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转载:Vite多环境配置--让项目拥有更高定制化能力

这里给大家分享我在网上总结出来的一些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业务背景

近些年来,随着前端工程架构发展,使得前端项目中也能拥有如后端工程的模块能力。正所谓 “能力(越)越大(来),责任(越)越大(卷)”,现在的前端工程不仅仅要满足业务需求,还伴随更多复杂的环境适配问题,例如:

1.api请求的域名会根据不同环境而不同;
2.线上环境和测试环境在打包策略有所不同「如线上要隔离sourceMap、屏蔽vue|react devtools等...」;
3.前端spa组件根据不同环境做出不同逻辑;

老板恨不得把所有应用端都收归到一个项目里面,什么微前端、uniapp多端方案接踵而至。。。但无论是什么方案,都离不开一个核心点:环境变量和多环境适配。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下如何在Vite中实现一套拓展能力强的多环境适配方案。

多环境场景的业务形态

我们先来了解,在多环境下要求前端工程架构流程是怎样的?

如上图所示,在工程启动 / 构建时:
  1. 环境变量注入:一般通过命令参数模式,可在package.json里配置;
  2. 多模式文件:Vite根据环境变量来读取配置文件,把文件参数抽取出来做特性区分,这块也称为Vite的环境模式;
  3. 环境收集器:简单理解为1个函数,做的事情就是把第二步的特性参数归整到一处并做些特定的逻辑,之后通过插件生成客户端的最终参数并吐出;
  4. 客户端环境差异定制化:客户端(也就是工程里面的.vue、.ts、.tsx等前端文件)获取到环境参数做一些特定区分逻辑;
  5. 构建和发布:之后就是项目根据以上几步产出的环境特性文件来打包,最终推送到服务端完成整个前端工程的生产。

Vite多环境方案实现

多模式文件配置

自定义环境变量

Vite通过 多模式 来配置不同启动场景下的特性环境变量,你可以创建自定义的模式文件,如下:

 这个项目创建了4种模式分别兼容release、beta、测试、本地环境,每种模式下有自己特定的环境变量,例如.env.local的内如如下:

# .env._local
# 透传客户端参数
VITE_NODE_ENV=local
VITE_OWNER=Tom
VITE_POSITION=广州,天河

# 私有参数,仅在vite server获取到,
# 假如你的项目包含此类敏感变量。应该将文件添加到你的 .gitignore 中,以避免它们被 git 检入。
MODE_KEY=PRIVATE_KEY_LOCAL

根据Vite的约定规则,只有以“VITE_”开头的变量才会在客户端被捕获,捕获方式为:import.meta.env.{参数名}

至于非“VITE_”开头的变量属于私有属性,不会传递出去。假如你的项目包含此类敏感变量。应该将文件添加到你的 .gitignore 中,以避免它们被 git 检入。

完成上述配置后,我们只需要在package.json增加对应的启动命令就可以让Vite获取哪个模式来运行项目了:

{
  "name": "vite-mul-env-learn",
  "version": "0.0.0",
  "scripts": {
    "dev:local": "vite --mode _local",
    "dev:test": "vite --mode test",
    "build:beta": "vite build --mode beta",
    "build:release": "vite build --mode release",
    "lint": "eslint --fix --ext .js,.vue,ts src"
  }
}

Vite默认环境变量

Vite 在一个特殊的 import.meta.env 对象上暴露环境变量。这里有一些在所有情况下都可以使用的内建变量:

import.meta.env.MODE: {string} 应用运行的模式。
import.meta.env.BASE_URL: {string} 部署应用时的基本 URL。他由base 配置项决定。
import.meta.env.PROD: {boolean} 应用是否运行在生产环境。
import.meta.env.DEV: {boolean} 应用是否运行在开发环境 (永远与 import.meta.env.PROD相反)。
import.meta.env.SSR: {boolean} 应用是否运行在服务器渲染环境。

这里补充说明下,DEV 和 PROD分别对应package.json中启动dev和build命令决定的,而SSR则是对应了Vite启动时设定的middlewareMode变量决定的:

const { createServer: createViteServer } = require('vite')
const vite = await createViteServer({
    server: { middlewareMode: 'ssr' }
  })

通过插件透传环境变量

很多情况下,我们的环境变量不仅仅是简单的字符串,而是通过vite服务中二次计算才能得到最终结果,有点类似Vue中computed或React中useMemouseCallback的效果。 像这类非静态的环境变量,我们需要借助插件能力来让它们也能够返回客户端,插件很多,这里推荐vite-plugin-environment,使用大概是这样子的:

You can provide a list of environment variable names to expose to your client code:

import { defineConfig } from 'vite'
import EnvironmentPlugin from 'vite-plugin-environment'

export default defineConfig({
  plugins: [
    EnvironmentPlugin(['API_KEY', 'DEBUG']),
  ],
})

And then use them as:

const apiKey = process.env.API_KEY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能配合模式文件进行联合判断:

import { defineConfig, ConfigEnv, loadEnv } from 'vite';
import vue from '@vitejs/plugin-vue';
import path from 'path';
import EnvironmentPlugin from 'vite-plugin-environment';
import { fetchEnv } from './server/envUitls';

// https://vitejs.dev/config/
export default defineConfig(({ command, mode }: ConfigEnv) => {
  const env = loadEnv(mode, __dirname);
  const { proxy } = fetchEnv(env.VITE_NODE_ENV); // 设置域名和端口

  return {
    base: './',
    plugins: [
      vue(),
      EnvironmentPlugin({
        PROXY: proxy
      })
    ]
  };
});

const env = loadEnv(mode, __dirname);可以获取.env._local是所有非私密参数,接下来程序可以根据模式参数来计算最终的环境变量,通过插件返回到客户端。

fetchEnv方法可以理解成环境收集器,里面可以写逻辑让环境参数得到统一整合。

客户端环境差异定制

这块就很好理解了,无非就是通过指定方法获取环境变量,来条件渲染vue或React组件。下面做了个demo:

<script setup lang="ts">
import { ref } from 'vue';
import { proxy } from '@/api/proxy';

interface IEnv extends ImportMetaEnv {
  VITE_NODE_ENV: string;
  VITE_OWNER: string;
  VITE_POSITION: string;
}
const viteEnv: IEnv = import.meta.env;
</script>

<template>
  <div class="app">
    <img alt="Vue logo" src="./assets/logo.png" />
    <section class="main">
      <div class="card">
        <h3>①通过环境文件传入的参数</h3>
        <div class="tips">说明:只包含"VITE_"开头参数</div>
        <div>项目owner:{{ viteEnv.VITE_OWNER }}</div>
        <div>owner位置:{{ viteEnv.VITE_POSITION }}</div>
        <div>项目mode:{{ viteEnv.VITE_NODE_ENV }}</div>
      </div>
      <div class="card">
        <h3>②环境插件传递的参数</h3>
        <div class="tips">
          说明:通过vite-plugin-environment插件传递过来,一般为二次计算后的参数。假如是静态参数值则直接通过方案①传回来即可。
        </div>
        <p>服务请求域:{{ proxy }}</p>
      </div>
      <div class="card">
        <h3>③Vite环境自带参数</h3>
        <div class="tips">
          说明:Vite默认参数,参考
          <a href="https://cn.vitejs.dev/guide/env-and-mode.html#env-variables"
            >Vite环境变量</a
          >
        </div>
        <p>是否为SSR模式:{{ viteEnv.SSR }}</p>
        <p>是否为本地开发模式:{{ viteEnv.DEV }}</p>
        <p>是否为构建模式:{{ viteEnv.PROD }}</p>
        <p>当前启动命令读取的mode为:{{ viteEnv.MODE }}</p>
        <p>部署应用时的基本 URL:{{ viteEnv.BASE_URL }}</p>
      </div>
    </section>
  </div>
</template>

<style lang="less" scoped>
.app {
  font-family: Avenir,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
  -webkit-font-smoothing: antialiased;
  -moz-osx-font-smoothing: grayscale;
  text-align: center;
  color: #2c3e50;
  margin-top: 60px;
}
.main {
  display: flex;
  .card {
    margin: 10px;
    padding: 10px;
    width: 300px;
    text-align: left;
    background-color: #dbf1e7;
    font-size: 14px;
    h3 {
      margin-bottom: 0;
    }
    .tips {
      margin-bottom: 10px;
      font-size: 12px;
      color: #898989;
    }
  }
}
</style>

效果图

解决的业务场景思考

除了本文 “业务背景” 模块所说的最直观的场景外,其实还可以做很多项目工程化相关的高阶操作。

假如项目构建操作放在远程服务器进行,那么在构建打包前就可以联动服务api来生产出不同版本、不同模式的构建包,甚至可以把SSR逻辑放到这块来做,达到“千人千面”的效果。

如果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您点个关注,我会定时更新技术文档,大家一起讨论学习,一起进步。

 

### 回答1: vite-plugin-vue-i18n是一个为Vue应用提供国际(i18n)支持的Vite插件。Vite是一个现代前端构建工具,而vue-i18n是Vue官方推荐的国际解决方案之一。 vite-plugin-vue-i18n主要提供了以下功能: 1. 支持多语言:插件可以帮助我们将Vue应用中的文本内容翻译成多种语言,使得应用能够根据用户的地理位置或语言偏好来显示相应的语言版本。 2. 动态加载:插件可以根据需要动态加载所需的语言包,避免了一次性加载所有语言资源的性能问题,提高了应用的加载速度。 3. 热重载:插件支持在开发模式下的热重载,即当我们修改了语言资源文件时,页面会自动刷新以显示最新的翻译内容,提高了开发效率。 4. 构建优:插件可以使用Vite的优能力,将应用中的多语言资源进行压缩和合并,减少网络请求,从而提高应用的性能。 使用vite-plugin-vue-i18n,我们可以在Vue应用中轻松地实现国际需求。通过定义一系列的翻译文件,我们可以将应用中的文本内容翻译成多种语言。在Vue组件中,我们可以使用特定的指令或方法来访问和显示对应的翻译内容。 总之,vite-plugin-vue-i18n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简洁高效的方式来实现Vue应用的国际需求,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向全球用户开发应用。 ### 回答2: vite-plugin-vue-i18n 是一个用于在 Vite.js 项目中支持国际的插件。Vite.js 是一个基于浏览器原生 ES 模块导入的前端构建工具,vite-plugin-vue-i18n 则是为了在 Vite.js 项目中实现国际而开发的插件。 这个插件的主要功能是将 Vue 应用程序中的文本国际,使开发人员能够轻松地在应用中切换和管理多种语言。它能够处理不同语言之间的文本翻译,提供了一种方式来管理和导入不同语言的翻译文件。同时,它还提供了一些工具和指令,使开发人员能够更方便地在应用程序中使用和显示多语言文本。 使用 vite-plugin-vue-i18n,开发人员可以在 Vue 组件中使用特定的指令来标记需要翻译的文本,并通过导入翻译文件来实现文本的动态切换。它支持多种文件格式,如 JSON、YAML、PO 等,可以灵活选择适合自己项目的翻译文件格式。开发人员还可以通过 API 来访问、处理和修改翻译文本。 这个插件还提供了一些其他功能,如支持 Vue 3 的 Composition API、语言切换的路由钩子、翻译文件的合并和拆分等。它还支持在开发环境和生产环境下的不同配置,并具有 TypeScript 类型支持。此外,它还可以与其他插件和构建工具无缝集成,如 Vuex、Vue Router、Vuepress 等。 总的来说,vite-plugin-vue-i18n 是一个功能强大且易于使用的插件,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快速实现 Vue 应用程序的国际。无论是小型项目还是大型项目,都可以借助这个插件来管理多语言文本,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 回答3: vite-plugin-vue-i18n是一个适用于Vite构建工具的插件,用于集成和管理Vue.js应用程序的国际(i18n)功能。它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方式来处理多语言翻译和本地,以便应用程序可以方便地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展示。 使用vite-plugin-vue-i18n,我们可以在Vue应用程序中轻松地定义多个语言版本的翻译文件,并在运行时根据需要加载适当的翻译信息。我们可以在单个文件中定义所有语言的翻译内容,或者根据语言划分翻译成多个文件进行管理。 该插件提供了一个全局的翻译函数$t,可以在Vue组件中使用它来获取当前语言的翻译文本。我们可以通过在模板中使用`{{ $t('key') }}`的方式来引用翻译内容。而且,我们还可以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动态切换显示的语言版本。 vite-plugin-vue-i18n还支持自动提取模板中的翻译文本,并生成对应的翻译文件。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一个命令将应用程序中的所有翻译文本提取出来,然后交给翻译团队进行翻译,最后再将翻译结果导入到应用程序中。 总之,vite-plugin-vue-i18n是一个方便易用的工具,使得开发多语言应用程序变得更加简单和高效。它提供了一种集成且高度可定制的方式来实现应用程序的国际需求,可以帮助我们轻松地处理不同语言环境下的文本翻译和本地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