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极客到 CEO,开发者应该如何提升技术领导力?

Eotalk 是由 Eolink 发起的泛技术聊天活动,每期会邀请一些技术圈内的大牛聊聊天,聊些关于技术、创业工作、投融资等热点话题😍。

欢迎大家来到 Eotalk 的第 2 期,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了甘果科技的 CEO 老甘(路文杰),老甘身份颇多,他曾任 TechParty 组委主席和现任副主席、TGO 鲲鹏会广州会长和回甘社的组织者,CEO 身份以外的他,还是技术社区的重度爱好者。今天我们一起聊一下他过去 20 年从技术到 CEO 的升级之路,如何提升自我、带领团队、并且不断打造个人品牌等,给大家一些经验上的启发。

以下是分享实录👏👏👏~


老甘:Hello 大家好,我是老甘(路文杰),今天也很感谢 Eolink 和昊臻的邀请,希望和大家多交流。

我是在 12 年 5 月份就创立了现在的甘果科技这个软件公司,早期是靠着 APP 互联网那一波浪潮成长起来,经过从 10 个人到 50 个人再到 70 个人,刚好也 10 年了。

我们定位成一个靠谱的软件外包团队,一直活跃在广深,我们的一个特点就是我们很少做广告,主要靠口碑推荐,也服务过广深这边的各种大厂了。

做社区是因为社区在我创业的过程中帮了我很多,我也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反哺社区或者参与社区的活动当中。

创业的契机和动力?


刘昊臻:你为什么会考虑自己创业?是什么推动着你这么多年坚持下来?一般人不太能想象到坚持 10 年做一件事情是什么样的一种感受。

老甘:很多事就是在冥冥中有安排的,其实我当年读计算机的时候比较早,大概是 2000 年左右,是中国的互联网的萌芽阶段,因为我也一直喜欢计算机编程,也想过自己创办一个技术公司,但早年都在深入做技术。直到 11 年安卓以及 iOS 的移动互联网趋势到来,我们觉得既然自己有技术就做一个技术公司呗。

刚好市场有很多人找过来问我们能否做这个那个系统的,需求是非常旺盛的。所以我感觉是一个因缘巧合,刚好到了一个行业准备起步的时候,我们刚好又很早的参与进来,吃到了第一波红利。

从工程师到管理者的门槛?


刘昊臻:你是一个非常资深的 IT 人,从一线工程师到管理者,工作任务最大的不同是什么?需要跨越的思维和能力的门槛有哪些?

老甘:我自己总结了三个阶段:

  1. 一开始 3-5 年在一个特定的行业或者是领域里面先把自己做足够深入,成为一个技术专家,有个吃饭的技能。

  2. 到了技术专家之后,随着你面临的业务越来越复杂,你可能协作的团队和管理人也越来越多,这个时候你可能就会自然而然的会转变成为所谓的技术管理,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你要学习和了解东西会变得越来越多,对你的视野、个人的格局的要求也会更高。这个时候 已经考虑的可能并并不单纯是技术的问题,比如说我们产品、市场等。

  3. 再往后一点,对于有创业或者成为技术高管想法的人则是怎么样能够把自己变成一个所谓技术商人,就是我有独特的技术、独特的想法,然后我用自己的技术去快速去实现它,然后必须把它做好。那这个时候你面临的问题可能会更加复杂,商业模式、人员、资金等等各种的问题。

随着工作的深入,面临的问题会越来越复杂,因此在保证自己有够硬的专业技能前提下,应该积极拓展软实力。


如何对团队人才进行筛选和培养?


刘昊臻:随着团队成员越来越多,如何对人才进行筛选和培养?

老甘:我简单讲一下我之前做的,主要 2 个方面:

  1. 一般招人第一条件是你的这个薪资体系、团队文化等决定了你要招什么样的人,我们尽量避免大牛拉小车的情况,比方说你团队很小的时候就千万不要招一堆大牛,毕竟大公司一个萝卜一个坑,在某些领域可以做得很实也很专,但是你的公司规模或者流程还不完善的时候,很难发挥好大牛的作用,对方也会觉得没什么成就感。因此我认为第一就是要“匹配”,否则很难合作下去。

  2. 其次是对技术的兴趣,我喜欢去找那种觉得自己潜力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的人。 就和买股票一样,我们要有识别优质股的能力。但我比较反感频繁跳槽的,现在很多人跳槽比较频繁,如果他们前两份工作经历都是一两年一跳,我基本都会 pass 掉,毕竟一两年其实也才刚融入团队和熟悉了业务,定力不够很难成长。技术本来是一个比较长期的事情。

在有兴趣的基础上,能够符合团队成长速度,并且始终有潜力的人,是很容易发现的。这些成员需要重点培养。


如何克服转型过程中的不安全感?


刘昊臻:在转型的过程中,很多人会担心自己逐渐丧失技术能力,有种不安全感或不踏实的感觉,你是如何克服这种感觉,或者如何保持对技术的热情?

老甘:这个其实很难,当公司发展到了一定规模之后,其实是要逼着大家一块成长。我们经常说不能用原来的惯性,比方说有的人就是喜欢写代码,并不喜欢做管理,但是一个人做得好并不意味着能够让团队成长起来,现在早就过了单打独斗的时代,自己做好不如带着 10 个人一起做好

如果大家都不做管理,只喜欢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那么其实大家都没有承担公司的核心工作。一定要去做不那么喜欢的事情,跳出舒适区虽然一开始比较难受,但是这些事情对公司非常有用。

我经常给我们的开发经理说:“ 我是很羡慕你们的 ”,能有七八个小时在公司安安静静写代码,戴上耳机就没人打扰你。但是我没办法,不能因为自己的爱好把公司的这个前程给毁了。

公司其实不差程序员,但是公司差一个好的 CEO ,差一个好的项目管理者。其实到了一定年龄的时候,或者是公司到了规模的时候,责任是大于爱好的。

刘昊臻:是的,当我们站在所谓的技术管理者角度的时候,我们承担的并不是把 bug 或者需求给解决掉的工作,而是要带领我的团队去完成更大的目标。

从 “为自己负责” 变成 “我为团队负责” ,我们的成就感从 “自己解决问题” 变成了 “我带领团队一起去解决问题”。

有点像是踢球的时候,你从自己下场踢球变成了你作为教练把这个团队带好。场上球员的表现取决于你在球场边的这个呐喊和指挥。

老甘:对啊,你这个讲得非常好。其实我刚才说的那三个阶段,其实就是球员、教练还有俱乐部老板三个人的关系。如果要克服管理能力的瓶颈,最好是提前准备,否则有一天你踢不动的时候再想当教练可能就已经晚了。


从技术社区中收获了什么?


刘昊臻:除了日常工作,你还积极参与非常多的社区活动,比如参与我们 Eotalk ,组建 techparty 、珠三角技术沙龙等,是什么契机让你做这些事情?从中又收获了什么?

老甘:很多人可能不太想走出自己的圈子,或者说会担心自己到底有没有能力去做这样一个事情。

我感觉很多事情有一定的这个因果关系,因为我之前是从其他岗位慢慢转到开发,我当时发现身边同学也不做技术,于是我就找不到人交流和学习。

在 04 年作用,我们开始用 QQ 来交流,当时加入了个 PHP 的群,他们会定期组织一些交流,包括我们现在的很多朋友都是当时认识的。

这些经历让我比较勇敢的迈出参与和组建社区的一小步,我感觉是改变了我的人生。后面很多事情都是因为社区而起,认识了很多好朋友,感觉蛮幸福的。

刘昊臻:我也有一段经历跟你类似,我是从初中开始写代码,在初三的时候有了第一台安卓手机 HTC G1,当时我觉得这个手机体验不够好,我就上网找很多论坛,加入各种开发小组,想着一起参与去把它改得好一点点。

当时我们在国内做了最早一批的安卓优化系统,这个东西给了我挺大的成就感,也是直接激发了我要去创业的想法。

而且我发现参加社区的过程中可以收获很多的见识,会了解到原来优秀的人是这样看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会发现跟有趣的人沟通的时候会有灵魂上的快乐


如何平衡生活和工作的目标?


刘昊臻:最后一个问题,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目标?让自己的生活更丰富、更有活力?

老甘:我觉得社区是一个蛮好的方式,包括和你一起参加 Eotalk ,我就觉得挺开心的。也希望更多人参与进来 Eotalk。

中国古代说忠义两难全,既想驰骋沙场,又想家庭,其实真蛮难的。我感觉自己不只是家庭里的一份子,我也是社会的一份子。意味着说我要去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毕竟欲戴皇冠必承其重嘛

退休之后我有很多时间去钓鱼,只要我们认为自己的经历是足够精彩的就好了。这没有对错的,只要不浪费生命就好。

刘昊臻:是的,我们终将回归生活~

今天非常感谢老甘今天能参与我们的 Eotalk,也感谢大家对 Eotalk 的支持!

期待我们下期再见~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