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tcode题解之根据前中后序重构二叉树

一、给定前序和中序遍历,重构二叉树

leetcode 105号题

题目: 根据一棵二叉树的前序和中序遍历,重构出这棵树。树中没有重复元素
例如,给出:

前序遍历 preorder = [3,9,20,15,7]
中序遍历 inorder = [9,3,15,20,7]

返回如下二叉树:

    3
   / \
  9  20
    /  \
   15   7

题解:

  1. 前序遍历是根左右的顺序,中序遍历是左根右的顺序;
  2. 前序遍历的第一个元素必然是整棵树的根节点,知道根节点之后我们就可以依据中序遍历切分出左右子树;
  3. 我们在中序序列中分割好了左右子树之后,我们再找到左右子树在前序遍历和中序遍历中的起始位置,这样就可以把我们找到的左右子树再作为一棵单独的树来进行处理;
  4. 重复2,3两个步骤

整体的思想就是这样的,现在来看具体怎么做:
首先定义如下几个变量:

  • iStart(中序的起始位置下标)
  • iEnd(中序的结束位置下标)
  • pStart(前序的起始位置下标)
  • pEnd(前序的结束位置下标)
  • rIndex(根节点在中序中的下标)

先看一下这几个变量是怎么变化的:
红色:根节点
绿色:左子树
蓝色:右子树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根据图中的标注,可以得到下面这些信息:

1. 左子树的长度:rIndex-iStart
2. 右子树的长度:iEnd-rIndex +1

左子树在前序遍历中的开始位置:pStart + 1
左子树在前序遍历中的结束位置:pStart + rIndex - iStart
左子树在中序遍历中的开始位置:iStart
左子树在中序遍历中的结束位置:rIndex- 1

右子树在前序遍历中的开始位置:pStart + 1 + rIndex - iStart
右子树在前序遍历中的结束位置:pEnd
右子树在中序遍历中的开始位置:rIndex + 1
右子树在中序遍历中的结束位置:iEnd

代码实现:

class Solution {
    // map存储中序中节点值与下标的映射关系,方便获取根节点在中序中的下标
    public HashMap<Integer,Integer> map = new HashMap<>();
    public TreeNode buildTree(int [] pre,int [] in) {
        for (int i = 0; i <= in.length - 1; i++) {
            map.put(in[i],i);
        }
        return dfs(pre, 0, pre.length - 1, 0, in.length - 1);
    }
    
    public TreeNode dfs(int[] preOrder, int pStart, int pEnd, int iStart, int iEnd) {
        if (pStart > pEnd) {
            return null;
        }
        TreeNode node = new TreeNode(preOrder[pStart]);
        int rIndex = map.get(node.val);

        TreeNode left = dfs(preOrder, pStart + 1, pStart + rIndex - iStart, iStart, rIndex - 1);
        TreeNode right = dfs(preOrder, pStart + 1 + rIndex - iStart, pEnd, rIndex + 1, iStart);
        node.left = left;
        node.right = right;
        return node;
    }
}
二、给定中序和后续遍历,重构二叉树

leetcode 106号题

题目: 根据一棵二叉树的中序和后序遍历,重构出这棵树。树中没有重复元素
例如,给出

中序遍历 inorder = [9,3,15,20,7]
后序遍历 postorder = [9,15,7,20,3]

返回如下的二叉树:

    3
   / \
  9  20
    /  \
   15   7

题解:
这个题和上一题其实是一样的思路:

  1. 后序遍历是根左右的顺序,中序遍历是左根右的顺序;
  2. 后序遍历的最后一个元素必然是整棵树的根节点,知道根节点之后我们就可以依据中序遍历切分出左右子树;
  3. 我们在中序序列中分割好了左右子树之后,我们再找到左右子树在后序遍历和中序遍历中的起始位置,这样就可以把我们找到的左右子树再作为一棵单独的树来进行处理;
  4. 重复2,3两个步骤

还是定义几个变量:

  • iStart(中序的起始位置下标)
  • iEnd(中序的结束位置下标)
  • pStart(后序的起始位置下标)
  • pEnd(后序的结束位置下标)
  • rIndex(根节点在中序中的下标)

还是和上面一样,我们先看一下这几个值的变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根据图中的标注,我们也可以得出以下信息:

1. 左子树的长度:rIndex-iStart
2. 右子树的长度:iEnd-rIndex +1

左子树在后序遍历中的开始位置:pStart
左子树在后序遍历中的结束位置:pStart + rIndex-iStart - 1
左子树在中序遍历中的开始位置:iStart
左子树在中序遍历中的结束位置:rIndex- 1

右子树在后序遍历中的开始位置:pStart+ rIndex - iStart
右子树在后序遍历中的结束位置:pEnd - 1
右子树在中序遍历中的开始位置:rIndex + 1
右子树在中序遍历中的结束位置:iEnd

代码实现:

class Solution {
    Map<Integer, Integer> map = new HashMap<>();
    public TreeNode buildTree(int[] inorder, int[] postorder) {
        for (int i = 0; i < inorder.length; i++) {
            map.put(inorder[i], i);
        }
        return help(postorder, 0, inorder.length - 1, 0, postorder.length - 1);
    }

    public TreeNode help(int[] post, int iStart, int iEnd, int pStart, int pEnd) {
        if (pStart > pEnd) return null;
        int rootVal = post[pEnd];
        int rIndex = map.get(rootVal);
        TreeNode node = new TreeNode(rootVal);

        node.left = help(post, iStart, rIndex - 1, pStart, pStart + rIndex - iStart - 1);
        node.right = help(post, rIndex + 1, iEnd, pStart + rIndex - iStart , pEnd - 1);
        return node;
    }
}

这两道题的思路几乎是一致的,主要是要想明白前序和中序、中序和后序有什么关联。找到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两个题就解决了。

期待大家批评指正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