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防护实验二:网络嗅探与身份认证

实验二 网络嗅探与身份认证

实验目的
1、通过使用Wireshark软件掌握Sniffer(嗅探器)工具的使用原理,实现捕捉HTTP等协议的数据包,以理解TCP/IP协议中多种协议的数据结构、通过实验了解HTTP等协议明文传输的特性。
2、研究交换环境下的网络嗅探实现及防范方法,研究ARP协议存在的安全漏洞,了解ARP欺骗攻击的原理。
3、能利用BrupSuite、fcrackzip等工具实践穷举和字典。

思考问题:
1、如何防止ARP攻击。
2、设置安全的密码(口令)应遵循的原则。

系统环境:Kali Linux 2、Windows

网络环境:交换网络结构

实验工具:Arpspoof、WireShark、BurpSuite、fcrackzip。

实验原理

1、网络嗅探概述

Sniffer(嗅探器)工作在OSI模型的第二层,利用计算机的网卡截获网络数据报文的一种工具,可用来监听网络中的数据,分析网络的流量,以便找出所关心的网络中潜在的问题。例如,假设网络的某一段运行得不是很好,报文的发送比较慢,而我们又不知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此时就可以用嗅探器确定不同网络协议、不同用户的通信流量,相互主机的报文传送间隔时间等,这些信息为管理员判断网络问题、管理网络区域提供了非常宝贵的信息。

在正常情况下,一个合法的网络接口应该只响应这样的两种数据帧:帧的目标区域具有和本地网络接口相匹配的硬件地址;帧的目标区域具有“广播地址”。

如果网卡处于混杂(promiscuous)模式,那么它就可以捕获网络上所有的数据帧,处于对网络的“监听”状态,如果一台机器被配置成这样的方式,它(包括其软件)就是一个嗅探器。

在交换型以太网中,上述条件2是不满足的。所有的主机连接到SWITCH,SWITCH比HUB更聪明,它知道每台计算机的MAC地址信息和与之相连的特定端口,发给某个主机的数据包会被SWITCH从特定的端口送出,而不是象HUB那样,广播给网络上所有的机器。这种传输形式使交换型以太网的性能大大提高,同时还有一个附加的作用:使传统的嗅探器无法工作。

交换型网络环境嗅探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使本不应到达的数据包到达本地。通常的方法有MAC洪水包和ARP欺骗。其中MAC洪水包是向交换机发送大量含有虚构MAC地址和IP地址的IP包,使交换机无法处理如此多的信息,致使交换机就进入了所谓的"打开失效

  • 0
    点赞
  • 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