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Java类的认知

13 篇文章 0 订阅

什么是类?
类是一个模板,它描述一类对象的行为和状态。

什么是对象?
对象是类的一个实例(对象不是找个女朋友),有状态和行为。例如,一条狗是一个对象,它的状态有:颜色、名字、品种;行为有:摇尾巴、叫、吃等。

个人的理解就是将一个抽象的东西当做一个实体的东西,我们给他赋予各种属性,就相当于一个人,我们创建一个名为人的对象,没有属性,那么身上什么都是光的,什么都没有,我们给他赋予属性后,让这个人有皮肤,有眼睛,有 脚,有手,有自带的属性,给了这些东西后,如果你想让他做什么事,那么这个就是行为,通过方法让这个行为动起来能够有操作的进行

但是同时注意:
面向对象的编程鼓励编程者把功能分散到多个对象中,从而使得每个对象只有唯一的功能(SRP),对象足够的高内聚,这样的代码更容易理解,维护,修改和复用;同时,对象必须互相调用才能共同完成复杂的操作,但如果对象间相互调用太多,又会导致对象间高耦合,使得对一处代码的修改影响到多处看似不相关的代码(散弹效应),为实现高内聚,对象间应该做到少依赖;如果依赖,则依赖于必须的最小接口(ISP)。
[前期打基础不用管这个]
引自: https://www.cnblogs.com/shao-shao/articles/3543460.html

在面向对象的概念中,所有的对象都是通过类来描绘的,但是反过来,并不是所有的类都是用来描绘对象的,如果一个类中没有包含足够的信息来描绘一个具体的对象,这样的类就是抽象类。

抽象类除了不能实例化对象之外,类的其它功能依然存在,成员变量、成员方法和构造方法的访问方式和普通类一样。

由于抽象类不能实例化对象,所以抽象类必须被继承,才能被使用。也是因为这个原因,通常在设计阶段决定要不要设计抽象类。

父类包含了子类集合的常见的方法,但是由于父类本身是抽象的,所以不能使用这些方法。

在Java中抽象类表示的是一种继承关系,一个类只能继承一个抽象类,而一个类却可以实现多个接口。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