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sor-前端不完全指南
基本信息
官网:https://www.cursor.com/cn
中文指南:https://cursordocs.com/docs
原汤化原食之自我介绍:Cursor 是一个现代化的、智能的代码编辑器,它的最大特点是集成了 AI 辅助编程功能。作为一个专业的开发工具,它既保留了传统 IDE 的核心功能,又带来了全新的 AI 辅助开发体验。
体验信息:Mac版本
产品功能
- 内置强大的 AI 助手,可以实时提供代码建议和解释
- 支持自然语言交互,能够理解开发者的意图
- 代码补全和建议的准确度较高
- 可以进行代码重构、优化建议等高级操作
- 可接入丰富的mcp,降低AI门槛
上手
vscode一键导入
基于 VS Code 的编辑器,具有 AI 功能,支持导入扩展和自定义配置
Cursor 是 VS Code 的一个分支。这使我们能够专注于使用 AI 创造最佳的编码方式,同时提供熟悉的文本编辑体验。
前端开发者的福音,第一次打开通过一键配置导入,cursor完全复刻了vscode的,包括安装的插件。
cursor首次打开,导航栏是横向的(说是为了让对话的部分空间更大),其余和vscode一样
左下是vscode的设置,右上为cursor的配置
改个配置,和vscode一模一样
setings
settings: workbench.activityBar.orientation
配置大模型(选择更快更先进的大模型)
万能的cmd+L
更全面的快捷键参考:https://cursordocs.com/docs/editor/kbd
常用的如下:
问答模式:
一定程度上不用上google或百度了
上下文模式:
选择agent,默认情况下会自动选择上下文,也可以通过@符号添加需要分析的文件或者整个项目
应用场景:
- 初次接触项目分析页面结构
- 联系上下文实现自己需要的模块功能(动画/js函数等)
- 检查是否有隐藏的代码错误
使用案例
优化需求
检查代码逻辑
CMD+K
代码行间提问/编辑/运行终端命令
MCP服务器
AI助手的再次进化-模型上下文协议,简化AI模型与外部工具、数据源之间的连接,优化智能应用的开发与集成过程;集成MCP,拥抱顺序思维,程序开发新思路
Framelink Figma MCP Server 体验
mcp链接:https://mcp.so/server/Figma-Context-MCP/GLips
配置参考:https://cursordocs.com/cursor-mcp-setup/cursor-mcp-json-setup
cursor配置:
准备工作-获取figma的api key
个人信息页Settings -> Security 页签-> new token,点击进入填写信息(至少保证file-content有可读权限)->复制token备用 ->替换mcp json配置中的key -> mcp servers绿点即为可用
1.mcp文档
2.cursor配置(这里的key来自于figma)
3.对话使用figma MCP导入figma,自动读取figma并实现页面
- 打开设计稿,copy link
-复制进cursor对话,自动调用mcp server生成页面
此处省略。。。。
因为需要反复调整,完善页面(过程中有一些报错,沟通有点费劲)
总结下来就是创建组件好使,从0到1生成费劲
整体感受:
- 优点
- 写的快
- 还能切图
- 缺点
- 完全依靠它从0-1搭建H5页面差点意思,即使项目框架搭建好,能创建很多组件并完成页面,但页面之间联系和报错需要很多时间解决,不如人工写的快
- 自然语言和机器语言还是不太能直译,当前业务环境下,仅靠大模型做不到生成直接可用的页面,页面里甚至还有vue2和vue3的穿插使用
更多mcp(可自行探索):
总结
优秀实践:
封装多行文本省略
截图生成页面模板结构
包括代码优化和逻辑优化都有很好的表现,还有好用的代码提示,代码纠错,检查和完善提取逻辑(这些和其他代码助手表现差不多,大模型的原因,cursor更准确),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效率,搭配丰富的mcp整体可玩性也比较高
呼应一下,开头高亮了辅助二字,在一些实践中,上下文模式的编写局部功能表现优异。AI高速发展的今天,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可以实现对话式0代码编程,但目前阶段还只是程序员的辅助代码工具,AI的出现是为了辅助人类,并不是为了取代人类,毕竟代码也需要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