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CV第二课:Python基础

Python基础

前言

手写AI推出的全新保姆级从零手写自动驾驶CV课程,链接。记录下个人学习笔记,仅供自己参考。

本次课程为第二课,主要讲解Python中的流程控制(条件和循环语句)以及函数(定义和函数参数)

课程大纲可看下面的思维导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流程控制

内容:认识控制流程,判断、循环

1.1 条件语句

Python中的条件语句包括if、elif和else关键字if语句的基本语法如下:

if condition1:
    statement
elif condition2:
    statement
elif condition3:
    statement
else:
    statement

1.2 循环语句

1.2.1 while循环语句

Python中的while循环语句用于重复执行一段代码,直到条件变为False为止,while的基本语法如下:

while condition:
    statement

while循环语句可以和break语句一起使用来提前结束循环

1.2.2 for循环语句

Python中的for循环语句可以对序列和可迭代对象进行遍历,语法格式如下:

for variable in Iterator:
    statement

其中,Iterator指的是支持迭代操作的对象,包括字符串、列表、元组、集合、字典等。variable是在每次循环中接收可迭代对象中的元素。

示例代码如下,遍历整数序列求和:

sum = 0
for i in range(1, 11):
    sum += i
print("1到10的和为:", sum)

此外,for循环语句还支持breakcontinue关键字,同于控制循环的执行流程。break用于终止整个循环,continue用于跳过当前循环,进入下一次循环。

for还可以和列表进行其它的配合,如

  1. list = [i for i in iterator]

这种方式使用了列表推导式,通过对iterator进行遍历,生成一个新的列表

  1. list = [i for i in range(0, 5, 2) if i != 4]

这种方式是在列表推导式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个条件表达式

1.3 作业

作业4:写一个计算器,输入表达式,输出计算结果
运行效果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示例代码如下:

# 两数的四则运算
while True:
    # 获取输入表达式
    expression = input("mycalc>")
    # 获取+、-、*、/
    operators = '+-*/'
    index = [i for i in range(len(expression)) if expression[i] in operators]
    # 如果存在四则运算符
    if index:
        num1 = int(expression[:index[0]])
        num2 = int(expression[index[0]+1:])
        if expression[index[0]] == "+":
            print(num1+num2)
        elif expression[index[0]] == "-":
            print(num1-num2)
        elif expression[index[0]] == "*":
            print(num1*num2)
        elif expression[index[0]] == "/" and num2 != 0:
            print(num1/num2)
        else:
            print("Error, divisor cannot be zero! Please try again")

优化:使用函数封装以及try except优化,示例代码如下(Suggestion from chatGPT)

def add(num1, num2):
    return num1 + num2

def subtract(num1, num2):
    return num1 - num2

def multiply(num1, num2):
    return num1 * num2

def divide(num1, num2):
    if num2 == 0:
        raise ValueError("Error, divisor cannot be zero!")
    return num1 / num2

if __name__ == "__main__":
    while True:
        # 获取表达式
        expression = input("mycala>")

        # 获取+、-、*、/
        operators = '+-*/'
        index = [i for i in range(len(expression)) if expression[i] in operators]

        # 如果存在四则运算符
        if index:
            num1 = int(expression[:index[0]])
            num2 = int(expression[index[0]+1:])
            operator = expression[index[0]]

            # 根据不同的运算符调用不同的函数进行计算
            try:
                if operator == "+":
                    result = add(num1, num2)
                elif operator == "-":
                    result = subtract(num1, num2)
                elif operator == "*":
                    result = multiply(num1, num2)
                elif operator == "/":
                    result = divide(num1, num2)
                print(result)
            except ValueError as e:
                print(e)

继续优化:

  1. 输入的表达式只能包含两个操作数,不能进行多个数的计算
  2. 多个表达式意味着需要考虑*和/的优先级,复杂度提高

优化的示例代码如下:(from chatGPT)

while True:
    # 获取表达式并去除空格
    expression = input("mycalc>")

    # 使用eval函数计算表达式
    try:
        result = eval(expression)
        print(result)
    except ZeroDivisionError:
        print("Error, divisor cannot be zero! Please try again")
    except:
        print("Invalid expression! Please try again")

说明

  • eval函数可以将包含数学运算符的字符串转换为实际的数学运算结果
  • try except是Python中异常处理的语法结构,用于处理可能会出现的异常代码块。

1.4 拓展-try except语法

try except是Python中异常处理的语法结构,用于处理可能会出现的异常代码块。具体来说try语句包含了要尝试执行的代码块,而except语句包含了在出现异常时要执行的代码块。如果在try代码块中出现了异常,那么程序会跳转到except代码块,并执行其中的代码。

try语句的基本结构如下:

try:
    # 尝试执行的代码块
except:
    # 发生异常时要执行的代码块

其中except可以指定不同的异常类型,以便更精确地处理异常。例如,下面代码处理了除以零异常:

try:
    x = 1 / 0
except ZeroDivisionError:
    print("除以零错误!")

除了指定具体的异常类型之外,也可以使用except语句来捕获所以异常,例如:

try:
    # 尝试执行的代码块
except Exception as e:
    # 发生异常时要执行的代码块

except中,可以使用as关键字来将异常对象赋值给一个变量,以便更详细地了解异常信息。

此外,还可以使用else来指定在没有发生异常时要执行的代码块,例如:

try:
    # 尝试执行的代码块
except:
    # 发生异常时要执行的代码块
else:
    # 没有发生异常时要执行的代码块

最后,还可以使用finally子句来指定不管是否发生异常都要执行的代码块,例如:

try:
    # 尝试执行的代码块
except:
    # 发生异常时要执行的代码块
finally:
    # 不管是否发生异常都要执行的代码块

这在需要释放资源或清理状态时非常有用

2.函数

内容:认识函数的定义、位置参数和命名参数、可变参数、参数的展开(from chatGPT)

2.1 函数定义

在Python中,函数的定义需要使用def关键字,基本的语法格式如下:

def function_name(parameter_list):
    """
    Docstring
    """
    # Function Body
    return expression

其中:

  • function_name是函数的名称,必须符合Python的标识规则,通常使用小写字母和下划线组成,不推荐使用与Python内置函数和关键字相同的名称
  • parameter_list是函数的参数列表,可以有零个或多个参数,多个参数之间用逗号分隔。参数可以是位置参数(必选参数)或关键字参数(可选参数)
  • Docstring是函数的文档字符串,用于描述函数的功能和使用方法,通常使用三引号"""包围
  • return语句用于返回函数的执行结果

示例如下:

def sum_numbers(*numbers):
    """
    计算任意数量的数值的和
    """
    sum = 0
    for n in numbers:
        sum += n
    return sum

# 调用函数
result = sum_numbers(1, 2, 3, 4, 5)
print(result)   # 15

2.2 函数的参数

在Python中,函数参数可分为四种类型:位置参数、命名参数、默认参数和可变参数

2.2.1 位置参数

位置参数是指函数调用时按照定义的位置传递的参数。例如:

def func(a, b):
    print(a, b)

func(1, 2)  # 输出: 1 2

在这个例子中,参数1被传递给了a,参数2被传递给了b。由于参数的位置是固定的,所以这些参数被称为位置参数。

2.2.2 命名参数

在Python中,还可以使用命名参数(关键字参数)指定参数的值,而不需要按照函数定义时参数的位置进行传递,例如:

def func(a, b):
    print(a, b)

func(b=2, a=1)  # 输出: 1 2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通过b=2a=1来指定参数的值。因为参数的值是根据名称指定的,所以这些参数被称为命名参数。

2.2.3 默认参数

默认参数是指在定义函数时为参数提供默认值,如果在调用函数时没有指定参数的值,就使用默认值。例如:

def func(a=1, b=2):
    print(a, b)

func()         # 输出: 1 2
func(3)        # 输出: 3 2
func(b=5)      # 输出: 1 5
func(6, b=7)   # 输出: 6 7

在这个例子中,参数a的默认值为1,参数b的默认值为2。如果没有指定参数的值,则使用默认值。如果指定了某些参数的值,则只有指定的参数会使用这些值,而其它参数仍然使用默认值。

2.2.4 可变参数

可变参数是指能够接受不定数量的参数的函数。在Python中,有两种类型的可变参数:*args**kwargs

*args:接受不定数量的位置参数,这些参数被组合成一个元组。例如:

def func(*args):
    print(args)

func(1, 2)   # 输出: (1, 2)

在这个例子中,参数1,2被组合成了一个元组,并作为参数传递给函数func()

**kwargs:接受不定数量的关键字参数,这些参数被组合成一个字典。例如:

def func(**kwargs):
    print(kwargs)

func(a=1, b=2)  # 输出: {'a': 1, 'b': 2}

在这个例子中,参数a,b被组合成了一个字典,并作为参数传递给函数func()

2.2.5 参数展开

在Python中,使用展开操作符***可以将可迭代对象(例如列表、元组、字典等)中的元素展开成函数的参数,用于函数调用。

*可以将一个可迭代对象中的元素展开为位置参数,传递给函数。例如:

def my_func(a, b):
    print(a, b)

my_list = [1, 2]
my_func(*my_list)  # 输出:1 2

**可以将一个字典中的键值对展开成关键字参数,传递给函数。例如:

def my_func(a, b):
    print(a, b)

my_dict = {'a': 1, 'b': 2}
my_func(**my_dict)  # 输出:1 2

***可以混合使用将位置参数和关键字参数同时展开。例如:

def my_func(a, b, c):
    print(a, b, c)

my_list = [1, 2]
my_dict = {'c': 3}
my_func(*my_list, **my_dict)  # 输出:1 2 3

2.3 递归函数

2.3.1 递归函数定义

Python中的递归函数指在函数内部调用自身的函数。递归函数通常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基本情况和递归情况。基本情况指满足某个条件时直接返回结果,递归情况则是指在函数内部调用自身,通常是将问题规模缩小到一个更小的子问题。

例如,下面的代码时一个求阶乘的递归函数:

def factorial(n):
    if n == 1:
        return 1
    else:
        return n * factorial(n-1)

在上述代码中,当n等于1时,直接返回1,这就是基本情况。递归情况则是将问题规模缩小到n-1的阶乘,这里通过factorial(n-1)实现。递归函数的执行过程是将问题不断地拆分成更小的子问题,直到最终的基本情况被满足,然后将所有子问题结果合并起来得到最终的结果。

2.3.2 斐波拉契数列实现

定义:斐波拉契数列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数列,它的前两项为0和1,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都是前两项的和,即0,1,1,2,3,5,8,13,…

实现:斐波拉契数列的实现包含循环和递归两种方法

实现1.循环方法

def fibonacci1(n):
    if n<=1:
        return n
    else:
        fib_list = [0, 1]
        for i in range(2, n+1):
            fib_list.append(fib_list[-1] + fib_list[-2])
        return fib_list

实现2.递归方法

def fibonacci(n):
    if n == 1:
        return [0, 1]
    else:
        fib_list = fibonacci(n-1)
        fib_list.append(fib_list[-1] + fib_list[-2])
        return fib_list

递归函数是指在函数中调用函数本身的一种技术。代码简单但看得有点迷糊,自己画了个简单图示并理解了下(不知道理解是否正确😂)

递归就是一个套娃的过程,为了便于理解画了个图示,假设此时n=5,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不同的flib函数,

  1. n=5时,调用灰色的fib函数,程序运行到第5行进入新的fib函数(套的第一层)
  2. 新的fib函数即n=4.,也就是蓝色的fib函数,同理运行到第5行又进入新的fib函数(套的第二层)
  3. 继续上述过程,n=3,也就是绿色的fib函数,运行到第5行跳转(套的第三层)
  4. 继续,n=2,也就是橙色的fib函数,运行到第5行跳转(套的第四层)
  5. 继续,n=1,也就是黄色的fib函数,此时满足条件n==1,返回[0,1]的一个列表
  6. 开始往回走了,n=2,此时fib_list=[0,1],运行到第六行fib_list=[0,1,1],将结果返回到上一层(脱的第一层)
  7. n=3,此时fib_list=[0,1,1],运行到第六行fib_list=[0,1,1,2],继续将结果返回到上一层(脱的第二层)
  8. n=4,此时fib_list=[0,1,1,2],运行到第六行fib_list=[0,1,1,2,3],继续返回给上一层(脱的第三层)
  9. n=5,此时fib_list=[0,1,1,2,3],运行到第六行fib_list=[0,1,1,2,3,5],将最终的结果返回(脱的第四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递归图示

2.4 作业

作业5:定义一个函数extract(text, begin_token, end_token),返回text中,以begin_token开始end_token结束的中间内容

示例代码如下:

def extract(text, begin_token, end_token):
    begin_index = text.find(begin_token)
    end_index = text.find(end_token)
    return text[begin_index+len(begin_token):end_index]

print(extract("爱听歌的周同学呀", "爱听歌的", "呀"))

运行效果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存在的问题:(from chatGPT)

    1. 当begin_token或end_token不在text中时,会返回错误的结果
    1. begin_token和end_token必须按照顺序一次出现在text中,否则无法正确提取中间内容。

优化

def extract(text, begin_token, end_token):
    begin_index = text.find(begin_token)
    if begin_index == -1:
        raise ValueError("begin_token not found")
    end_index = text.find(end_token, begin_index+len(begin_token))
    if end_index == -1:
        raise ValueError("end_token not found")
    return text[begin_index+len(begin_token):end_index]

print(extract("我爱Python,Python是一门很有用的语言", "Python", "语言"))

2.5 匿名函数

2.5.1 定义

Python中的匿名函数又称为lambda函数,是一种不需要定义函数名的函数。lambda函数的语法如下:

lambda arguments: expression

其中arguments表示函数的参数,可以有多个,使用逗号分隔。expression表示函数的表达式,可以是任何有效的表达式。lambda函数的返回值是一个函数对象。

lambda函数的简单示例如下:

sum = lambda x, y: x + y
print(sum(3, 5))	# 输出:8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创建了一个lambda函数,将它赋值给了变量sum。这个函数接受两个参数x和y,共返回它们的和。我们通过调用sum(3,5)来调用这个函数,并输出结果8。

lambda函数通常用于需要简单函数的场景,可以简化代码,并提高代码的可读性。例如,使用lambda函数对列表进行排序:

data = [('apple', 3), ('banana', 2), ('orange', 4)]
sorted_data = sorted(data, key=lambda x: x[1])
print(sorted_data)	# 输出:[('banana', 2), ('apple', 3), ('orange', 4)]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使用了lambda函数作为sorted()函数的key参数,以元组的第二个元素作为排序的关键字。

不由的想起检测器的NMS算法之前需要将boxes按照置信度的大小进行排序,其代码如下:

...

# boxes-->[1,25200,85]  box->[left, top, right, bottom, confidence, img_id, label]
boxes = sorted(boxes.tolist(), key=lamda x:x[4], reverse=True)

return NMS(boxes)
...
2.5.2 拓展-sorted()函数

在Python中,Sorted()函数用于对可迭代对象进行排序,返回一个新的已排序的列表,而不改变原始对象。

sorted()函数有以下几个参数:

  • iterable:必选参数,表示要排序的可迭代对象,可以是列表、元组、集合、字典等
  • key:可选参数,表示用于排序的关键字函数,用于比较两个元素的大小关系。默认值为None,表示使用元素本身的值进行比较。
  • reverse:可选参数,表示是否降序排列。默认值为False,表示升序排列。

sorted()函数使用示例如下:

# 对列表进行升序排列
nums = [3, 1, 4, 1, 5, 9, 2, 6, 5, 3, 5]
sorted_nums = sorted(nums)
print(sorted_nums)  # [1, 1, 2, 3, 3, 4, 5, 5, 5, 6, 9]

# 对字典按值进行升序排列
d = {'apple': 3, 'banana': 2, 'orange': 4}
sorted_d = sorted(d.items(), key=lambda x: x[1])
print(sorted_d)  # [('banana', 2), ('apple', 3), ('orange', 4)]

上面的代码中,第一个示例是对列表进行排序,不需要使用关键字函数key。第二个示例是对字典按值进行排序,使用了关键字函数key,并且使用匿名函数lambda来定义比较元素大小的规则,即按照每个元素的第二个值进行升序排列。其中d.items()方法将字典转换为元组列表。

总结

本次课程内容方面主要学习了Python中的流程控制和函数,流程控制方面掌握了for与列表构成带条件的列表推导式,同时回顾了Python中异常处理的语法结构try excepy。函数方面掌握了各种传递函数参数的方法,以及两种特殊的函数:递归函数和匿名函数。

  • 2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爱听歌的周童鞋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