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boot

1、springboot日志级别绑定错误

springboot默认的日志级别是info的可以输出

Failed to bind properties under 'logging.level'

错误原因分析:
是因为SpringBoot2.0以上版本日志需要指定包路径才行

解决办法(修改application.yml配置文件):

logging:
  level: debug
#spring1.0版本可以这样配置

将其改为(指定包路径):

logging:
  level:
    com.qwpre.boot: debug
#springboot2.0以上版本配置日志级别

2、@Bean

相当于spring配置文件中的bean标签,作用于方法,@Component作用于类上。被@bean标注的方法返回的对象其id是方法名,class是返回对象全类名.也可以通过@Bean(name=“”)指定id

	@Bean  <bean id="get" class="com.qwpre.bean.User">
    public User get(){
        return new User(1,"张三");
    }

    @Bean
    public User getTwo(){
        return new User(1,"张三1");
    }
    @Bean(name = "uuuu")
    public User get(){
        return new User(1,"张三");
    }

3、@Component和@Bean的异同

相同点

注解@Component(@Repostory,@Service,@Controller同@Component效果一样)和@Bean一样会生成一个对象来被IOC容器管理,并且这两个注解都能为管理的bean指定name等属性

不同点

@Component注解使用在类上。只适用于生成自己定义的类的对象;

@Bean注解使用在方法上,所在类必须被@Configuration或@Component注解。可以生成自己定义的类或者其他工具包的对象。
@Component注解一般使用类的无参构造方法来生成对象给IOC容器管理。逻辑简单,但是不灵活,适用于业务逻辑简单的对象管理;

@Bean注解使用注解方法的返回对象给IOC容器管理。需要自己定义该对象的生成逻辑,相对比较复杂,但是可以解决一些较为复杂的逻辑


@Controller(“myController”)
//@Componet 作用与@Controller相同
public class MyController() {
 
    //my Controller 
 
}

控制器这种bean生成逻辑简单,并且构造器不需要入参,使用Component注解简单方便。此案例也可以使用@Bean来实现,见下图,代码行数多,而且还多一个方法,复杂度比Component要高很多。

@Configuration 
//通常此注解被使用在配置相关的类中,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贪图方便将此注解用于此处。
//实际开发中请勿学习此做法。
public class MyController() {
 
    @Bean(name = "myController")
    public MyController genMyController() {
        return new MyController();
    }
    
    // my controller 
 
}

4、@Autowired和@Resource的区别

preview

1. @Autowired的默认装配

我们都知道在spring中@Autowired注解,是用来自动装配对象的。通常,我们在项目中是这样用的:

package com.sue.cache.service;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stereotype.Service;

@Service
public class TestService1 {
    public void test1() {
    }
}



package com.sue.cache.service;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stereotype.Service;

@Service
public class TestService2 {

    @Autowired
    private TestService1 testService1;

    public void test2() {
    }
}

没错,这样是能够装配成功的,因为默认情况下spring是按照类型装配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byType方式。

此外,@Autowired注解的required参数默认是true,表示开启自动装配,有些时候我们不想使用自动装配功能,可以将该参数设置成false。

2. 相同类型的对象不只一个时

上面byType方式主要针对相同类型的对象只有一个的情况,此时对象类型是唯一的,可以找到正确的对象。

但如果相同类型的对象不只一个时,会发生什么?

在项目的test目录下,建了一个同名的类TestService1:

package com.sue.cache.service.test;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stereotype.Service;

@Service
public class TestService1 {

    public void test1() {
    }
}

重新启动项目时:

Caused by: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ConflictingBeanDefinitionException: Annotation-specified bean name 'testService1' for bean class [com.sue.cache.service.test.TestService1] conflicts with existing, non-compatible bean definition of same name and class [com.sue.cache.service.TestService1]

结果报错了,报类类名称有冲突,直接导致项目启动不来。

注意,这种情况不是相同类型的对象在Autowired时有两个导致的,非常容易产生混淆。这种情况是因为spring的@Service方法不允许出现相同的类名,因为spring会将类名的第一个字母转换成小写,作为bean的名称,比如:testService1,而默认情况下bean名称必须是唯一的。

当项目中产生多个相同的bean时

Field user in com.qwpre.boot.controller.UserController required a single bean, but 2 were found:

spring生产的bean默认是单例的,但是确找到了两个。

3、产生相同类型的bean的方法

	@Bean
    public User get(){
        return new User(1,"张三");
    }

    @Bean
    public User getTwo(){
        return new User(1,"张三1");
    }
public interface IUser {
    void say();
}

@Service
public class User1 implements IUser{
    @Override
    public void say() {
    }
}

@Service
public class User2 implements IUser{
    @Override
    public void say() {
    }
}

@Service
public class UserService {

    @Autowired
    private IUser user;
}

@Qualifier和@Primary

当一个接口有多个不同的实现时,使用@Autowired注解会会抛出异常:NoUniqueBeanDefinitionException

解决方案

1、使用@Qualifier注解,选择一个对象进行注入,指定bean的名称,进行装配

2、@Primary注解优先选择,不可以同时设置多个

注解备注
@Primary优先方案,被注解的实现,优先被注入
@Qualifier先声明后使用,相当于多个实现起多个不同的名字,注入时候告诉我你要注入哪个

4. @Autowired的使用范围

@Target({ElementType.CONSTRUCTOR, ElementType.METHOD, ElementType.PARAMETER, ElementType.FIELD, ElementType.ANNOTATION_TYPE})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RUNTIME)
@Documented
public @interface Autowired {
    boolean required() default true;
}

范围:构造器,方法,方法参数,成员变量,注解类

4.1 成员变量

平常使用最多的就是成员变量

4.2 构造器

在构造器上使用Autowired注解:

@Service
public class UserService {

    private IUser user;

    @Autowired
    public UserService(IUser user) {
        this.user = user;
        System.out.println("user:" + user);
    }
}

注意,在构造器上加Autowired注解,实际上还是使用了Autowired装配方式,并非构造器装配。

4.3 方法

在普通方法上加Autowired注解:

@Service
public class UserService {

    @Autowired
    public void test(IUser user) {
       user.say();
    }
}

spring会在项目启动的过程中,自动调用一次加了@Autowired注解的方法,我们可以在该方法做一些初始化的工作。

也可以在setter方法上Autowired注解:

@Service
public class UserService {

    private IUser user;

    @Autowired
    public void setUser(IUser user) {
        this.user = user;
    }
}

4.4 参数

可以在构造器的入参上加Autowired注解:

@Service
public class UserService {

    private IUser user;

    public UserService(@Autowired IUser user) {
        this.user = user;
        System.out.println("user:" + user);
    }
}

也可以在非静态方法的入参上加Autowired注解:

@Service
public class UserService {

    public void test(@Autowired IUser user) {
       user.say();
    }
}

5. @Autowired的高端玩法

其实上面举的例子都是通过@Autowired自动装配单个实例,但这里我会告诉你,它也能自动装配多个实例,怎么回事呢?

将UserService方法调整一下,用一个List集合接收IUser类型的参数:

@Service
public class UserService {

    @Autowired
    private List<IUser> userList;

    @Autowired
    private Set<IUser> userSet;

    @Autowired
    private Map<String, IUser> userMap;

    public void test() {
        System.out.println("userList:" + userList);
        System.out.println("userSet:" + userSet);
        System.out.println("userMap:" + userMap);
    }
}

增加一个controller:

@RequestMapping("/u")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UController {

    @Autowired
    private UserService userService;

    @RequestMapping("/test")
    public String test() {
        userService.test();
        return "success";
    }
}

调用该接口后:

imgimg

从上图中看出:userList、userSet和userMap都打印出了两个元素,说明@Autowired会自动把相同类型的IUser对象收集到集合中。

6. @Autowired一定能装配成功?

前面介绍了@Autowired注解这么多牛逼之处,其实有些情况下,即使使用了@Autowired装配的对象还是null,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6.1 没有加@Service注解

在类上面忘了加@Controller、@Service、@Component、@Repository等注解,spring就无法完成自动装配的功能,例如:

public class UserService {

    @Autowired
    private IUser user;

    public void test() {
        user.say();
    }
}

这种情况应该是最常见的错误了,不会因为你长得帅,就不会犯这种低级的错误。

6.2 注入Filter或Listener

web应用启动的顺序是:listener->filter->servlet

imgimg

接下来看看这个案例:

public class UserFilter implements Filter {

    @Autowired
    private IUser user;

    @Override
    public void init(FilterConfig filterConfig)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
        user.say();
    }

    @Override
    public void doFilter(ServletRequest request, 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FilterChain chain) throws IOException, ServletException {

    }

    @Override
    public void destroy() {
    }
}

@Configuration
public class FilterConfig {

    @Bean
    public FilterRegistrationBean filterRegistrationBean() {
        FilterRegistrationBean bean = new FilterRegistrationBean();
        bean.setFilter(new UserFilter());
        bean.addUrlPatterns("/*");
        return bean;
    }
}

程序启动会报错:

imgimg

tomcat无法正常启动。

什么原因呢?

众所周知,springmvc的启动是在DisptachServlet里面做的,而它是在listener和filter之后执行。如果我们想在listener和filter里面@Autowired某个bean,肯定是不行的,因为filter初始化的时候,此时bean还没有初始化,无法自动装配。

如果工作当中真的需要这样做,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public class UserFilter  implements Filter {

    private IUser user;

    @Override
    public void init(FilterConfig filterConfig)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
        ApplicationContext applicationContext = WebApplicationContextUtils.getWebApplicationContext(filterConfig.getServletContext());
        this.user = ((IUser)(applicationContext.getBean("user1")));
        user.say();
    }

    @Override
    public void doFilter(ServletRequest request, 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FilterChain chain) throws IOException, ServletException {

    }

    @Override
    public void destroy() {

    }
}

答案是使用WebApplicationContextUtils.getWebApplicationContext获取当前的ApplicationContext,再通过它获取到bean实例。

6.3 注解未被@ComponentScan扫描

通常情况下,@Controller、@Service、@Component、@Repository、@Configuration等注解,是需要通过@ComponentScan注解扫描,收集元数据的。

但是,如果没有加@ComponentScan注解,或者@ComponentScan注解扫描的路径不对,或者路径范围太小,会导致有些注解无法收集,到后面无法使用@Autowired完成自动装配的功能。

有个好消息是,在springboot项目中,如果使用了@SpringBootApplication注解,它里面内置了@ComponentScan注解的功能。

7. @Autowired和@Resouce的区别

@Autowired功能虽说非常强大,但是也有些不足之处。比如:比如它跟spring强耦合了,如果换成了JFinal等其他框架,功能就会失效。而@Resource是JSR-250提供的,它是Java标准,绝大部分框架都支持。

除此之外,有些场景使用@Autowired无法满足的要求,改成@Resource却能解决问题。接下来,我们重点看看@Autowired和@Resource的区别。

  • @Autowired默认按byType自动装配,而@Resource默认byName自动装配。
  • @Autowired只包含一个参数:required,表示是否开启自动准入,默认是true。而@Resource包含七个参数,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参数是:name 和 type。
  • @Autowired如果要使用byName,需要使用@Qualifier一起配合。而@Resource如果指定了name,则用byName自动装配,如果指定了type,则用byType自动装配。
  • @Autowired能够用在:构造器、方法、参数、成员变量和注解上,而@Resource能用在:类、成员变量和方法上。
  • @Autowired是spring定义的注解,而@Resource是JSR-250定义的注解。

此外,它们的装配顺序不同。

@Autowired的装配顺序如下:

imgimg

@Resource的装配顺序如下:

  1. 如果同时指定了name和type:

imgimg

  1. 如果指定了name:

imgimg

  1. 如果指定了type:

imgimg

  1. 如果既没有指定name,也没有指定type:

imgimg

5、spring中的bean是线程安全的吗

Spring容器中的Bean是否线程安全,容器本身并没有提供Bean的线程安全策略,因此可以说Spring容器中的Bean本身不具备线程安全的特性,但是具体还是要结合具体scope的Bean去研究。

Spring 的 bean 作用域(scope)类型

  • singleton:单例,默认作用域。
  • prototype:原型,每次创建一个新对象。
  • request:请求,每次Http请求创建一个新对象,适用于WebApplicationContext环境下。
  • session:会话,同一个会话共享一个实例,不同会话使用不用的实例。
  • global-session:全局会话,所有会话共享一个实例。

线程安全这个问题,要从单例与原型Bean分别进行说明。

原型Bean

对于原型Bean,每次创建一个新对象,也就是线程之间并不存在Bean共享,自然是不会有线程安全的问题。

单例Bean

对于单例Bean,所有线程都共享一个单例实例Bean,因此是存在资源的竞争。

如果单例Bean,是一个无状态Bean,也就是线程中的操作不会对Bean的成员执行查询以外的操作,那么这个单例Bean是线程安全的。比如Spring mvc 的 Controller、Service、Dao等,这些Bean大多是无状态的,只关注于方法本身。

spring单例,为什么controller、service和dao确能保证线程安全?

Spring中的Bean默认是单例模式的,框架并没有对bean进行多线程的封装处理。

实际上大部分时间Bean是无状态的(比如Dao) 所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来说Bean其实是安全的。

但是如果Bean是有状态的 那就需要开发人员自己来进行线程安全的保证,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改变bean的作用域 把 "singleton"改为’‘protopyte’ 这样每次请求Bean就相当于是 new Bean() 这样就可以保证线程的安全了。

  • 有状态就是有数据存储功能
  • 无状态就是不会保存数据    controller、service和dao层本身并不是线程安全的,只是如果只是调用里面的方法,而且多线程调用一个实例的方法,会在内存中复制变量,这是自己的线程的工作内存,是安全的。

想理解原理可以看看《深入理解JVM虚拟机》,2.2.2节:

Java虚拟机栈是线程私有的,它的生命周期与线程相同。虚拟机栈描述的是Java方法执行的内存模型:每个方法在执行的同时都会创建一个栈帧用于存储局部变量表、操作数栈、动态链接、方法出口等信息。

《Java并发编程实战》第3.2.2节:

局部变量的固有属性之一就是封闭在执行线程中。它们位于执行线程的栈中,其他线程无法访问这个栈。

所以其实任何无状态单例都是线程安全的。

Spring的根本就是通过大量这种单例构建起系统,以事务脚本的方式提供服务

首先问@Controller @Service是不是线程安全的?

答:默认配置下不是的。为啥呢?因为默认情况下@Controller没有加上@Scope,没有加@Scope就是默认值singleton,单例的。意思就是系统只会初始化一次Controller容器,所以每次请求的都是同一个Controller容器,当然是非线程安全的。举个栗子: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TestController {

    private int var = 0;
    
    @GetMapping(value = "/test_var")
    public String test() {
        System.out.println("普通变量var:" + (++var));
        return "普通变量var:" + var ;
    }
}

在postman里面发三次请求,结果如下:

普通变量var:1
普通变量var:2
普通变量var:3

说明他不是线程安全的。怎么办呢?可以给他加上上面说的@Scope注解,如下:

@RestController
@Scope(value = "prototype") // 加上@Scope注解,他有2个取值:单例-singleton 多实例-prototype
public class TestController {

    private int var = 0;

    @GetMapping(value = "/test_var")
    public String test() {
        System.out.println("普通变量var:" + (++var));
        return "普通变量var:" + var ;
    }
}

这样一来,每个请求都单独创建一个Controller容器,所以各个请求之间是线程安全的,三次请求结果:

普通变量var:1
普通变量var:1
普通变量var:1

加了@Scope注解多的实例prototype是不是一定就是线程安全的呢?

@RestController
@Scope(value = "prototype") // 加上@Scope注解,他有2个取值:单例-singleton 多实例-prototype
public class TestController {

    private int var = 0;
    private static int staticVar = 0;

    @GetMapping(value = "/test_var")
    public String test() {
        System.out.println("普通变量var:" + (++var)+ "---静态变量staticVar:" + (++staticVar));
        return "普通变量var:" + var + "静态变量staticVar:" + staticVar;
    }
}

看三次请求结果:

普通变量var:1---静态变量staticVar:1
普通变量var:1---静态变量staticVar:2
普通变量var:1---静态变量staticVar:3

虽然每次都是单独创建一个Controller但是扛不住他变量本身是static的呀,所以说呢,即便是加上@Scope注解也不一定能保证Controller 100%的线程安全。所以是否线程安全在于怎样去定义变量以及Controller的配置。

所以来个全乎一点的实验,代码如下:

@RestController
@Scope(value = "singleton") // prototype singleton
public class TestController {
    private int var = 0; // 定义一个普通变量
	private static int staticVar = 0; // 定义一个静态变量

    @Value("${test-int}")
    private int testInt; // 从配置文件中读取变量

    ThreadLocal<Integer> tl = new ThreadLocal<>(); // 用ThreadLocal来封装变量

    @Autowired
    private User user; // 注入一个对象来封装变量

    @GetMapping(value = "/test_var")
    public String test() {
        tl.set(1);
        System.out.println("先取一下user对象中的值:"+user.getAge()+"===再取一下hashCode:"+user.hashCode());
        user.setAge(1);
        System.out.println("普通变量var:" + (++var) + "===静态变量staticVar:" + (++staticVar) + "===配置变量testInt:" + (++testInt)
                + "===ThreadLocal变量tl:" + tl.get()+"===注入变量user:" + user.getAge());
        return "普通变量var:" + var + ",静态变量staticVar:" + staticVar + ",配置读取变量testInt:" + testInt + ",ThreadLocal变量tl:"
                + tl.get() + "注入变量user:" + user.getAge();
    }
}

补充Controller以外的代码:

config里面自己定义的Bean:User

@Configuration
public class MyConfig {

    @Bean
    public User user(){
        return new User();
    }
}

我暂时能想到的定义变量的方法就这么多了,三次http请求结果如下:

先取一下user对象中的值:0===再取一下hashCode:241165852
普通变量var:1===静态变量staticVar:1===配置变量testInt:1===ThreadLocal变量tl:1===注入变量user:1
先取一下user对象中的值:1===再取一下hashCode:241165852
普通变量var:2===静态变量staticVar:2===配置变量testInt:2===ThreadLocal变量tl:1===注入变量user:1
先取一下user对象中的值:1===再取一下hashCode:241165852
普通变量var:3===静态变量staticVar:3===配置变量testInt:3===ThreadLocal变量tl:1===注入变量user:1

可以看到,在单例模式下Controller中只有用ThreadLocal封装的变量是线程安全的。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可以看到3次请求结果里面只有ThreadLocal变量值每次都是从0+1=1的,其他的几个都是累加的,而user对象呢,默认值是0,第二交取值的时候就已经是1了,关键他的hashCode是一样的,说明每次请求调用的都是同一个user对象。

下面将TestController 上的@Scope注解的属性改一下改成多实例的:@Scope(value = “prototype”),其他都不变,再次请求,结果如下:

先取一下user对象中的值:0===再取一下hashCode:853315860
普通变量var:1===静态变量staticVar:1===配置变量testInt:1===ThreadLocal变量tl:1===注入变量user:1
先取一下user对象中的值:1===再取一下hashCode:853315860
普通变量var:1===静态变量staticVar:2===配置变量testInt:1===ThreadLocal变量tl:1===注入变量user:1
先取一下user对象中的值:1===再取一下hashCode:853315860
普通变量var:1===静态变量staticVar:3===配置变量testInt:1===ThreadLocal变量tl:1===注入变量user:1

分析这个结果发现,多实例模式下普通变量,取配置的变量还有ThreadLocal变量都是线程安全的,而静态变量和user(看他的hashCode都是一样的)对象中的变量都是非线程安全的。

也就是说尽管TestController 是每次请求的时候都初始化了一个对象,但是静态变量始终是只有一份的,而且这个注入的user对象也是只有一份的。静态变量只有一份这是当然的咯,那么有没有办法让user对象可以每次都new一个新的呢?当然可以:

public class MyConfig {
    @Bean
    @Scope(value = "prototype")
    public User user(){
        return new User();
    }    
}

在config里面给这个注入的Bean加上一个相同的注解@Scope(value = “prototype”)就可以了,再来请求一下看看:

先取一下user对象中的值:0===再取一下hashCode:1612967699
普通变量var:1===静态变量staticVar:1===配置变量testInt:1===ThreadLocal变量tl:1===注入变量user:1
先取一下user对象中的值:0===再取一下hashCode:985418837
普通变量var:1===静态变量staticVar:2===配置变量testInt:1===ThreadLocal变量tl:1===注入变量user:1
先取一下user对象中的值:0===再取一下hashCode:1958952789
普通变量var:1===静态变量staticVar:3===配置变量testInt:1===ThreadLocal变量tl:1===注入变量user:1

可以看到每次请求的user对象的hashCode都不是一样的,每次赋值前取user中的变量值也都是默认值0。

下面总结一下:

1、在@Controller/@Service等容器中,默认情况下,scope值是单例-singleton的,也是线程不安全的。

2、尽量不要在@Controller/@Service等容器中定义静态变量,不论是单例(singleton)还是多实例(prototype)他都是线程不安全的。

3、默认注入的Bean对象,在不设置scope的时候他也是线程不安全的。

4、一定要定义变量的话,用ThreadLocal来封装,这个是线程安全的

}    

}


在config里面给这个注入的Bean加上一个相同的注解@Scope(value = "prototype")就可以了,再来请求一下看看:

```go
先取一下user对象中的值:0===再取一下hashCode:1612967699
普通变量var:1===静态变量staticVar:1===配置变量testInt:1===ThreadLocal变量tl:1===注入变量user:1
先取一下user对象中的值:0===再取一下hashCode:985418837
普通变量var:1===静态变量staticVar:2===配置变量testInt:1===ThreadLocal变量tl:1===注入变量user:1
先取一下user对象中的值:0===再取一下hashCode:1958952789
普通变量var:1===静态变量staticVar:3===配置变量testInt:1===ThreadLocal变量tl:1===注入变量user:1

可以看到每次请求的user对象的hashCode都不是一样的,每次赋值前取user中的变量值也都是默认值0。

下面总结一下:

1、在@Controller/@Service等容器中,默认情况下,scope值是单例-singleton的,也是线程不安全的。

2、尽量不要在@Controller/@Service等容器中定义静态变量,不论是单例(singleton)还是多实例(prototype)他都是线程不安全的。

3、默认注入的Bean对象,在不设置scope的时候他也是线程不安全的。

4、一定要定义变量的话,用ThreadLocal来封装,这个是线程安全的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