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icy-based Chameleon Hash for Blockchain Rewriting with Black-box Accountability:基于策略的Chameleon Hash对于具有黑盒问责的可编辑区块链
前述
看了一个IT从业人员的日记,感觉时光走得太快,记忆留的太浅,如果不把一些东西记录下来,等到回忆往昔时会发现自己竟乏善可陈。于是决定把研究生看的有意义的论文记录一下,至少留作努力过的证明吧。。。如果能有一些csdn积分就更好了,没有也行
坐标 研一上的寒假,2021.1.13
导师让阅读ACSAC的论文,我选择的是 Applied Cryptography 专题。
关于paper
该论文是关于 可编辑区块链,采用Chameleon哈希算法和黑盒问责机制。
Keyword:Chameleon Hash、Blockchain Rewriting、Black-box Accountability
1.可编辑区块链
这篇很清晰:可编辑区块链:打破你对“不可篡改”的认知,但这样的区块链还安全吗.
众所周知,区块链的一个特性是不可篡改性。一方面在于交易内容全部映射到Merkle根,如果在本地篡改交易,则其他节点不会予以认可;另一方面在于区块链是有序的,已上链的区块不能更改否则会影响顺序。
但是对于这种存储信息的功能,修改的场景是不可避免的。如交易内容或金额的修改、区块里包含违法信息、上链后遇到意外需要撤销等。。。针对这种需求,有学者提出了可编辑区块链的概念,对于现有的Hash结构进行改造,留出修改后门,一种变色龙哈希Chamelelon Hash刚好满足该需求。
可编辑区块链在业界的争议还比较大,因为区块链的初衷就是去中心化,所有节点平等,公平公开。而一旦留出后门,显然谁掌握了后门,谁就成为区块链的中心化大boss。因此这一变动在迎合市场需要的同时背离了区块链的初衷。
另一方面,政府是希望看到区块链被监管的,区块链也不应该成为一些非法交易的庇护所,因此可以预想这种可编辑特性会不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区块链被承认和合法化的进程。
anyway,技术无罪,回归论文本身。
2.Chameleon Hash
这篇很好理解:变色龙哈希函数 Chameleon Hash 可变型区块链.
Hash:对于任意消息m,可将其映射为一个固定长度的串H(m).
区块链中,各个区块以Hash指针连接,主要依赖于Hash的三个特性:
(1)抗碰撞性:对于消息m,难以找到另一个消息m’,使H(m)=H(m’);
(2)不可逆:已知一个消息的H(m),难以倒过来推出m;
(3)不可预测:映射出的H(m),是无法提前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