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什么叫知易行难呢?也就是知道一个道理很容易,但真正付诸实践却很难。
其实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就在想,我真能够把这个写好?写好的前提,也就是得我真的已经改变了知易行难,达到了知行合一。
1、读书的例子
接下来就给大家分享一个例子,关于读书的例子,19年的时候,我就了解到读书的一个好处,能够扩充一个人的知识储备和眼界,但是同样的,我也遇到了上面的问题,读书,很枯燥,很无味,远没有手机去刷短视频,看电影来的那么的刺激多巴胺。所以呢,经常读一会,就不想读了。我看了一下,19年,我读完了一本书,然后再看看20年的阅读量,我很意外,哎,怎么没有呢?居然一本都没有读,21年读完了3本,22年读完了3本,4年总共加起来读了有7本书。
可以说是知易行难的最好例子。
但在23年的时候,我就读了有14本书,可以说,是前面4年总和的两倍。在这一年中,看了一本非常好的书,叫做如何阅读一本书,那个时候我就知道,原来很多事情都是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拿起来就做,然后做的方法不需要优化,遇到困难就放弃。看了那本书之后,解决了为什么读书会很枯燥,如何找一本适合自己的书,不同类别的书,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去读,个人成长类的书应该如何读,长篇小说类的书应该怎么读。读书应该采用什么方法,是读一篇,还是读很多篇,有些书略读,有些书速读,有些精读。并且我了解到了,阅读其实也是有一个阶梯的,就是说,阅读是一个不断提升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的一个过程,所以我们不仅只读同类型的书籍,也要挑战一些心理学,经济学,长篇小说等等,找有挑战的书。所以那一年,阅读的速度也变快了,理解能力增加了。
但就真的已经改变了知易行难?,依然没有,14本书平均下来,也不过一个月读了一本书差不多。我依然遇到了上述的问题,想累呀,困呀,手机的影响呀,等等,但随着阅读量的增长,也逐渐清晰了问题,找到了一些方法去解决,比如累和困,那么就小睡一会,然后还看了一些休息的书籍,但依然没有解决的太好,然后有一年,基哥在群里面分享了咖啡的好处,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东西,我就在家里买了一台咖啡机,晚上的时候就喝,非常的提神,你会发现,注意力变得很集中了,变得更加专注了,也不累了。两种方法结合,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我想其实并不仅仅是这两种方法解决的,之前的积累的阅读,年龄的增长,身边的变化,也有一定的影响。
在比如说手机的问题,也有了方法,比如以其深处诱惑的环境去抵抗诱惑,倒不如原理诱惑的环境。等等,问题还有很多,还需要一个一个去解决。
那么知易行难的问题就解决了吗?其实远没有达到我想要的那种效果,还是存在很多的欲望,我发现之前能看很多书,是在有那么的几个月,确实改变了知易行难,达到这种效果,但是这种状态在几个月以后,就消失了,即使我很努力的想了解我为什么会有这种状态,但怎么都总结不出来,也就是处于一种不可控的状态,不能收放自如。
但是我依然在24年的时候就看了有21本书,但依然还是存在缺陷。
2、长达6年,找到方法
最近哪吒不是很火?饺子导演也受邀参与了一个采访,采访就问,在电影里面为什么会有一个这样的片段呢,就是,哪吒从小就受冷眼,因为他是魔童,大家都很害怕他,喜欢捣乱。然后还有一个敖丙,同他差不多,也是有着同样的经历,哪吒就教他“不要在意别人的目光”,但后来的片段中,哪吒依然会受这个影响,还是会不自觉的在意别人的目光,为什么呢?然后饺子导演就说:一个人要强大到什么样的状态,才能完全的不在意别人的评价呢?如果说他说就能一辈子的去践行这个道理的话,那么这个人是不真实的,真实的人是复杂的。
我也在想,我们真的能够完全摒弃欲望,不受欲望的影响?在春节前,有个给我分享了关于王阳明的一些书籍章节给我,王阳明想做圣贤,那么朱熹的理论是,要去人欲,存天理,他在这个过程中,非常的努力去悟,但是都悟不到精髓,有一天他去庙里,遇到了禅师,就问他,有家吗?禅师说有,然后再问,家中尚有何人?母亲尚在,你想她?禅师沉默了许久,然后感叹的说,怎能不想啊,然后王阳明就说,想念自己的母亲,没有什么好羞愧的,这是人的本性,禅师没说话,默默的留下了眼泪,第二天他就告辞返乡了。
王阳明也悟出了一个道理,不论何时,何地,有何种理由,人性都是不能,也不会被泯灭的。欲望也是一样,人虽然有着种种欲望,但是也合乎情理,强行用所谓的天理去压制,只能适得其反。但为什么呢?他还需要一个理去支持,最后他悟出来,要随心而动,随意而行,万法自然,也就是,要遵从内心的真实的感受和想法,要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接受和应对挑战和困难,要尊重自然规律,不过度的去追求一些功力和成功。
到这里,如何改变知易行难呢,并不是说我们就摆烂,我们一定要追求他,不管他有多困难,因为我们所付出的努力远远没有达到所谓的一个过度。
只有知道前方有困难,才会无所顾忌的前进,正因为他很困难,我们才能懂得,不要因为一点失败,就气馁,就消极,关键是我们要在这条路上,找到更优的方法。
改变知易行难,需要总结的东西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在路上,不断的解决,不断的思考,实验才能找到方法。知行合一这本书,我在21年的时候就看了,我但是也觉得是神书一本,得此书犹如得尚方宝剑一般,可披荆斩棘,开启狂暴人生,冷静下来以后,才发现,不是看看就可以了,还需要时间。
好了,以上就是我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