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与MVC框架简介

设计模式与MVC框架简介

最近在学习Unity框架,PureMVC 目前正在学习研究源码和相关的设计模式, 看到大佬写的文章, 特意转载一波, 作为纪念. 本文中的我, 并未笔者, 而是大佬. 看完后确实有收获

这篇文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解读PureMVC框架原理,第二部分是实践,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演示如何在Unity中应用PureMVC框架。(文章的内容很长,坚持看完,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我一直认为,框架的使用,需要你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再去接触会比较好,就像孩子踢球一样,刚开始可以随心所欲的踢,没有什么中前,中后场的概念,球在哪儿,就一股脑儿的追上去抢,几十双脚噼里啪啦的,其实,这就是大多数人刚开始做游戏开发时候的状态,没什么框架,代码硬怼,不注重性能,扩展性,重用性等等,BUG层出不穷,只要功能出来就好,慢慢的,随着开发经验的不断丰富,你就会开始思考,当下做的这些事儿,有没有更方便,更有效的方法。

这时候你会开始注意到,”技战术“的作用有多么的重要! 说点儿题外话,如果你在工作中,碰到技术很好的大神,而且又乐于分享,一定要多向他们请教,因为你真的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并且能够更快的提升自己,没有什么比时间更有价值了,这是我一直以来都梦寐以求的,也许是我运气不太好,也许是我的工作历程和很多人都不同的缘故…扯得有些远了,无论是有经验的大神告诉你的,还是你通过搜索引擎查找,你都会听到MVC这个框架,这是个诞生了将近40年的经典框架。

没有完美的框架,MVC也是,在MVC的基础上,又演变出来了MVP,MVVM,但在本篇文章中,我将只介绍MVC框架的原理和应用,理解了MVC框架,将会更容易的理解MVP,MVVM,甚至是其它一些框架的设计,比如ECS。

那么简单说,MVC (Model:数据 View:视图组件 Controller:控制逻辑)的职责是:

将数据,视图组件和控制逻辑进行分离。让程序便于修改,更具有扩展性,灵活性,可重用性。高内聚,低耦合,一直是追求的目标。

但是传统经典的MVC模型虽然将数据,视图组件和控制逻辑进行了分离,但耦合性还是比较高,所以就有了今天要说的PureMVC。

他在传统MVC基础上做了许多的改进,通过结合多个“设计模式”的应用,让耦合性变得更低,也变得更加的易用,在扩展性,灵活性,重用性方面也做得更好。

设计模式的存在,其实很重要的一个职责就是解决耦合性。PureMVC用到的这些设计模式,贯穿了整个游戏框架,即便你项目中使用的不是MVC框架,你都离不开这些设计模式的应用,下面是PureMVC中使用到的设计模式:

  • 代理设计模式
  • 中介者设计模式
  • 外观设计模式
  • 观察者设计模式
  • 命令设计模式
  • 单例设计模式

PureMVC简介

直入主题:

http://puremvc.org/

这是PureMVC的官方网站

可以看到,PureMVC支持了大部分的主流语言,你可以很容易的在项目中引入PureMVC。

这是对MVC三层结构的说明和描述。

这里是Best Practises,实践手册,提供了6种语言版本,中文版本的翻译还可以,能表述出来核心思想就够了。

PureMVC概念与简介.pdf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是PureMVC的概念图

PureMVC的内核三层结构

PureMVC是一个真正的MVC框架,它并不面向于特定的应用。我们可以使用它开发桌面应用,Web应用等等。同时,它还是一个轻量级的框架,而且还是很轻的那种,它的大小最多也就2,30K而已。
关于PureMVC的学习教程真的好少,找了好几天,结果还是只找到官网上的那个Best Practices。本人比较愚笨,研究了好几天,把那个文档看了又看,终于才明白了它大概的原理,现在写下来,分享一下心得。
PureMVC框架的目标很明确,即把程序分为低耦合的三层:Model、View和Controller。它们合称为PureMVC框架的核心,由Facade统一管理。关于它的核心层,我们不需要管太多,只需要记得下面几点就可以了:

  1. Model保存对Proxy对象的引用,Proxy负责操作数据模型,与远程服务通信存取数据。
  2. View保存对Mediator对象的引用。由Mediator对象来操作具体的视图组件(View Component,例如Flex的DataGrid组件),包括:添加事件监听器,发送或接收Notification ,直接改变视图组件的状态。
  3. Controller保存所有Command的映射。Command可以获取Proxy对象并与之交互,通过发送Notification来执行其他的Command。

​ 上面的什么对什么的引用,可以一开始看的时候很难理解,我们暂时不用管它谁对谁的引用的。这些已经由框架为我们管理好了,我们要所要做的是编写具体的Command,Mediator,Proxy。

  • Proxy是负责操作数据模型的,什么是数据模型?数据模型就是数据库,XML等等。我们可以直观地理解为,Proxy是用来对数据模型进行查询、插入、更新、删除等操作的类。操作完成后,它就会发送Notification,也就是通知,告诉其它两个层我已经完成工作了。

  • Mediator负责操作(我更喜欢把它称为是控制或者操纵)具体的视图组件,包括:添加事件监听器,发送或接收Notification,直接改变视图组件的状态。好像抽象了点。具体的说吧,Mediator是负责管理用户界面,与用户进行交互操作的。如:给Button添加事件,当用户点击按钮时,发送Notification,告诉Controler我们执行什么样的操作。比如这是一个登录的按钮,那么Mediator就会告诉发送通知给Controler,告诉它要执行登录操作。此外,Mediator还负责直接改变视图的状态。就像,我点击了登录按钮后,Mediator就改变它,让登录按钮不过用,避免重复操作。它还可以在视图上显示一条信息,告诉我正在执行登录操作。总的来说,Mediator是用来管理视图的。

  • Command可以获取Proxy对象并与之交互,通过发送Notification来执行其他的Command。(个人认为这点非常重要)再拿上面的登录例子作解释,当点击了登录按钮后,Mediator就会告诉Controler要执行相应的Command了,比如LoginComand。既然是登录,那么还得要知道用户的信息才行。Command就会发送Notification告知Proxy,我需要某个用户的信息。那么Proxy就会访问数据库(也可以是别的数据模型),查询对应的用户信息,然后发送Notification通知Command我已经查询好了,差把信息返回给Command进行验证,与些同时,Mediator也可以接收Proxy发送的Notification,通过视图告诉用户正在验证信息。Command验证了用户信息后,发送Notification把验证结果返回给Mediatory,告诉用户验证的结果。或者,Command也可以发送Notification执行其它的Command操作,比如验证通过后,读取用户的详细资料。

上面的Command,Mediator,Proxy的具体实现类都是要自己编写的,工作量还是比较大的

我们先看下最核心的三个层,Model,View,Controlle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发现,Model,View,Controller之间并没有任何的直接通信。

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改变一个不影响其它“,这也是为什么不能用传统的,将数据,视图组件和控制逻辑耦合在一起的做的原因,我仅是改变了一个UI组件的位置,不应该让数据和控制逻辑也进行编译,或者我对控制逻辑的调整,不应该影响到数据部分,而且这也不利于多人协作开发。

在PureMVC中,Model,View,Controller是三个单例模式类,三者合称为核心层或核心角色,换句话说就是Manager管理类,他们分别定义了字典用于保存引用,以及Register,Add,Remove,Retrieve等方法,将使用到的具体层(Model,View,Controller),保存到字典中进行统一管理,这样,在我需要获取某一个具体层时,我可以通过key直接访问到它们。

简要的代码如下:

public interface IView 
{

	void RegisterObserver (string notificationName, IObserver observer);

	void RemoveObserver (string notificationName, object notifyContext);

	void NotifyObservers (INotification note);

	...........

	void RegisterMediator (IMediator mediator);

	IMediator RetrieveMediator (string mediatorName);

	IMediator RemoveMediator (string mediatorName);

	bool HasMediator (string mediatorName);

	.........

}

public class View : IView {

 public static IView Instance 
 {

 	get { .... }

 }

 protected IDictionary<string,IMediator> m_mediatorMap;

 protected IDictionary&lt;string,IList<IObserver>> m_observerMap;

 public virtual void RegisterMediator (IMediator mediator) 
     {

 	// .........

 	}

}

 

(我们先不要理会上面什么是Mediator,什么是Observer? 后面会讲到,Model和Controller类也是大致类似的结构)

PureMVC中Facade门面设计模式

在开发的过程中,我要在Contoller中,获取View以及Model的对象,修改Mode,更新View,或是在View,我要获取Model,进行一些初始化或是修改的操作(当然,在PureMVC中,并不建议这样做),在业务逻辑很多的情况下,Model,View,Controller之间的频繁的调用就会非常多,耦合性会变高,如何解决呢?

我们通过一个上层的接口来负责所有核心层(Model,View,Controller)的管理和操作,在PureMVC中,使用了Facade设计模式,即外观设计模式。

外观设计模式的定义如下:

“为一组子系统或是接口提供一个统一的界面,以简化其复杂度,降低耦合性”

”Facade提供了与核心层通信的唯一接口,以简化开发复杂度。“

这样上面的Controller中,获取View和Model,或者View中,获取Model,均统一使用Facade进行管理。这样就降低了MVC三层之间的耦合性。对于使用者来说,只需要知道Facade类存在就可以了。

具体Facade是什么样子的?

Facade类应被当成抽象类, 永远不被直接实例化,你应该具体编写 Facade 的子类,添加或重写 Facade 的方法来实现具体的应用。这个类命名为“ApplicationFacade”(当然,命名随你喜欢)。

如前所述,它主要负责访问和通知 Model、View 和 Controller 。即管理这三者。

Facade 是 Model、View 和 Controller 三者的“经纪人”。实际编写代码时你并不用导入这三者的类文件,也不用直接使用它们。Facade 类已经在构造方法包含了对核心 MVC 三者单例的构造。

Facade类在造方法中初始化了 Model、View 和Controller 对象,并把对它们的引用保存在成员变量。

这样,Facade就可以访问 Model、View 和 Controller 了。这样把对核心层的操作都集中在 Facade,避免开发者直接操作核心层。

这些是文档上的描述,有些啰嗦,但重复可以加深你的理解。

初始化Facade?

一般地,实际的应用程序都有一个 Facade 子类,这个 Facade 类对象负责初始化 Proxy,Mediator和Command,建立 Command 与 Notification 名之间的映射,或是通过执行一个 Command 来注册所有的 Proxy和 Mediator。

这时候就提到了Command,Proxy和Mediator,他们的对应关系其实就是:

  • Proxy=>Model
  • Mediator=>View
  • Command=>Controller

但为什么要增加Proxy,Mediator和Command三个概念呢,其实也是为了降低耦合性。

什么是Model和Proxy?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上面的截图可以看到Model和Proxy的关系图。

Model即数据(Data Object),游戏是基于数据驱动的,比如角色的数据,包括HP,MP,金币,等级,经验,技能等等,在PureMVC中,是通过Proxy来进行管理,Proxy即代理设计模式,“为其它对象提供代理以控制该对象的访问”,即代理人,在PureMVC中被用来控制和管理数据模型的。

*Data Object即是以任意结构存储数据的对象。

也就是说,我们不会直接和Model通信,对Model的增删改查均是通过Proxy来处理的。

关于Proxy代理模式,比如球星-C罗,他的Proxy代理就是C罗团队,有什么商业合作事宜均通过C罗团队进行接洽,这样,C罗就不需要一个人去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合作沟通成本(降低耦合性),同时,团队也可以帮助C罗处理很多的事务,不需要每件事儿都要经由C罗的过目(一定程度上隐藏了其内部的实现细节),从代码角度,也满足”改变一个不影响其它“,我对部分数据的修改,不应该影响到其它的数据。

我们继续看上面的示意图,看下Model的箭头,他只和Facade进行交互。上面提到过,这是为了降低耦合性。

旁边的一众Obj即Model,对应着Proxy,但并不是一个Model对应一个Proxy,如果是这样,就太繁琐了,比如一个模块中,可能包括很多种不同的Model数据,你可以定义多个不同的Model,但可以通过一个Proxy进行管理,这样更方便。

通常会以同步的方式取得或设置Model数据。Proxy 可能会提供访问 DataObject 部分属性或方法的 API,也可能直接提供 Data Object 的引用(但不建议这样做,我们应该保护Model,提供相应的接口来访问)。如果提供了更新 Data Object 的方法,那么在数据被修改时可能会发送一个 Notifidation 通知系统的其它部分。

这里Notification通知,其实就是观察者模式,当一个对象发生改变的时候,同时也需要有很多其它的对象要对此做出响应,这时候就要使用观察者模式了,发布-订阅的模式,比如我们订阅了某个微信公众号,公众号发表了一篇文章,所有订阅的用户都可以收到提醒,这在游戏中无处不在,当Model发生变化的时候,通知View组件进行更新。那么在View中,就会有相应的方法来处理Notification通知,并进行相应的逻辑处理。

Proxy只发送Notification通知(在数据改变的时候),他并不处理Notification通知,他并不关心View组件如何变化。

Proxy 对象不应该通过引用、操作 Mediator 对象来通知系统它的 DataObject(数据对象)发生了改变。

也就是说,Mediator可以获取Proxy,但Proxy中不应该获取Mediator,如果要通知View层进行更新,发送Notification通知即可。

(Proxy 不关心这些 Notification 被发出后会影响到系统的什么)

这样Proxy和Mediator之间只存在单向耦合。

Proxy中也包含了一定的逻辑处理的部分,我们把 Domain Logic(域逻辑)尽可能放在 Proxy 中实现,这样尽可能地做到 Model 层与相关联的 View 层、Controller 层的分离。

比如计算扣税的函数,如果你将他放在Mediator或是Command中实现,那么就相当于把这部分代码耦合了,比如你的View要重建,或是别的Command也要使用该扣税函数,那么这部分代码就无法得到复用,所以放在Proxy中是更为合适的。

关于数据类型的转换

因为 Model(Data Object) 通常是一个复杂的数据结构,我们经常需要引用它的一部分属性并将类型转化成我们需要的数据。

通过getter 和 setter 属性,它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解决这种频繁的类型转换问题。

可能需要定义不同的多个类型 getter 来取得 Data Object 某部分的数据。

public ArrayCollection searchResultAC 
{
     get {return data as ArrayCollection;}
 }

这是官方文档的例子,但在移动端,还是建议缓存起来,避免每次都进行转换来消耗内存,引起GC。

什么是View 与 Mediator ?

View即视图组件,和Model层一样,也是通过”中介“来进行管理,View是由Mediator来操作具体的视图组件(View Component)。包括:添加事件监听器 ,发送或接收 Notification ,直接改变视图组件的状态。

Mediator中介者设计模式):

“用一个中介对象来封装一系列的对象交互“(重交互, 强逻辑)

*View Component即UI上的各种控件,按钮,列表,滚动条等等。

这样做实现了把视图和控制它的逻辑分离开来。对于View中组件的定义和初始化都在Mediator中定义和实现,这样即使UI重建,也只是更改Mediator。

因为 Mediator 也会经常和 Proxy 交互,所以经常在 Mediator 的构造方法中取得Proxy 实例的引用并保存在 Mediator 的属性中,这样避免频繁的获取 Proxy 实例带来的性能开销。

如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里可以看到,通常View和Mediator是一对一的关系,但有些View会相对复杂,有多个子UI组成,Mediator中也可以有多个View Component引用(同一功能的不同子UI)。

但如果Mediator过于庞大,就要进行拆分,在拆分后的子模块的 Mediator 里处理要比全部放在一起更好。这部分工作需要慢慢的重构。

转化 View Component 类型

(这部分和Model是一样的处理方式 )

这个 Mediator 子类会在构造函数中把它的 View Component 传参给父类,它会在内部赋值给一个 protect 属性:viewComponent,并传化为Object 类型

Mediator 被构造之后,你可以通过调用它的 setViewComponent 函来动态给它的 View Component 赋值(修改)。之后,每一次需要访问这个 Object 的 API 时,你都要手动把这个 Object转化成它的真正类型。这是一项烦琐重复的工作。

和上面的Model一样,Mediator中保存了View的引用,我们最缓存下来。

Mediator通常要做的事:

  1. 检查或修改 View Component 的属性
  2. 检查或修改 Proxy 对象公布的属性
  3. 发送一个或多个 Notification ,通知别的 Mediator 或Command 作出响应(甚至有可能发送给自身)。

但要注意一点,业务逻辑(Business Logic)应该放在Command中,而非Mediator中!

实际上Mediator并不处理复杂的逻辑。像Model那样,域逻辑的部分,可以放在Mediator中实现,减少与Controller的耦合性,也提高了重用性。

注意:不要将检测或是对VC(View Component以及Proxy)属性的修改当作是业务逻辑(Business Logic)

下面是一些有用的经验:

  1. 如果有多个的 Mediator 对同一个事件做出响应,那么应该发送一个 Notification,然后相关的 Mediator 做出各自的响应。(观察者模式)

    (比如说,你当前屏幕上显示了3个UI,每个UI上都显示着玩家的金钱数量,当金钱发生变化的时候,Proxy应该发送一个相应的Notification通知,然后3个UI接受通知并进行View的更新)

  2. 如果一个 Mediator 需要和其他的 Mediator 进行大量的交互,那么一个好方法是利用 Command 把交互步骤定义在一个地方。

  3. 不应该让一个 Mediator 直接去获取调用其他的 Mediator,在Mediator 中定义这样的操作本身就是错误的。可以看上面的概念图,Mediator和Mediator之间不会直接进行通信的,这样就违背了降低耦合性的初衷。

  4. 当一个View的改变会影响到另外一个View组件,发送Notification通知即可。

  5. 4.Proxy 是有状态的,当状态发生变化时发送 Notification 通知Mediator,将数据的变化反映到视图组件上。

  6. 将这些多次使用到的“请求“,通过command实现,使之更加的独立,提高重用性。

Proxy设计模式 vs Mediator设计模式?

前面提到的两个设计模式,两者所做的事情非常的相似,但定义上,Proxy更侧重于控制数据的访问,相当于真实数据的代表,而Mediator则更侧重于数据的交互(封装了一系列对象的交互),强逻辑,比如AB之间交互的中间人,那么对于UI的交互是相对复杂繁琐的,所以使用Mediator来负责处理View上的操作。

在《大话设计模式》中举了个蛮不错的例子来说明Mediator,即联合国,类似的还有环境保护组织,我们日常能接触的房产中介,负责房屋的勘察,审核,买卖,缴税,过户等(交互,强逻辑)工作。

如果直接让我们和房东联系,很多不懂的知识外,还有法律上的风险。

另一个例子,4S店,我们买卖,售后等都要去4S店进行处理,在Mediator中,A和B进行交互,A和B都”认识“Mediator中介者,我们去找4S店,4S店负责和汽车的生产商沟通。

什么是Controller 与 Command ?

(终于说到最后一部分了:)

Controller保存了所有Command的映射,Command 类是无状态的,只在需要时才被创建。

这里使用到了Command命令设计模式,即将一个“请求”,"行为”封装为一个对象,将逻辑的部分进行独立封装,提高复用性,对View或Mediator的修改也不会影响到Command本身。通过Facade顶层接口,可以在Proxy,Mediator,Command之间,相互访问和通信。

Command 可以获取 Proxy 和Mediator对象并与之交互,发送 Notification,执行其他的 Command。经常用于复杂的或系统范围的操作,如应用程序的“启动”和“关闭”。应用程序的业务逻辑应该在这里实现。

Facade 需要在启动时初始化 Controller,建立 Notification 与 Command的映射。

Controller 会注册侦听每一个 Notification,当被通知到时,Controller 会实例化一个该 Notification 对应的 Command 类的对象。最后,将 Notification 作为参数传递给execute 方法。具体可以参考Command基类的实现。

也就是说,Command的执行是通过发送Notification通知操作的。

Command 对象是无状态的;只有在需要的时候( Controller 收到相应的Notification)才会被创建,并且在被执行(调用 execute 方法)之后就会被删除。所以不要在那些生命周期长的对象(long-living object)里引用 Command 对象。

在运行中,可以通过Command来初始化Proxy和Mediator,即注册到Facade中。

比如:

public class ModelPrepCommand : SimpleCommand {

 //由 MacroCommand 调用

 public override void Execute (INotification notification) 
    {

	IFacade.registerProxy (new SearchProxy ());

 	IFacade.registerProxy (new PrefsProxy ());

 	IFacade.registerProxy (new UsersProxy ());

 	}

}

(这里就不贴Command部分的截图上,大家能看得懂Model和Mediator后,Command这里就比较清晰了)

两种类型的Command:

Command 要实现 ICommand 接口。在 PureMVC 中有两个类实现了ICommand 接口:SimpleCommand、MacroCommand。SimpleCommand 只有一个 execute 方法,execute 方法接受一个Inotification 实例做为参数。实际应用中,你只需要重写这个方法就行了。

MacroCommand 让你可以顺序执行多个 Command。每个执行都会创建一个 Command 对象并传参一个对源 Notification 的引用。MacroCommand 在构造方法调用自身的 initializeMacroCommand 方法。实际应用中,你需重写这个方法,调用 addSubCommand 添加子 Command。你可以任意组合 SimpleCommand 和 MacroCommand 成为一个新的 Command。


其它要介绍的:

Business Logic(业务逻辑)和 Domain Logic(域逻辑)?

在程序的很多地方你都可以放置代码(Command,Mediator 和Proxy);不可避免地会不断碰到一个问题:哪些代码应该放在哪里?确切的说,Command 应该做什么?

程序中的逻辑分为 Business Logic(业务逻辑)和 Domain Logic(域逻辑),首先需要知道这两者之间的差别。

Business Logic(业务逻辑)要协调 Model 与视图状态(View)。

Model 通过使用 Proxy 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 。Proxy 集中程序的Domain Logic(域逻辑),并对外公布操作数据对象的 API。它封装了所有对数据模型的操作,不管数据是客户端还是服务器端的,对程序其他部分来说就是数据的访问是同步还是异步的。

Mediator 和 Proxy 可以提供一些操作接口让 Command 调用来管理 ViewComponent 和Model( Data Object),同时对 Command 隐藏具体操作的细节。

Observer 与 Notification ?

PureMVC的通信是使用观察者模式以一种松耦合的方式来实现的,几乎在游戏开发中,无处不在的设计模式,你只需要使用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从 Proxy,Mediator, Command 和 Facade 发送 Notification,甚至不需要创建一个Notification 实例。

Facade 和 Proxy 只能发送 Notification,Mediators 既可以发送也可以接收 Notification,Notification 被映射到 Command,同时 Command 也可以发送 Notification。这是一种“发布/订阅”机制 ,所有的观察者都可以收到相同的通知。例如多个书刊订阅者可以订阅同一份杂志,当杂志有新刊出版时,所有的订阅者都会被通知。

Facade 保存了 Command 与 Notification 之间的映射。当 Notification(通知)被发出时,对应的 Command(命令)就会自动地由 Controller 执行。Command 实现复杂的交互,降低 View 和 Model 之间的耦合性。

定义Notification常量

当这些 Notification 的名称常量需要被其他的程序访问时,我们可以使用单独的“ApplicationConstants”类来存放这些 Notification 名称常量定义。不管什么时候,都应该把 Notification(通知)名称定义为常量,需要引用一个 Notification 时就使用它的名称常量,这样做可以避免一些编译时无法发现的错误。因为编译器可以检查常量;而使用字符串,如果你手误输入错误的字符串,编译器也不法知道,也无从报错。

Mediator发送、声明、接收Notification

当用 View 注册 Mediator 时,Mediator 的 listNotifications 方法会被调用,以数组形式返回该 Mediator 对象所关心的所有 Notification。之后,当系统其它角色发出同名的 Notification(通知)时,关心这个通知的Mediator 都会调用 handleNotification 方法并将 Notification 以参数传递到方法。

这里Mediator是被通知者,当Proxy数据进行改变时,Mediator接收到通知,并对UI进行更新。

Proxy发送,但不接收Notification

在很多场合下 Proxy 需要发送 Notification(通知),比如:Proxy 从远程服务接收到数据时,发送 Notification 告诉系统;或当 Proxy 的数据被更新时,发送 Notification 通知视图组件进行更新等等。

如果让 Proxy 也侦听 Notification(通知)会导致它和 View(视图)层、Controller(控制)层的耦合度太高。

View 和 Controller 必须监听 Proxy 发送的 Notification,因为它们的职责是通过可视化的界面使用户能与 Proxy 持有的数据交互。不过对 View 层和 Controller 层的改变不应该影响到 Model 层。

最后是文档中View Component 和 Mediator 交互的小例子:

假如有一个含表单的 LoginPanel 组件。对应有一个 LoginPanelMediator,负责与 LoginPanel 交互并响应它的输入信息发送登录请求。

LoginPanel 和 LoginPanelMediator 之间的协作表现为:LoginPanel 在用户输入完信息要登录时发送一个 TRY_LOGIN 的事件,LoginPanelMediator 处理这个事件,处理方法是发送一个以组件包含的 LoginVO 为“报体”的 Notification(通知)。

这里省略LoginPanel.mxml的部分,视图的部分各不相同。

LoginPanel 组件包含有一个用用户表单输入新创建的 LoginVO 对象,当用户单击“Login”按钮时触发一个事件,接下来的事情由LoginPanelMediator 接管。

这样 View Component 的角色就是简单收集数据,收集完数据通知系统。可以完善的地方是只有当 username 和 password 都有内容时才让 login按钮可用(enable),这样可以避免恶意登录。

View Component 对外隐藏自己的内部实现,它由 Mediator 使用的整个API 包括:一个 TRY_LOGIN 事件,一个 LoginVO 属性和 Panel 的状态属性。

LoginPanelMediator 会对 LOGIN_FAILED 和 LOGIN_SUCCESS 通知做出反应,设置 LoginPanel 的状态。

LoginPanelMediator.as:
package com.me.myapp.view

{

import flash.events.Event;

import org.puremvc.as3.interfaces.*;

import org.puremvc.as3.patterns.mediator.Mediator;

import com.me.myapp.model.LoginProxy;

import com.me.myapp.model.vo.LoginVO;

import com.me.myapp.ApplicationFacade;

import com.me.myapp.view.components.LoginPanel;

// LoginPanel视图的Mediator

public class LoginPanelMediator extends Mediator implements IMediator

{

	public static
	const NAME: String = 'LoginPanelMediator';

	public function LoginPanelMediator(viewComponent: LoginPanel)
    {
	super(NAME, viewComponent);
	LoginPanel.addEventListener(LoginPanel.TRY_LOGIN,

    onTryLogin);

	}

// 列出该Mediator关心的Notification

override public function listNotificationInterests(): Array
{

	return [

    	LoginProxy.LOGIN_FAILED,

    	LoginProxy.LOGIN_SUCCESS

	];

}

// 处理Notification

public override function handleNotification(note: INotification): void
{

	switch (note.getName()){
		case LoginProxy.LOGIN_FAILED:
    	LoginPanel.loginVO = new LoginVO();
    	loginPanel.loginStatus =
        LoginPanel.NOT_LOGGED_IN;
    break;

case LoginProxy.LOGIN_SUCCESS:
    loginPanel.loginStatus = LoginPanel.LOGGED_IN;
    break;
    }

 }

    // 用户单击Login按, 登。 钮 尝试 录

    private function onTryLogin(event: Event): void
    {
    	sendNotification(ApplicationFacade.LOGIN, loginPanel.loginVO);
    }

    // 把viewComponent转 类 化成它真正的 型。

    protected function get loginPanel(): LoginPanel
    {
    	return viewComponent as LoginPanel;

    }

}

主要看LoginPanelMediator.as,针对视图事件的注册,监听,处理等逻辑均在Mediator中

处理,登录的结果,成功LOGIN_SUCCESS和LOGIN_FAILED失败均在Mediator中处理。

由Mediator来负责处理View的事件交互。

Mediator可以直接修改View相关的属性和参数,如上面的例子中,对loginVO进行修改,但如果涉及到对Proxy数据进行修改,应该放在Command中,提高可重用性,降低View与Model之间的耦合性。

最后小结:

View和Model之间是单向依赖关系,View必须知道Model是什么,View也是基于Model的数据来显示视图上的内容。而Model并不在乎View上的内容。

Proxy和Mediator在职责上,均是代理,中介者的角色,负责与其它组件进行通信。而他们的注册都由

Facade来统一进行管理。

Proxy和Mediator中不应该包含大量的业务逻辑,业务逻辑部分应该放在Command中处理,对于数据本身的一些操作,应该放在Proxy和Mediator中。

虽然Mediator中可以访问任意的Proxy,并进行修改,但不建议这样做,由 Command 来做这些工作可以实现 View 和 Model 之间的松耦合。这样Command可以被View的其它部分重用。

理论的部分终于讲完了,下面我们通过一个Unity例子来实际应用下PureMVC!

引用:

https://github.com/PureMVC/puremvc-csharp-standard-framework

https://gameinstitute.qq.com/community/detail/127468

https://www.cnblogs.com/yin138/p/4902242.html

获取资料: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7L2kIHBg1kPo3XoM03jGUA 提取码: y489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qq_42672770/article/details/107313401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