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untu下OpenResty搭建高性能服务端

来自:简书,作者:JunChow520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09c17230e1ae

Socket编程

Linux Socket编程领域为了处理大量连接请求场景,需要使用非阻塞I/O和复用,select、poll、epoll是Linux API提供的I/O复用方式,自从Linux2.6中加入了epoll之后,高性能服务器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Nignx就是使用epoll来实现I/O复用支持高并发。对于“高性能”服务端而言,我们所关注的并不是语言的性能,而是缓存和语言支持异步非阻塞。

缓存
针对缓存要明白通信速度的快慢顺序

•内存>SSD>机械磁盘
•本机>网络
•进程内 > 进程间
缓存系统的目标是希望在进程内的命中率是最高的,那么此时缓存系统整体的效率也是最高的。

异步非阻塞

希望访问数据库、访问网络,访问一些比较慢的IO设备时,不要在等待上耗费大量时间。而是使用事件驱动的方式,当系统完成某项任务后再来通知我们。这样就可以将服务器CPU的空闲资源,用来服务客户端连接。

OpenResty

OpenResty是基于Ngnix和Lua的高性能web平台,内部集成精良的LUa库、第三方模块、依赖项。用于方便搭建能够处理高并发、扩展性极高的动态web应用、web服务、动态网关。可以使用Lua脚本调用Ngnix支持的C以及Lua模块,快速构建10K~1000K单机并发连接的高性能web应用系统。OpenResty的目标是让web服务直接运行在Nginx服务内部,利用Ngnix的非阻塞IO模型,对HTTP客户端请求和后端DB进行一致的高性能响应。

OpenResty的出现可以说是颠覆了高性能服务端的开发模式。OpenResty实际上是Nginx+LuaJIT的完美组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由于Nginx采用的是master-worker模型,也就是一个master主进程管理多个worker进程,基本的事件处理都是放在worker中,master仅负责一些全剧初始化,以及对worker的管理。在OpenResty中,每个worker使用一个LuaVM,每个请求被分配到worker时,将在这个LuaVM中创建一个coroutine协程。协程之间数据隔离,每个协程具有独立的全局变量_G。
Lua中的协程和多线程下的线程类似,都有自己的堆栈、局部变量、指令指针…,但是和其他协程程序共享全局变量等信息。线程和协程主要不同在于:多处理器的情况下,概念上来说多线程是同时运行多个线程,而协程是通过代码来完成协程的切换,任何时刻只有一个协程程序在运行。并且这个在运行的协程只有明确被要求挂起时才会被挂起。

根据实际测试,OpenResty性能接近于Nginx 性能之王c module,甚至超过。

OpenResty 架构

负载均衡 LVS+HAProxy将流量转发给核心Nginx1和Nginx2,即实现了流量的负载均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单机闭环 所有想要的数据都能从本服务器直接获取,大多数时候无需通过网络或去其他服务器获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 单机闭环会遇到2个主要问题
1.数据不一致 例如没有主从架构导致不同服务器数据不一致

2.遇到存储瓶颈 磁盘或内存遇到天花板

解决数据不一致比较好的办法是采用主从或分布式集中存储,而遇到存储瓶颈就需要进行按业务键进行分片,将数据分散到多台服务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接入网关
接入网关又叫接入层,即接收流量的入口,在入口处做如下事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OpenResty环境搭建

http://openresty.org
http://openresty.org/cn/download.html

安装前准备,必须安装perl、libpcre、libssl库。

# 从系统路径中查看必备库是否已经安装
$ sudo ldconfig -v

# 安装必备库
$ sudo apt install libpcre3-dev libssl-dev perl make build-essential curl libreadline-dev libncurses5-dev

下载并解压OpenResty后进入其目录

$ wget https://openresty.org/download/ngx_openresty-1.13.6.1.tar.gz
$ tar -zxvf ngx_openresty-1.13.6.1.tar.gz
$ mv openresty-1.13.6.1 openresty
$ cd openresty
$ ./configure

默认会被安装到/usr/local/openresty目录下

# 编译并安装
$ sudo make && make install
$ cd /usr/local/openresty

启动Nginx

$ sudo /usr/local/openresty/nginx/sbin/nginx
$ ps -ef | grep nginx
$ service nginx status

Nginx启动若出现

nginx: [emerg] bind() to 0.0.0.0:80 failed (98: Address already in use)
nginx: [emerg] still could not bind()

说明80端口并占用,查看80端口被占用的端口并重启。原因在于nginx先监听了ipv4的80端口之后又监听了ipv6的80端口,于是就重复占用了。

$ sudo netstat -ntlp | grep 80
$ sudo killall -9 nginx

重新编辑Nginx配置文件

$ sudo vim /etc/nginx/conf/nginx.conf

listen 80;
listen [::]:80 ipv6only=on default_server;

使用curl工具或在浏览器访问默认80端口

$ curl 127.0.0.1

浏览器输入http://127.0.0.1/

将Nginx工具配置到当前用户的系统环境变量中

$ sudo vim ~/.bashrc
export PATH=$PATH:/usr/local/openresty/nginx/sbin
$ source ~./bashrc
$ cd ~
$ nginx -s reload
nginx: [alert] kill(12267, 1) failed (1: Operation not permitted)

开发文档

  • https://www.nginx.com/resources/wiki/modules/lua/

ubuntu 安装 vcode 或 sublime text 编辑器

content_by_lua

$ vim /usr/local/openresty/nginx/conf/nginx.conf
location /test {
  default_type text/html;
  content_by_lua 'ngx.say("hello openresty")';
}

# 重启Nginx
$ /usr/local/openresty/nginx/sbin/nginx -s reload

# 浏览器访问 127.0.0.1/test

content_by_lua_file

$ vim nginx.conf
location /test {
  content_by_lua_file 'html/test.lua';
}
$ vim ../html/test.lua
ngx.say("hello lua")
$ sudo /usr/local/nginx/sbin/nginx -s reload
$ curl 127.0.0.1/test
hello lua

为避免每次修改都需要重启Nginx,可在Nginx的server选项中配置lua_code_cache选项。

$ vim nginx.conf
server{
  lua_code_cache off;
  location /test{
    content_by_lua_file 'html/test.lua';
  }
}
$ sudo /usr/local/openresty/nginx/sbin/nginx -s reload
nginx: [alert] lua_code_cache is off; this will hurt performance in /usr/local/openresty/nginx/conf/nginx.conf:48

注意lua_code_cache off;是会引擎Nginx的性能的,在生产环境中是需要将其开启的。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