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亚学派:
由巴门尼德在公元前5世纪在古城韦利亚创办。学派成员包括芝诺和麦里梭。色诺芬尼有时也被认为是该学派的一员,但也有人不同意这一看法。伊利亚今天的名字是韦利亚,曾是古希腊殖民地位于如今意大利南部的坎帕尼亚。
米利都学派:
也称为爱奥尼亚学派(英语:Ionian School (philosophy))
米利都学派是前苏格拉底哲学的一个学派,被誉为是西方哲学的开创者,由古希腊学者泰勒斯创建。米利都学派开创了理性思维,试图用观测到的事实而不是用古代的希腊神话来解释世界。
米利都学派的学者大多出身于古希腊伊奥尼亚地区的海港城市米利都,著名的哲学家有泰勒斯、泰勒斯的学生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等。
米利都学派的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万物的本源。泰勒斯的观点是万物本源于水,而阿那克西曼德认为是无限者(希腊语:ἀπείρων) 。阿那克西美尼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气体,不同形式的物质是通过气体聚和散的过程产生的。
毕达哥拉斯学派:
毕达哥拉斯学派亦称“南意大利学派”,前600一前500年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及其信徒组成的学派。他们多是自然科学家,把美学视为自然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认为宇宙可以用单独一个主要原理加以说明,这就是数;科学的世界和美的世界是按照数组纵就绪的。美表现于数量比例上的对称和和谐,和谐起于差异的对立,美的本质在于和谐。
爱菲斯学派:
爱菲斯学派产生于伊奥尼亚的爱菲斯城邦,其代表人物是赫拉克利特。赫拉克利特哲学的主要特征是强调变化。他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的变化之中,并认为事物的流转变化遵循着一定的秩序或规律。由于他对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的理解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因而他被称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
赫拉克利特(Herakleitos,约公元前530~前470)是爱菲斯人,出身于贵族世家。他是一个性格孤傲的人,蔑视民众,厌恶政治,既反对暴君的专制,也反对民主制。传说他放弃了家族世袭的主祭祭司的职位,长期隐居山林,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后得水肿病去世。他曾写过一本《论自然》的书,并且保留下一百多条残篇。因其思想深邃,文字含蓄,故有“晦涩哲人”之称。
多元论:
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希腊文Ἐμπεδοκλῆς,约公元前495—约公元前435),生于意大利以南西西里岛上的西西里阿克拉噶斯(今阿格里琴托城),他出生的家庭是当地的望族。据说他在考察埃特纳火山时罹难。
原子唯物论:
提出时间公元前5~前4世纪
原子唯物论 atomic materialism 古希腊罗马哲学家关于世界本原的学说。创始人留基波和德谟克利特。他们受阿拉克萨哥拉种子说的影响,提出世界万物由原子构成,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物质微粒,以虚空为运动的场所。他们还以原子论解释灵魂和人的认识过程。古希腊晚期哲学家伊壁鸠鲁发展了这一学说,提出原子有重量并产生偏斜运动的观点,以此解释事物的偶然性。
辩士学派:
辩士学派(sophists),亦称智者学派、诡辩学派,为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希腊的一批收徒取酬的教师、哲学家之统称。其基本主张善良、真理、正义都与人本身需要的利益相关,所以没有绝对的真理与正义。
出现背景:自梭伦与克里斯提尼改革后,雅典的民主出现。但是自伯罗奔尼撒战争(B.C431-B.C404)左右开始,公民大会开始逐渐丧失机能。这是因为由于战争的恐惧,执政者只要能抓住演说技巧,便可以顺利获得广泛支持。为了牟取权力,在上位者不惜重金礼聘演说家为顾问,以获得政治控制权,造成辩士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