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华东师大高可信软件工程夏令营机试


只是自己的想法,因为没地方测评所以不能保证正确,有不恰当的地方和错误欢迎指正;也期待有更好的做法@我。

A. 构造序列

【题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思路】

这道题目要我们将序列调整为不下降序列,那肯定要对相邻元素进行考虑,使任意一对相邻元素,后者都不小于前者,即观察两两元素之差。

利用贪心的思想来做,对于给定的序列,观察每一对相邻的元素后者是否大于前者:

  • 如果大于等于,满足不下降就不需要调整;
  • 如果小于,那么需要将前者减少,或者将后者增大,操作次数为两元素之差。

那到底是调整前者还是调整后者?我认为如果对序列从左向右调整,那么应该尽可能让前者减少,这样可以让右边的序列部分有更多调整空间;反之对序列从右向左调整,应该先考虑让后者增大,这样可以给左边的序列让出更大的调整空间。


例如:对于序列: 2 , 6 , 2 , 5 , 2 2, 6, 2, 5, 2 2,6,2,5,2,假设从右向左调整,首先对于最后一对相邻元素 5 , 2 5, 2 5,2 计算出后者减前者的差为-3,那么需要进行调整,此时当然应该调整后者2,将其操作三次加到5,而不应该对前者5进行调整,虽然也是调整三次,但是变成2了会导致前面的序列调整空间变小。那么调整完后序列变为 2 , 6 , 2 , 5 , 5 2, 6, 2, 5, 5 2,6,2,5,5

上面说的是尽可能先调整什么,那么什么时候可以按照我们的想法调整,什么时候不得不调整另一个元素,也就是对于上面的例子最后一对相邻元素 5 , 2 5, 2 52 来说,一定可以将后者2增大为5吗?会不会出现只能调整前者5的情况?

对于调整后的序列 2 , 6 , 2 , 5 , 5 2, 6, 2, 5, 5 2,6,2,5,5 ,此时考虑倒数第二对相邻元素 2 , 5 2, 5 2,5,后者比前者大,无需调整;

考虑倒数第三对相邻元素 6 , 2 6, 2 6,2,后者大于前者,按照想法,期望将后者2调整为6,但是如果这样调整了,序列将变为 2 , 6 , 6 , 5 , 5 2, 6, 6, 5, 5 2,6,6,5,5破坏了已经调整好的右子序列。

这时就找到了调整的规律,不能只考虑当前对相邻元素的差,还需要考虑后一对元素的差,那么对于序列 6 , 2 , 5 6, 2, 5 6,2,5 来说,令left表示前一对元素差,right表示后一对元素差,那么 l e f t = − 4 , r i g h t = 3 left = -4, right = 3 left=4,right=3;
因为 ∣ l e f t ∣ > r i g h t |left| > right left>right,所以此时必须调整前者,否则会破坏调整好的右子序列。

【代码描述】

有了上述的过程,从右向左调整的过程就可以写出代码了(其中temp2存放序列,right初值设为很大的数INF,因为最右边的肯定可以无限增大,所有最后一对相邻元素一定可以调整后者):

int right_solve(){
	// 从右向左计算 
	int ans = 0;
	int right = INF, left;
	for(int i=n-2; i>=0; i--){
		left = temp2[i+1] - temp2[i];
		if(left >= 0){
			// 满足升序关系,更新right 
			right = left;
		}
		else{
			if(left+right >= 0){
				// 尽量让右边的变大,给左边留下空间 
				temp2[i+1] -= left; 
			}
			else{
				// 只能让左边的减小
				temp2[i] += left; 
			}
			// 调整好后,这一对相邻元素的差为0
			right = 0;
			// 累加操作次数
			ans -= left;
		} 
	}
	return ans;
} 

做到这里我发现对于序列 7 , 7 , 7 , 7 , 6 , 5 7, 7, 7, 7, 6, 5 7,7,7,7,6,5,按照上述从右向左的调整过程,会变为 6 , 6 , 6 , 6 , 6 , 6 6, 6, 6, 6, 6, 6 6,6,6,6,6,6,调整次数为5,但是如果从左向右调整,会变为 7 , 7 , 7 , 7 , 7 , 7 7, 7, 7, 7, 7, 7 7,7,7,7,7,7,调整次数为3,显然应该取两者更小值。

【完整代码】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n = 5010;
const int INF = 0x3fffffff;
int num[maxn], temp1[maxn], temp2[maxn];
int n;
void print(int* A){
	// 打印出num数组内容
	for(int i=0; i<n; i++){
		printf("%d", A[i]);
		if(i != n-1)
			printf(" ");
		else
			printf("\n");
	} 
}
int left_solve(){
	// 从左向右计算 
	int ans = 0; // 操作次数 
	int left = INF, right;
	for(int i=0; i<n-1; i++){
		right = temp1[i+1] - temp1[i];
		if(right >= 0){
			// 满足升序关系,更新left 
			left = right;
		}
		else{
			if(left+right >= 0){
				// 尽量让左边的减小,给右边留下空间 
				temp1[i] += right;
				left = 0; 
			}
			else{
				// 只能更新右边的 
				temp1[i+1] -= right;
			}
			left = 0;
			ans -= right; // 操作次数应加上right的绝对值
		} 
	}
	return ans;
}
int right_solve(){
	// 从右向左计算 
	int ans = 0;
	int right = INF, left;
	for(int i=n-2; i>=0; i--){
		left = temp2[i+1] - temp2[i];
		if(left >= 0){
			// 满足升序关系,更新right 
			right = left;
		}
		else{
			if(left+right >= 0){
				// 尽量让右边的变大,给左边留下空间 
				temp2[i+1] -= left; 
			}
			else{
				// 只能让左边的减小
				temp2[i] += left; 
			}
			right = 0;
			ans -= left;
		} 
	}
	return ans;
} 
int main(){
	scanf("%d", &n);
	for(int i=0; i<n; i++){
		scanf("%d", &num[i]);
		temp1[i] = num[i];
		temp2[i] = num[i];
	}
//	print(num);
	int lnum = left_solve();
//	printf("lnum: %d\n", lnum);
//	print(temp1); 
	int rnum = right_solve();
//	printf("rnum: %d\n", rnum);
//	print(temp2); 
	if(lnum < rnum) 
		printf("%d", lnum);
	else
		printf("%d", rnum);
	return 0; 
} 

B. 整数划分

【题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思路】
我这里用到的是动态规划的思想,假设 d p [ x ] [ n ] dp[x][n] dp[x][n]数组的含义为数n可以用1,2,3…x组成的和的形式的个数。
比如 d p [ 2 ] [ 5 ] dp[2][5] dp[2][5]就表示5可以拆成1,2组成的和的形式个数,那么有:

  • 1 + 1 + 1 + 1 + 1 1+1+1+1+1 1+1+1+1+1
  • 1 + 1 + 1 + 2 1+1+1+2 1+1+1+2
  • 1 + 2 + 2 1+2+2 1+2+2

那么很容易想到 d p [ 2 ] [ 5 ] dp[2][5] dp[2][5]会和 d p [ 1 ] [ 5 ] dp[1][5] dp[1][5]有关,因为:

5拆成用1,2表示的形式数= (5拆成用1表示的形式数) + (5拆成有2的和表示的形式数)

因此: d p [ 2 ] [ 5 ] = d p [ 1 ] [ 5 ] dp[2][5] = dp[1][5] dp[2][5]=dp[1][5] + 一定有2的和的组合;

那后者怎么计算呢?
我们可以想到5中一定要有2,那不就是3的组合数每个加2:

  • 1 + 1 + 1 1+1+1 1+1+1 --> 1 + 1 + 1 + 2 1+1+1+2 1+1+1+2
  • 1 + 2 1+2 1+2 --> 1 + 2 + 2 1+2+2 1+2+2

即dp[2][3],于是找到了转移方程 d p [ 2 ] [ 5 ] = d p [ 1 ] [ 5 ] + d p [ 2 ] [ 3 ] dp[2][5] = dp[1][5] + dp[2][3] dp[2][5]=dp[1][5]+dp[2][3]
写成一般项为:
d p [ x ] [ n ] = d p [ x − 1 ] [ n ] + d p [ x ] [ n − x ] dp[x][n] = dp[x-1][n] + dp[x][n-x] dp[x][n]=dp[x1][n]+dp[x][nx]

但是上式是有条件的,因为比如dp[3][2],应该是数2由1构成的和的组合数,加上2由包含3的和的组合数,但是因为2比3小,所以没有由3构成的组合数,那么对于n < x的情况,后一项是0,变为了:
d p [ x ] [ n ] = d p [ x − 1 ] [ n ] dp[x][n] = dp[x-1][n] dp[x][n]=dp[x1][n]

【初始值的确定】

容易想到对于一张dp[x][n]的二维表来说,我们可以初始化dp[1][n] = 1,因为任何数x拆成只有1的组合都是x个1相加,也可以初始化dp[0][n] = 0,任何书都没法拆成只有0的和。

-012345
0000000
1应该为111111
2
3

初始化后可以看到按照公式,dp[1][0]应该填1(才能得出dp[1][1] = dp[0][1] + dp[1][0]),此时就可以按照推出的公式来了:

// 求dp[x][n]
if(n >= x){
	dp[x][n] = dp[x-1][n] + dp[x][n-x];
}
else{
	dp[x][n] = dp[x-1][n];
}

那么这个表应该为:

-012345
0000000
1111111
2112233
3112345

可以发现dp[x][0]都应该为1,可以自行理解一下。那么dp[3][n]就是所求答案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观察表中的规律,方块等于两圆圈和。

【源代码】

#include<iostream>
#include<cstring>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n = 40000;
// dp[x][n]表示数n可以拆成用1,2...x的和组成形式的个数 
long long dp[4][maxn];
long long solve(int x){
	// 初始化
	for(int i=1; i<=x; i++){
		dp[0][i] = 0;
	} 
	for(int i=1; i<=3; i++){
		dp[i][0] = 1;
	}
	for(int i=1; i<=3; i++){
		for(int j=1; j<=x; j++){
			// 数j拆成的组合等于数j-1拆成的组合数(每一种组合后加1就是j了) 
			dp[i][j] = dp[i-1][j];
			if(j >= i){
				// 新添加包含i的组合,那么等于数j-i拆成的组合数 (每一种组合后加i就是j了) 
				dp[i][j] += dp[i][j-i];
			}
		}
	} 
	return dp[3][x];
} 
int main(){
	int n;
	while(scanf("%d", &n) != EOF){
		long long ans = solve(n);
		printf("%lld\n", ans);
	}
	return 0;
} 

C. 一只小蜜蜂

【题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题思路】

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考虑,分别是:

  • 如何计算路线条数?
  • 如何按要求打印出路线?

首先第一个问题:路线条数的计算。

观察蜂窝图可以发现:对于每个数x来说,下一步只能是x+1或者x+2。那能够想到的是,路线条数和起点终点无关,而只和二者之间的差值有关,即 |终点 - 起点| 的值。

上面说到的话反过来看,就是对于终点x,能够到达这里的路线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从x-1过来的,一种是从x-2过来的。那么不就是斐波那契数列嘛, f [ n ] = f [ n − 1 ] + f [ n − 2 ] f[n] = f[n-1] + f[n-2] f[n]=f[n1]+f[n2],初始值为 f [ 1 ] = 1 , f [ 2 ] = 2 f[1] = 1, f[2] = 2 f[1]=1,f[2]=2

因为,当二者差值为1时,路线条数只有一条;当二者差值为2时,有两条路线。比如起点为2,终点为3,那么只有一条路线(2,3);起点为2,终点为4,那么有两条路线(2,3,4)和(2,4);


第二个问题,如何按照要求打印出路线?

这显然是一个递归的过程,我定义了一个打印函数:

void print(int cur);

cur表示当前加入的数,显然递归边界是cur为终点;将cur加入路线后,可以考虑将cur+1和cur+2加入路线,然后递归调用print(cur+1)或者print(cur+2);
该函数可以写为:

void print(int cur){
	if(cur > b) return;
	// 当前处理的数
	if(cur == b){
		for(int i=0; i<route.size(); i++){
			cout << route[i] << " ";
		}
		cout << endl;
		return ;
	} 
	for(int i=cur+1; i<=cur+2; i++){
		route.push_back(i);
		print(i);
		route.pop_back();
	}
}

这样就按照字典序打印出了所有路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但是题目只要求输出不同的部分,并且只输出n条路线,因此需要多加一些约束条件,可以发现公共前缀的最后一个元素的特点是:下一个元素和该元素的差不是1了,也就是只要增量是2,就说明到了不一样的地方,该输出了。

【源代码】

#include<iostream>
#include<vector>
using namespace std;
// 路线 
vector<int> route; 

// 起点,终点和需要输出的路径条数
int a, b, n;  

// 路线条数和起点、终点无关,只和二者之差有关
int solve(int len){ 
	int pre = 1, p = 2;
	len -= 2;
	for(int i=1; i<=len; i++){
		int temp = p;
		p = pre+p;
		pre = temp;
	}
	return p;
}

// 打印字典序前n的路线 
int num = 0;
void print(int cur){
	if(cur > b) return;
	// 当前处理的数
	if(cur == b){
		num++;
		if(num <= n){
			bool flag = false; // 不需要输出 
			if(num == 1) flag = true; // 第一次所有都要输出 
			for(int i=0; i<route.size(); i++){
				if(flag){
					cout << route[i] << " ";
				}
				else{
					if(i!=route.size()-1 && route[i+1] != route[i]+1){
						// 后一个数发生了跳越,就要开始输出了
						flag = true;
						cout << "< " << route[i] << " > ";
					}
				}
			} 
			cout << endl;
		}
		return ;
	} 
	for(int i=cur+1; i<=cur+2; i++){
		route.push_back(i);
		print(i);
		route.pop_back();
	}
} 

int main(){
	cin>>a>>b>>n;
	int ans = solve(b-a);
	cout<<ans<<endl;
	route.push_back(a);
	print(a);
	return 0;
} 

D. 逃离大魔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题思路】

这是一道搜索题目,用BFS非常合适,因为对每个结点来说,它相对于起点(1, 1, 1)的层数就是Yuki到这个点所需要的时间

那么就方便了,用一个三维数组matrix存放每个点的情况,全部初始化为0,-1表示墙,matrix[x][y][z] = t表示该结点在t时刻,以及后面的t时间内都不能走。也就是访问到这个结点时,用该结点相对起点的层数和matrix值比较即可。

因此对于每个结点,有四个元素需要保存:

struct node{
	int x, y, z; // 坐标  
	int level; //层数 
};

【算法描述】
用队列queue来实现BFS,将队首元素出队,判断其是否已经到了门口并且层数小于T(大魔王回来的时间),是则返回该结点的层数即为最少要花的时间;否则判断其上下左右前后的六个结点是否需要访问,是的话更新其层数为当前结点层数加1,否则无操作。

判断某结点是否需要访问(注意越界、入过队列、墙、技能时间范围内):

bool judge(int x, int y, int z, int time){ // 判断坐标(x,y,z)是否可以走
	// 越界
	if(x<1 || x>l || y<1 || y>w || z<1 || z>h)
		return false;
	// 已经入过列 
	if(inq[x][y][z])
		return false; 
	// 如果是墙不能走
	if(matrix[x][y][z] == -1)
		return false;
	// 如果有天火和磁暴不能走 
	if(time >= matrix[x][y][z] && time <= 2*matrix[x][y][z] ) 
		return false;
	return true;
}

注意在BFS中每个结点仅入队列一次,所以创建一个三维bool数组inq指示某坐标点是否已经入队过。

【源代码】

#include<iostream>
#include<queue>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n = 80; 
int l, w, h, T; // 城堡的长宽高以及卡尔回来所需的时间 
struct node{
	int x, y, z; // 坐标  
	int level; //层数 
}start, temp; 
//int time = 0; // 当前时刻,完全可以用层数表示 
int matrix[maxn][maxn][maxn]; // -1表示墙,其他表示当前时刻t和后t时刻都不能通过 
bool inq[maxn][maxn][maxn]; // 是否入过队列 
int X[6] = {-1, 1, 0, 0, 0, 0}; // 增量矩阵 
int Y[6] = {0, 0, -1, 1, 0, 0};
int Z[6] = {0, 0, 0, 0, -1, 1}; 
bool judge(int x, int y, int z, int time){ // 判断坐标(x,y,z)是否可以走
	// 越界
	if(x<1 || x>l || y<1 || y>w || z<1 || z>h)
		return false;
	// 已经入过列 
	if(inq[x][y][z])
		return false; 
	// 如果是墙不能走
	if(matrix[x][y][z] == -1)
		return false;
	// 如果有天火和磁暴不能走 
	if(time >= matrix[x][y][z] && time <= 2*matrix[x][y][z] ) 
		return false;
	return true;
}
int BFS(int x, int y, int z){
	// 起点默认为(1, 1, 1)
	// 终点为(l, w, h) 
    start.x = x, start.y = y, start.z = z;
    start.level = 0;
    queue<node> Q;
    Q.push(start);
    inq[x][y][z] = true;
    while(!Q.empty()){
    	node top = Q.front();
    	Q.pop();
    	if(top.x==l && top.y==w && top.z == h){
    		// 遇到了终点返回其层数 
			return top.level; 
		}
		if(top.level > T){
			// 时间到了,大魔王回来了 
			return -1; 
		}
		for(int i=0; i<6; i++){
			int newX = top.x + X[i]; 
			int newY = top.y + Y[i];
			int newZ = top.z + Z[i];
			int level = top.level+1; // 到这个结点的时间为层数
			if(judge(newX, newY, newZ, level)){
				temp.x = newX, temp.y = newY, temp.z = newZ;
				temp.level = level;
				Q.push(temp);
				inq[newX][newY][newZ] = true;
			}
		}
	}
    
}
int main(){
	scanf("%d%d%d%d", &l, &w, &h, &T);
	int k, a, b, c, t;
	scanf("%d", &k);
	// 城堡初始化 
	for(int i=1; i<=l; i++){
		for(int j=1; j<=w; j++){
			for(int k=1; k<=h; k++){
				matrix[i][j][k] = 0;
			}
		}
	} 
	for(int i=0; i<k; i++){
		scanf("%d%d%d", &a, &b, &c);
		matrix[a][b][c] = -1; // 墙 
	} 
	scanf("%d", &k);
	for(int i=0; i<k; i++){
		scanf("%d%d%d", &t, &a, &b); // 天火
		for(int j=1; j<=h; j++){
			// 注意城堡从(1, 1, 1)开始,不是(0, 0, 0)
			matrix[a][b][j] = t; // 在t时刻和后t时间内,上下不能走 
		} 
	} 
	scanf("%d", &k);
	for(int i=0; i<k; i++){
		scanf("%d%d%d%d", &t, &a, &b, &c); // 磁暴 
		for(int j=0; j<4; j++){
			matrix[a+X[j]][b+Y[j]][c] = t; // 在t时刻和后t时间内,前后左右不能走 
		}
	} 
	int ans = BFS(1, 1, 1);
	printf("%d\n", ans);
	return 0; 
} 
/*
input:
3 3 2 10
3
1 3 1
2 3 2
1 1 2
2
1 1 1
3 3 1
1
2 3 1 1
output:
5

input:(仅时间减少) 
3 3 2 4
3
1 3 1
2 3 2
1 1 2
2
1 1 1
3 3 1
1
2 3 1 1
output:
-1
*/

E. 派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题思路】

看着这是一道拓扑排序的题呀,但是第一个样例中发现有相同的(u, v)组合,处理的时候要注意,我是用bool型邻接矩阵存的。

拓扑排序就是不断的把入度为0的结点加入拓扑序列,这里还要注意满足题目中说的编号越小的人越应该靠前进场,这里我不是很明白,如果是要求输出最小的字典序列的话,那么第二个样例应该输出:2 4 1 3,但样例给的输出是:4 1 2 3;二者都是满足约束的拓扑排序,我的代码是输出最小字典序的拓扑排序,不知道加粗的话如何理解。可能有其他理解方式像之前的蓝桥杯似的,就不纠结了,当复习一下拓扑排序好了。

【源代码】

#include<iostream>
#include<queue>
#include<vector>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n = 30010;
bool G[maxn][maxn];
int inDegree[maxn]; // 每个顶点的入度
int n, m;
vector<int> res; // 答案 
void topoSort(){
	queue<int> q;
	for(int i=1; i<=n; i++){
		if(inDegree[i] == 0){
			q.push(i);
			res.push_back(i);
		}
	}
	while(q.size() != 0){
		int top = q.front();
		q.pop();
		for(int v=1; v<=n; v++){
			if(G[top][v]){
				inDegree[v]--;
				if(inDegree[v] == 0){
					q.push(v);
					res.push_back(v);
				}
			}
		}
	}
}
int main(){
	fill(inDegree, inDegree+maxn, 0); 
	fill(G[0], G[0]+maxn*maxn, false);
	scanf("%d%d", &n, &m);
	int u, v;
	// 这里u,v可能会重复
	for(int i=0; i<m; i++){
		scanf("%d%d", &u, &v);
		// 之前连过就不管了 
		if(!G[u][v]){
			G[u][v] = true; 
			inDegree[v]++; // v点入度加1 
		} 
	} 
	topoSort(); 
	// 题目说了数据保证有解 
	for(int i=0; i<res.size(); i++){
		printf("%d", res[i]);
		if(i != n-1)
			printf(" "); 
	}
	return 0;
} 
/*
input:
5 10
3 5
1 4
2 5
1 2
3 4
1 4
2 3
1 5
3 5
1 2
output:
1 2 3 4 5
*/

F. 小啵的抽奖

【题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题思路】

这道题考察错位重排,百度写的很好理解。

设n个球全放错的情况有 s(n)种,那么可以有如下思路:
不妨设1号球选择2号盒,接下来会有两种情况:

  1. 2号球选择1号盒,剩下 (n-2)个球去错排,有 s(n-2) 种情况;
  2. 2号球不选择1号盒,则题目可转化为把编号为2→n的小球分别放入编号为 1、3、4……→n的盒子错位重排(即2号球不在1号盒、3号球不在3号盒…n号球不在n号盒),相当于n-1个球错位重排,有s(n-1) 种;

因为1号球可以放到[2,n]中任意一个盒子里,共 (n-1)种选择,于是有递推公式: s ( n ) = ( n − 1 ) ∗ [ s ( n − 1 ) + s ( n − 2 ) ] s(n)=(n-1) *[s(n-1)+s(n-2)] s(n)=(n1)[s(n1)+s(n2)]

上面讲解来自百度百科,可以继续化简得到只依赖于n的表达式。

【源代码】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n = 22;
long long s[maxn]; //n位错位重排的数目
void solve(){
	s[1] = 0;
	s[2] = 1; // 2 1
	for(int i=3; i<=20; i++){
		s[i] = (i-1)*(s[i-1]+s[i-2]);
	}
	for(int i=1; i<=20; i++){
		printf("%lld\n", s[i]);
	}
} 
int main(){
	solve(); 
	int n, m;
	scanf("%d", &n);
	for(int i=0; i<n; i++){
		scanf("%d", &m);
		printf("%lld\n", s[m]);
	}
	return 0;
}


  • 4
    点赞
  • 6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LVS(Linux Virtual Server)、HAProxy、Nginx 是常见的负载均衡调度器软件,它们可以帮助实现可用和性能优化。下面是它们的简要配置介绍: 1. LVS:LVS 是一个基于 Linux 内核的负载均衡软件。配置 LVS 通常需要三个组件:调度器(load balancer)、真实服务器(real servers)和客户端。调度器接收客户端请求并将其分发到真实服务器上,以实现负载均衡。LVS 的核心组件是 IP 虚拟服务器(IPVS),可以根据不同的调度算法(如轮询、源IP哈希等)进行配置。 2. HAProxy:HAProxy 是一个性能的 TCP/HTTP 负载均衡器。它支持多种负载均衡算法,并提供丰富的配置选项。配置 HAProxy 通常需要定义前端和后端。前端定义负责接收客户端请求的监听器和相关设置,后端定义真实服务器池以及与之相关的设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负载均衡策略、健康检查、SSL 终止等配置。 3. Nginx:Nginx 是一个性能的 Web 服务器和反向代理服务器,也可以用作负载均衡器。通过配置 Nginx 的 upstream 模块,可以实现负载均衡和可用。可以指定多个真实服务器,并选择不同的负载均衡算法(如轮询、IP 哈希等)。同时,Nginx 还提供了许多其他功能,如缓存、gzip 压缩、SSL/TLS 支持等。 关于可用软件 Keepalived,它可以与上述负载均衡调度器软件配合使用,提供可用性的解决方案。Keepalived 可以监测真实服务器的状态,并在主服务器故障时自动切换到备份服务器。它使用 VRRP(虚拟路由冗余协议)来管理 IP 地址的漂移,确保服务的连续性。配置 Keepalived 需要定义虚拟 IP(VIP)、设置 VRRP 角色(主/备)以及健康检查等参数。 以上是对 LVS、HAProxy、Nginx 调度器软件的简要配置介绍,以及可用软件 Keepalived 的简要说明。具体的配置细节和更复杂的使用场景可以参考官方文档或者相关教程。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