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E的小结02

以下是我第二次课程中学习到的关于java的知识点,主要为:运算符、Scanner输入、流程控制、函数、可变参数、面向对象。

1.运算符

   1.1.算术运算符 

  • +(加)、-(减)、*(乘)、/(除)、%(取余)、++(自增)、--(自减)

   1.2.赋值运算符

  • =(赋值)、+=(先加后赋值)、-=(先减后赋值)、*=(先乘后赋值)、/=(先除后赋值)、%=(先取余后赋值)

   1.3.关系运算符

  • ==、>、>=、<、<=、!=
  • 关系运算符的结果都是boolean类型,要么是true,要么是false。

   1.4.逻辑运算符

  •  &(逻辑与,a&b,a和b都是true,结果为true,否则为false。 )
  • |(逻辑或,a|b,a和b都是false,结果为false,否则为true。 )
  • !(逻辑非,!a,结果和a相反。)
  • &&(短路与,作用和&相同,但是有短路效果 。)
  • ||(短路或,作用和 | 相同,但是有短路效果。 )
  • // 非短路
    int x = 3;
    int y = 4;
    System.out.println((x++ > 4) & (y++ > 5)); // 两个表达都会运算
    System.out.println(x); // 4
    System.out.println(y); // 5
    // 短路
    int x = 3;
    int y = 4;
    System.out.println((x++ > 4) && (y++ > 5)); // 左边已经可以确定结果为false,右边不参与运算
    System.out.println(x); // 4
    System.out.println(y); // 4

2.Scanner输入

   2.1.语句格式

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System.in);
String str = scanner.nextLine(); // 获取回车之前输入到控制台的内容
System.out.println(str);
// 获取不同类型的数据
// scanner.nextInt();
// scanner.nextDouble();
// scanner.nextFloat();
// scanner.nextBoolean();

3.流程控制

流程控制语句是用来 控制程序中各 语句执行顺序的语句,包含 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

   3.1.顺序结构

  • 程序从上到下逐行地执行,中间没有任何判断和跳转,程序中大多数的代码都是这样执行的。

   3.2 .分支结构

  •   根据不同条件,选择不同的执行路线,最后得到不同的结果。分支结构包含:单分支结构、双分支结构、多分支结构、switch语句、三元表达式。
  • if语句(单分支)
  • // 格式
    if(关系表达式) {
    语句体;
    }
    其他语句;
  •  if语句(双分支)
// 格式
if (关系表达式) {
语句体1;
} else {
语句体2;
}
  •  switch语句
// 格式
switch (表达式) {
case 1:
语句体1;
break;
case 2:
语句体2;
break;
...
default:
语句体n+1;
break;
}
  •  三元运算表达式
// 格式
关系表达式 ? 表达式1 : 表达式2

//这里我比较懵,举个例子
// 需求:输入一个分数,如果分数是大于等于60,则输出【及格】;如果小于60,则输出【不及格】
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System.in);
double score = scanner.nextDouble();
System.out.println(score >= 60 ? "及格" : "不及格");

   3.3. 循环结构

  • for循环
// 格式
/*
初始化语句: 循环开启时的起始状态
条件判断语句: 循环反复执行的条件
循环体语句: 循环反复执行的内容
条件控制语句:循环执行中每次变化的内容
*/
for (初始化语句;条件判断语句;条件控制语句) {
循环体语句;
}

//例子
// 打印10个“HelloWorld”
for (int i = 1; i <= 10; i++) {
System.out.println("HelloWorld");
}
  •  while循环
// 格式
初始化语句;
while(条件判断语句){
循环体;
条件控制语句;
}

//例子
// 打印10个“HelloWorld”
int i = 1;
while(i <= 10){
System.out.println("HelloWorld");
i++;
}
System.out.println(i);
  • do while循环 
// 格式
初始化语句;
do{
循环体;
条件控制语句;
}while(条件判断语句);

4.函数

   4.1.格式

修饰符 返回值类型 函数名(参数类型 形式参数1, 参数类型 形式参数2, ...){
执行语句;
return 返回值;
}

// 基本使用,无返回值
public static void sayHello() {
System.out.println("你好!");
}
// 不调用不执行
sayHello();
sayHello();


// 有返回值
public static int sum(int n, int m) {
return n + m;
}
// 赋值调用。此时,变量total的值就是函数sum()运行之后的返回值
int total = sum(1,2);
// 打印调用。将函数返回值直接打印。
System.out.println(sum(1,2));


/*
参数的作用
封装函数:在控制台打印矩形
######
######
######
*/
// 没有参数,打印的矩形在不改变函数代码的前提下只能是固定的格式
public static void printRectangle() {
for(int i = 0; i < 3; i++) {
for(int j = 0; j < 6; j++) {
System.out.print("#");
}
System.out.println();
}
}
// 两次的结果一样
printRectangle();
printRectangle();
// 有参数,打印的矩形是几行几列就可以通过参数进行控制,传入不同的参数,得到不同的效果
public static void printRectangle(int n, int m) {
for(int i = 0; i < n; i++) {
for(int j = 0; j < m; j++) {
System.out.print("#");
}
System.out.println();
}
}
// 两次的结果不一样
printRectangle(3, 8); // 此时 n = 3,m = 8
printRectangle(4, 12); // 此时 n = 4,m = 12
   名词解释:
    1. 修饰符:现阶段固定为public static两个关键字。
    2. 返回值类型:方法最终产生的结果数据是什么类型。
    3. 方法名称:自定义的名称,命名规则和变量一样。
    4. 参数类型:进入方法的数据是什么类型。
    5. 形式参数:进入方法的数据对应的变量名称。
    6. 执行语句:方法内部执行的若干行代码。
    7. return:结束方法的执行,并且将返回值返还给调用处。
    8. 返回值:方法最终产生的结果数据。
   注意事项:
    1. 返回值必须和返回值类型对应。
    2. 参数如果有多个,需要使用逗号分隔。
    3. 参数如果没有,小括号则可以留空。
    4. 方法定义之后,没有调用就不会执行;要想执行,一定要调用它。
    5. 没有返回值时,返回值类型设置成void,return可以省略不写。

5.可变参数

调用方法时传入不定个数的参数,本质上是基于数组实现的。
在定义方法时,在最后一个形参上加"…"就表示该形参可以接受多个参数值,多个参数值被当做数组传入。
//参数为可变参数
函数名(参数类型... 参数名称){
}

// 封装一个函数,功能:若干个整数求和
// 方式一:使用数组
public static int sum(int[] nums) {
int total = 0;
for(int i = 0; i < nums.length; i++) {
total += nums[i];
}
return total;
}
// 调用
int total = sum(new int[]{1,2,3,4,5});
// 方式二:使用可变参数
public static int sum(int... nums) {
int total = 0;
for(int i = 0; i < nums.length; i++) {
total += nums[i];
}
return total;
}
// 调用
int total = sum(1,2,3,4,5);
注意事项:可变参数只能做为函数的最后一个参数,前面有没有其他参数都可以,一个函数最多只能有一个可变参数。

6.面向对象

   6.1 定义

  1. 面向对象是一种编程思想。面向对象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
  2. 面向过程指的是一步一步的完成某一个具体事情,强调的是功能。
  3. 面向对象是将功能封装进对象,强调的是具有功能的对象。

   6.2 类与对象

    1. 类:具备某些共同特征的实体的集合,它是一种抽象的数据类型,它是对所具有相同特征实体的抽象。
    2. 对象:对象是用来描述客观存在的一个实体,这个实体是由一组属性和方法构成。
    3. 类与对象的关系:
  • 类是产生对象的模版,所有的对象都是通过类来创建的。
  • 类是对象的抽象化描述,这些对象具有相同的特征和动作(属性和方法)对象是类的具体实例。
  • 实例化

   6.3 .类与对象的使用

  • 属性(成员变量)

       类的属性就是我们在描述某个东西时所指出的这个东西的特点。 

       属性类型:八个基本数据类型,引用数据类型:类、接口、数组。

       基本数据类型: byte、short、long、double、float、int、boolean、char

  • 方法(成员方法)

       指一类事物的用途、行为或者功能。

// 这里创建一个学生类,学生有姓名、年龄、类型等属性,具有吃饭,学习等行为。
public class Student {
public String name;
public int age;
public String type = "1";
public void study() {
System.out.println("好好学习!");
}
}
  • 创建对象
       类名 变量名 = new 类名()。
       通过对象可以访问其属性和方法。
Student student = new Studnet();

System.out.println(student.name); // null,引用数据类型默认值是null
System.out.println(student.age); // 0,整数类型默认值是0

student.name = "张三";
student.age = 10;

System.out.println(student.name); // 张三,student的name属性被修改了
System.out.println(student.age); // 10,student的age属性被修改了

6.4.创建对象的内存结构(这个地方有点抽象QAQ)

      基本数据类型、局部变量、对象的引用变量都是存在栈内存里面。
      当在一段代码块中定义一个变量时,java就在栈中为这个变量分配内存空间。  
      new创建的实例化对象及数组,存在在堆内存中。
  • 方法区
      存放类信息、static变量。

6.5.局部变量与成员变量

  • 局部变量
      定义:局部变量是定义在方法中或者语句块中。
      作用范围:只限于所定义的大括号中。
  • 成员变量
      定义:定义在类中,也可以叫类的属性。
      作用范围:根据权限的修饰符(public private protected default)。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