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概述

1.1 数据库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1.1.1 数据管理的发展
            数据库萌芽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产生的原因:

1.计算机广泛应用于数据管理
2.对数据共享的要求越来越高
3.传统文件系统已经无法满足需要
世界上第一个DBMS:美国通用电气公司Bachman等人与1964年开发的IDS(Intergrated Data Store 集成数据存储)。奠定了网状数据库的基础。
最著名的层次数据库:IBM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开发的IMS(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IMS),它是一种适合其主机的层次数据库。

    1.1.2 数据和数据管理技术
        1.数据:载荷信息的载体,对现实世界中客观事物的表示。 它是可以输入到计算机,并能为其处理的符号序列。
        2.信息:是对数据的语义解释和内涵。
        3.数据管理技术:指数据的收集、整理、分类、组织、存储、查询、维护等操作。
        4.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人工管理阶段无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面向应用程序,无共享;数据与程序无独立性;数据未保存在计算机内,也不需要保存;
文件管理阶段存在大量冗余;数据不一致;数据之间联系弱;
数据库系统阶段采用数据模型表示复杂的数据结构;数据独立性较高;为用户提供了方便的用户接口;提供了数据库的并发控制、数据库的恢复、数据的完整性和数据安全性四方面的数据控制功能;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安全性;

1.2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1.数据库(Database,DB):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统一管理的相关数据的集合。它的特点是具有较小冗余度;数据之间联系紧密;具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2.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位于用户与OS之间的一层软件,它为用户提供访问DB的方法,包括访问、建立、更新以及各种数据控制;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种类:层次性、关系型、网状型、面向对象型等。
    1.2.1 数据库系统:管理数据库的软件;
        结构:
   
1.3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1. 实现数据的集中控制
         (1)数据库中的数据都是集成式的
         (2)数据库管理员DBA
  1. 数据冗余度小,易于扩充
  1. 采用一定的数据模型实现数据结构化
  1. 避免了数据的不一致性
  1. 实现数据共享
  1. 提供数据库保护
  1. 数据独立性
         (1)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数据库整体逻辑结构的改变无需修改应用程序。
         (2)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数据的物理结构的改变不影响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因为无需修改应用程序。
  1. 数据有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 0
    点赞
  • 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