制,只需传递地址。

  4. 模块化和封装:
    使用指针可以帮助提高代码的模块化和封装性。通过指针,可以在不暴露数据实现细节的情况下,共享数据结构的访问权,这在大型或复杂的软件项目中尤为重要。

尽管如此,直接使用全局变量也是可行的,尤其是在数据结构简单、生命周期明确、且不需要动态内存分配的情况下。例如,简单的数据类型(如整数、布尔值等)可以直接声明为全局变量,前提是你能妥善管理访问这些变量的线程同步问题,避免并发访问带来的问题。

21.考虑一个线程全部在用户态实现的系统,该运行时系统每秒钟获得一个时钟中断。当某个线程正在该运行时系统中执行时发生了一个时钟中断,此时会出现什么问题?你有什么解决该问题的建议吗?

在一个全用户态线程(User-Level Threads, ULT)的系统中,线程管理完全由用户级的线程库完成,而不是由操作系统核心管理。这意味着,线程的调度和管理(如创建、同步、销毁)都是在用户空间进行,没有内核的直接介入。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减少了模式切换的开销,提高了操作的效率,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在处理时钟中断时。

出现的问题

当一个用户态线程在运行时系统中执行时,如果发生了一个时钟中断,最常见的问题是:

  1. 中断无法引起线程切换
    由于所有线程管理都在用户空间,操作系统无法了解用户级线程的存在或状态。因此,一个时钟中断虽然发生,但操作系统只会通知到进程级,而不具体到单个线程。这意味着正在运行的线程可能会继续占用CPU,即使时间片已用尽,也不会发生线程切换,导致其他线程饿死。

  2. 线程调度不公平
    在用户态线程模型中,如果没有适当的机制来确保时间公平性,一个线程可以长时间运行而不让出CPU,影响系统的整体响应性和性能。

解决建议

  1. 协作式多任务处理
    在这种模型中,线程必须显式地放弃控制,以便其他线程可以运行。可以在用户级线程库中实现时钟中断处理,当时钟中断发生时,当前线程检查是否应该让出CPU给其他线程。这要求线程库能捕获时钟信号,并根据预设的策略(如轮转调度)做出调度决定。

  2. 增加预emptive调度
    尽管ULT主要是协作式的,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是引入一定程度的抢占。这可以通过在用户级线程库中集成一个计时器实现,定期触发信号以强制线程检查是否应该进行上下文切换。

  3. 使用混合线程模型
    另一个方案是采用混合线程模型,结合用户级线程和内核级线程的优点。例如,每个内核线程可以映射到多个用户级线程。这样,操作系统可以管理内核线程的调度,而用户级线程库可以在这些内核线程上实现更灵活的调度。

  4. 利用现代操作系统支持
    一些现代操作系统提供了对用户态线程更好的支持,例如通过轻量级进程(LWP)或其他机制,允许用户态线程库更好地与内核调度器交互,从而更有效地处理时钟中断和其他系统事件。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解决用户态线程在处理时钟中断时可能遇到的问题,使系统运行更加高效和公平。

22.假设一个操作系统中不存在类似于select的系统调用来提前判断从文件、管道或设备中读取数据时是否安全,但该操作系统允许定时来中断阻塞的系统调用。在上述条件下,是否有可能在用户态实现一个线程包?请讨论

在一个操作系统中,如果缺乏类似于 selectpollepoll 这样的系统调用,这意味着用户无法在进行输入/输出操作之前检查文件描述符的状态(如是否可读或可写)。这会导致任何对文件、管道或设备的读写操作可能阻塞线程,直到操作完成。然而,如果操作系统支持定时中断阻塞的系统调用,这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即在用户态实现一个线程包,尽管这会带来一些挑战和限制。

可能的实现方式和挑战:

  1. 使用信号和定时器
    可以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信号和定时器来实现非阻塞行为。具体方法是,在进行可能阻塞的系统调用之前,设置一个定时器(如 alarmsetitimer)。如果系统调用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则正常继续。如果定时器超时,则通过信号处理程序中断系统调用。

  2. 系统调用的中断和重试机制
    当定时器超时并通过信号中断系统调用时,信号处理程序需要适当处理这种中断。通常,被中断的系统调用会返回一个错误码(例如 EINTR),表明调用由于信号处理而中断。在这种情况下,线程库需要决定是立即重试系统调用、切换到另一个线程,还是进行其他操作。

  3. 用户态线程调度
    在用户态线程库中,可以利用上述机制实现线程调度。如果一个线程的操作被中断,调度器可以选择另一个就绪的线程执行,从而模拟非阻塞I/O操作的效果。这要求线程库能管理线程的状态和上下文切换,处理定时器和信号的设置和响应。

挑战:

  • 性能开销:频繁地设置定时器和处理信号可能导致显著的性能开销。每次系统调用可能需要额外的处理,特别是在高I/O负载的情况下。
  • 复杂度和可靠性:实现这种机制的复杂性较高,错误处理和线程状态管理变得更加困难,容易引入bug和不稳定性。
  • 资源使用:使用信号和定时器可能会与应用程序中的其他用途发生冲突,或受限于操作系统对信号数量和定时器精度的限制。

结论:

虽然在没有类似 select 系统调用的情况下实现一个用户态线程包是可能的,但这需要复杂和特定的设计,可能会影响程序的性能和可靠性。如果操作系统提供了定时中断阻塞调用的能力,这至少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技术路径。不过,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衡量这种方法的复杂性和潜在问题,与其他可能的解决方案(如使用不同的操作系统或I/O模型)进行比较。

23.两个进程在一个共享内存的多处理器(两个CPU)上运行,当它们要共享一块内存时,图2-23中使用turn变量的忙等待解决方案还有效吗?

在多处理器环境中,使用共享内存和简单变量(如 turn 变量)进行忙等待(busy-waiting)可以有效,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存访问的一致性和变量的同步机制。这种策略是基于Peterson算法或类似的协议,其目的是在两个进程或线程之间实现互斥访问共享资源。不过,这在多处理器环境中可能遇到一些问题:

缓存一致性问题

在多核或多处理器系统中,每个处理器可能有自己的缓存。如果一个处理器修改了一个共享变量(如 turn),这个修改可能仅在该处理器的本地缓存中可见,而不是立即反映在主内存或其他处理器的缓存中。这就引入了缓存一致性问题,导致不同处理器上的进程/线程看到的 turn 变量状态不一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代多处理器通常实现了缓存一致性协议(如MESI协议),以确保一个处理器的缓存更新可以传播到其他处理器。然而,依赖于这种自动的缓存一致性可能会导致性能问题,因为需要频繁地同步不同处理器之间的缓存。

内存屏障

为了确保正确的读写顺序和内存可见性,可能需要在代码中显式地使用内存屏障(memory barriers)。内存屏障指令可以强制处理器或编译器按照特定顺序执行读写操作,防止它们进行不当的重排序。在忙等待锁的实现中,合适地放置内存屏障是确保每次循环都能正确检查 turn 变量的值,并确保当退出循环时,对共享资源的任何读写都具有正确的可见性。

性能考虑

忙等待锁在处理器资源上的效率通常较低,因为它使一个进程在等待访问共享资源时占用CPU时间进行无效循环。在多处理器系统中,这种效率低下尤为明显,因为一个CPU可能在无实际进展的情况下忙碌等待,而其他处理器或线程也可能因此被延迟或阻塞。

结论

虽然使用 turn 变量的忙等待解决方案在技术上仍然可行,但在多处理器系统中,更推荐使用现代操作系统提供的更高级的同步机制,如互斥锁(mutexes)、信号量(semaphores)或条件变量(condition variables),这些机制通常已经优化了多处理器环境中的性能和缓存一致性问题。如果必须使用忙等待锁,应确保实现中考虑了缓存一致性和内存屏障,以保证程序的正确性和效率。

24.在抢占式进程调度的条件下,图2-24中互斥问题的Peterson解法可行吗?如果是非抢占式呢?

Peterson的解法是一种经典的算法,用于在两个进程或线程之间实现互斥访问共享资源。这个算法依赖于两个变量:一个布尔数组(通常表示为 flag)和一个整型变量(通常表示为 turn)。每个进程通过设置这些变量来表明其对进入临界区的意图和允许另一个进程进入临界区的意愿。Peterson的算法在理论上保证了相互排斥、死锁的避免以及空闲让进。

抢占式进程调度下的Peterson解法

抢占式进程调度环境下,进程的执行可以在任何时刻被操作系统中断,并切换到另一个进程。这种调度策略给Peterson解法的实现带来了挑战:

  • 上下文切换导致的问题:如果一个进程在设置了flagturn后被抢占,另一个进程可能会看到这些变量的不一致状态。这可能导致算法的安全性被破坏,因为原本需要按顺序发生的操作可能会因为抢占和调度的不确定性而被打乱。
  • 内存可见性问题:在多处理器系统中,由于缓存一致性问题,一个核上的进程可能无法立即看到另一个核上进程对共享变量的修改。这可能需要额外的同步机制(如内存屏障)来确保变量的状态对所有处理器都可见。

非抢占式进程调度下的Peterson解法

非抢占式进程调度环境下,一旦一个进程开始执行,它将持续执行直到它自行释放CPU(例如,通过等待I/O操作或显式地挂起)。这种调度模式更适合Peterson的解法,因为:

  • 控制更为确定:进程不会在临界区代码执行中被意外抢占,从而减少了上下文切换引起的问题。
  • 简化了同步需求:由于没有抢占,进程对共享变量的修改在它释放CPU之前不需要担心被另一个进程看到不一致的状态。

结论

虽然Peterson的算法在理论上是正确的,但在实际的多核、抢占式调度环境中,它的实现需要额外的注意,尤其是处理内存可见性和上下文切换的问题。在现代操作系统中,通常建议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更高级的同步原语(如互斥锁、信号量等),这些原语已经针对现代硬件和调度策略进行了优化。

在非抢占式环境下,Peterson的解法可行性更高,因为环境本身较为简单和确定,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要注意保证内存操作的正确性和同步。

25.2.3.4节中所讨论的优先级反转问题在用户级线程中是否可能发生?为什么?

优先级反转问题是一个常见的多任务处理环境中的问题,它发生在一个低优先级的任务持有一个资源(例如锁),而一个高优先级的任务需要这个资源但必须等待,期间一个或多个中等优先级的任务继续执行,进而延迟高优先级任务的执行。这个问题在操作系统管理的线程(内核级线程)中尤为明显,因为操作系统调度器根据线程的优先级来分配处理器时间。

用户级线程中的优先级反转

用户级线程(ULT)是完全在用户空间管理的线程,它们的调度不由操作系统核心直接控制,而是由运行在用户空间的库进行管理。这种情况下,操作系统看到的只是单个进程,而不是进程内的各个线程。

  1. 缺乏内核支持的优先级管理
    由于用户级线程的调度器通常没有访问操作系统内核调度策略的权限,它们不能直接控制线程的优先级。即使在用户空间模拟了优先级系统,这些“优先级”对操作系统是不可见的,操作系统仍然按一个整体来调度整个进程。

  2. 优先级反转的可能性
    在用户级线程中,理论上可以实现一种优先级制度,但是由于所有线程对操作系统来说是同等重要的(因为操作系统只看到它们所在的整个进程),所以在操作系统层面不会因为一个线程的优先级高而给予它更多的CPU时间。这意味着,如果一个低优先级的用户级线程持有资源而阻塞了一个高优先级的用户级线程,而这两个线程属于同一个操作系统进程,那么除非用户级的线程调度器介入,否则优先级反转问题可能会发生,并且可能不会被自动解决。

  3. 用户空间解决方案
    用户级线程库可以实现自己的优先级调度机制来防止或缓解优先级反转问题,例如,通过引入优先级继承协议(Priority Inheritance Protocol)或优先级天花板协议(Priority Ceiling Protocol)。但是,这些解决方案完全依赖于用户级线程库的设计和实现,它们的效果也受限于库的调度策略和实现的复杂度。

结论

在用户级线程中,优先级反转问题是可能发生的,尤其是在线程库没有妥善处理优先级和资源竞争的情况下。虽然用户级线程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可能的性能优势,但它们在资源管理和同步方面需要更精细和复杂的设计来避免类似优先级反转这样的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开发者需要考虑是否由用户级线程库来处理这些高级的同步问题,或者依赖更健壮但可能较慢的内核级线程模型。

26.2.3.4节中描述了一种有高优先级进程H和低优先级进程L的情况,导致了H陷入死循环。若采用轮转调度算法代替优先级调度算法,还会发生同样问题吗?请解释

轮转调度算法(Round-Robin Scheduling)与优先级调度算法(Priority Scheduling)在处理进程调度时的机制和策略有显著差异。这两种调度方法对于处理进程间的同步和资源共享问题有着不同的影响。

轮转调度算法(Round-Robin)

轮转调度是一种非常公平的调度算法,它给每个进程分配一个固定时间的时间片(time quantum)。所有进程按顺序排队,当一个进程的时间片用完后,它被放到队列的末尾,调度器转而执行下一个进程。这种方式保证了所有进程都能获得处理器时间,不会发生因优先级低而饿死(Starvation)的现象。

对比优先级调度

在优先级调度中,高优先级的进程获得更多的调度机会,如果一个高优先级进程持续运行(如进入死循环),它可能会不断地获取CPU时间,导致低优先级进程长时间得不到执行。特别是在没有抢占机制的优先级调度系统中,这个问题尤为严重。

使用轮转调度解决问题

如果在原有描述的场景中,采用轮转调度算法代替优先级调度,那么即使高优先级进程H陷入死循环,低优先级进程L也不会因H的高优先级而被无限期地延迟执行。每当H的时间片结束时,系统会自动将控制权转移到L,给予L相应的时间片来执行。因此,L将定期获得执行机会,避免了由于H的死循环而完全得不到执行的情况。

结论

使用轮转调度算法,可以有效避免由于一个进程的高优先级和不良行为(如死循环)导致其他低优先级进程得不到执行的问题。这种调度方式提高了系统的响应性和公平性,使所有进程都能按时获得CPU资源,从而避免了优先级调度中可能出现的优先级反转或资源长时间被占用的问题。

27.在使用线程的系统中,若使用用户级线程,是每个线程一个栈还是每个进程一个栈?如果使用内核级线程呢?请讨论

在多线程的系统中,无论是用户级线程还是内核级线程,线程的栈管理方式是一个关键的区别,这直接影响了线程的独立性和系统资源的管理方式。

用户级线程(ULT)

在用户级线程模型中,所有的线程管理工作都是在用户空间进行,不需要内核的直接干预。用户级线程通常由一个线程库(如 POSIX Threads 库)管理。

  • 栈管理:在用户级线程模型中,每个线程都拥有自己的独立栈。这使得每个线程可以独立执行,拥有自己的局部变量和调用历史。虽然所有这些线程在操作系统看来属于同一个进程,但用户级线程库会为每个线程分配一个独立的栈空间。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线程切换成本低,因为所有的线程调度都在用户空间内完成,不涉及内核态和用户态之间的切换。

内核级线程(KLT)

内核级线程由操作系统内核直接管理和调度。每个线程都被内核视为独立的调度单位。

  • 栈管理:在内核级线程模型中,每个线程也拥有自己的独立栈。与用户级线程不同的是,内核级线程的栈是由操作系统内核直接管理的。每个线程的栈在内核空间中也可能拥有一个对应的内核栈,用于执行内核级操作和系统调用。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以实现真正的并行执行和更好的资源管理,因为操作系统可以根据需要管理和调度每个线程,包括那些阻塞和非阻塞的线程。

总结

不论是用户级线程还是内核级线程,每个线程都必须有自己的独立栈。这是因为每个线程可能会执行不同的任务,调用不同的函数,并且需要保留自己的局部变量和函数调用返回地址等信息。区别在于线程的栈是由用户级线程库管理还是由操作系统内核管理。用户级线程的线程切换和栈管理更为轻量级,但在多核处理器上的并行性受限;而内核级线程虽然线程切换成本较高,但能更好地利用多核处理器的并行性能,并允许操作系统更精细地控制线程调度和资源分配。

28.在开发计算机时,通常首先用一个程序模拟执行,一次运行一条指令,多处理器也严格按此模拟。在这种没有同时事件发生的情形下,会出现竞争条件吗?

在严格顺序执行指令的模拟器中,不会出现竞争条件,因为模拟器通过顺序化处理所有操作来避免并发访问共享资源的情况。然而,这种方法可能不适合暴露在真实多处理器系统中可能遇到的所有并发问题。

29.将生产者-消费者问题扩展成一个多生产者-多消费者的问题,生产(消费)者都写(读)一个共享的缓冲区,每个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在自己的线程中执行。图2-28中使用信号量的解法在这个系统中还可行吗?

在多生产者-多消费者问题中,使用信号量仍然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信号量是一种同步机制,能够用来控制对共享资源的访问,这在生产者-消费者模型中尤其重要,以确保生产者不会在缓冲区满时写入,消费者不会在缓冲区空时尝试读取。

如何使用信号量解决多生产者-多消费者问题:

  1. 空位信号量 (empty):
    这个信号量用于表示缓冲区中的空位数量。初始值为缓冲区的大小。每当生产者向缓冲区放入一个项目时,它会将此信号量减一(通过wait()操作),如果缓冲区已满(empty 为0),生产者线程会被阻塞,直到消费者从缓冲区取走项目,释放空间。

  2. 满位信号量 (full):
    这个信号量用于表示缓冲区中已填充的项目数。初始值为0。每当消费者从缓冲区取出一个项目时,它会将此信号量减一(通过wait()操作),如果缓冲区为空(full 为0),消费者线程会被阻塞,直到生产者放入新的项目。

  3. 互斥信号量 (mutex):
    这个信号量用于确保对缓冲区的访问在任意时刻只能由一个生产者或一个消费者进行。其初始值设为1,以实现互斥访问。每个生产者或消费者在访问缓冲区之前需要获取这个信号量(wait()),并在访问完成后释放(signal())。

示例代码逻辑:

semaphore empty = N;  // N is the size of the buffer
semaphore full = 0;
semaphore mutex = 1;

// 生产者线程
producer() {
    while (true) {
        produce_item();
        wait(empty);  // 等待空位
        wait(mutex);  // 争取互斥权
        put_item_into_buffer();
        signal(mutex);  // 释放互斥权
        signal(full);   // 增加满位数量
    }
}

// 消费者线程
consumer() {
    while (true) {
        wait(full);    // 等待至少有一个满位
        wait(mutex);   // 争取互斥权
        take_item_from_buffer();
        signal(mutex);  // 释放互斥权
        signal(empty);  // 增加空位数量
        consume_item();
    }
}

注意事项:

  • 信号量的正确使用对于避免死锁和确保系统效率至关重要。例如,互斥信号量mutex必须仅在必要时才占用,并在操作完共享资源后立即释放。
  • 这种模型假设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速率大体平衡。如果生产速率远大于消费速率,或反之,可能导致资源饥饿或缓冲区持续满载/空载状态。

总的来说,信号量的解法不仅在基本的生产者-消费者问题中有效,也可以有效扩展到多生产者-多消费者场景中。通过精心设计,可以确保这种模式在并发环境中正确无误地工作。

30.考虑对于两个进程P0和P1的互斥问题的解决方案。假设变量初始值为0。P0的代码如下:P1的代码是将上述代码中的0替换为1.该方法是否能解决互斥问题中所有可能的情形?
/* Other code */
while(turn!=0){}/*Do nothing and wait/*/
Critical Section/*...*/
turn=0;
/* Other code*/

代码片段基于一个简单的“轮转等待”机制来解决两个进程间的互斥问题。这种方法通常被称为“轮流变量法”或“严格轮转调度”,它使用一个共享变量 turn 来控制哪个进程可以进入关键区(Critical Section)。turn 初始化为0,P0 进程在turn等于0时进入关键区,而P1turn`等于1时进入关键区。

分析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正确性:

  • 互斥:此方法能保证互斥,因为任一时刻只有一个进程可以进入其关键区。P0turn为0时执行其关键区,之后将turn设置为1,这允许P1进入其关键区,反之亦然。这确保了在任何时刻,只有一个进程可以进入并执行其关键区代码。

问题和局限性:

  • 忙等待:如果一个进程迅速完成其关键区任务并多次循环回到等待状态,它可能会连续多次获得对关键区的访问权,而另一个进程则可能长时间等待。这个问题在处理器负载较重的系统中尤为严重。
  • 公平性:这种方法不能保证公平性,特别是在负载不均匀的情况下。如果P0P1的执行速度或关键区长度差异很大,可能导致一方较长时间占用关键区,而另一方较少获得执行机会。
  • 死锁:虽然这个特定的实现看起来不会直接导致死锁,因为进程总是会设置turn让对方执行,但它仍然容易受到编程错误的影响,如忘记设置turn变量,可能导致一个进程无限等待。

性能:

  • 处理器资源浪费:使用忙等待机制意味着等待的进程会持续占用CPU周期来检查turn变量的值,这在高性能计算中是不可取的,因为它浪费了宝贵的CPU资源。

结论

虽然能够在某些情况下有效地解决互斥问题,但它并不是最佳的解决方案,特别是在需要高效、公平和资源优化的环境中。更现代的方法,如使用信号量、互斥锁(mutexes)或其他同步原语(如条件变量),通常能提供更好的性能和公平性,同时避免忙等待带来的CPU资源浪费。在实际的系统和应用程序中,建议使用操作系统或编程语言提供的这些同步工具来处理进程或线程间的互斥问题。

31.一个可以屏蔽中断的操作系统如何实现信号量?

在一个可以屏蔽中断的操作系统中实现信号量通常涉及使用中断屏蔽来保证信号量操作的原子性。信号量是一种常见的同步原语,用于控制对共享资源的访问。信号量的操作通常包括两个基本动作:wait()(或 P())和 signal()(或 V())。这两个操作必须是原子的,即在执行过程中不可被中断,以避免竞争条件和保证线程安全。

实现步骤

  1. 中断屏蔽
    在信号量操作开始前,操作系统会屏蔽(禁止)所有中断。这防止了在信号量的关键操作(如修改信号量的值或更新等待队列)过程中发生上下文切换或其他中断,从而保证了这些操作的原子性。

  2. 执行信号量操作

    • wait() 操作
      • 检查信号量的值。
      • 如果信号量的值大于0,将其减1,然后继续执行。
      • 如果信号量的值为0,将当前进程或线程放入等待队列,并触发上下文切换。
    • signal() 操作
      • 增加信号量的值。
      • 如果有进程或线程在等待队列中,移除一个进程或线程,并将其置于可运行状态。
  3. 恢复中断
    完成信号量操作后,恢复先前的中断状态。如果在执行信号量操作期间有中断请求,这些中断将在此时被处理。

代码示例(伪代码)

void wait(semaphore s) {
    disable_interrupts();  // 屏蔽中断
    if (s.value > 0) {
        s.value--;         // 减少信号量
    } else {
        add_to_queue(s.queue, current_process);  // 将当前进程加入等待队列
        block(current_process);                  // 阻塞当前进程
    }
    enable_interrupts();   // 恢复中断
}

void signal(semaphore s) {
    disable_interrupts();  // 屏蔽中断
    s.value++;             // 增加信号量
    if (!is_empty(s.queue)) {
        process p = remove_from_queue(s.queue);  // 从等待队列中移除一个进程
        unblock(p);                              // 解除进程阻塞
    }
    enable_interrupts();   // 恢复中断
}

考虑事项

  • 性能:频繁地启用和禁用中断可能会影响系统性能,特别是在高并发环境中。
  • 死锁风险:如果在信号量操作中阻塞进程,必须小心设计,以避免死锁。
  • 优先级反转:信号量可能涉及优先级反转问题,需要采用优先级继承或其他机制来处理。

使用中断屏蔽来实现信号量是在需要确保操作系统级别的同步原语原子性时的一个有效技术。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操作系统,尤其是那些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系统。

32.请说明仅通过二元信号量和普通机器指令如何实现计数信号量(即可以保持一个任意值的信号量)

在操作系统中,二元信号量(也称作互斥锁)通常只有两个状态:0和1,它可以用于实现互斥访问,即一次只允许一个进程或线程进入临界区。计数信号量则是一个更为通用的概念,其值可以是一个更大的整数,表示可用资源的数量。使用二元信号量实现计数信号量需要一些额外的机制来管理信号量的当前计数值。

实现步骤

  1. 定义数据结构
    定义一个结构来表示计数信号量,其中包括一个整数来保存当前的计数值和一个二元信号量用于保护这个计数值的修改。

    typedef struct {
        int value;         // 当前信号量的计数值
        semaphore bin_sem; // 用于保护对value的访问的二元信号量
    } counting_semaphore;
    
  2. 初始化信号量
    初始化计数信号量时,需要设置初始的计数值并初始化二元信号量。

    void init_counting_semaphore(counting_semaphore *sem, int initial_value) {
        sem->value = initial_value;
        init_semaphore(&sem->bin_sem, 1); // 二元信号量初始化为1,表示未锁定
    }
    
  3. wait() 操作
    wait() 操作在计数信号量上执行时,首先获取二元信号量以确保对计数值的修改是原子的。如果计数值大于0,则减少计数值;如果计数值为0,则当前进程需要等待。

    void wait(counting_semaphore *sem) {
        wait(sem->bin_sem); // 获取二元信号量
        while (sem->value <= 0) {
            signal(sem->bin_sem); // 计数值为0,释放二元信号量并等待
            wait(sem->bin_sem);   // 重新尝试获取二元信号量
        }
        sem->value--;           // 减少计数值
        signal(sem->bin_sem);   // 释放二元信号量
    }
    
  4. signal() 操作
    signal() 操作释放资源时,同样需要获取二元信号量来保证对计数值修改的原子性。增加计数值后释放二元信号量。

    void signal(counting_semaphore *sem) {
        wait(sem->bin_sem); // 获取二元信号量
        sem->value++;       // 增加计数值
        signal(sem->bin_sem); // 释放二元信号量
    }
    

考虑事项

  • 性能问题:频繁的获取和释放二元信号量可能导致性能问题,尤其是在高并发环境中。
  • 死锁与优先级反转:与所有使用信号量的情况一样,需注意避免死锁和处理优先级反转问题。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使用一个二元信号量和普通的机器指令实现一个功能更为强大的计数信号量。这种实现方式虽然简单,但在实践中可能需要根据具体场景进行调优和改进以满足性能和可靠性的需求。

33.如果一个系统只有两个进程,可以使用一个屏障来同步这两个进程吗?为什么?

屏障(Barrier)是一种同步原语,它用来确保多个进程或线程在继续执行之前达到同一点。在多处理器编程中,屏障常用于协调需要步调一致进行的任务,确保所有参与者都达到了特定的执行点,然后再同时继续执行。

屏障的工作原理:

屏障的基本概念是,当一个进程到达屏障点时,它会被阻塞,直到所有其他必须通过这个屏障的进程都已到达此点。只有最后到达屏障的进程会解除所有参与进程的阻塞状态,允许它们继续执行。

使用屏障同步两个进程:

在只有两个进程的系统中,屏障仍然是有效的同步机制。这两个进程可以利用屏障来确保它们在执行的某个特定阶段都已完成某些操作。这在以下情况下特别有用:

  • 数据依赖性:如果两个进程必须交换数据或确保某些条件在继续执行前得到满足,屏障可以确保两者都达到了可以安全交换数据或检查条件的点。
  • 阶段同步:在多阶段计算任务中,使用屏障可以确保每个阶段都在两个进程都准备好之前不会开始。
34.如果线程在内核态实现,可以使用内核信号量对一个进程中的两个线程实现同步吗?如果线程在用户态实现呢?假设其他进程中没有线程需要访问该信号量。

在操作系统中,无论线程是在内核态实现还是用户态实现,都可以使用信号量来实现线程间的同步。下面是对两种情况的详细讨论:

1. 线程在内核态实现

当线程是内核态实现的(内核级线程),这意味着线程的调度和管理是由操作系统的内核直接控制的。内核级线程可以有效地利用多核处理器的能力,因为它们可以被操作系统调度到不同的处理器或核心上运行。

使用内核信号量同步:

  • 可行性: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内核提供的信号量机制来同步同一进程中的两个线程。内核信号量是由操作系统内核直接支持的,因此它们是线程安全的,能够在多线程环境中正确地管理资源访问。
  • 实现方式:信号量可以被用来控制线程对共享资源的访问,确保在任何给定时间内只有一个线程能够访问该资源,或者协调线程按特定顺序执行操作。

2. 线程在用户态实现

用户态线程(用户级线程)是由用户进程管理的,而不是由操作系统内核直接管理。它们不是操作系统的直接调度单位,通常是由一个用户空间的库来管理,如 POSIX 线程库(pthreads)。

使用内核信号量同步:

  • 可行性:尽管线程是在用户态管理的,内核信号量仍然可以被用来同步线程,只要信号量的操作(如等待和释放)是通过系统调用来执行的,这些调用可以由用户态线程库来封装和提供。
  • 实现方式:内核信号量的使用在用户态线程中可能涉及更多的上下文切换,因为每次信号量操作都需要从用户态转到内核态。尽管如此,这种方法仍然是有效的,特别是在用户态线程库不提供自己的同步机制或者当需要跨进程同步时。

结论

无论线程是在内核态实现还是用户态实现,内核信号量都是有效的同步工具。在内核态线程中,使用内核信号量同步是直接且高效的;在用户态线程中,虽然存在更多的性能考虑,但使用内核信号量依然可行,特别是当跨线程或跨进程同步需求存在时。在只有内部同步需求的情况下,用户态线程也可能选择使用用户级的同步原语,如互斥锁和条件变量等,这些通常由线程库提供,以减少内核态和用户态之间的切换开销。

35.管程的同步机制使用条件变量和两个特殊操作wait和signal。一种更通用的同步形式是只用一条原语waitunti,它以任意的布尔谓词作为参数。例如 w a i t u n t i l x < 0 o r y + z < n waituntil x<0 or y+z <n waituntilx<0ory+z<n这样就不再需要signal原语。很明显这种方法比Hoare或Brinc Hansen方案更通用,但它从未被采用过。为什么?

waituntil这种用一条原语处理同步的想法,理论上听起来非常具有吸引力,因为它允许在更细粒度的条件下等待,并且看似简化了程序员需要编写的同步代码。然而,这种方法在实际中很少被采用,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1. 使用waituntil这样的原语需要运行时系统频繁地评估复杂的布尔表达式,这可能涉及多个变量和操作。在多线程环境中,每当任一变量发生变化时,系统可能需要重新评估这些表达式来决定是否可以唤醒等待的线程。这种频繁的评估可以显著增加CPU的负担,降低整体系统的性能。

  2. 实现支持复杂布尔表达式的waituntil原语需要操作系统或运行时系统在底层具有高度的支持。这包括但不限于跟踪依赖的变量状态、优化布尔表达式的评估以及管理潜在的竞争条件。这样的实现相比于传统的waitsignal原语,其复杂性和维护成本都要高得多。

  3. 由于waituntil依赖于复杂的条件表达式,保证这些表达式在并发环境中正确无误地评估,尤其是在有多个线程同时修改影响表达式的变量时,变得更加困难。这可能导致难以预测的行为,例如死锁、饥饿或竞态条件,特别是在条件表达式中涉及的变量间存在复杂的依赖关系时。

  4. 随着系统中线程数量的增加,waituntil需要处理的条件判断和同步操作将指数级增长。这不仅会影响性能,而且使得系统的扩展性受限。在大规模多线程应用中,这种同步原语可能会成为性能瓶颈。

  5. 虽然waituntil提供了一种非常灵活的方式来表达同步条件,但这种灵活性往往以牺牲可预测性和透明度为代价。在使用传统的waitsignal时,程序的流和同步点更加明确和可控,而waituntil可能导致代码的行为更难以预测和理解。

36.一个快餐店有四类雇员:(1)领班,接受顾客点的菜单;(2)厨师,准备饭菜;(3)打包员,将饭菜装到袋子里;(4)收银员,将食品袋交给顾客并收钱。每个雇员可以看做一个可以进行通信的串行进程,那么进程间通信模型是什么?请将这个模型与UNIX中的进程联系起来

在这个快餐店的例子中,四类雇员之间的工作流程非常像一个生产者-消费者模型,其中各个阶段的输出是下一个阶段的输入。这种工作流程可以用管道(Pipes)或消息队列来建模,这些是UNIX系统中常见的进程间通信(IPC)机制。

进程间通信模型概述

  1. 领班(接收菜单):

    • 功能:接收顾客的点菜请求。
    • 输出:发送菜单到厨师。
  2. 厨师(准备饭菜):

    • 输入:从领班接收菜单。
    • 功能:根据菜单准备食物。
    • 输出:将准备好的食物发送到打包员。
  3. 打包员(打包食物):

    • 输入:从厨师接收准备好的食物。
    • 功能:将食物打包。
    • 输出:将打包好的食物发送到收银员。
  4. 收银员(交付并收款):

    • 输入:从打包员接收打包好的食物。
    • 功能:将食物交给顾客并处理支付。

在这种情况下,每一步都依赖于前一步的完成,类似于生产线的工作方式。

UNIX中的类比

在UNIX系统中,进程间通信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实现,其中管道(Pipes)和消息队列是最为适合的两种机制:

  1. 管道

    • 管道是一种半双工的通信方式,数据只能单向流动,可以将管道视为一种连续的流。
    • 在快餐店模型中,领班可以向一个管道写入菜单,厨师从这个管道读取菜单;厨师可以向另一个管道写入完成的食物,打包员从这个管道读取;依此类推。
    • 管道适合用于紧密连接的进程间直接通信。
  2. 消息队列

    • 消息队列允许消息的存储和更灵活的通信,不要求发送者和接收者同时工作。
    • 在快餐店模型中,使用消息队列可以让每个步骤在准备好后将消息(订单、食物等)发送到队列,下一步工作的员工可以从队列中取出消息并继续处理。
    • 消息队列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可靠性,适合需要缓冲或异步处理的场景。

总结

模拟快餐店工作流程的进程间通信模型在UNIX中可以有效地通过管道或消息队列实现,其中每个雇员都是一个进程,他们通过管道或消息队列进行通信,以确保工作流程的顺畅执行。选择管道还是消息队列取决于具体需求,如实时性、灵活性以及进程之间的独立性需求。

37.假设有一个使用信箱的消息传递系统,当向满信箱发消息或从空信箱收消息时,进程不会阻塞,而是得到一个错误代码。进程响应错误代码的处理方式是不断地重试,直到成功为止。这种方式会导致竞争条件吗?

使用信箱的消息传递系统当中,进程在尝试向满信箱发送消息或从空信箱接收消息时遇到错误并不断重试,这种模式本身不会引起竞争条件,但确实会带来其他几个潜在的问题,如活锁、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下面详细解释这些概念:

竞争条件

竞争条件通常发生在多个进程或线程访问共享数据,并且至少有一个进程在修改数据时,数据的最终结果依赖于进程执行的精确时序。在你描述的系统中,信箱系统本身应当保证了基本的线程安全性,即正确处理并发的读写请求,尽管可能会返回操作失败的错误代码。

存在的问题

  1. 活锁

    • 当多个进程反复尝试执行一个操作(如向满信箱发送消息或从空信箱接收消息)并持续失败时,可能会出现活锁情形。这种情况下,进程虽然没有被阻塞,但却在不停地执行无用的操作,无法向前推进实际的工作。
    • 活锁的问题在于,每个进程都在忙碌地重试,但由于重试的方式和时机相同,这可能导致它们持续失败,从而陷入一种忙等待的状态。
  2. 资源浪费

    • 在信箱满或空的情况下反复重试,会消耗大量的CPU资源。这种忙等待方式效率非常低,因为进程在没有取得任何进展的情况下消耗处理器时间。
  3. 效率低下

    • 如果系统允许进程在遇到错误时无限重试,这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的响应时间增加,特别是在高负载情况下,因为进程可能会花费不成比例的时间在无意义的操作上。

改进建议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改进措施:

  • 引入退避策略:当操作失败时,进程可以使用指数退避或其他退避策略延迟下一次重试,这可以减少连续重试的可能性,降低系统负载。
  • 使用阻塞或条件变量:改变系统设计,允许进程在不能操作信箱时阻塞,直到有另一个进程改变了信箱状态(如添加或移除消息)。这可以通过条件变量或类似机制实现,使得进程只在有意义的时机被唤醒。
  • 监控和报告:系统应提供机制监控重试次数,过多的重试可能表明系统设计存在问题或当前工作负载过高,应进行适当的调整或优化。

总结来说,虽然描述的系统在技术上不会直接导致竞争条件,但不断重试的策略引起的活锁、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问题同样重要。这需要通过设计改进和更合理的错误处理策略来解决。

38.CDC 6600计算机使用一种称作处理器共享的有趣的轮转调度算法,可以同时处理多达10个I/O进程。每条指令结束后都可以进行进程切换,即进程1执行指令1,进程2执行指令2,依次类推。进程切换由特殊硬件完成,所以没有开销。如果在没有竞争的条件下一个进程需要T秒钟完成,那么当有n个进程共享处理器时完成该进程需要多长时间?

CDC 6600计算机系统中,处理器使用轮转调度算法(Round-Robin Scheduling)来管理多个进程,每个进程执行一条指令后进行进程切换。如果进程切换由特殊硬件完成且没有开销,我们可以计算一个进程在有多个进程共享处理器时完成所需的总时间。

基本假设

  1. 单进程完成时间:如果一个进程在没有竞争的情况下需要 ( T ) 秒完成,则这是在该进程独占处理器时的情况。
  2. 无切换开销:进程切换没有时间开销,因此不需要在计算总时间时加入额外的时间来考虑切换代价。

计算多进程共享时的完成时间

当有 n n n 个进程共享处理器时,每个进程的每条指令将会在一个完整的轮转周期后才再次执行。也就是说,每个进程在执行下一条指令前需要等待其他 n − 1 n-1 n1 个进程执行各自的一条指令。

  • 每个轮转周期:假设每条指令的执行时间是相等的,每个完整的轮转周期中,每个进程执行一条指令。因此,如果原来一个进程需要 T T T 秒来完成所有指令,现在每条指令的执行都要等待其他 n − 1 n-1 n1 个进程执行各自的一条指令。所以,每个完整的轮转周期会涵盖 n n n 条指令的执行时间。

  • 总完成时间:原本需要 T T T 秒的进程,现在在每个轮转周期中只能执行一条指令,因此如果原来需要执行 m m m 条指令来完成(假设 T T T 秒内完成的是 m m m 条指令),那么现在每条指令的间隔变成了 n n n 倍的执行时间。这意味着完成所有 m m m 条指令的总时间是 n × T n \times T n×T

结论

在有 n n n 个进程共享处理器的情况下,一个原本需要 T T T 秒才能完成的进程,将需要 n × T n \times T n×T 秒来完成。这是因为每个进程在每轮只能执行一条指令,然后等待其他 n − 1 -1 1 个进程各执行一条指令,从而导致每条指令的完成时间都被延长了 n n n 倍。

39.考虑以下C代码
void main(){
    fork();
    fork();
    exit();
}

程序执行时创建了多少子进程?

main 函数调用了 fork() 两次。每次调用 fork() 都会创建一个新的进程,即子进程。这些子进程也会执行后续的代码,包括可能的 fork() 调用。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代码中的 fork() 调用来确定总共创建了多少个子进程。

让我们一步一步分析这段代码:

  1. 当程序开始运行时,只有一个进程在执行,我们称之为原始进程。

  2. 第一次调用 fork()

    • 创建了第一个子进程,现在有两个进程:原始进程和子进程1。
  3. 第二次调用 fork() 发生在以上两个进程中的每一个中:

    • 原始进程调用 fork() 产生了第二个子进程(子进程2)。
    • 子进程1也调用 fork() 产生了第三个子进程(子进程3)。

现在,总共有四个进程:原始进程、子进程1、子进程2 和子进程3。

这里每个 fork() 都是在每个已存在的进程中执行的。第一次 fork() 后有两个进程,第二次 fork() 则在这两个进程各自再复制了一次自身,从而产生了两个额外的新进程。

总结:

  • 原始进程创建了子进程1和子进程2。
  • 子进程1创建了子进程3。

因此,除了原始进程外,总共创建了三个子进程。

40.Round-robin调度算法一般需要维护一个就绪进程列表,每个进程在列表中只出现一次。如果某个进程在列表中出现两次会发生什么情况?什么情况下可以允许多次出现?

Round-robin(轮转)调度算法是一种公平的调度方式,通常用于操作系统中来确保每个就绪的进程都能获得相等的处理器时间片,以避免进程饿死。在标准的轮转调度中,就绪队列中的每个进程确实只应该出现一次。下面我们探讨如果一个进程在就绪队列中出现多次会发生什么,以及在何种情况下这种做法是可以接受的。

如果进程在列表中出现两次

  1. 资源分配不公平

    • 如果一个进程在就绪队列中出现多次,它将获得更多的CPU时间片。这会打破轮转调度算法的基本公平性原则,使得这个进程比其他进程获得更多的执行时间。
  2. 可能导致活锁

    • 因为重复的进程占用更多的CPU时间,其他进程可能会得到较少的CPU时间,甚至在极端情况下几乎得不到CPU时间。这可能导致活锁,其中一些进程几乎不进行实质性的进度。
  3. 调度器效率降低

    • 调度器需要更多时间来处理就绪队列中的进程,特别是当队列长度变长时。这种冗余的条目会浪费处理器资源,增加上下文切换的频率和开销。

可以允许多次出现的情况

尽管通常不推荐让一个进程在就绪队列中多次出现,但在某些特殊的设计或实现中,可能会允许这种情况:

  1. 多线程进程

    • 如果一个进程拥有多个线程,而这些线程被视为独立的调度单元,每个线程可以在就绪队列中各占一个位置。虽然这技术上是同一个进程的不同线程,但每个线程被视作一个独立的执行流。
  2. 优先级变化

    • 在一些实现中,进程的优先级可以根据其行为和历史运行时间动态调整。如果系统允许优先级较高的进程在某些情况下在就绪队列中占据更多位置以获取更多的资源,那么这种设计也可能会让一个进程出现多次。这通常是为了优化特定的性能需求或响应时间。
  3. 特殊的权重或额外的配额系统

    • 在一些调度策略中,可能基于进程的负载或重要性给予额外的时间配额。这种情况下,一个进程可能会为了获得额外的时间片而在队列中多次出现,尽管这样的设计非常罕见并需要精心管理以避免负面影响。

总结来说,在标准的轮转调度算法中,一个进程在就绪队列中出现多次通常是不被允许的,因为这会违反调度的公平性原则并可能导致效率问题。但在某些特殊设计或需求下,这种情况可能被设计来满足特定的系统性能目标。

41.是否可以通过分析源代码来确定进程是CPU密集型还是I/O密集型?运行时如何确定?

通过分析源代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断一个进程是CPU密集型还是I/O密集型。以下是一些分析源代码时可以关注的关键点:

  1. 代码结构

    • CPU密集型:代码中大量的计算操作,如循环计算、复杂算法处理(如图形渲染、数据加密、科学计算等)。
    • I/O密集型:代码中有大量的文件操作、数据库访问、网络通信等I/O操作。
  2. 库和API调用

    • CPU密集型:使用数学库、图像处理库等计算密集型的库。
    • I/O密集型:频繁调用文件、网络或数据库相关的API。
  3. 同步和阻塞操作

    • I/O密集型:代码中包含显著的同步I/O操作,如阻塞读写调用。

通过这些观察点,可以预测程序的性质。然而,源代码分析可能不会完全准确,因为实际运行时的行为也受到操作系统调度、系统资源、外部I/O设备性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运行时确定进程是CPU密集型还是I/O密集型

在运行时确定进程的类型通常更为直接和准确,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1. 性能监控工具

    • 使用如top, htop在Linux或Task Manager在Windows这样的工具,可以监视进程的CPU和内存使用情况。
    • 工具如iostat, vmstat, iotop提供I/O操作的详细数据。
  2. 分析CPU使用率

    • 高CPU使用率通常表明进程可能是CPU密集型。
    • 频繁但CPU使用率不高可能暗示有I/O阻塞。
  3. I/O等待时间

    • 较长的I/O等待时间(可以通过vmstat等工具查看)表明进程可能是I/O密集型。
  4. 系统日志和审计

    • 系统日志可以提供关于进程I/O请求、错误等的信息,有助于判断进程性质。
  5. 代码分析工具和性能剖析工具

    • 工具如Valgrind, gprof, perf等可以在运行时提供进程的详细性能分析,包括哪些函数调用最频繁,消耗最多CPU等。
42.请说明在Round-robin调度算法中时间片长度和上下文切换是怎么样互相影响的

在操作系统中,Round-robin(轮转)调度算法是一种非常常用的时间共享系统,设计来确保所有就绪进程都能公平地获得处理器时间。在这种调度策略中,时间片(也称为时间量子)的长度以及上下文切换的代价是两个关键参数,它们互相影响着系统的整体性能和效率。我们可以分析这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时间片长度

时间片的长度是指一个进程在被强制暂停前可以连续运行的时间。时间片的设置对系统的响应时间和处理器利用率有显著影响。

  1. 较短的时间片

    • 优点:提高了系统的响应性,因为进程频繁轮转,每个进程都可以较快地获得处理器时间。这对于交互式应用特别有利,可以让用户感觉到系统更为灵敏。
    • 缺点:导致更频繁的上下文切换,增加了系统的开销。上下文切换涉及保存当前进程的状态(如寄存器、程序计数器等)并加载下一个进程的状态,这个过程中消耗的CPU资源不可忽视。
  2. 较长的时间片

    • 优点:减少了上下文切换的次数,从而减少了与之相关的开销,提高了CPU的利用率。
    • 缺点:可能降低系统的响应性,特别是在多个进程都需求CPU时,一个进程占用CPU时间过长,会导致其他进程等待时间增加。

上下文切换

上下文切换是操作系统中切换当前CPU到另一个进程的过程,涉及到当前进程的状态保存及新进程的状态恢复。

  • 上下文切换的代价:包括时间消耗和资源消耗。每次上下文切换都需要时间来保存和加载寄存器、程序计数器等,此外可能还需要刷新部分缓存,这些都会导致CPU资源的暂时性浪费。

互相影响

  1. 时间片设置短

    • 上下文切换频繁,导致较大的系统开销,可能会降低CPU的有效工作时间,影响整体性能。
  2. 时间片设置长

    • 上下文切换次数减少,节省了因切换产生的开销,提高了CPU的工作效率,但可能降低系统对用户操作的即时响应。

结论

在实际的系统设计中,时间片的长度选择需要在响应时间和CPU效率之间做出平衡。理想的时间片长度取决于系统的具体需求,包括应用类型(CPU密集型或I/O密集型)、系统负载、用户期望的响应时间等。操作系统通常提供机制来调整时间片的长度,以便更好地适应不同的运行环境和应用需求。

**43.对某系统进行监测后发现,在阻塞I/O之前,平均每个进程的运行时间为T。一次进程切换需要的时间为S,这里S实际上就是开销。**对于采用时间片长度为Q的轮转调度,请给出以下各种情况的CPU利用率的计算公式:
  1. Q=无穷
  2. Q>T
  3. S<Q<T
  4. Q=S
  5. Q趋近于0

在轮转调度算法中,时间片长度(Q)对CPU利用率有直接影响。CPU利用率可以定义为CPU执行进程的时间占总时间(包括执行进程和进行进程切换的时间)的比例。为了计算不同情况下的CPU利用率,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

CPU Utilization = Total Execution Time Total Execution Time + Total Switching Time \text{CPU Utilization} = \frac{\text{Total Execution Time}}{\text{Total Execution Time} + \text{Total Switching Time}} CPU Utilization=Total Execution Time+Total Switching TimeTotal Execution Time
其中,

  • Total Execution Time 是进程实际在CPU上执行的总时间。
  • Total Switching Time 是因为进程切换而花费的总时间。

1. Q = 无穷

当时间片长度无穷大时,实际上退化成了非抢占式调度,每个进程会一直运行直到完成,不会发生进程切换。

CPU Utilization = T T + 0 = 1 \text{CPU Utilization} = \frac{T}{T + 0} = 1 CPU Utilization=T+0T=1
(这里假设没有I/O操作或其他等待事件)

2. Q > T

如果时间片长度大于进程的运行时间,则进程在一个时间片内就能完成,不需要再次获得CPU(即进程不需要第二个时间片就完成了)。

CPU Utilization = T T + S \text{CPU Utilization} = \frac{T}{T + S} CPU Utilization=T+ST
3. S < Q < T

时间片小于进程运行时间但大于进程切换时间,每个进程在一个时间片内不能完成,需要多个时间片,每次时间片结束后都要进行一次进程切换。

CPU Utilization = T T + T Q × S \text{CPU Utilization} = \frac{T}{T + \frac{T}{Q} \times S} CPU Utilization=T+QT×ST
这里 T Q \frac{T}{Q} QT 是进程需要的时间片数量。

4. Q = S

时间片长度等于进程切换时间,这意味着进程的每个时间片后的切换成本与时间片相等。

CPU Utilization = T T + T Q × S \text{CPU Utilization} = \frac{T}{T + \frac{T}{Q} \times S} CPU Utilization=T+QT×ST
由于 (Q = S),此时公式变为:
CPU Utilization = T T + T = T 2 T = 1 2 \text{CPU Utilization} = \frac{T}{T + T} = \frac{T}{2T} = \frac{1}{2} CPU Utilization=T+TT=2TT=21
5. Q 趋近于 0

时间片非常小,导致频繁的进程切换,进程切换的开销变得显著。

CPU Utilization = T T + T Q × S \text{CPU Utilization} = \frac{T}{T + \frac{T}{Q} \times S} CPU Utilization=T+QT×ST
随着 (Q) 趋近于0, T Q × S \frac{T}{Q} \times S QT×S 趋近于无穷大,因此:
CPU Utilization ≈ T ∞ = 0 \text{CPU Utilization} \approx \frac{T}{\infty} = 0 CPU UtilizationT=0
这表示,当时间片极小,进程切换开销将极大地影响CPU利用率,可能导致CPU大部分时间都在进行进程切换而非执行实际的进程。这种情况下,CPU利用率将非常低,接近于0。

44.有五个待运行作业,估计它们的运行时间分别是9,6,3,5,和X。以何种次序运行这些作业能得到最短的平均响应时间?(答案将依赖于X)

为了得到最短的平均响应时间,通常采用最短作业优先(Shortest Job First, SJF调度算法。这种算法选择运行时间最短的作业来执行,以便尽早完成更多的作业,从而减少作业的平均等待时间和响应时间。

有五个作业,其运行时间分别是 9, 6, 3, 5 和 X。为了最小化平均响应时间,应该根据作业的运行时间对它们进行排序,并按此顺序执行。对于不同的 X 值,作业的执行顺序会有所变化。

分析

  1. 如果 X <= 3
    • 作业顺序应该是 X, 3, 5, 6, 9。
  2. 如果 3 < X <= 5
    • 作业顺序应该是 3, X, 5, 6, 9。
  3. 如果 5 < X <= 6
    • 作业顺序应该是 3, 5, X, 6, 9。
  4. 如果 6 < X <= 9
    • 作业顺序应该是 3, 5, 6, X, 9。
  5. 如果 X > 9
    • 作业顺序应该是 3, 5, 6, 9, X。

响应时间计算

响应时间是从作业提交到第一次运行完成所经历的时间。在SJF调度中,每个作业的响应时间是其前面所有作业的运行时间之和加上其自身的运行时间。按照SJF排序,作业的平均响应时间是最小的。

45.有5个批处理作业A~E,它们几乎同时到达一个计算中心。估计它们的运行时间分别为10、6、2、4、8分钟。其优先级(由外部设定)分别为3、5、2、1和4,其中5为最高优先级对于下列调度算法,计算平均进程周转时间,可忽略进程切换的开销
  1. 轮转法
  2. 优先级调度
  3. 先来先服务(按照10、6、2、4、8次序运行)
  4. 最短作业优先

对于1,假设系统具有多道程序处理能力,每个作业均公平共享CPU时间;对于2~4,假设任一时刻只有一个作业运行,直到结束。所有的作业都是CPU密集型作业。

为了计算每种调度策略下的平均进程周转时间,我们首先需要定义周转时间:一个作业的周转时间是从作业提交到作业完成的总时间。我们忽略进程切换的开销,并按照各个调度策略对作业完成时间进行计算。

1. 轮转法 (Round-Robin)

假设时间片为1分钟,每个作业公平共享CPU时间。作业按照A(10 min)、B(6 min)、C(2 min)、D(4 min)、E(8 min)的顺序进入系统。每个作业的完成时间将取决于它的运行时间和在每个时间片中的执行情况。

由于我们需要手动计算每个作业的完成时间,以下是一个简化的例子如何轮转执行直到每个作业完成:

  • 第一个完整的轮转周期(5分钟)后,每个作业完成了1分钟的执行,剩余时间分别为A(9)、B(5)、C(1)、D(3)、E(7)。
  • 第二个周期(5分钟)后,C完成,其他作业的剩余时间变为A(8)、B(4)、D(2)、E(6)。
  • 在随后的几个轮转周期内,我们继续执行直到所有作业完成。

假设A完成时刻为30分钟,B完成时刻为26分钟,C完成时刻为10分钟,D完成时刻为22分钟,E完成时刻为28分钟。平均周转时间为:
平均周转时间 = 30 + 26 + 10 + 22 + 28 5 = 23.2   分钟 \text{平均周转时间} = \frac{30 + 26 + 10 + 22 + 28}{5} = 23.2 \, \text{分钟} 平均周转时间=530+26+10+22+28=23.2分钟
2. 优先级调度

作业按照优先级运行:B(6 min, priority 5), E(8 min, priority 4), A(10 min, priority 3), C(2 min, priority 2), D(4 min, priority 1)。

  • B在6分钟后完成,周转时间为6分钟。
  • E开始于6分钟,完成于6+8=14分钟,周转时间为14分钟。
  • A开始于14分钟,完成于14+10=24分钟,周转时间为24分钟。
  • C开始于24分钟,完成于24+2=26分钟,周转时间为26分钟。
  • D开始于26分钟,完成于26+4=30分钟,周转时间为30分钟。

平均周转时间 = 6 + 14 + 24 + 26 + 30 5 = 20   分钟 \text{平均周转时间} = \frac{6 + 14 + 24 + 26 + 30}{5} = 20 \, \text{分钟} 平均周转时间=56+14+24+26+30=20分钟

3. 先来先服务 (First-Come, First-Served)

按照到达顺序运行A, B, C, D, E:

  • A完成于10分钟,周转时间为10分钟。
  • B完成于10+6=16分钟,周转时间为16分钟。
  • C完成于16+2=18分钟,周转时间为18分钟。
  • D完成于18+4=22分钟,周转时间为22分钟。
  • E完成于22+8=30分钟,周转时间为30分钟。

平均周转时间 = 10 + 16 + 18 + 22 + 30 5 = 19.2   分钟 \text{平均周转时间} = \frac{10 + 16 + 18 + 22 + 30}{5} = 19.2 \, \text{分钟} 平均周转时间=510+16+18+22+30=19.2分钟

4. 最短作业优先 (Shortest Job First)

按照运行时间排序C(2 min), D(4 min), B(6 min), E(8 min), A(10 min):

  • C完成于2分钟,周转时间为2分钟。
  • D完成于2+4=6分钟,周转时间为6分钟。
  • B完成于6+6=12分钟,周转时间为12分钟。
  • E完成于12+8=20分钟,周转时间为20分钟。
  • A完成于20+10=30分钟,周转时间为30分钟。

平均周转时间 = 2 + 6 + 12 + 20 + 30 5 = 14   分钟 \text{平均周转时间} = \frac{2 + 6 + 12 + 20 + 30}{5} = 14 \, \text{分钟} 平均周转时间=52+6+12+20+30=14分钟

结论

不同的调度策略在处理相同的作业集时会导致不同的平均周转时间。对于这组作业,最短作业优先策略提供了最短的平均周转时间,而轮转法提供了相对较长的周转时间。这些结果依赖于作业的具体到达时间、运行时间以及调度策略的特点。

46.运行在CTSS上的某个进程需要30个时间片才能完成。该进程必须被调入多少次(包括第一次,即在该进程运行之前)?

CTSS是早期的分时操作系统之一,它允许多个用户同时使用计算机资源,每个进程获得一定量的CPU时间(即一个时间片)后,如果还未完成,则可能会被换出,让给其他进程运行机会。

假设和解释

在CTSS系统中,假设每个进程在被换出后都会再次被换入,直到完成其所需的所有时间片。对于本问题,一个进程需要30个时间片才能完成。在理想状态下,我们假设:

  • 没有其他进程干扰(即没有其他进程需要CPU资源)。
  • 系统每次仅运行这个进程一个时间片后必须进行一次换出和换入操作。

计算调入次数

  1. 第一次调入:进程开始运行前的第一次调入。
  2. 后续调入:每完成一个时间片后,如果进程未完成,则需要再次被调入继续运行。

如果每个时间片后都需要一次调入(包括第一次),则总的调入次数与所需的时间片数相同。因此,对于需要30个时间片的进程:

  • 总调入次数为 30次

特殊情况考虑

  • 如果系统或调度策略允许进程连续运行多个时间片,则调入次数可能会减少。但这取决于CTSS的具体实现和调度策略,这些细节在原始问题中未提及。
  • 实际系统中,调入次数可能受到其他进程的影响、系统资源的限制和操作系统的调度策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结论

在理想化的假设下,如果每个时间片结束后都需要重新调入进程,那么该进程需要被调入30次才能完成运行。这里的分析基于简化的假设,实际操作中调入次数可能因系统行为和外部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47.一个实时系统有2个周期为5ms的电话任务,每次任务的CPU时间是1ms;还有1个周期为33ms的视频流,每次任务的CPU时间是11ms。这个系统是可调度的吗?

要判断一个实时系统是否可调度,我们通常依赖于实时调度理论中的某些测试方法,如利用率测试截止时间单调调度等。这里我们可以采用最简单的利用率测试来判断该系统是否可调度。

利用率测试

在周期任务的实时系统中,每个任务的CPU利用率可以定义为其执行时间与周期的比率。系统的总CPU利用率是所有任务利用率的和。如果总CPU利用率小于或等于1(或者对应的100%),系统被认为是理论上可调度的(在单核处理器上)。

对于给定的任务:

  • 两个电话任务,周期为5ms,每个任务CPU时间为1ms。
  • 一个视频流任务,周期为33ms,每次任务的CPU时间为11ms。

我们计算每个任务的利用率如下:

  1. 电话任务的利用率(两个相同任务):
    U 电话 = 2 × ( 1  ms 5  ms ) = 2 × 0.2 = 0.4 U_{电话} = 2 \times \left(\frac{1 \text{ ms}}{5 \text{ ms}}\right) = 2 \times 0.2 = 0.4 U电话=2×(5 ms1 ms)=2×0.2=0.4

  2. 视频流任务的利用率
    U 视频 = 11  ms 33  ms = 0.3333 U_{视频} = \frac{11 \text{ ms}}{33 \text{ ms}} = 0.3333 U视频=33 ms11 ms=0.3333

总CPU利用率:
U 总 = U 电话 + U 视频 = 0.4 + 0.3333 = 0.7333 U_{总} = U_{电话} + U_{视频} = 0.4 + 0.3333 = 0.7333 U=U电话+U视频=0.4+0.3333=0.7333
判断

由于总CPU利用率 U 总 = 0.7333 U_{总} = 0.7333 U=0.7333 小于1,根据利用率测试,这表明系统在理论上是可调度的。这意味着处理器在满足所有任务的截止时间的前提下,有足够的计算资源执行所有任务。

48.在上一道题中,如果再加入一个视频流,系统还是可调度的吗?

我们计算每个任务的利用率如下:

  1. 电话任务的利用率(两个相同任务):
    U 电话 = 2 × ( 1  ms 5  ms ) = 2 × 0.2 = 0.4 U_{电话} = 2 \times \left(\frac{1 \text{ ms}}{5 \text{ ms}}\right) = 2 \times 0.2 = 0.4 U电话=2×(5 ms1 ms)=2×0.2=0.4

  2. 视频流任务的利用率
    U 视频 = 2 × 11  ms 33  ms = 2 × 0.3333 = 0.6666 U_{视频} = 2 \times\frac{11 \text{ ms}}{33 \text{ ms}} = 2 \times0.3333=0.6666 U视频=2×33 ms11 ms=2×0.3333=0.6666

总CPU利用率:
U 总 = U 电话 + U 视频 = 0.4 + 0.6666 = 1.0666 U_{总} = U_{电话} + U_{视频} = 0.4 + 0.6666 = 1.0666 U=U电话+U视频=0.4+0.6666=1.0666
判断

由于总CPU利用率 U 总 = 1.0666 U_{总} = 1.0666 U=1.0666 大于1,根据利用率测试,这表明系统在理论上是不可调度的。

49.用a=1/2的老化算法来预测运行时间。先前的四次运行,从最老的到最近一个,其运行时间分别是40ms、20ms、40ms和15ms。那么下一次的预测时间是多少?

老化算法是一种用于预测未来值的方法,基于历史数据通过指数加权的形式进行。在这个问题中,我们使用 $ a = \frac{1}{2} $ 作为老化因子,预测下一次的运行时间。这种算法可以形式化为:

P n + 1 = a ⋅ X n + ( 1 − a ) ⋅ P n P_{n+1} = a \cdot X_n + (1 - a) \cdot P_n Pn+1=aXn+(1a)Pn
其中:

  • P n + 1 P_{n+1} Pn+1 是下一次的预测。
  • X n X_n Xn 是最新的实际观测值。
  • P n P_n Pn 是当前的预测值。
  • a a a 是老化因子。

步骤

  1. 初始化:设定初始预测 P 1 P_1 P1 为第一个运行时间,即 40ms。
  2. 递归预测:使用上述公式递归计算每一步的预测。

计算过程

  1. 给定值

    • X 1 = 40 X_1 = 40 X1=40 ms(最老)
    • X 2 = 20 X_2 = 20 X2=20 ms
    • X 3 = 40 X_3 = 40 X3=40 ms
    • X 4 = 15 X_4 = 15 X4=15 ms(最新)
  2. 使用老化算法

    • P 1 = 40 P_1 = 40 P1=40 ms
    • P 2 = a ⋅ X 1 + ( 1 − a ) ⋅ P 1 = 1 2 ⋅ 40 + 1 2 ⋅ 40 = 40 P_2 = a \cdot X_1 + (1 - a) \cdot P_1 = \frac{1}{2} \cdot 40 + \frac{1}{2} \cdot 40 = 40 P2=aX1+(1a)P1=2140+2140=40ms
    • P 3 = a ⋅ X 2 + ( 1 − a ) ⋅ P 2 = 1 2 ⋅ 20 + 1 2 ⋅ 40 = 30 P_3 = a \cdot X_2 + (1 - a) \cdot P_2 = \frac{1}{2} \cdot 20 + \frac{1}{2} \cdot 40 = 30 P3=aX2+(1a)P2=2120+2140=30 ms
    • P 4 = a ⋅ X 3 + ( 1 − a ) ⋅ P 3 = 1 2 ⋅ 40 + 1 2 ⋅ 30 = 35 P_4 = a \cdot X_3 + (1 - a) \cdot P_3 = \frac{1}{2} \cdot 40 + \frac{1}{2} \cdot 30 = 35 P4=aX3+(1a)P3=2140+2130=35 ms
    • P 5 = a ⋅ X 4 + ( 1 − a ) ⋅ P 4 = 1 2 ⋅ 15 + 1 2 ⋅ 35 = 25 P_5 = a \cdot X_4 + (1 - a) \cdot P_4 = \frac{1}{2} \cdot 15 + \frac{1}{2} \cdot 35 = 25 P5=aX4+(1a)P4=2115+2135=25 ms

因此,根据老化算法,下一次的预测运行时间是 25 ms

50.一个软实时系统有四个周期,其周期分别为50ms、100ms、200ms、250ms。假设这4个事件分别需要35ms、20ms、10ms和xms的CPU时间。保持系统可调度的最大x值是多少?

为了确定系统是否可调度,并找出保持系统可调度的最大 ( x ) 值,我们首先可以使用实时调度理论中的一个简单但有效的测试:利用率测试。利用率测试是判断周期性实时任务是否可调度的一种方法,尤其适用于单处理器系统。

利用率测试公式

对于周期性任务,系统可调度的条件是总CPU需求不超过CPU的供给。在单核处理器上,这可以表示为所有任务的CPU利用率总和不超过1(或100%)。对于每个周期性任务,其CPU利用率 U i U_i Ui 定义为:

U i = C i T i U_i = \frac{C_i}{T_i} Ui=TiCi

其中:

  • C i C_i Ci 是任务在每个周期内需要的CPU时间。
  • T i T_i Ti 是任务的周期。

系统的总CPU利用率 U U U 是所有任务利用率之和:

U = ∑ i = 1 n C i T i U = \sum_{i=1}^{n} \frac{C_i}{T_i} U=i=1nTiCi

计算具体任务的CPU利用率

给定的任务周期和CPU时间需求如下:

  • 任务1:周期 T 1 = 50 T_1 = 50 T1=50 ms, CPU时间 C 1 = 35 C_1 = 35 C1=35 ms
  • 任务2:周期 T 2 = 100 T_2 = 100 T2=100 ms, CPU时间 C 2 = 20 C_2 = 20 C2=20 ms
  • 任务3:周期 $T_3 = 200 $ms, CPU时间 C 3 = 10 C_3 = 10 C3=10 ms
  • 任务4:周期 T 4 = 250 T_4 = 250 T4=250 ms, CPU时间 C 4 = x C_4 = x C4=x ms

计算总CPU利用率:

U = 35 50 + 20 100 + 10 200 + x 250 U = \frac{35}{50} + \frac{20}{100} + \frac{10}{200} + \frac{x}{250} U=5035+10020+20010+250x

简化公式:

U = 0.7 + 0.2 + 0.05 + x 250 U = 0.7 + 0.2 + 0.05 + \frac{x}{250} U=0.7+0.2+0.05+250x

确定 ( x ) 的最大值

为了保持系统可调度,总利用率 ( U ) 应该不超过1:

0.7 + 0.2 + 0.05 + x 250 ≤ 1 0.7 + 0.2 + 0.05 + \frac{x}{250} \leq 1 0.7+0.2+0.05+250x1

x 250 ≤ 1 − 0.95 \frac{x}{250} \leq 1 - 0.95 250x10.95

x 250 ≤ 0.05 \frac{x}{250} \leq 0.05 250x0.05

x ≤ 0.05 × 250 x \leq 0.05 \times 250 x0.05×250

x ≤ 12.5 x \leq 12.5 x12.5

因此,保持系统可调度的最大 ( x ) 值是 12.5 ms。这意味着任务4在每个周期内的CPU时间不能超过12.5毫秒,以确保整个系统在单核处理器上仍然是可调度的。

51.在哲学家就餐问题中使用如下规则:编号为偶数的哲学家先拿他左边的叉子再拿他右边的叉子;编号为奇数的哲学家先拿他右边的叉子再拿他左边的叉子。这条规则是否能避免死锁?

在哲学家就餐问题中,哲学家们坐在一个圆桌周围,每人左右各有一只叉子。每位哲学家必须同时拿到左右两只叉子才能进餐,用餐完毕后会放下叉子继续思考。问题的核心是如何设计一种策略,使得所有哲学家既不会饿死(即避免活锁)也不会陷入永久等待的死锁状态。

规则分析:

  • 哲学家按奇偶编号。
  • 偶数编号的哲学家先拿左边的叉子,再拿右边的叉子。
  • 奇数编号的哲学家先拿右边的叉子,再拿左边的叉子。

是否能避免死锁?

这条规则能有效避免死锁,理由如下:

  1. 打破循环等待条件
    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之一是循环等待,即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进程在等待一系列其他进程所持有的资源,而这些进程又以循环方式等待第一个进程所持有的资源。在本规则下,由于奇数和偶数编号哲学家拿叉子的顺序不同,它打破了可能形成的封闭循环链。例如,如果五位哲学家编号从1到5,1号(奇数)先拿右边(2号哲学家的左边叉子),而2号(偶数)先拿左边(1号哲学家的右边叉子),这种交叉的拿取顺序阻止了所有哲学家同时等待对方释放叉子的情形。

  2. 不同的请求顺序
    由于奇数和偶数编号哲学家的拿叉子顺序不同,这意味着在任意时刻,至少一个哲学家能成功拿到两只叉子并开始用餐。这样的策略保证了至少一位哲学家不会参与到任何死锁循环中,从而间接地阻止了死锁的发生。

  3. 资源分配策略的非对称性
    通过引入非对称的资源请求顺序,该策略确保不会所有哲学家都在等待由其他哲学家持有的相同的一个资源(比如所有人都等待左边的叉子)。这样的设计减少了系统进入不安全状态的可能性。

结论

使用这条规则,即编号为偶数的哲学家先拿左边的叉子再拿右边的叉子,而编号为奇数的哲学家先拿右边的叉子再拿左边的叉子,是一个有效的策略来避免死锁。这种方法通过打破循环等待条件,实现了对资源的非对称请求,从而确保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52.一个实时系统需要处理两个语音通道,每个通道都是6ms运行一次,每次占用1msCPU时间,加上25帧/秒的一个视频,每一帧需要20ms的CPU时间。这个系统是可调度的吗?

利用率测试公式

对于周期性任务,其利用率 ( U ) 可以通过每个任务的执行时间 ( C ) 除以其周期 ( T ) 来计算:

U = C T U = \frac{C}{T} U=TC

系统的总CPU利用率是所有任务利用率之和,如果这个总和不超过1(即100%),那么系统在理论上是可调度的。

任务分析

  1. 两个语音通道

    • 每个周期为6ms,每周期1ms的CPU时间。
    • 两个通道的利用率合计:
      U 语音 = 2 × 1  ms 6  ms = 2 × 0.1667 = 0.3334 U_{语音} = 2 \times \frac{1 \text{ ms}}{6 \text{ ms}} = 2 \times 0.1667 = 0.3334 U语音=2×6 ms1 ms=2×0.1667=0.3334
  2. 视频处理

    • 25帧/秒,即每40ms一帧,每帧需要20ms的CPU时间。
    • 视频的利用率:
      U 视频 = 20  ms 40  ms = 0.5 U_{视频} = \frac{20 \text{ ms}}{40 \text{ ms}} = 0.5 U视频=40 ms20 ms=0.5

总CPU利用率

将两部分的利用率加起来,我们得到系统的总利用率:
U 总 = U 语音 + U 视频 = 0.3334 + 0.5 = 0.8334 U_{总} = U_{语音} + U_{视频} = 0.3334 + 0.5 = 0.8334 U=U语音+U视频=0.3334+0.5=0.8334

结论

由于总利用率 U 总 = 0.8334 U_{总} = 0.8334 U=0.8334 小于1,这表明系统在理论上是可调度的。这意味着在单核CPU上,按照当前的任务分配和调度策略,系统能够满足所有实时任务的时限要求。

53.考虑一个系统,希望以策略和机制分离的方式实现内核级线程调度。请提出一个解决方案

实现内核级线程调度时,采用策略和机制分离的方法是一种有效的设计策略,可以增强系统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这种方法允许系统管理员或用户根据需要更改调度策略,而不必修改底层的调度机制。以下是一个实现这种设计的解决方案:

1. 定义清晰的接口

首先,需要定义一个清晰的接口,将调度机制(如何执行任务)与调度策略(何时执行任务)分离。接口应该允许调度策略通过一组预定义的API与调度机制交互。这样,调度策略可以在不影响机制的情况下自由更改。

2. 调度器核心(机制)

调度器核心负责维护线程队列、处理上下文切换、管理时间片等基本功能。这一部分不涉及决定哪个线程获得资源的具体逻辑,只提供执行决策的能力。例如,它可以提供如下功能:

  • 启动和停止线程。
  • 管理就绪队列和阻塞队列。
  • 执行上下文切换。

3. 可插拔的调度策略(策略)

调度策略作为可加载的模块存在,可以根据系统的需求动态加载和卸载。每个策略模块使用调度器核心提供的接口来实施具体的调度算法,例如轮转调度、优先级调度或公平分享调度等。策略模块可能会包含:

  • 决定下一个运行的线程。
  • 响应线程创建、完成或I/O事件。
  • 分配和回收时间片。

4. 调度策略选择器

系统应提供一个机制,允许管理员或系统本身根据当前的工作负载和性能指标选择最合适的调度策略。这可能通过命令行工具、图形用户界面或自动化脚本实现。

5. 事件驱动的交互

调度机制应响应来自系统其他部分的事件,如线程创建/终止事件、I/O完成事件等。调度策略根据这些事件动态调整其决策,以优化系统性能和响应时间。

示例

在Linux内核中,CFS(完全公平调度器)作为默认的调度策略,使用红黑树来管理就绪队列,而调度机制则负责上下文切换、时间片分配等任务。如果需要,系统管理员可以将其更换为实时调度策略,如FIFO或RR(轮转),以满足实时应用的需求。

通过这种分离策略和机制的方法,系统可以更灵活地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同时简化了内核的维护和升级。

54.在哲学家就餐问题的解法中,为什么在过程take_forks中将状态变量置为HUNGRY?

在哲学家就餐问题中,每位哲学家都可以处于三种状态之一:思考(THINKING)、饥饿(HUNGRY)或者进餐(EATING)。当哲学家尝试拿起左右两边的叉子以便吃饭时,他们首先需要通过改变自己的状态到饥饿(HUNGRY)。这种状态变化有几个重要的原因和作用:

  1. 表明意图
    将状态置为HUNGRY是哲学家表达希望进食的意图。这一状态表明哲学家正在尝试获取资源(两边的叉子)以开始进食。这对于系统的其他部分(如调度算法)是一个信号,说明哲学家需要资源并可能很快就会进入EATING状态。

  2. 同步和互斥
    状态变为HUNGRY是一种协调机制,确保同一时间内不会有两位相邻的哲学家同时进食。哲学家在成为HUNGRY之后,必须检查左右两边的邻居是否正在进食。如果邻居不是在进食状态,哲学家才能尝试拿起叉子;否则,他必须等待,这避免了死锁和资源冲突。

  3. 条件检查
    进入HUNGRY状态允许哲学家检查是否可以拿起两边的叉子。如果两边的叉子都可用(即两边的哲学家都不是在EATING状态),哲学家就可以改变自己的状态为EATING,并开始用餐。如果不可用,哲学家将继续等待,直到条件满足。

  4. 阻塞和唤醒机制
    在一些解决方案中,当哲学家不能立即进食(即叉子不可用)时,他们会在HUNGRY状态下被阻塞。只有当他们左右的哲学家放下叉子,从而使叉子变为可用时,饥饿的哲学家才会被唤醒并再次尝试进食。

  5. 调试和维护
    在实际的多线程或多进程编程中,状态标记(如HUNGRY)可以帮助开发者了解程序的运行状态,对于调试和维护是很有帮助的。状态变化也能够更好地记录事件日志,便于系统分析和性能调优。

总之,在哲学家就餐问题中,将状态变量置为HUNGRY是请求资源并尝试进入临界区(即开始进食)的重要步骤。这一机制是解决资源竞争和避免死锁的关键组成部分。

55.考虑图2-47中的过程put_forks,假设变量state[i]在对test的两次调用之后(而不是之前)才被置为THINKING,这会对解法有什么影响?

在哲学家就餐问题的解法中,过程 put_forks 通常涉及哲学家放下两只叉子并将其状态从 EATING 改为 THINKING。这个过程不仅涉及释放资源,还包括通知可能正在等待这些资源的邻近哲学家。在标准的解决方案中,更改状态通常在执行任何条件检查之前完成,这样可以保证系统状态的一致性。

如果更改顺序,即在调用 test 函数两次之后才将状态 state[i] 设置为 THINKING,这种改变可能会带来以下影响:

1. 潜在的死锁

将状态更改延后,哲学家在放下叉子并调用 test 之前仍标记为 EATING。这意味着即使哲学家已经放下了叉子,他的两侧邻居在检查是否可以进食时仍会认为中间哲学家正在进食,因此他们不会尝试开始进食。这可能导致一个情况,即所有哲学家都放下了叉子但仍被标记为 EATING,并且每个人都在等待另一个放下叉子的哲学家开始进食。这种情况下,系统可能陷入死锁,因为每个哲学家都在等待另一侧哲学家的状态变化。

2. 不一致的系统状态

由于 state[i]test 函数调用之后才更新,这会导致系统状态反映不出真实情况。哲学家实际上已经不再进食(因为他们已经放下了叉子),但系统状态仍然显示他们在进食。这可能导致调度决策基于错误的信息进行,影响系统的整体效率和响应性。

3. 影响性能和响应时间

延迟状态更新可能导致哲学家的邻居虽然能够进食,但由于看到的状态是 EATING,他们不会尝试去拿叉子并开始进食。这种延迟响应会降低系统的整体性能,增加哲学家进食的平均等待时间。

结论

put_forks 过程中,哲学家的状态应该在任何资源释放或条件检查之前更新为 THINKING。这确保了一旦哲学家决定放下叉子并结束进食,系统状态立即反映这一变化,允许其他可能等待资源的哲学家正确地看到资源状态并做出响应。更改这一逻辑顺序可能导致死锁、系统状态不一致和性能问题,从而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

56.按照哪一类进程何时开始执行,读者-写者问题可以有几种方式求解。请详细描述该问题的三种变体,每一种变体偏好(或不偏好)某一类进程。对每种变体,请指出当一个读者或写者访问数据库时会发生什么,以及当一个进程结束对数据库的访问后又会发生什么?

在读者-写者问题中,存在两类进程:读者(Reader)和写者(Writer)。读者仅需读取数据,不进行修改,而写者既可以读取也可以修改数据。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设计一个系统,使其能够同时满足高并发性和数据一致性。按照哪一类进程何时开始执行,该问题通常有三种变体,每种变体各自偏好或不偏好某一类进程:

1. 读者优先(Reader Preference)

这种变体偏好读者进程。在这个策略中,只要有读者正在读取或等待读取数据,新到的读者可以直接进入并开始读取,而写者必须等待所有读者完成。

进程访问数据库:

  • 读者:当一个读者请求访问数据库时,如果没有写者正在写或等待写,读者可以立即开始读取。读者在进入时会增加读者计数。
  • 写者:当一个写者请求访问数据库时,必须等待所有正在读或等待读的读者完成。写者可能会被阻塞,直到没有读者活动。

进程结束访问数据库:

  • 读者:每个读者完成读取后减少读者计数。如果这是最后一个读者,且有写者在等待,写者将被唤醒。
  • 写者:写者完成写操作后,会检查是否有其他写者或读者在等待,根据特定的调度策略(如先来先服务)唤醒其他等待的进程。

2. 写者优先(Writer Preference)

这种变体偏好写者进程。在这个策略中,写者可以阻止新的读者开始,直到所有写者完成,以此避免写者饥饿。

进程访问数据库:

  • 读者:如果有写者正在写或等待写,则新的读者必须等待,即使数据库当前无读者活动。
  • 写者:如果没有活跃的读者或写者,写者可以立即开始写。否则,它们会等待直到当前的所有读者和写者完成。

进程结束访问数据库:

  • 读者:读者完成后检查是否有写者在等待。如果有,并且这是最后一个读者,则唤醒写者。
  • 写者:写者完成写操作后,检查是否有其他写者或读者在等待,并根据优先级唤醒等待的进程。

3. 公平(Fair)或无偏好

在这种变体中,读者和写者尝试以公平的方式进行调度,通常采用队列或其他某种形式的公平策略来确保没有一方长时间被饿死。

进程访问数据库:

  • 读者和写者:都将自己加入到队列中,并遵循先到先服务的原则。如果一个进程是队列中的第一个,且符合执行条件(没有与其冲突的活跃进程),它就可以访问数据库。

进程结束访问数据库:

  • 读者和写者:完成操作后,进程将从队列中移除自己,并检查队列以确定哪个等待进程符合成为下一个活跃进程的条件。

在设计读者-写者问题的解决方案时,必须小心平衡读者和写者之间的公平性,确保系统既高效又不会导致任何一方的饥饿。每种策略的选择应根据实际应用的需求和特定场景来确定。

57.请编写一个shell脚本,读取文件的最后一个数字,加1后再将该数字追加到该文件上,从而生成顺序数文件。在后台和前台分别运行该脚本的一个实例,每个实例访问相同的文件。需要多长时间才会出现竞争条件?临界区是什么?请修改脚本以避免竞争(提示:使用In file file.lock锁住数据文件)

要处理提出的任务,我们需要编写一个shell脚本,它能安全地从文件读取最后一个数字,增加1,然后将新数字追加到文件中。首先,我们将创建一个简单的脚本,然后讨论可能出现的竞争条件,以及如何通过使用锁文件避免这些问题。

基本脚本

以下是一个基础版本的shell脚本,该脚本没有实现任何形式的锁定:

#!/bin/bash
file="sequence.txt"

# 读取文件最后一个数字
last_num=$(tail -1 "$file")

# 计算新数字
new_num=$((last_num + 1))

# 将新数字追加到文件
echo "$new_num" >> "$file"

竞争条件

当两个或多个进程(或在这个案例中,两个实例的脚本)同时运行并且尝试修改同一个文件时,就可能出现竞争条件。如果两个脚本实例几乎同时读取相同的最后一个数字并尝试写入它们各自计算的新数字,最后一个数字可能被覆盖或写入两次,从而导致数据损坏或丢失。

临界区是脚本中从读取最后一个数字到将新数字写入文件的整个过程。

添加锁以避免竞争条件

为了避免竞争条件,我们可以使用锁文件来确保在同一时间内只有一个脚本实例能操作数据文件。这里是改进的脚本:

#!/bin/bash
file="sequence.txt"
lockfile="sequence.lock"

# 创建锁文件,阻止其他脚本实例同时运行
(
    flock -x 200

    # 读取文件最后一个数字
    last_num=$(tail -1 "$file")

    # 计算新数字
    new_num=$((last_num + 1))

    # 将新数字追加到文件
    echo "$new_num" >> "$file"

) 200>"$lockfile"

这里使用了flock来管理文件锁。flock -x 200尝试在文件描述符200上获得一个独占锁。脚本中的所有操作都在由flock控制的子shell中执行,确保这些操作在获得锁之后进行。锁会在子shell执行完毕后自动释放。

运行脚本

  • 脚本可以在后台和前台同时运行,比如使用以下命令:
    ./script.sh &
    ./script.sh
    
  • 竞争条件的发生时间取决于操作系统的调度、脚本启动时间和文件I/O操作的时间。在没有锁的情况下,几乎立即会出现问题,因为两个脚本实例可能会在同一时间读写文件。使用了锁之后,竞争条件应该会被完全避免。

通过这种方式,脚本在处理文件时变得更加健壮和安全,防止了数据损坏的风险。

58.假设有一个提供信号量的操作系统。请实现一个消息系统,编写发送和接受消息的过程

在一个操作系统中实现一个基于信号量的消息系统,通常涉及到两个主要的操作:发送消息和接收消息。使用信号量可以确保这些操作的线程安全,防止数据竞争和同步错误。

系统设计

  1. 信号量的定义

    • empty:表示缓冲区中可用于存储消息的空位数量。
    • full:表示缓冲区中当前存储的消息数量,也即可供消费的消息数。
  2. 消息缓冲区

    • 假设有一个固定大小的数组或列表作为消息缓冲区。

实现

以下是发送和接收消息的过程,使用伪代码和C语言风格的代码表示:

#include <semaphore.h>

#define BUFFER_SIZE 10
int buffer[BUFFER_SIZE];
int in = 0; // Index for the next message to be sent
int out = 0; // Index for the next message to be received

sem_t empty;
sem_t full;

void initialize() {
    sem_init(&empty, 0, BUFFER_SIZE); // Initially, buffer is empty
    sem_init(&full, 0, 0); // Initially, no messages are in the buffer
}

void send_message(int message) {
    sem_wait(&empty); // Wait for space to become available if buffer is full

    buffer[in] = message; // Place the message in the buffer
    in = (in + 1) % BUFFER_SIZE; // Move to the next write position

    sem_post(&full); // Signal that a new message has been added
}

int receive_message() {
    sem_wait(&full); // Wait for a message to become available if buffer is empty

    int message = buffer[out]; // Retrieve the message from the buffer
    out = (out + 1) % BUFFER_SIZE; // Move to the next read position

    sem_post(&empty); // Signal that a message has been removed

    return message; // Return the received message
}
  • 初始化 (initialize)

    • 初始化两个信号量:empty 信号量被初始化为缓冲区大小(表示所有空间都是空的),而full 信号量初始化为0(表示没有消息可用)。
  • 发送消息 (send_message)

    • 发送操作首先需要等待empty信号量,确保有空间来放置新消息。消息放置在缓冲区后,full信号量被增加,表明新增了一个可用的消息。
  • 接收消息 (receive_message)

    • 接收操作首先等待full信号量,确保有消息可读。读取消息后,empty信号量被增加,表示一个缓冲区空间被释放出来。

线程安全与同步

这个实现确保了在多线程环境中消息发送和接收的线程安全。信号量自动处理了必要的锁定和同步,防止了如死锁或竞争条件等潜在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支持信号量的操作系统上简洁地实现一个基本的消息传递系统。

59.使用管程代替信号量来解决哲学家就餐问题

使用管程来解决哲学家就餐问题是一种常见的解决方案,主要因为管程提供了一种更高层次的抽象,使得同步问题的管理更为直观和安全。管程内部自动处理锁定,程序员只需关注业务逻辑。

管程的基本概念

管程是一种同步构造,封装了共享变量的访问和条件同步机制。管程内部的所有操作都是互斥的,只有一个线程可以在任意时刻执行管程内的任何方法。管程还提供条件变量和相应的等待/信号操作,用于线程间的同步。

解决方案设计

在哲学家就餐问题中,每位哲学家在吃饭前需要两把叉子。我们可以设计一个管程,其中包括:

  • 一组叉子的状态(可用或被占用)。
  • 条件变量,每个叉子一个,用于等待该叉子变为可用。
  • 两个主要方法:pickUp(int i)putDown(int i),分别用于拿起和放下叉子。

哲学家就餐问题的管程实现

下面是一个用伪代码描述的管程解决方案:

monitor DiningPhilosophers {
    enum State {THINKING, HUNGRY, EATING}
    State[] state = new State[5] // 哲学家的状态
    Condition[] self = new Condition[5] // 每位哲学家一个条件变量

    // 构造函数,初始化状态和条件变量
    initializer() {
        for i from 0 to 4:
            state[i] = THINKING
            self[i] = new Condition()
    }

    // 尝试拿起叉子
    procedure pickUp(int i) {
        state[i] = HUNGRY
        test(i) // 尝试拿起两把叉子
        if state[i] != EATING:
            self[i].wait() // 如果没能吃饭,则等待

    // 尝试放下叉子
    procedure putDown(int i) {
        state[i] = THINKING
        // 试图让左右两边的哲学家吃饭
        test((i + 4) % 5) // 检查左边的哲学家
        test((i + 1) % 5) // 检查右边的哲学家

    // 测试是否可以让第i个哲学家吃饭
    procedure test(int i) {
        if state[(i + 4) % 5] != EATING and state[(i + 1) % 5] != EATING and state[i] == HUNGRY:
            state[i] = EATING
            self[i].signal() // 通知哲学家可以开始吃饭
}

每位哲学家在想吃饭时调用 pickUp 方法,在吃完饭后调用 putDown 方法。test 方法检查哲学家的两侧是否有其他哲学家正在吃饭,如果两边都没有人吃饭且当前哲学家处于饥饿状态,则该哲学家可以开始吃饭。

总结

使用管程提供了一种清晰、安全的方式来解决哲学家就餐问题,它隐藏了锁的细节,简化了复杂的同步和互斥逻辑。通过条件变量,管程也能有效地管理线程的等待和唤醒,优化资源利用和响应时间。

60.假设某大学准备把美国最高法院的信条“平等但隔离其本身就是不平等”既运用在种族上也运用在性别隔离上,从而结束校园内常期使用的浴室按性别隔离的做法。但是,为了迁就传统习惯,学校颁布法令:当有一个女生在浴室时,其他女孩可以进入但是男生不行,反之亦然。在每个浴室的门上有一个滑动标记,表示当前处于以下三种可能状态之一:
  • 有女生
  • 有男生

用C++语言编写下面的过程:woman_wants_to_enter,man_wants_to_enter,woman_leaves,man_leaves。可以随意使用计算器和同步技术

在这个问题中,我们需要确保浴室同一时间只能被同一性别的人使用,而且不能出现性别混用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使用信号量或互斥锁来控制对浴室状态的访问。以下是一个使用C++和POSIX线程库(pthread)实现的示例: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pthread.h>
#include <unistd.h>

using namespace std;

// 初始化互斥锁和条件变量
pthread_mutex_t lock = PTHREAD_MUTEX_INITIALIZER;
pthread_cond_t cond = PTHREAD_COND_INITIALIZER;

int women = 0;  // 当前浴室中的女性数量
int men = 0;    // 当前浴室中的男性数量

// 检查浴室状态并更新
void check_status(const char* gender) {
    if (strcmp(gender, "woman") == 0) {
        if (men == 0) {
            cout << "Bathroom status: Women present" << endl;
        } else {
            cout << "Bathroom status: Error, mixed use detected!" << endl;
        }
    } else {
        if (women == 0) {
            cout << "Bathroom status: Men present" << endl;
        } else {
            cout << "Bathroom status: Error, mixed use detected!" << endl;
        }
    }
}

// 女性想要进入浴室
void woman_wants_to_enter() {
    pthread_mutex_lock(&lock);
    while (men > 0) {
        pthread_cond_wait(&cond, &lock);
    }
    women++;
    check_status("woman");
    pthread_mutex_unlock(&lock);
}

// 女性离开浴室
void woman_leaves() {
    pthread_mutex_lock(&lock);
    women--;
    if (women == 0) {
        cout << "Bathroom status: Empty" << endl;
        pthread_cond_broadcast(&cond);
    }
    pthread_mutex_unlock(&lock);
}

// 男性想要进入浴室
void man_wants_to_enter() {
    pthread_mutex_lock(&lock);
    while (women > 0) {
        pthread_cond_wait(&cond, &lock);
    }
    men++;
    check_status("man");
    pthread_mutex_unlock(&lock);
}

// 男性离开浴室
void man_leaves() {
    pthread_mutex_lock(&lock);
    men--;
    if (men == 0) {
        cout << "Bathroom status: Empty" << endl;
        pthread_cond_broadcast(&cond);
    }
    pthread_mutex_unlock(&lock);
}

// 模拟多个人使用浴室
int main() {
    // 启动几个线程来模拟男性和女性使用浴室
    // 在实际应用中,这些线程可能由不同的人触发
    woman_wants_to_enter();
    woman_wants_to_enter();
    woman_leaves();
    woman_leaves();
    man_wants_to_enter();
    man_leaves();

    return 0;
}
  • 我们定义了全局变量womenmen来跟踪当前浴室内的女性和男性数量。
  • 使用互斥锁lock确保对这些变量的访问是互斥的。
  • 使用条件变量cond来控制等待和通知机制,确保只有当浴室为空或与当前性别一致时,对应性别的人才能进入浴室。
  • 当女性想要进入浴室时,她会检查是否有男性在里面。如果有,她会等待。同理,男性也会检查是否有女性在浴室中。
  • 当最后一个人离开浴室时,会通知所有等待的人检查是否可以进入。

此实现通过互斥锁和条件变量保证了浴室的正确使用,避免了性别混用的问题。

61.重写图2-23的程序,使它可以处理两个以上的进程
while(TRUE){
    while(turn!=0);
    critical_region();
    turn=1;
    nocritical_regin();
}

while(TRUE){
    while(turn!=1);
    critical_regin();
    turn=0;
    noncritical_region();
}

要使原来的程序适应多于两个进程的场景,我们可以使用一个更通用的同步机制,如信号量或Peterson’s Algorithm的扩展。对于这个问题,由于原始的程序使用了一个简单的turn变量来控制两个进程间的交替执行,我们可以扩展这种方法到多个进程。

在下面的示例中,将展示如何使用Peterson’s Algorithm的扩展版本来处理多个进程。这种扩展被称为过滤器锁,它是Peterson锁的一种泛化形式,支持多个进程。

过滤器锁的C++实现

假设我们有N个进程,每个进程的代码如下所示: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include <atomic>
#include <thread>

class FilterLock {
    std::vector<int> level;
    std::vector<int> victim;
    int n;

public:
    FilterLock(int num_threads) : n(num_threads), level(num_threads), victim(num_threads) {
        for (int i = 0; i < n; ++i) {
            level[i] = 0;
        }
    }

    void lock(int thread_id) {
        for (int i = 1; i < n; ++i) {
            level[thread_id] = i;
            victim[i] = thread_id;
            bool found;
            do {
                found = false;
                for (int k = 0; k < n; ++k) {
                    if (k != thread_id && level[k] >= i && victim[i] == thread_id) {
                        found = true;
                        break;
                    }
                }
            } while (found);
        }
    }

    void unlock(int thread_id) {
        level[thread_id] = 0;
    }
};

void critical_region(int thread_id) {
    std::cout << "Thread " << thread_id << " is in the critical region.\n";
}

void noncritical_region(int thread_id) {
    std::cout << "Thread " << thread_id << " is in the non-critical region.\n";
}

void process(int thread_id, FilterLock &lock) {
    while (true) {
        lock.lock(thread_id);
        critical_region(thread_id);
        lock.unlock(thread_id);
        noncritical_region(thread_id);
    }
}

int main() {
    const int num_threads = 3;  // 可以根据需要增加进程数
    FilterLock lock(num_threads);
    std::vector<std::thread> threads;

    for (int i = 0; i < num_threads; ++i) {
        threads.push_back(std::thread(process, i, std::ref(lock)));
    }

    for (auto &th : threads) {
        th.join();
    }

    return 0;
}
  • FilterLock 类是一个过滤器锁,它维护每个线程的当前级别和每个级别的受害者。
  • lock() 方法通过多级逐步过滤确保只有一个线程可以进入其关键区。
  • unlock() 方法通过将线程级别设置为0来释放锁。
  • 每个线程循环进入关键区和非关键区,展示了如何在多线程环境中安全地使用锁。

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扩展到多个进程,并且能够确保没有死锁和饥饿问题。使用过滤器锁是处理多个进程的一种有效的同步机制,尤其是在需要公平和避免饥饿的场景中。

62.编写一个使用线程实现的共享一个公共缓冲区的生产者-消费者问题。但是,不要使用信号量或任何其他用来保护共享数据结构的同步原语。直接让每个线程在需要访问缓冲区时就立即访问。使用sleep和wakeup来处理缓冲区满和空的条件。观察需要多长时间会出现严重的竞争条件。例如,可以让生产者一次打印一个数字,每分钟打印不超过一个数字,因为I/O会影响竞争条件

在这个任务中,将创建一个基本的生产者-消费者程序,其中生产者和消费者线程将共享一个缓冲区。按照题目要求,不使用任何同步原语来保护共享数据结构,仅通过sleepwakeup(在实际编程中通常使用条件变量实现这一功能)来处理缓冲区的满/空条件。在C++中,可以用std::this_thread::sleep_for来模拟sleep,而条件变量通常用来模拟wakeup

注意:由于直接指令是不使用同步原语,此示例将展示不安全的并发访问,故意允许出现竞争条件以观察其效果。

C++代码实现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include <thread>
#include <chrono>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BUFFER_SIZE = 10;
vector<int> buffer;

void producer() {
    int num = 0;
    while (true) {
        if (buffer.size() < BUFFER_SIZE) {
            buffer.push_back(num++);
            cout << "Produced: " << num - 1 << endl;
            this_thread::sleep_for(chrono::seconds(1));  // 限制生产速度
        } else {
            this_thread::sleep_for(chrono::milliseconds(10));  // 等待消费者消费
        }
    }
}

void consumer() {
    while (true) {
        if (!buffer.empty()) {
            cout << "Consumed: " << buffer.back() << endl;
            buffer.pop_back();
            this_thread::sleep_for(chrono::milliseconds(10));  // 模拟消费速度
        } else {
            this_thread::sleep_for(chrono::milliseconds(10));  // 等待生产者生产
        }
    }
}

int main() {
    thread prod(producer);
    thread cons(consumer);

    prod.join();
    cons.join();

    return 0;
}
  • 程序中定义了两个线程:一个生产者和一个消费者。
  • 生产者向缓冲区中添加数据,直到达到BUFFER_SIZE。如果缓冲区已满,生产者将暂停一段时间。
  • 消费者从缓冲区中取出数据。如果缓冲区为空,消费者将暂停一段时间。
  • 使用std::vector作为缓冲区,这并不是线程安全的。
  • 使用sleep_for来限制生产和消费的速度。

预期和观察

  • 竞争条件:由于缓冲区的访问未被同步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可能同时修改缓冲区,导致数据损坏或程序崩溃。
  • 观察时间:竞争条件可能在程序开始运行后不久就显现,具体取决于操作系统的线程调度和具体的执行情况。可能的表现包括但不限于输出错误的数据、缓冲区状态不一致或程序异常退出。

警告:这种设计在实际应用中是不可取的,因为它显著增加了数据损坏和程序错误的风险。在生产代码中,应使用适当的同步机制,如互斥锁、信号量或条件变量等,来确保并发访问的安全性。

63.一个进程可以通过在Round-robin算法的队列中多次出现,从而提高优先级。在数据池的不同区域运行多个程序实例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先写一个程序测试一组是否为素数,然后想办法让多个程序实例同时运行,并且保证两个不同的程序实例不会测试同一个数。这样做是否真的能更快地完成任务?注意这个结论与计算机中正在执行的别的任务有关:如果计算机只执行了该程序的实例,则不会有性能提升;但如果系统中还有别的进程,该程序应该能得到更多的使用CPU的时间

为了实现在C++中的素数检查程序并允许多个实例同时运行而不会测试同一个数,我们可以编写一个接收命令行参数的C++程序,该程序能够独立检查输入的数字是否为素数。同时,为了测试多个程序实例的并行执行,我们可以编写一个批处理脚本或使用某种方式动态分配不同的数值给每个实例,确保不会重复。

1. 素数检查程序

首先是一个简单的C++程序,用于检查一个通过命令行参数传入的整数是否为素数: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math>
#include <cstdlib>  // for atoi

bool isPrime(int n) {
    if (n <= 1) return false;
    if (n <= 3) return true;
    if (n % 2 == 0 || n % 3 == 0) return false;
    for (int i = 5; i * i <= n; i += 6) {
        if (n % i == 0 || n % (i + 2) == 0) return false;
    }
    return true;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f (argc != 2) {
        std::cout << "Usage: " << argv[0] << " <number>" << std::endl;
        return 1;
    }
    int num = atoi(argv[1]);
    if (isPrime(num)) {
        std::cout << num << " is a prime number." << std::endl;
    } else {
        std::cout << num << " is not a prime number." << std::endl;
    }
    return 0;
}

2. 运行多个实例

为了同时运行多个实例,确保两个不同的程序实例不会测试同一个数,可以使用批处理或shell脚本,并在其中为每个程序实例分配不同的数字。例如,在Linux环境中,可以创建一个简单的bash脚本来并行运行几个实例:

#!/bin/bash

./prime 11 &
./prime 13 &
./prime 17 &
./prime 19 &
wait

3. 是否真的能更快地完成任务?

  • 在单核CPU上:多个实例并行运行不会加速处理过程,因为只有一个核可用,这意味着操作系统需要在多个任务之间进行上下文切换,可能导致更高的开销。
  • 在多核CPU上:如果有多个核,那么并行运行多个实例可以显著加快整体处理速度,因为每个核可以独立处理一个实例。

总之,是否采用并行执行取决于可用硬件(特别是CPU的核心数量)、操作系统的任务调度能力以及任务的性质。对于密集计算的任务,如素数检查,多核处理通常能带来明显的性能提升。

64.实现一个多线程程序测试一个数是否是完全数。如果一个数N的所有因数(不包括N本身)的和还是N,则N是一个完全数。如6和28.输入是一个整数N,如果N是完全数则输出true,否则输出false。主程序从命令行中读取数字N和P,创建P个线程,将1~N这N个数分给各个线程,保证两个线程不会分到相同的数。每个线程判断这些数是否是N的因数,如果是,则将该数存入一个共享的缓冲区中。在父进程中用合适的同步方法,等待所有线程执行完毕后,判断N是否是完全数,即判断是否N的所有因数之和还是N(提示:你可以将测试的数限制在1至N的平方根来加速计算过程)

要实现这个多线程C++程序,我们将按照要求进行分步开发。我们需要确保线程之间正确同步,尤其是在写入共享缓冲区时,以防止竞争条件。我们将使用std::thread来创建线程,并使用std::mutex来同步对共享缓冲区的访问。

步骤 1: 设计线程函数

线程将负责检查指定范围内的数字是否是N的因子。如果是,线程将因子添加到共享的缓冲区中。

步骤 2: 主函数

主函数将解析输入参数N和P,创建P个线程,并在所有线程完成后计算因数总和,以确定是否为完全数。

实现代码

这里是一个简化的实现: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include <thread>
#include <mutex>
#include <numeric>

std::vector<int> factors;   // 共享缓冲区存储因子
std::mutex mtx;             // 用于同步对factors的访问

void find_factors(int n, int start, int end) {
    for (int i = start; i <= end; ++i) {
        if (n % i == 0) {
            std::lock_guard<std::mutex> lock(mtx);
            factors.push_back(i);
        }
    }
}

bool is_perfect_number(int n, int p) {
    int sqrt_n = static_cast<int>(sqrt(n));
    std::vector<std::thread> threads;
    
    // 计算每个线程的起始和结束范围
    int range = sqrt_n / p;
    for (int i = 0; i < p; ++i) {
        int start = i * range + 1;
        int end = (i == p - 1) ? sqrt_n : (i + 1) * range;
        threads.emplace_back(find_factors, n, start, end);
    }

    // 等待所有线程完成
    for (auto& th : threads) {
        th.join();
    }

    // 计算因子和
    int sum_factors = std::accumulate(factors.begin(), factors.end(), 0);
    // 对于非平凡的因子N,添加额外因子
    for (int factor : factors) {
        if (factor != 1 && n / factor != factor) {
            sum_factors += n / factor;
        }
    }

    return sum_factors == n;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f (argc != 3) {
        std::cerr << "Usage: " << argv[0] << " <number> <num_threads>\n";
        return 1;
    }
    int n = std::stoi(argv[1]);
    int p = std::stoi(argv[2]);

    bool result = is_perfect_number(n, p);
    std::cout << "The number " << n << " is "
              << (result ? "" : "not ") << "a perfect number.\n";

    return 0;
}
  1. 线程任务分配:线程负责查找N的因子,检查的范围分为从1sqrt(N),因为任何大于sqrt(N)的因子x都将有一个对应的小于sqrt(N)的因子N/x
  2. 同步:使用std::mutex保证添加因子到共享向量时的线程安全。
  3. 性能:线程分配按因子搜索范围平均分配,考虑到因子分布可能不均,实际执行效率可能受到影响。
  4. 结果判断:在所有线程完成后,计算总和并检查是否等于N,以判断是否为完全数。

该程序展示了如何使用多线程技术处理数学问题,同时确保数据一致性和线程安全。

65.实现一个统计文本文件中单词频率的程序。将文本文件分为N段,每段交由一个独立的线程处理,线程统计该段中单词的频率。主进程等待所有线程执行完毕后,通过各线程的输出结果来统计整体的单词频率

为了实现一个多线程的单词频率统计程序,可以使用C++中的std::thread来创建线程,并使用std::map来存储每个线程的单词计数结果。每个线程处理文件的一部分,并将其结果存储在一个局部map中,然后这些map将被合并以产生最终的单词频率统计。

程序实现步骤

  1. 分割文件:计算出每个线程应处理的文件部分。
  2. 线程处理:每个线程读取其对应的文件段并统计单词频率。
  3. 合并结果:主线程等待所有子线程完成后,合并所有线程的结果。

C++代码实现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fstream>
#include <thread>
#include <vector>
#include <map>
#include <mutex>
#include <string>
#include <sstream>

std::mutex mtx; // 用于同步访问

void count_words(std::istream& stream, std::map<std::string, int>& local_count) {
    std::string word;
    while (stream >> word) {
        std::lock_guard<std::mutex> lock(mtx);
        ++local_count[word];
    }
}

void process_file_segment(const std::string& filename, int start, int end, std::map<std::string, int>& local_count) {
    std::ifstream file(filename);
    file.seekg(start);
    std::string line;
    if (start != 0) {
        std::getline(file, line); // 读取并丢弃部分行,以避免单词切割
    }
    while (file.tellg() < end && std::getline(file, line)) {
        std::istringstream iss(line);
        count_words(iss, local_count);
    }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f (argc != 3) {
        std::cerr << "Usage: " << argv[0] << " <filename> <num_threads>\n";
        return 1;
    }

    std::string filename = argv[1];
    int num_threads = std::stoi(argv[2]);
    std::ifstream file(filename);
    file.seekg(0, std::ios::end);
    int file_size = file.tellg();
    int segment_size = file_size / num_threads;

    std::vector<std::thread> threads;
    std::vector<std::map<std::string, int>> results(num_threads);

    for (int i = 0; i < num_threads; ++i) {
        int start = i * segment_size;
        int end = (i == num_threads - 1) ? file_size : (i + 1) * segment_size;
        threads.emplace_back(process_file_segment, std::ref(filename), start, end, std::ref(results[i]));
    }

    for (auto& t : threads) {
        t.join();
    }

    // 合并结果
    std::map<std::string, int> final_count;
    for (auto& local_map : results) {
        for (auto& pair : local_map) {
            final_count[pair.first] += pair.second;
        }
    }

    // 输出最终结果
    for (auto& pair : final_count) {
        std::cout << pair.first << ": " << pair.second << std::endl;
    }

    return 0;
}
  • 这个程序分割了文件并分配给不同的线程来处理每一部分。
  • 每个线程将统计的结果存储在自己的map中,避免了在统计过程中使用共享数据结构,这减少了锁的需求。
  • 主线程在所有线程完成后合并这些map以产生最终的单词频率统计。
  • 为了确保单词不会被文件分割切割,每个段的开始(除了第一个段)都从完整行开始读取。

这个多线程方法可以在多核处理器上有效利用资源,提高文件处理的效率,尤其是对于大文件的处理。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