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囊全集》是一部从先秦到明代智慧故事的总集,全书分上智、明智、察智、胆智、术智、捷智、语智、兵智、闺智、杂智十部二十八卷。
- 政治家的权术谋略,军事家的运筹帷幄,商贾的生财之道——古人的种种智慧韬略,几乎搜罗无遗。
- 《智囊全集》的编著者是明代文学家冯梦龙。
上智部
卷一 《见大》
“一操一纵,度越意表。寻常所惊,豪杰所了。集《见大》。”
处理事情的不同细节以及方略,往往是出乎预料的。这是普通人所惊异而不能理解的,然而豪杰之士却能通晓。集此为《见大》卷,即以小见大。
太公&孔子
- 小人有过人之才,却持有异端邪说,并盖过圣人,对于孔子来说,将视为五恶,对社会和国家会产生祸乱,必除之。
- 孔子认为的五恶:第一种是心思通达而为人阴险;第二种是行为乖僻反常却固执不改;第三种是言辞虚伪无实,但却十分雄辩并能打动人心;第四种是所记多为怪异之说,但是却旁征博引;第五种是顺助别人之错误还为其掩饰辩白。
诸葛亮
- 诸葛亮:“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治理天下应本着至公至德之心,而不该随意施舍不当的小恩小惠。
- 仲尼:“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政令过于宽容,百姓就会轻慢无礼,这时就要用严厉的律法来约束他们;过于严厉,百姓又可能凋残不堪,这时则要用宽松的政令来缓和他们的处境。用宽容来约束残弊,用严厉来整顿轻慢,这样才能做到人事通达,政风和谐。
光武帝
- 赏罚果断分明,军令才可以推行;军令畅行无阻,主上才会具有威严。正因如此,刘秀才能平定四方。
丙吉 郭进
- “容小过者以一长酬;释大仇者以死力报。唯酬报之情迫中,故其长触之而必试,其力激之而必竭。彼索过寻仇者,岂非大愚!” 容忍小的过失,能得到对方以长处作为回报;饶恕大仇人,更能得到对方不顾生死的报答。对方回报的心意聚集在内心,平时他会慢慢寻找机会报答你,而到了紧急关头,他更会竭尽全力来帮助你。那些睚眦必报的人,难道不是很愚蠢吗!
魏元忠
- “量才而用,强盗都可以成为使者。世俗之儒用养了一群鸡鸣狗盗之徒来奚落田文,却不知在当时除了鸡鸣狗盗之徒,其他人都派不上用场。” 量才而用,强盗都可以成为使者。世俗之儒用养了一群鸡鸣狗盗之徒来奚落田文,却不知在当时除了鸡鸣狗盗之徒,其他人都派不上用场。
范文正(范仲淹)
- “天下无废人,所以朝廷无废事,非大识见人不及此。” 如果天下没有被废弃的人,朝廷就不会有荒废的事情。不是非常有见识的人,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
卷二 《远犹》
“谋之不远,是用大简。人我迭居①,吉凶环转。老成借筹,宁深毋浅。集《远犹》。”
谋略不够深远,就会轻率肤浅。别人与我的地位会更迭,吉凶祸福也会更替。因此筹划谋略必须老成周到,宁愿考虑得复杂深远而不能只顾眼前利益。集此为《远犹》卷,即深谋远虑也。
李泌
- 唐名臣,唐肃宗李亨遇之甚厚,军国大事多与之商议。
- 李泌的提醒,让唐肃宗明白了谋略不够深远。
白起祠
- 白起:战国时秦国名将,封武安君,攻取六国七十余城。
- 杜邮有旧祠:秦昭王不许白起留咸阳,白起出咸阳西门十里,至杜邮,被昭王赐剑,遂自杀。后人在杜邮立祠祭祀白起。
- 李泌说:“臣听说国家将要兴盛的话,一定会听信于人,而非鬼神。”
戮判 二条
- 汉高祖刘邦杀死忠心于项羽的丁公,而封赏保护自己却愧对项羽的项伯,赏罚实在是不公平啊;汉光武帝封叛奴子密为不义侯,这种做法更不足取。何真的做法才是最值得称道的啊。
- 宋太祖赵匡胤、何真赏罚分明维护忠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