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两种持久化机制、主从复制和哨兵模式介绍

           注:本文以windows下的redis为例 Linux下的同理基本都一样

1.持久化机制

  为了解决一旦断电或者宕机,内存数据库中的数据将会全部丢失这个缺点,Redis提供了将内存数据持久化到硬盘,以及用持久化文件来恢复数据的功能。Redis 支持两种形式的持久化,一种是RDB快照(snapshotting),另外一种是AOF(append-only-file)。

  (1)RDB是把当前内存中的数据集快照写入磁盘,也就是 Snapshot 快照(数据库中所有键值对数据)。恢复时是将快照文件直接读到内存里,RDB持久化有两种触发机制,分别是自动触发和手动触发。在redis.windows.conf(linux就是redis.conf)文件的SNAPSHOTTING 下有个自动触发rdb持久化的策略:

其中分别表示900s内,如果至少有一个key值变化,则保存到rdb;300s内,至少有10个key变化就保存;60s内至少有10000个key变化就保存。如果只需要redis的缓存功能那么就可以关掉rdb持久化,使用空串停用,如:save “”“”。

在这个配置下面还有几个关于rdb持久化的配置:

stop-writes-on-bgsave-error yes:默认yes,表示在后台通过rdb保存数据失败之后是否停止向redis写入数据(接收数据)。这样可以让用户意识到后台持久化失败了,避免后面数据不能持久化。

rdbcompression yes:默认yes,表示存储的rdb快照是否进行压缩存储,如果关闭则快照会比较大。

rdbchecksum yes:默认yes,存储之后是否对数据进行校验,若希望提升redis性能可以关闭。

dbfilename dump.rdb:存储的rdb快照文件名。

dir ./:设置快照存放路径,必须是目录,默认和当前配置文件在同一目录。

手动触发rdb快照保存可以使用save和bgsave命令。save会阻塞当前redis,redis不能处理其他命令直到rdb过程完成,而bgsave会在后台异步进行保存(redis会执行fork操作创建一个子进程),阻塞只会在fork短时间内,redis内部rdb自动保存都是采用bgsave命令。

将备份文件dump.rdb放到配置文件指定的目录(默认是和redis配置文件同一目录)下,启动redis就会自动将数据加载到内存中。

(2)AOF 持久化是通过保存Redis服务器所执行的命令来记录数据库状态。在redis的配置文件中APPEND ONLY MODE的下有关于AOF持久化的相关配置。

appendonly:表示是否开启AOF持久化,因为redis默认的是rdb方式,打开aof需要改为yes。

appendfilename:aof文件名。

appendsync:aof持久化策略配置。no表示不执行fsync,有系统保证数据同步到磁盘,速度最快但不安全;always表示每次写入都要执行fsync,以保证数据完全同步到磁盘,效率低;everysec则是每秒保存一次,可能会丢失者1s数据,兼顾安全和效率。

no-appendfsync-on-rewrite:设置为yes表示rewrite期间对新写操作不fsync,暂时存在内存中,等rewrite完成后再写入,默认为no,建议yes。Linux的默认fsync策略是30秒。可能丢失30秒数据。默认值为no。

auto-aof-rewrite-percentage:默认值为100。aof自动重写配置,当目前aof文件大小超过上一次重写的aof文件大小的百分之多少进行重写,即当aof文件增长到一定大小的时候,Redis能够调用bgrewriteaof对日志文件进行重写。

auto-aof-rewrite-min-size:64mb。设置允许重写的最小aof文件大小,避免了达到约定百分比但尺寸仍然很小的情况还要重写。

aof-load-truncated:aof文件可能在尾部是不完整的(宕机或者断电等),如果选择的是yes,当截断的aof文件被导入的时候,会自动发布一个log给客户端然后load。如果是no,用户必须手动redis-check-aof修复AOF文件才可以。默认值为 yes

AOF文件不完整需要恢复可以使用命令:redis-check-aof --fix 进行修复。aof文件过大的时候也需要重写,和rdb的bgsave模式相似,都是创建子进程,设置重写缓冲区,在重写完成之后再将缓冲区文件写入aof文件。

总结

AOF 持久化的方法提供了多种的同步频率,即使使用默认的同步频率每秒同步一次,Redis 最多也就丢失 1 秒的数据而已。

AOF 文件使用 Redis 命令追加的形式来构造,因此,即使 Redis 只能向 AOF 文件写入命令的片断,使用 redis-check-aof 工具也很容易修正 AOF 文件。

AOF 文件的格式可读性较强,这也为使用者提供了更灵活的处理方式。例如,如果我们不小心错用了 FLUSHALL 命令,在重写还没进行时,我们可以手工将最后的 FLUSHALL 命令去掉,然后再使用 AOF 来恢复数据。

对于具有相同数据的的 Redis,AOF 文件通常会比 RDB文件体积更大。

虽然 AOF 提供了多种同步的频率,默认情况下,每秒同步一次的频率也具有较高的性能。但在 Redis 的负载较高时,RDB 比 AOF 具好更好的性能保证。

RDB 使用快照的形式来持久化整个 Redis 数据,而 AOF 只是将每次执行的命令追加到 AOF 文件中,因此从理论上说,RDB 比 AOF 方式更健壮。官方文档也指出,AOF 的确也存在一些 BUG,这些 BUG 在 RDB 没有存在。

详见:https://www.cnblogs.com/ysocean/p/9114268.html

2.主从复制

复制三份配置文件,分别更改端口号,并且配置文件的名字以端口号区分。

之后再更改每份配置文件:rdb文件名(dbfilename)、log日志文件名(logfile),之后使用下面三个命令启动三个redis服务端。

redis-server.exe redis.windows.conf redis-server.exe redis.windows-10087.conf redis-server.exe redis.windows-10088.conf

随后启动三个redis客户端如下:

通过info replication查看各个节点信息。

此时都是master节点,接着设置slave节点。使用slaveof命令把10087和10088设为slave。

此时设为slave节点之后再使用info replication命令查看就发现role已经变为了slave了。现再在master节点写,在slave读。

可以看见现在主从关系已经成功建立了。注:(1)如果master以前还存在一些key,那么slave节点也是会有的,因为master会全量复制到slave。(2)默认从节点是不能够执行写命令的,配置文件中slave-read-only默认是yes。(3)主节点down掉之后,另外两个slave角色依然不变,并且在master恢复之后,仍然是master并且有两个slave节点。

3.哨兵模式(win下面没有哨兵文件,因此在linux下操作的)

哨兵模式就是不时地监控redis是否按照预期良好地运行(至少是保证主节点是存在的),若一台主机出现问题时,哨兵会自动将该主机下的某一个从机设置为新的主机,并让其他从机和新主机建立主从关系(如果监控主机发生故障,就根据投票数自动将从库转化为主库)。首先启动多个redis,并配置主从关系,下面再配置哨兵监控master。

(1)在配置文件目录下面使用touch命令新建sentinel.conf文件,然后配置内容:

sentinel monitor 被监控主机名(自己起) ip地址 端口 得票数 如:sentinel monitor  my6379 127.0.0.1 6379 1。1表示当主机挂掉之后得票数>=1便成为主机。

(2)启动哨兵监控

使用命令:./redis-sentinel  /mrliu_project/redis/sentinel.conf  注:/mrliu_project/redis/sentinel.conf  是配置文件所在目录

(3)exit退出master主机,之后查看哨兵控制台打印的日志,会发现在重新选择master。

注:在redis稳定版之后,挂掉的主机在选举之后重新连接上,会设置为新选举的msater的从节点。================================================================================================

                                                    补充:具体操作

启动三台带有redis的服务器133,132,130

分别更改redis.conf文件,并指定配置启动redis-server和redis-sentinel

进入redis的src目录:./redis-server ../redis.config  ./redis-sentinel   ../sentinel.conf(哨兵配置需要自己touch)

133启动一个master和哨兵的服务器,

132启动两个redis服务(两份配置文件),分别设为133的slave

130启动一个redis服务,设为133的slave

redis-config更改了一些目录和端口等,我大概改了如下内容:

daemonize yes
logfile 
port 
# bind 127.0.0.1 注释掉了
protected-mode no //关闭了

注意(出现设置了slaveof之后发现主机一直未down可能是如下原因):

(1)每个启动的redis服务需要注释掉bind(代表可以访问的主机),不然其他redis服务器不能感知到该redis服务的存在

  (2)   每个redis服务需要更改protected-mode 为no,

(3)每台linux服务器需要打开端口,不然直接关闭firewall或者是iptables也行,命令systemctl stop firewalld和service iptables stop。 永久关闭防火墙使用disable。

(4)建议redis-server都配置为守护进程,daemon设为yes即可。

哨兵需要自建配置文件,在redis的src目录下使用 ./redis-sentinel ../sentinel_liu.conf  启动,其中后面的是自己的哨兵配置文件,简易配置如下:

port 26379

sentinel monitor liu_master 192.168.15.130 6379 1//监控的主机,后面代表超过机票就成为leader
sentinel down-after-milliseconds liu_master 10000//可选,多久没心跳就认为down
sentinel failover-timeout liu_master 10000//可选,代表每次选举间隔

几台服务器如下:

之后进入133使用info确认从节点有三个,

之后查看哨兵启动日志

注:sdown代表哨兵主观任务下线,(后面是master断开之后的日志)odown是客观下线,当出现odown的时候,哨兵将不会监控该服务,任务确实下线了,然后开始选举。

断开133的master,观察哨兵日志

可以进入133的客户端,使用shutdown关掉,也可以在redis的src目录下使用./redis-cli shutdown关,也可以杀redis进程关。

哨兵日志如下(我这儿选了这么多次原因是其他机器防火墙开着,所以关了就选举成功了):

出现failover-end即是选举成功了,switch代表切换master到了130服务器节点,随后发现 +fix-slave-config日志,代表将132的6379redis服务和132的6380redis服务设为了130的slave节点,这时候130成为master,132的两个redis服务是slave节点。

重新上线之前断开的133master,查看哨兵日志

发现新上线的133设为了130redis服务的slave,下面去130服务器登上redis客户端输入info验证

发现回归后的master变为了新选举的master的slave节点。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