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构师知识梳理(六):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概述

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网络和通信设备、计算机软件、信息资源、信息用户和规章制度组成的以处理信息流为目的的人机一体化系统

信息系统的5个基本功能:输入、存储、处理、输出和控制

信息系统的性质影响着系统开发者和系统用户的知识需求。“以计算机为基础”要求系统设计者必须具备计算机及其在信息处理中的应用知识。“人机交互”要求系统设计者还需要了解人作为系统组成部分的能力以及人作为信息使用者的各种行为。

信息系统进化模型

信息系统进化的阶段模型。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发展道路划分为6个阶段:

  1. 初始阶段:计算机刚进入企业时只作为办公设备使用,应用非常少。一般仅用于财务部门。

  2. 传播阶段:企业对计算机有了一定了解,想利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比如进行更多的数据处理,给管理工作和业务带来便利。会大幅度增加软件投入,盲目投入产生问题,效率低。

  3. 控制阶段:从整体上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发展,在客观上要求组织协调、解决数据共享问题。信息系统呈现单点、分散的特点,系统和资源利用率不高。是计算机管理变为数据管理的关键。

  4. 集成阶段:在控制的基础上,企业开始重新进行规划设计,建立基础数据库,并建成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使人、财、物等资源信息能够在企业集成共享,更有效地利用现有的IT系统和资源。

  5. 数据管理阶段:企业高层意识到信息战略的重要,信息成为企业的重要资源,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也真正进入到数据处理阶段。使用统一平台,各部门、各系统基本实现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

  6. 成熟阶段:信息系统已经可以满足企业各个层次的需求,从简单的事务处理到支持高效管理的决策。企业真正把IT与管理过程结合起来,将组织内部、外部的资源充分整合和利用。

信息系统的分类

业务(数据)处理系统(TPS/DPS)

随着企业业务需求的增长和技术条件的发展,人们逐步将计算机应用于企业局部业务(数据)的管理,如财会管理、销售管理、物资管理和生产管理等,即计算机应用发展到对企业的局部事务的管理。

管理信息系统(MIS)

由人和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的收集、传输、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形成了对企业全局性的、整体性的计算机应用。能提供企业各级领导从事管理需要的信息,但其收集信息的范围还更多地侧重于企业内部

决策支持系统(DSS)

帮助决策者利用数据和模型去解决半结构化决策问题和非结构化决策问题的交互式系统。服务于高层决策的管理信息系统,按功能可分为专用DSS、DSS工具和DSS生成器。

专家系统(ES)

一个智能计算机程序系统,其内部含有某个领域具有专家水平的大量知识与经验,能够利用人类专家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处理该领域的问题。

办公自动化系统(OAS)

人机结合的综合性的办公事务管理系统,或称办公事务处理系统。该系统将当代各种先进技术和设备应用于办公室的办公活动中,使办公活动实现科学化、自动化,以达到改善工作环境、最大限度地提高办公事务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企业信息系统

目前企业主要使用的信息化系统主要有ERP系统(企业资源管理)、WMS系统(仓储管理系统)、MES系统(也称之为SFC,即制造过程管理系统)和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

  •  ERP系统:主要管理公司的各种资源,负责处理进销存、供应链、生产计划MPS、MRP计算、生产订单、管理会计,是财务数据的强力支撑。
  •  WMS系统:主要包括库房货位管理,主要有收发料,通过扫码进出库,对库存进行库位、先进先出与盘点;栈板出货管控、库龄管理等内容,主要是立体仓库或大批量仓库数据需求。
  • MES系统:负责生产过程和生产过程中防呆、自动化设备集成,是各个客户审核的重点,是生产全流程管控,也有企业称之为SFC,其实大同小异,但是它是生产过程、生产工艺、生产设备、自动化生产直接的核心。
  • PDM系统:管理研发阶段的物料、BOM、工程变更数据,负责产品数据为主。PDM系统是产品研发全过程管理,主要涉及协同研发等能力。

信息系统生命周期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包括:产生、开发、运行、消亡

信息系统的产生阶段

信息系统的产生阶段也是信息系统的概念阶段或者是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阶段。为两个过程:

  • 一是概念的产生过程,即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提出建设信息系统的初步想法
  • 二是需求分析过程,即对企业信息系统的需求进行深入地调研和分析,并形成需求分析报告

信息系统的开发阶段

信息系统的开发阶段包括总体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和系统验收这5个阶段。

总体规划阶段

信息系统总体规划是系统开发的起始阶段,它的基础是需求分析。作用主要有:指明信息系统在企业经营战略中的作用和地位;指导信息系统的开发;优化配置和利用各种资源,包括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总体规划产出包括信息系统的开发目标、信息系统的总体架构、信息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流程、信息系统的实施计划、信息系统的技术规范等。

系统分析阶段

目标是为系统设计阶段提供系统的逻辑模型。以企业的业务流程分析为基础,规划即将建设的信息系统的基本架构,它是企业的管理流程和信息流程的交汇点。内容主要包括组织结构及功能分析、业务流程分析、数据和数据流程分析、系统初步方案等。

系统设计阶段

根据系统分析的结果,设计出信息系统的实施方案。主要内容包括系统架构设计、数据库设计、处理流程设计、功能模块设计、安全控制方案设计、系统组织和队伍设计、系统管理流程设计等。

系统实施阶段

将设计阶段的结果在计算机和网络上具体实现,也就是将设计文本变成能在计算机上运行的软件系统。由于系统实施阶段是对以前的全部工作的检验,因此,系统实施阶段用户的参与特别重要。系统实施阶段以后,用户逐步变为系统的主导地位。

系统验收阶段

信息系统实施阶段结束以后,系统就要进入试运行。通过试运行,系统性能的优劣以及是否做到了用户友好等问题都会暴露在用户面前,这时就进入了系统验收阶段。

信息系统的运行阶段

当信息系统通过验收,正式移交给用户以后,系统就进入了运行阶段。系统维护包括即排错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和预防性维护

信息系统的消亡阶段

在信息系统建设的初期企业就应当注意系统的消亡条件和时机,以及由此而花费的成本。

补充:信息系统开发方法(重要)

结构化方法

结构是指系统内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框架。结构化方法是一种传统的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由结构化分析(SA)结构化设计(SD)结构化程序设计(SP)三部分有机组合而成,其精髓是自顶向下、逐步求精和模块化设计。

结构化方法的主要特点

(1) 开发目标清晰化。结构化方法的系统开发遵循“用户第一”的原则。

(2) 开发工作阶段化。每个阶段工作完成后,要根据阶段工作目标和要求进行审查,这使各阶段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便于项目管理与控制。

(3) 开发文档规范化。结构化方法每个阶段工作完成后,要按照要求完成相应的文档,以保证各个工作阶段的衔接与系统维护工作的便利。

(4) 设计方法结构化。在系统分析与设计时,从整体和全局考虑,自顶向下地分解;在系统实现时,根据设计的要求,先编写各个具体的功能模块,然后自底向上逐步实现整个系统。

结构化方法的不足和局限

(1) 开发周期长:按顺序经历各个阶段,直到实施阶段结束后,用户才能使用系统。

(2) 难以适应需求变化:不适用于需求不明确或经常变更的项目。

(3) 很少考虑数据结构:结构化方法是一种面向数据流的开发方法,很少考虑数据结构。

结构化方法一般利用图形表达用户需求,常用工具有数据流图、数据字典、结构化语言、判定表以及判定树等。

原型化方法

也称为快速原型法,或者简称为原型法。它是一种根据用户初步需求,利用系统开发工具,快速地建立一个系统模型展示给用户,在此基础上与用户交流,最终实现用户需求的信息系统快速开发的方法

按是否实现功能分类分为

  • 水平原型(行为原型,功能的导航)
  • 垂直原型(结构化原型,实现了部分功能)

按最终结果分类分为:

  • 抛弃式原型
  • 演化式原型 

 原型化方法的主要特点

  • 原型法可以使系统开发的周期缩短、成本和风险降低、速度加快,获得较高的综合开发效益。

  • 原型法是以用户为中心来开发系统的,用户参与的程度大大提高,开发的系统符合用户的需求,因而增加了用户的满意度,提高了系统开发的成功率。

  • 由于用户参与了系统开发的全过程,对系统的功能和结构容易理解和接受,有利于系统的移交,有利于系统的运行与维护

原型化方法的不足

开发的环境要求高。管理水平要求高。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原型法的优点主要在于能更有效地确认用户需求。从直观上来看,原型法适用于那些需求不明确的系统开发。事实上,对于分析层面难度大、技术层面难度不大的系统,适合于原型法开发

面向对象方法

面向对象(OO)方法认为,客观世界是由各种对象组成的,任何事物都是对象,每一个对象都有自己的运动规律和内部状态,都属于某个对象类,是该对象类的一个元素。复杂的对象可由相对简单的各种对象以某种方式而构成,不同对象的组合及相互作用就构成了系统。

使用OO方法构造的系统具有更好的复用性,其关键在于建立一个全面、合理、统一的模型

OO方法也划分阶段,但其中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现三个阶段之间已经没有“缝隙”。也就是说,这三个阶段的界限变得不明确,某项工作既可以在前一个阶段完成,也可以在后一个阶段完成;前一个阶段工作做得不够细,在后一个阶段可以补充。

面向对象方法可以普遍适用于各类信息系统的开发。

面向对象方法的不足之处必须依靠一定的面向对象技术支持,在大型项目的开发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涉足系统分析以前的开发环节。

当前,一些大型信息系统的开发,通常是将结构化方法和OO方法结合起来。首先,使用结构化方法进行自顶向下的整体划分;然后,自底向上地采用OO方法进行开发。因此,结构化方法和OO方法仍是两种在系统开发领域中相互依存的、不可替代的方法。

面向服务方法

面向服务(Service-Oriented,SO)的方法:进一步将接口的定义与实现进行解耦,则催生了服务和面向服务(Service-Oriented,SO)的开发方法。

从应用的角度来看,组织内部、组织之间各种应用系统的互相通信和互操作性直接影响着组织对信息的掌握程度和处理速度。如何使信息系统快速响应需求与环境变化,提高系统可复用性、信息资源共享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成为影响信息化建设效率的关键问题,而SO的思维方式恰好满足了这种需求。

信息系统架构模型

政府信息化和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实质上是对现有的、工业时代形成的政府形态的一种改造,即利用信息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将其管理和服务职能进行集成,在网络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制约,实现公务、政务、商务、事务的一体化管理与运行。电子政务主要包括3个组成部分:

  • 政府部门内部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办公。
  • 政府部门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信息共享和实时通信。
  • 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与居民之间进行的双向信息交流。

电子政务的内容:G2G、G2B、G2C、B2G、C2G

电子政务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有2个主要的特征:第1个特征是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构造和发展电子政务。第2个特征是,就电子政务的内涵而言,更强调政府服务功能的发挥和完善,包括政府对企业、对居民的服务以及政府各部门之间的相互服务。

电子政务的发展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起步阶段、政府与用户单向互动、政府与用户双向互动、网上事务处理。

电子政务的应用领域:面向社会、政府部门之间、政府部门内部的各类应用系统、涉及政府部门内部的各类核心数据的应用系统、政府电子化采购、电子社区。

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

企业信息化就是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实现企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管理方式的网络化、决策支持的智能化和商务运营的电子化,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

企业信息化的具体目标是优化企业业务活动,使之更加有效,它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使得企业具有平稳和有效的运作能力,对紧急情况和机会做出快速反应,为企业内外部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

企业信息化一定要建立在企业战略规划基础之上,以企业战略规划为基础建立的企业管理模式是建立企业战略数据模型的依据。

企业信息化就是技术和业务的融合。需要从3个层面来实现。

  • 企业战略的层面:必须对企业目前的业务策略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作深入分析。达到战略上的融合。
  • 业务运作层面:针对企业所确定的业务战略,通过分析获得实现这些目标的关键驱动力和实现这些目标的关键流程。
  • 管理运作层面:虽然这一层面从价值链的角度上来说,是属于辅助流程,但它对企业日常管理的科学性、高效性是非常重要的。除了提出应用功能的需求外,还必须给出相应的信息技术体系,这些将确保管理模式和组织架构适应信息化的需要。

企业信息化方法

(1) 业务流程重构方法。对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方法进行“彻底的、根本性的”重新设计。

(2) 核心业务应用方法。任何一家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中生存发展,都必须有自己的核心业务。围绕核心业务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是很多企业信息化成功的秘诀。

(3) 信息系统建设方法。对大多数企业来说,建设信息系统是企业信息化的重点和关键。因此,信息系统建设成了最具普遍意义的企业信息化方法。

(4) 主题数据库方法。主题数据库就是面向企业业务主题的数据库,也就是面向企业的核心业务的数据库。

(5) 资源管理方法。目前,流行的企业信息化的资源管理方法有很多,最常见的有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SCM)等。

(6) 人力资本投资方法。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的主要区别是人力资本理论把一部分企业的优秀员工看作是一种资本,能够取得投资收益。人力资本投资方法特别适用于那些依靠智力和知识而生存的企业。

信息化战略体系

企业战略规划利用机会和威胁评价现在和未来的环境,用优势和劣势评价企业现状,进而选择和确定企业的总体和长远目标,制定和抉择实现目标的行动方案。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关注如何通过信息系统来支撑业务流程的运作,进而实现企业的关键业务目标,其重点在于对信息系统远景、组成架构、各部分逻辑关系进行规划

 

  • 信息技术战略规划:通常简称为IT战略规划,是在信息系统规划的基础上,对支撑信息系统运行的硬件、软件、支撑环境等进行具体的规划,它更关心技术层面的问题。
  • 信息资源规划是在以上规划的基础上,为开展具体的信息化建设项目而进行的数据需求分析、信息资源标准建立、信息资源整合工作。
  • 系统规划:单个项目的立项分析,是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第一个阶段,期任务是对企业的环境、目标及现有系统的状况进行初步调查,根据企业目标和发展战略,确定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对建设新系统的需求做出分析和预测,同时考虑建设新系统所受的各种约束,研究建设新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企业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三个阶段:

 

  • 4
    点赞
  • 1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