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计模式
文章平均质量分 90
设计模式
说淑人
我想站的更高一些,好看到世界最真实的样子。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设计模式【6】单例模式
单例模式如此设计的原因大多因为两点: 1. 对象庞大:这些对象往往大至几十甚至上百MB,实例化如此庞大对象的逻辑往往极度复杂且易错,并且必然耗时良久; 2. 复用性高:对象会被频繁的访问。.........原创 2022-06-12 17:43:54 · 129 阅读 · 0 评论 -
设计模式【5】工厂模式
工厂是专门用于创建对象的设计。工厂模式致力于封装创建对象的代码,以达到与逻辑代码解耦的目的。原创 2022-07-06 14:08:41 · 345 阅读 · 0 评论 -
设计模式【4】装饰者模式
装饰者模式主要(即并不限于文中列举的原则)遵循了【封装变化】【面向接口编程,而非面向实现编程】【开闭原则】等设计原则。创新的本质是无限的组合,我们以有限的基础元素尝试未曾有过的组合,得到的便是全新的产物...即使有时候它是那么糟糕。优点:很好应对多数量组合(逻辑)场景;遵循开闭原则;缺点:难以维护海量的类及其组合(代码);难以理解诸多的搭配类。装饰者模式核心思想便是在不(少)影响原程序的前提下对程序进行拓展,而这也是每一位程序员都必须时刻牢记并实施的编程原则。原创 2022-05-29 19:15:31 · 199 阅读 · 0 评论 -
设计模式【3】观察者模式
模块间交互要尽可能采用松耦合设计。观察者模式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模块间交互。“发布 - 订阅”场景存在“主题(也被称为被订阅者)”及“订阅者”两种身份,其中主题负责发布消息,而订阅者负责接收消息并执行具体的任务。原创 2022-05-01 18:45:44 · 577 阅读 · 0 评论 -
设计模式【2】策略模式
封装变化;多用组合,少用继承;面向接口编程,而非面向实现编程。原创 2022-03-29 19:13:50 · 1585 阅读 · 0 评论 -
设计模式【1】简介
对修改关闭,对拓展开启:当需求变更/新增时,可以无需或最小程度的修改代码,降低错误率;代码复用:对于功能本质相近/相同的代码,可以通过继承/组合等方式达到复用的目的;便于维护:代码松耦合高内聚,维护时影响范围小。原创 2022-03-27 17:12:08 · 489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