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项目地点:苏州昆山
2.项目概况:本项目为集装箱数据中心。共包含8个IT集装箱模块(含空调室外平台),4个电源配电模块,144套6kw行模块机柜模块,8套制冷机组,动环安防系统、消防系统等。占地540㎡(不含蓄冷罐)。设计为A级数据中心,PUE值1.3。
3.项目组成
IT模块:8套集装箱,单套尺寸13300mm×3050mm×3600mm。含集装箱结构箱体、门体、钢化玻璃墙体、控制屏、集装箱内装饰、集装箱内照明灯。
电源模块:2套UPS集装箱,2套电池集装箱。单套尺寸12200mm×3050mm×3600mm。含集装箱结构箱体、门体、钢化玻璃墙体、控制屏、集装箱内装饰、集装箱内照明灯。
空调平台:2套空调平台,单套尺寸12200mm×3050mm×3600mm。含平台结构,围护栅栏等。
行模块机柜:144套6kw行模块机柜,单套尺寸1400×600×2200。含机柜、PDU、智能小母线配电系统、空调背板墙末端系统、行模块换热系统、行模块监控系统。
含弱电桥架、光纤槽道系统。
电源电气系统:含4套600KVA的IT用UPS主机,以及主机对应的4套电池组,2N备份,后备时间15min。含4套动力UPS主机,以及对应的4套电池组。空调水泵、末端风机等为市电+UPS两路输入。UPS后备时间15min。含4套电源开关柜,8套输出柜子,8套电池柜。含空调、照明等动力配电箱/柜。含构成数据中心的所有配电桥架、连接电缆、设备接地等系统。
冷源系统:含8套带自然冷应用的风冷冷水机组,主机3+1备份,两套冷冻水水泵输送系统,以及对应的定压补水、净水、冷源群控系统。含所有冷源系统的管路连接、阀件连接、保温防腐等系统。
动环、安防系统:含集装箱数据中心整体动环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安防入侵系统。
消防系统:含集装箱数据中心整体消防系统。
一、集装箱技术说明
1.数量
名称 | 规格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IT集装箱模块 | 13300mm长×3050mm宽×3600mm高,可安装18个行模块机柜 | 个 | 8 | 钢化玻璃侧板,控制屏 |
电源集装箱模块 | 12200mm长×3050mm宽×3600mm高,可安装2套UPS电源及电池 | 个 | 4 | 钢化玻璃侧板,控制屏 |
室外机平台模块 | 12200mm长×3050mm宽,可安装4台空调室外机 | 个 | 2 | 带围护栅栏 |
2.平面布局

3.集装箱模块、检修平台、过道、马道技术参数
抗震设计:
本项目抗震设防按8度(0.3g)要求进行抗震设计,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Ⅲ类。抗震设防类别乙类。
结构设计标准:
-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25年,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一级,结构重要性系数1.1.
- 原结构设计总说明.
- 可叠加模块相关设计规范及标准。
集装箱模块、平台、过道、马道结构及材料
检修平台及马道支撑体系应与可集装箱结构共同考虑。钢材、连接件选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有关规定。
集装箱模块、检修平台、过道、马道荷载试验、抗震性能
集装模块、检修平台、过道马道满足以下相关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50174-2017、《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建筑钢结构防腐蚀技术规程》JGJ/T 251-2011、《钢结构防火涂料》GB14907-2018、《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标准》GB50046-2018等。
4.集装箱人机交互屏幕说明
每个集装箱配备人机交互屏幕,选用优质工业级屏体材料,高清晰度,寿命长,稳定可靠。触摸屏面板外形贴近机房装修设计风格,OLED拼接屏,具备相应的拼接控制器。
单屏最大分辨率:1920*1080
拼缝:≤8mm
对比度:≥150000:1
认证:CCC/CE/FCC
显示内容包括:智能小母线数据(各机柜功耗、电压电流信息等)、热管背板空调数据(空调设备运行状态、风扇转速等)、机柜温湿度数据。
人机交互透明屏幕示意图:
5.集装箱箱体技术说明
5.1相关技术标准/规范
- 《气焊、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高能束焊的推荐坡口》GB/T985.1
- 《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2887-2011
- 《外壳防护等级》GB/T4208
- 《系列1集装箱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第一部分:通用集装箱》GB/T5330-2002
- 《系列1集装箱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保温集装箱》GB/T7392-1998
-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
- 《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14050
- 《电子设备机柜通用技术条件》GB/T15395
- 《系列1 集装箱 装卸和栓固》GB/T17382-2008
- 《集装箱 空/陆/水(联运)通用集装箱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GB/T17770-1999
- 《信息技术 用户建筑群的通用布缆》GB/T18233
-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
- 《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50174-2017
- 《集装箱式数据中心机房通用规范》GB/T36448-2018
-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16
- 《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划》YD5059-2005
-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GB50689-2011
5.2 环境及运输
箱体使用环境条件:温度-10℃~30℃;湿度5%~60%。
箱体运输需求:满足三级公路的要求。
5.3箱体
(1)集装箱内部设备均在工厂进行安装、测试,现场仅进行箱体间的拼接及必要的设备、管线接驳工作。
(2)所有可集装箱在运输及待安装的过程中,都具备必要的保护措施。
(3)集装箱结构部分根据使用环境和设备荷载精确计算结构强度,结构材料为金属,坚固耐用,具有优异的抗震性能满足机房的规范要求。
(4)集装箱采用预制化金属框架结构。箱体顶部支撑柱处预留吊装位置,
便于运输和现场吊装。顶部顶板为平板/拱板焊接并隐藏加强梁,并安装保温板;底部、侧板处加保温板。
- 单箱体及箱体拼缝处防护等级不低于IP55,密封性能满ISO1496
标准。
- 门锁实现防盗管理,门锁防盗级别达到GA/T73中的B级要求,箱体
外门有开门后自动关门的措施。
(7) 箱体采用焊接结构,安全、牢固、可靠;箱体的底架部件由槽钢焊接而成,强度高。箱体焊缝坡口尺寸应符合GB/T 985.1,焊缝均匀,无漏焊、气泡等焊接缺陷,焊接后应做去应力处理。
5.4承重、抗震系统
(1)箱体设计静态承重25t,最大起吊承重20t。
(2)整体不低于8度地震烈度抗震要求。
(3)箱体之间“0”拼缝,且密封方案易施工

A/B箱体“0”拼缝示意
5.5隔热、防火系统
(1)消防防火满足GB50016-2014,建筑耐火等级二级,承重柱、承重墙防火时限不低于2.5小时,梁防火时限不低于为1.5小时,屋顶承重构件防火时限不低于1小时,楼板防火时限不低于1小时,机房地面均视为楼板,防火门防火时限不小于1.5小时。
(2)在箱体内部采用高品质岩棉夹芯板隔热阻燃层,最大绝缘10KV,能够适应-20℃~+50℃的运行温度。
芯材性能应符合表的相关要求:
项目 | 导热系数W/(m﹒k) | 压缩强度kPa | 吸水率%(V/V) | 密度(kg/m3) | 阻燃等级 |
指标 | ≤0.048 | ≥40 | ≤1.0 | ≥120 | A |
(3)大门采用双层结构,内部填充聚氨脂保温材料有效减小外部环境对箱体的影响。
5.6内部装饰系统
(1)岩棉板装修阴阳角拼缝处使用专用的装饰条进行密封处理。
(2)岩棉板的拼缝缝隙不大于2mm。
(3)内部装饰材料需使用环保、断冷桥型材料。
①钢板性能
钢板应以热镀锌钢板为基板,板厚≥0.5mm,镀锌层双面质量不小于180g/㎡,钢板表面不得有脱层、鼓泡和划痕等现象;
②岩棉夹芯板的拼接口形式如下,由公口(子口)与母口卯榫拼接而成,箱体内部所有拼缝均需整齐,外观应良好。

名称 | 规格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行模块机柜 | 1400mm长*2200mm宽*600mm高, | 个 | 144 | 配备机柜底座 |
行模块空调背板墙 | 2000mm长*600mm宽*200mm厚 | 个 | 144 | 含换热系统,管路系统 |
行模块智能小母线 | 个 | 144 | 含始端箱、插接箱、工业连接器 |
数据中心行模块系统是通过将机柜(或机柜框架)、独立的交换机柜(可选)、走线架、光纤槽道(规格可选)以及背板墙空调整合为统一整体的模块化机柜系统。
通过模块化的设计,可以简化机房室内的布局,增加机房面积的利用率,提高空间使用率。在施工上,由于采用了完全工厂化设计,组件全部预制化,设备到达现场后只需要进行简单的组装拼接即可完成安装,极大了简化了施工难度,并显著提高施工质量。
同时由于采用集成化的空调系统,使得空调系统能够达到精确制冷的效果,同时保证非常高的效率,节能率最高可达50%以上,节能效果显著。
行模块的典型结构如下图所示,具体配置和结构形式可根据项目情况进行选择和定制。
1.机柜标准及规范
(1)《家用和类似用途单相插头插座 型式、基本参数和尺寸》GB1002-2008;
(2)《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 第1部分:通用要求》GB2099.1-2008;
(3)《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 第2部分:转换器的特殊要求》GB2009.3-2008;
(4)《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3873;
(5)《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4208-2008;
(6)《人机界面标志标识的基本和安全准则 导体的颜色和数字标识》GB7947-2006;
(7)《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7-1部分:辅助器件 铜导体的接线端子排》GB/T14048.7-200;
(8)《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7-2部分:辅助器件 铜导体的保护导体接线端子排》GB/T14048.8-2006;
(9)《家用和类似用途的器具耦合器 第1部分 通用要求》GB17465.1;
(10)电子设备机械结构 482.6mm(19in)系列机械结构尺寸 第1部分 面板和机架》GB/T19520.1-2007;
(11)《电子设备机械结构 482.6mm(19in)系列机械结构尺寸 第1部分 机柜和机架结构的格距》GB/T19520.2-2007;
(12)《数据设备用网络机柜》YDT2319-2011;
(13)《通信电源设备的防雷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YD/T944-2007;
(14)《通信电源用阻燃耐火软电缆》YD/T1173-2001;
(15)《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划》YD5059-2005。
2.机柜总体技术要求
行模块整体采用框架结构,支持传输设备的整机柜插入操作。行模块整体采用前进风,后出风的气流组织方式,从而保证设备工作在稳定的工况条件下。行模块单元框架外形尺寸为600*1400*2200mm,框架内可用尺寸为600x1200x2000mm。机柜颜色可选,表面为亚光处理。具体色号可根据业主要求确定。
机柜框架采用冷轧钢板加工。根据需要配置侧板、前门(或盲板)、支架及加固顶底结构均采用优质冷轧钢板,立梁板材厚度2.0mm,侧板厚度1.2mm,其余部分板材厚度≥1.2mm;机柜各个部件有良好的一致性和互换性,外露和操作部位的零部件光滑,无锐棱毛刺。
本项目的行模块采用框架结构,兼容不同进深和宽度的传输设备使用(传输设备需改造为前进风/后出风的气流组织形式)。在未使用位置,可以使用盲板进行封堵,保证气流组织的稳定性,提升空调系统效率。
在新的设备安装就位时,可根据设备尺寸,将对应模数的盲板拆除,并将设备平移推入机柜位,通过螺栓进行固定。
框架结构及其内部安装立柱和框架等组成部件满足YD5059 抗震八烈度抗震要求。
行模块框架为上走线设计,可根据项目要求在顶部设置过线孔,过线孔四周加胶皮防止磨线,避免锐利边沿损伤线缆。电源线及信号线走各自独立的出线孔。
框架对应机柜位置上有标识,表明机柜编号、产品的型号、名称、商标、生产单位、出厂日期、机号,以及其它用户指定的信息;标识标签完整、清晰、粘贴牢固。
2.1环境条件
工作温度:-40℃~+65℃
相对湿度:≤85%(+30℃)。
2.2运输
包装合格的产品能经受运输的试验要求,试验结束后应能符合下列要求:产品完整,产品表面及零部件不应有机械损伤,紧固件不得松脱。
包装后的产品,可用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正常运输,在运输中应避免碰撞、跌落、雨雪的直接淋袭和日光暴晒。
2.3贮存
贮存温度为-40℃~+65℃、相对湿度不大于85%,包装箱应存放在距地面高度大于300mm、距墙面距离大于200mm的货架上。
2.4检验环境条件
试验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标准大气条件为温度:15℃~35℃,相对湿度不大于75%,大气压力为80kPa~106kPa。
2.5柜颜色及板材
机柜颜色为亚光(由业主选定),机房灯光下无晕眩感。机柜主体选用优质冷轧钢板材料。冷轧钢板承重型材(框架、安装立柱等)材料厚度不少于2.0mm,承装板材(层板、L型支架等)材料厚度不少于2.0mm,前后门材料厚度不少于1.5mm,侧板等其他部位材料厚度不少于1.5mm。
3.行模块内部接地技术要求
行模块本身内置采用3x30mm紫铜带构建的接地铜带,模块框架与背板单元及其他金属配件之间均有可靠的电气连接,连接导线截面应不小于6mm2,连接电阻不大于0.1Ω。接地铜带与框架主体绝缘,绝缘电阻不小于1000MΩ/500V(DC),耐电压不小于3000V(DC)/1min不击穿、无飞弧。
4.行模块空调背板墙
空调背板墙由氟侧循环(背板单元+热管)+氟水热交换(中间换热器)+冷冻水循环(风冷冷水机组+水泵组)双侧制冷循环为机柜提供稳定冷源。
二次侧循环是氟侧:背板单元贴机柜安装为制冷末端,每个行模块的背板单元连入热管系统,制冷剂在热管中建立循环,在背板单元中实现液体 气体蒸发相变,带走机柜中热量。制冷剂气化后进入中间换热器,在换热器中降温重液化后,重新进入背板单元吸热,如此形成往复循环。氟侧供回温度是20-26℃。
一次循环是冷冻水:风冷冷水通过水泵系统建立制冷循环。机组提供15℃冷冻水,进入中间换热器,带走氟侧循环吸收的热量,重新进入机组,经过降温后再次进入换热器吸热,如此形成往复循环,持续带走氟侧循环的热量。冷冻水供回温度是15/21℃。
中间换热器:氟,水两套制冷循环在换热器进行热交换。通过换热系统隔绝了冷冻水和机房的直接联系,最终进入机房换热的是制冷剂。一方面为行模块提供了更安全的工作环境。一方面通过控制氟侧的冷却温度,达到针对机柜显热进行降温的目的。从而提高制冷效率,实现节能减排。
5.行模块空调背板墙标准及规范
(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2016)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版)
(3)《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
(4)《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15)
(5)《通信建筑工程设计规范》(YD 5003-2014)
(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15)
(7)《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
(8)《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 (YD/T 1051-2010)
(9)《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YD/T 1363 .1-2014)
(10)《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50174-2017
(11)《离心式冷水机组》 (JB/T 3355)
(12)《容积式和离心式冷水(热泵)机组性能实验方法》(GB/T 10870)
(13)《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577-2015
(14)《制冷和空调设备噪声的测定》JB/T 4330
(15)《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 GB50738-2011
(16)《蒸汽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 工商业用和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 》 GB/T 18430.1-2007
(17)《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
(18)《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4-2010)
(19)《热管传热性能试验方法》GB/T 14812-2008
(20)其他国家、地方、行业及企业等现行的其他设计规范、规程及标准
6.空调背板墙参数
(1)换热盘管应具有传热系数高、耐腐蚀、使用寿命长特点,采用铜管铝翅片换热器。
(2)换热盘管为低风压,小风量设计。
(3)换热盘管的承压能力大于2.5MPa。
(4)换热盘管材料接缝处(焊接、胀接处如有)紧密结合,绝无渗漏;换热翅片外有防尘措施,表面干净不易结尘,影响换热效率。
(5)水氟换热器,换热器型式为板式,不锈钢材质,符合《板式换热器》GB16409 标准,氟侧换热器的承压能力不小于2.5MPa,使用年限不低于15年。
(6)换热单元安装方式为:梁下吊装,需提供设备吊装支架及吊装方案,换热器设备下沿距热管背板上沿的安装高度不低于500mm。
(7)热管工质供液、回气管采用优质紫铜管,钎焊焊接,承压能力应大于2.5MPa。安装及验收标准参照国家相关要求及企业标准执行。
(8)热管工质管道有保温,保温材料应符合难燃B1级防火要求(A级)。厚度、安装及验收标准符合国家相关要求及企业标准执行。
(9)一个板式换热器提供一套冷冻水接口,板式换热器连接支管道为DN65,管材为热镀锌无缝钢管。
(10)末端应实现干工况运行,当供水温度过低或环境相对湿度较大时,有相应的凝水应急处理措施。凝结水管有保温,保温材料应符合难燃B1级防火要求。
7.行模块智能小母线
(1)国家标准(GB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2)国家标准(GB5585.1-2005)《电工用铜、铝及其合金母线 第一部分:一般规定》
(3)国际电工委员会IEC60439-2000
(4)国家标准(GB 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5)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6)国际工程机械协会NEMABU1.1《母线槽安装、维护标准》
行模块采用智能配电母线系统为各机柜供电。所配备的机柜级配电母线采用铜为导体,安装于金属槽中,由导电排、绝缘材料及有关附件组成的导体系统。用于末端供电,通过标准接口向分支电路供电。

行模块配电系统图
基本电气参数如下:
- 额定电压:AC-220~380V;
- 额定电流:AC 100A~630A;(行模块可按照上级熔断器规格设置母线分段接入)
- 插接箱额定电流:AC 32A~63A
- 插接箱输出方式:3路交流断路器输出
- 防护等级:不小于IP42;
- 每个母线槽单元相与相之间及相与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均不低于20MΩ;
- 母线线制:交流3P。
- 铜排表面采用全长镀锡,保证电气接触的可靠性,并避免电化学腐蚀的产生;
- 母线绝缘介质选用阻燃材料,绝缘等级及耐热等级达到B级,能耐受130℃高温,在火灾时不释放有毒气体。
配电母线交身段标准长度按照2.4或3米一段,采用模块化设计,现场拼装。交身段之间的连接,采用整体连接器双头力矩螺栓连接,扭矩达80N,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母线槽交身段按照机柜位置设置交流输出位,根据设备使用需求配置不同容量的输出端口,可提供最大达380V/630A的专用输出装置。每组母线槽按照机柜所在位置设置输出装置,交接向柜内传输设备的不同电源接口送电,满足传输设备负载要求。
在配电母线端头位置设置始端箱,并提供干线电气参数监控功能,可以实时对配电母线的电流、电压、通断状态以及电气接点温度等进行监测。
为每一列机柜设置A/B两路配电母线,颜色分别为橙色和蓝色。
1.设计依据
GB50174-2017《数据中心设计规范》;
GB50981-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GB51194-2016《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
GB50462-2015《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052-200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689-2011《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GB 50055-2011《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50217-2018《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
GB 50575-2010《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
YD5003-2014《通信建筑工程设计规范》;
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YD5054-2010《通信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YD 5059-2005《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
其它有关现行国家标准及规范。
2.建设范围
本期电源设计范围包含以下内容:
(1)UPS不间断电源系统;
(2)智能小母线配电系统;
(3)动力配电系统;
(4)电源设备接地系统;。
(6)本期工程不涉及高低压、变配电、储能、油机系统。
2.建设标准
依据《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50174-2017中A/B级数据中心的相关要求,对电源系统做相关配置。关键内容摘录如下:
表 8-1 数据中心电源相关要求
序号 | 建设内容 | A级标准 | B级标准 | 备注 |
1 | 外市电 | 双重电源 | 双重电源 | |
2 | 后备柴油发电机 | N+X(X=1~N) | N+1 | |
3 | 柴油发电机后备时间 | 满足 12h 用油 | ~ | 当外部供油时间有保障时,燃料存储量仅需大于外部供油时间。 |
4 | 变压器 | 2N | N+1 | |
5 | UPS | 2N | N+1 | |
6 | UPS电池后备时间 | 15分钟 | 7分钟 | 柴油发电机作为后备电源时 |
7 | 空调系统配电 | 双路电源(其中至少一路为应急电源),末端切换。 | 双路电源,末端切换。 | 采用放射式配电系统 |
8 | 变配电所物理隔离 | 应 | ~ |
3.负荷计算
(1)工艺负荷
机房楼设计安装144个机柜,单机柜功耗6kW,IT机柜总负荷为864kW。
(2)负荷计算
根据负荷需求,考虑到本期负荷市电容量为1600KVA,初步按照1600kVA变压器估算,变压器负荷计算分别如下:
序号 | 用电设备名称 | 设备 功率 | 同时 系数 | 功率 因数 | 功率因数正切 | 有功 功率 | 无功 功率 | 视在 功率 | 备注 |
Pe(kW) | Kx | cosφ | tgφ | Pjs(kW) | Qjs(kvar) | Sjs(kV.A) | |||
1 | IT负荷(新增)6kW | 864.00 | 0.95 | 0.95 | 0.33 | 820.80 | 269.78 | 864.00 | |
2 | UPS损耗(IT负荷)(按5%记取) | 43.20 | 1.00 | 0.95 | 0.33 | 43.20 | 14.20 | 45.47 | |
3 | UPS充电功率(IT负荷)(按10%记取) | 86.40 | 1.00 | 0.95 | 0.33 | 86.40 | 28.40 | 90.95 | |
4 | 风冷模块冷水机组(含自然冷) | 253.20 | 1.00 | 0.85 | 0.62 | 253.20 | 156.92 | 297.88 | |
5 | 冷水循环泵(变频) | 33.00 | 1.00 | 0.85 | 0.62 | 33.00 | 20.45 | 38.82 | |
6 | UPS有功损耗(水泵) | 1.65 | 1.00 | 0.85 | 0.62 | 1.65 | 1.02 | 1.94 | |
7 | UPS充电功率(水泵) | 3.30 | 1.00 | 0.85 | 0.62 | 3.30 | 2.05 | 3.88 | |
合计 | 1284.75 | 0.93 | 1241.55 | 492.82 | 1335.78 | ||||
同时系数(有功Kp、无功Kq) | 1.00 | 1.00 | |||||||
同时系数后合计 | 0.93 | 0.40 | 1241.55 | 492.82 | 1335.78 | ||||
电容补偿 | 300.00 | ||||||||
电容补偿后 | 0.99 | 1277.28 | 192.82 | 1291.75 | |||||
外电容量 | 1600.00 | ||||||||
变压器负荷率 | 81% | ||||||||
变压器损耗(Pjs=0.007Sjs,Qjs=0.05Sjs) | 9.04 | 64.59 | |||||||
归算到10kV侧容量 | 0.98 | 1286.32 | 257.41 | 1311.82 | |||||
需要柴发容量(kW) | 1286 |
4.外市电
110KV变电站引入两路10kV外电,每路引入容量1600kVA,本期工程不涉及外电引入。
5.10kV中压配电
本工程不涉及中压配电系统,仅对中压配电进行初步规划投资估算。
如涉及中压,则采用分段母线方式,两段市电母线段不设置联络开关,市电正常时,两段市电同时运行。
6.柴油发电机组
本工程不涉及中压配电系统,仅对柴油发电机组进行初步规划投资估算。
如涉及中压,则采用高压油机方式。采用两台1600KVA油机(一主一备),分别向高压母线段供电。(为满足12h供油时长,建议与附近加油站签订供油协议)
7.低压变配电及储能
本工程不涉及低压变配电及储能系统,仅对柴油发电机组进行初步规划投资估算。如涉及低压变配电及储能:
(1)低压、储能系统配置
低压配电系统采用2N备份方式、互为备份的低压系统、并且其进线电源引自10kV不同母线段,互为备份的低压系统通过母线联络,两套系统的进线开关、联络开关电气联锁,任何时候只能同时闭合其中的两个。
每段电源设置1台储能进线ATS柜。
(2)功率因数补偿及谐波治理
功率因数在10/0.4kV配电变压器的低压侧进行集中补偿,补偿后在10kV侧功率因数≥0.95。
7.UPS不间断电源
如按照A级机房配置:IT用UPS系统采用2N结构;
如按照B级机房配置:IT用UPS系统采用N+1结构。
UPS型号均为600kVA模块机。
表 8-5 UPS不间断电源配置表
机房等级 | A | B |
IT供电结构 | 2N | N+1 |
UPS配置 | 600kVA | 600kVA |
总数量 | 4 | 2 |
备注 | 每台UPS配置4组12V/700W高倍率电池组、后备时间为15分钟 |
8.智能母线
每组机柜,配置A,B两路智能配电母线,设置在机柜上方,分别从A/B UPS配电室引来,每路智能配电母线,均能承担本组全部机柜负荷。
本次新增用电设备按用电负荷性质分为:
一级负荷:智能化系统、暖通末端水泵、消防负荷等;
二级负荷:机房照明等;
三级负荷:不属于一级负荷和二级负荷部分。
机房恒湿机采用双回路电源供电,在机房设置双电源切换箱;
冷水机组采用双回路电源供电,在机房设置双电源切换箱;
每个模块的2台水泵采用双回路电源供电,在机房设置双电源切换箱;
应急照明采用双电源供电至对应防火分区末端双电源切换箱;
普通照明与备用照明合用,采用带EPS双电源供电。
如按照A级机房配置:水泵供电采用N+1结构(1路市电+1路U电);
如按照B级机房配置:水泵供电采用双市电供电。
表 8-5 水泵UPS不间断电源配置表
机房等级 | A |
IT供电结构 | 2N |
UPS配置 | 30kVA |
总数量 | 2 |
备注 | 每台UPS配置1组12V/65AH电池组、后备时间为15分钟 |
- 主要设备清单
A级机房:
清单范围(不涉及高压系统、油机系统、变配电及储能系统)
名称 | 数量 | 主要规格 | 备注 |
交流不间断电源 | 4台 | 600kVA | |
电池 | 640只 | 12V/700W | 含电池架、连接铜条等 |
交流不间断电源 | 2台 | 30kVA | |
电池 | 80只 | 12V/65AH | 含电池架、连接铜条等 |
低压配电柜 | 10台 | UPS输出柜 | |
低压配电柜 | 4台 | 电池开关柜 | |
电池开关箱 | 10台 | 电池配电柜 | |
低压配电柜 | 4台 | 电池开关柜 | |
双电源配电箱 | 12台 | 动力切换箱 | |
配电箱 | 28台 | 普通照明、应急照明,智能化 | |
小母线始端箱 | 8台 | 400A | |
插接箱 | 100台 | 63A*3 |
A级机房:
清单范围(涉及高压系统、油机系统、变配电及储能系统)
油机系统不含储油罐,为满足12h供油时长,建议与附近加油站签订供油协议
名称 | 数量 | 主要规格 | 备注 |
集装箱式10KV油机 | 2台 | 1600kVA | 含消音降噪,烟囱,日用油箱,接地电阻柜,集装箱接地等辅助设备 |
进线柜 | 2台 | 10kV | 油机进线 |
PT柜 | 1台 | 油机系统 | |
出线柜 | 2台 | 10kV | 油机系统 |
交流屏操作电源系统 | 1套 | 40AH | 油机系统(含操作屏及电池屏) |
隔离柜 | 2台 | 市电1/2 | |
计量柜 | 2台 | 10kV | 市电1/2 |
进线柜 | 2台 | 10kV | 油机 |
中压切换柜 | 2台 | 10kV | 油机/市电 |
PT柜 | 2台 | 市电1/2 | |
交流屏操作电源系统 | 2套 | 100AH | 市电1/2(含操作屏及电池屏) |
电力监控柜 | 2台 | ||
出线柜 | 2台 | 10kV | |
隔离柜 | 2台 | 变压器1/2 | |
干式变压器 | 2台 | 1600KVA | |
低压进线柜 | 2台 | 3200A | 变压器1/2 |
低压进线柜 | 2台 | 储能 | |
低压切换柜 | 2台 | 储能/市电 | |
无功补偿柜 | 2台 | 300kvar | |
滤波柜 | 2台 | 200A | |
低压出线柜 | 18台 | ||
联络柜 | 2台 | 3200A | |
交流不间断电源 | 4台 | 600kVA | |
电池 | 640只 | 12V/700W | 含电池架、连接铜条等 |
交流不间断电源 | 2台 | 30kVA | |
电池 | 80只 | 12V/65AH | 含电池架、连接铜条等 |
低压配电柜 | 10台 | UPS输出柜 | |
低压配电柜 | 4台 | 电池开关柜 | |
电池开关箱 | 10台 | 电池配电柜 | |
低压配电柜 | 4台 | 电池开关柜 | |
双电源配电箱 | 12台 | 动力切换箱 | |
配电箱 | 28台 | 普通照明、应急照明,智能化 | |
小母线始端箱 | 8台 | 400A | |
插接箱 | 100台 | 63A*3 |
B级机房:
清单范围(不涉及高压系统、油机系统、变配电及储能系统)
名称 | 数量 | 主要规格 | 备注 |
交流不间断电源 | 2台 | 600kVA | |
电池 | 320只 | 12V/700W | 含电池架、连接铜条等 |
交流不间断电源 | 2台 | 30kVA | |
电池 | 80只 | 12V/65AH | 含电池架、连接铜条等 |
低压配电柜 | 6台 | UPS输出柜 | |
低压配电柜 | 2台 | 电池开关柜 | |
电池开关箱 | 6台 | 电池配电柜 | |
低压配电柜 | 2台 | 电池开关柜 | |
双电源配电箱 | 12台 | 动力切换箱 | |
配电箱 | 28台 | 普通照明、应急照明,智能化 | |
小母线始端箱 | 8台 | 400A | |
插接箱 | 100台 | 63A*3 |
B级机房:
清单范围(涉及高压系统、油机系统、变配电及储能系统)
油机系统不含储油罐,为满足12h供油时长,建议与附近加油站签订供油协议
名称 | 数量 | 主要规格 | 备注 |
集装箱式10KV油机 | 2台 | 1600kVA | 含消音降噪,烟囱,日用油箱,接地电阻柜,集装箱接地等辅助设备 |
进线柜 | 2台 | 10kV | 油机进线 |
PT柜 | 1台 | 油机系统 | |
出线柜 | 2台 | 10kV | 油机系统 |
交流屏操作电源系统 | 1套 | 40AH | 油机系统(含操作屏及电池屏) |
隔离柜 | 2台 | 市电1/2 | |
计量柜 | 2台 | 10kV | 市电1/2 |
进线柜 | 2台 | 10kV | 油机 |
中压切换柜 | 2台 | 10kV | 油机/市电 |
PT柜 | 2台 | 市电1/2 | |
交流屏操作电源系统 | 2套 | 100AH | 市电1/2(含操作屏及电池屏) |
电力监控柜 | 2台 | ||
出线柜 | 2台 | 10kV | |
隔离柜 | 2台 | 变压器1/2 | |
干式变压器 | 2台 | 1600KVA | |
低压进线柜 | 2台 | 3200A | 变压器1/2 |
低压进线柜 | 2台 | 储能 | |
低压切换柜 | 2台 | 储能/市电 | |
无功补偿柜 | 2台 | 300kvar | |
滤波柜 | 2台 | 200A | |
低压出线柜 | 18台 | ||
联络柜 | 2台 | 3200A | |
交流不间断电源 | 2台 | 600kVA | |
电池 | 320只 | 12V/700W | 含电池架、连接铜条等 |
交流不间断电源 | 2台 | 30kVA | |
电池 | 80只 | 12V/65AH | 含电池架、连接铜条等 |
低压配电柜 | 6台 | UPS输出柜 | |
低压配电柜 | 2台 | 电池开关柜 | |
电池开关箱 | 6台 | 电池配电柜 | |
低压配电柜 | 2台 | 电池开关柜 | |
双电源配电箱 | 12台 | 动力切换箱 | |
配电箱 | 28台 | 普通照明、应急照明,智能化 | |
小母线始端箱 | 8台 | 400A | |
插接箱 | 100台 | 63A*3 |
- 冷源技术说明
名称 | 规格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模块风冷冷水机组 | 制冷量160kW | 台 | 8 | 带自然冷却功能 |
水泵组 | 流量80m³/h,扬程28m | 套 | 2 | 变频泵组 |
定压补水 | 高位膨胀水箱,900×900×900(h) | 套 | 1 |
1.设计依据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1/687-201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15)
《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50174-2017)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16)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数据中心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设备及管道绝热设计导则》
其他现行国家规范和标准
其他专业提资
2.设计范围
本项目设计范围包括改造范围内数据机柜有关的冷冻水供应系统及末端空调系统改造。
3.设计参数
根据《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参考上海市参数。
设计用室外气象参数 | 单位 | 数值 |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 ℃ | 4.2 |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 ℃ | 31.2 |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 % | 69 |
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温度 | ℃ | -0.3 |
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 % | 75 |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 ℃ | 34.4 |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 ℃ | 27.9 |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 | ℃ | 30.8 |
年平均温度 | ℃ | 16.1 |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 | m/s | 2.6 |
冬季室外最多风向的平均风速 | m/s | 3.0 |
夏季室外平均风速 | m/s | 3.1 |
夏季室外最多风向的平均风速 | m/s | 3.0 |
冬季最多风向 | NW | |
冬季最多风向的频率 | % | 14 |
夏季最多风向 | SE | |
夏季最多风向的频率 | % | 14 |
年最多风向 | SE | |
年最多风向的频率 | % | 10 |
冬季室外大气压力 | hPa | 1005.4 |
夏季室外大气压力 | hPa | 1025.4 |
冬季日照百分率 | % | 40 |
极端最低温度 | ℃ | -10.1 |
极端最高温度 | ℃ | 39.4 |
4.设计负荷
根据业主改造规划,改造后为144架单功率6kW机柜,则该数据机房可安装通信设备功耗为864kW,考虑10%其它负荷,总冷负荷为950kW。
5.冷水供应系统
(1)冷源装机
本项目冷源采用带自然冷利用的风冷模块式冷水机组。为提高冷水机组自然冷源使用时间,考虑数据机房负荷特性(几乎全部为显热),冷水供回水温度取为15℃/21℃。带自然冷风冷冷水机组采用160kW×8台(六用二备,满足GB50174-2017中A级数据机房要求), 冷冻水系统采用一级泵变流量系统,循环水泵流量80m³/h,扬程28m,两用两备,满足GB50174-2017中A级数据机房要求。
(2)应急冷源及冷却水储水
解决市电中断、油机启动至冷水机组恢复运行这段时间的空调系统供冷(此时蓄冷罐放冷),以保证空调系统与通信设备不间断的同步运行,设置应急蓄冷罐。蓄冷保障时间按满足A级数据机房15min考虑,蓄冷水罐要求配置防冻措施。蓄冷水罐有效蓄冷容积60m³。
6.PUE测算
本项目144台×6kW机柜,采用带自然冷的风冷模块式机组和行模块高效末端,全年PUE测算见下表。
月份 | 上海月平均干球温(℃) | 上海月平均湿球温度(℃) | 制冷量(kW) | 风冷冷水机组功耗(kW) | 冷冻水水泵功耗(kW) | 背板风机总功耗(kW) | 自控功耗(kW) | 恒湿机功耗(kW) | 其它耗电(kW) | IT设备总功耗(kW) | 电损(kW) | PUE |
1 | 5 | 2.8 | 950 | 4 | 15.6 | 12.96 | 1 | 2 | 8.25 | 864 | 45 | 1.10 |
2 | 7 | 4.11 | 950 | 4 | 15.6 | 12.96 | 1 | 2 | 8.25 | 864 | 45 | 1.10 |
3 | 11 | 7.86 | 950 | 4 | 15.6 | 12.96 | 1 | 2 | 8.25 | 864 | 45 | 1.10 |
4 | 16 | 12.35 | 950 | 238 | 15.6 | 12.96 | 1 | 2 | 8.25 | 864 | 57 | 1.39 |
5 | 22 | 17.66 | 950 | 238 | 15.6 | 12.96 | 1 | 2 | 8.25 | 864 | 57 | 1.39 |
6 | 25 | 21.9 | 950 | 317 | 15.6 | 12.96 | 1 | 2 | 8.25 | 864 | 61 | 1.48 |
7 | 30 | 24.83 | 950 | 322 | 15.6 | 12.96 | 1 | 2 | 8.25 | 864 | 61 | 1.49 |
8 | 29 | 24.59 | 950 | 317 | 15.6 | 12.96 | 1 | 2 | 8.25 | 864 | 61 | 1.48 |
9 | 25 | 21.29 | 950 | 238 | 15.6 | 12.96 | 1 | 2 | 8.25 | 864 | 57 | 1.39 |
10 | 20 | 15.77 | 950 | 238 | 15.6 | 12.96 | 1 | 2 | 8.25 | 864 | 57 | 1.39 |
11 | 14 | 10.3 | 950 | 4 | 15.6 | 12.96 | 1 | 2 | 8.25 | 864 | 45 | 1.10 |
12 | 8 | 4.82 | 950 | 4 | 15.6 | 12.96 | 1 | 2 | 8.25 | 864 | 45 | 1.10 |
全年综合PUE: | 1.29 |
- 投资估算
(1)A级数据中心
投资范围含集装箱系统、空调系统、UPS电源、消防系统、动环系统和AI智能控制系统。
报 价 汇 总 表 | |||
序号 | 分项内容 | 合价(万元) | 备注 |
1 | 集装箱 | 335 | 含14套集装箱体。制冷室外机平台、箱体间过道,马道等。同时包含集装箱体的钢化玻璃,控制屏,箱体内装饰等。 |
2 | 行模块机柜 | 408 | 含144套行模块系统。行模块包含机柜、空调背板墙和只能小母线系统,以及换热设备。 |
3 | 空调冷源系统 | 506 | 包含8套制冷主机、制冷管路、泵、阀件等。 |
4 | 电源、电气系统 | 680 | 包含IT电源系统,动力电源系统,动力、照明配电系统。含数据中心内所有UPS、电池、低压配电柜、动力配电箱等。 |
5 | 安防动环系统 | 98 | 包含集装箱数据中心的整体动环、视频、安防系统。 |
6 | 消防系统 | 91 | 包含集装箱数据中心的整体消防系统 |
7 | 合计 | 2118 | |
8 | 税金 | 275 | |
9 | 总计 | 2393 |
若考虑柴油发电系统、高压配电系统、变配电及储能接入系统,项目总投资见下表。
报 价 汇 总 表 | |||
序号 | 分项内容 | 合价(万元) | 备注 |
1 | 集装箱 | 335 | 含14套集装箱体。制冷室外机平台、箱体间过道,马道等。同时包含集装箱体的钢化玻璃,控制屏,箱体内装饰等。 |
2 | 行模块机柜 | 408 | 含144套行模块系统。行模块包含机柜、空调背板墙和只能小母线系统,以及换热设备。 |
3 | 空调冷源系统 | 506 | 包含8套制冷主机、制冷管路、泵、阀件等。 |
4 | 电源、电气系统 | 1740 | 包含,高压系统、油机系统、变配电系统、储能接入切换系统、IT电源系统,动力电源系统,动力、照明配电系统。含数据中心内所有UPS、电池、低压配电柜、动力配电箱等。 |
5 | 安防动环系统 | 98 | 包含集装箱数据中心的整体动环、视频、安防系统。 |
6 | 消防系统 | 91 | 包含集装箱数据中心的整体消防系统 |
7 | 合计 | 3178 | |
8 | 税金 | 413.14 | |
9 | 总计 | 3591.14 |
(2)B级数据中心
投资范围含集装箱系统、空调系统、UPS电源、消防系统、动环系统和AI智能控制系统。
报 价 汇 总 表 | |||
序号 | 分项内容 | 合价(万元) | 备注 |
1 | 集装箱 | 305 | 含14套集装箱体。制冷室外机平台、箱体间过道,马道等。同时包含集装箱体的钢化玻璃,控制屏,箱体内装饰等。 |
2 | 行模块机柜 | 408 | 含144套行模块系统。行模块包含机柜、空调背板墙和只能小母线系统,以及换热设备。 |
3 | 空调冷源系统 | 278 | 包含7套制冷主机、制冷管路、泵、阀件等。 |
4 | 电源、电气系统 | 450 | 包含IT电源系统,动力电源系统,动力、照明配电系统。含数据中心内所有UPS、电池、低压配电柜、动力配电箱等。(不含低压至UPS段电缆) |
5 | 安防动环系统 | 98 | 包含集装箱数据中心的整体动环、视频、安防系统。 |
6 | 消防系统 | 91 | 包含集装箱数据中心的整体消防系统 |
7 | 合计 | 1630 | |
8 | 税金 | 212 | |
9 | 总计 | 1842 |
若考虑柴油发电系统、高压配电系统、变配电及储能接入系统,项目总投资见下表。
报 价 汇 总 表 | |||
序号 | 分项内容 | 合价(万元) | 备注 |
1 | 集装箱 | 305 | 含14套集装箱体。制冷室外机平台、箱体间过道,马道等。同时包含集装箱体的钢化玻璃,控制屏,箱体内装饰等。 |
2 | 行模块机柜 | 408 | 含144套行模块系统。行模块包含机柜、空调背板墙和只能小母线系统,以及换热设备。 |
3 | 空调冷源系统 | 278 | 包含7套制冷主机、制冷管路、泵、阀件等。 |
4 | 电源、电气系统 | 1500 | 包含,高压系统、油机系统、变配电系统、储能接入切换系统、IT电源系统,动力电源系统,动力、照明配电系统。含数据中心内所有UPS、电池、低压配电柜、动力配电箱等。 |
5 | 安防动环系统 | 98 | 包含集装箱数据中心的整体动环、视频、安防系统。 |
6 | 消防系统 | 91 | 包含集装箱数据中心的整体消防系统 |
7 | 合计 | 2680 | |
8 | 税金 | 348 | |
9 | 总计 | 3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