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端常用数据库的使用MongoDB, Redis, Mysql

后端常用数据库的使用

数据库安装 (ubuntu操作系统)

  1. mysql安装
  2. redis安装
  3. mongodb安装

mysql 使用 (增删改查)

mysql 数据库前置知识: mysql 是一个软件, 它通过 (数据库 + 数据表 + 数据项) 的
形式来组织数据, 而我们对数据进行操作时, 操作的是数据库中的数据表中的数据项.
为了实现对数据项操作, 下面的增删改查操作都需要定位到数据项

mysql 操纵数据库流程
  1. 建立连接
  2. 选择操作的数据库
  3. 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表进行操作
mysql -u<user> -p<password>  // 连接 mysql server
use <database>;
create table <tablename> {
	id int,
	name string,
	age int
	primary key (id)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utf8;

// 插入数据
insert into <tablename>(id, name, age) values((
0, 'aaa', 11), (1, 'bbb', 12), (2, 'ccc', 13))

// 查询数据
select * from <tablename>;

// 更新数据
update <tablename> set name='ddd' where name='ccc'

// 删除数据
delete from <tablename> where name='bbb'

大致了解上述流程以后, 可以看下面这本书, 快速掌握 sql 语句的编写
书籍: <<mysql 必知必会>> 能让你花 3 个小时学会 mysql 的常用操作

redis 使用 (增删改查)

redis 学习前置知识: redis 是一种 key-value 型的数据库, 人们通常在 value 中存储数据,
使用 key 标识和操作存储的数据. 对于存储的数据的数据类型, redis 只支持以下几种类型.
(string, hash, list, 集合, 有序集合)
redis 中的数据的组织形式就是 数据库中的key中的value, 用三维坐标表示唯一数据就是
(数据库, key, value)

安装好 redis 后, 首选需要使用工具连接上 redis-server 上, 数据是存储在 redis-server上的, 默认连接数据库 0

# 不设置连接参数, 直接连接本地安装的redis-server
redis-cli 

# 连接远程 redis-server
redis-cli -h <host> -p <post> -a <password>

host: redis-server所在主机 ip
port: redis-server 的运行端口, 通常为 6379
password: redis-server 设置的连接密码, 通常不设置
  1. 增加数据
set <keyname> <value>    增加了 一对 key-value, 存储了一个字符串
hset <keyname> <value>  增加一对 key-list
lpush <keyname> <value>  增加一对 key-hash
sadd
zadd 
  1. 删除数据
del <keyname>
  1. 修改数据
1 修改 字符串
2 修改 hash 表
3 修改 list
4 修改 set
5. 修改 有序集合
  1. 查询数据
get <keyname> 查询某个 string key 的值
hget <keyname> 查询某个 hash key 的值
lrange <keyname> <start> <end> 查询某个 list 中索引从 start 到 end 的值
smembers <keyname>  查询某个集合中所有的值
zrange <keyname> <start> <end> 查询某个有序集合中索引 从 start 到 end 的值

大致扫描以上内容后, 看以下教程能让你 3 小时学会 redis 命令
https://www.w3cschool.cn/redis/redis-intro.html

mongodb 使用 (增删改查)

mongodb 前置知识: mongodb 组织数据的形式 collection(集合) + document (文档)

使用 mongod 连接 mongo-server

# 连接本地 mongo 数据库
mongod
  1. 插入数据
db.<collection>.insert({name: 'Leto',
    gender: 'm',
    home: 'Arrakeen',
    worm: false})
  1. 查询数据
# 找到 collection 中 gender等于 'm', 而且 weight 大于 700 的所有数据
db.<collection>.find({gender: 'm',
    weight: {$gt: 700}})

# 找到 unicorns 中 年龄 等于 'f', 而且 weight 大于或等于 701 的所有数据
db.unicorns.find({gender: {$ne: 'f'},
    weight: {$gte: 701}})
  1. 更新数据
# 更新 unicorns 中 name为 'Roooooodles' 的 document 中的 weight 更新为 590, 
# update 为覆盖更新, 更新后的数据就只有 weight 一个字段了

db.unicorns.update({name: 'Roooooodles'},
    {weight: 590})

# 非覆盖更新
db.unicorns.update({name: 'Roooooodles'},
    {$set: {weight: 590}})
  1. 删除数据
db.<colection>.remove({'title':'MongoDB 教程'})

教程: little mongo book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Docker是一种容器化解决方案,Docker Compose可以简化多个容器的管理和部署流程。Nacos是一个用于服务发现、配置管理和动态DNS服务的开源平台。Node.js是一个基于JavaScript的开源、跨平台的运行时环境,用于构建可扩展的网络应用程序。MongoDB是一个高性能、文档型NoSQL数据库,适用于处理大量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MySQL是一个开源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用于存储和管理结构化数据。Redis是一个基于内存的高性能键值存储系统,用于缓存和数据持久化。Seata是一个开源的分布式事务解决方案,用于保证分布式系统中的数据一致性。 通过Docker Compose,我们可以轻松地将这些不同的组件和服务以容器化的方式部署在一台或多台服务器上。我们可以使用Docker Compose的配置文件定义每个服务的镜像、端口映射、环境变量等设置。在这个场景中,我们可以将Nacos、Node.js、MongoDBMySQLRedis和Seata分别作为独立的服务进行定义。 使用Docker Compose可以简化部署过程,只需运行一个命令即可启动整个应用程序的容器群组。Docker会自动拉取和部署所需的镜像,启动容器,并通过网络连接各个服务。Nacos可以作为服务发现和配置中心,用于管理和注册各个服务的地址和配置信息。Node.js可以作为应用程序的后端逻辑进行开发,通过Nacos来发现和调用各个后端服务。MongoDB作为主要的数据存储,MySQLRedis可以作为辅助数据存储和缓存。Seata可以用于管理和控制分布式事务,确保数据一致性。 总之,使用Docker Compose可以方便地将Nacos、Node.js、MongoDBMySQLRedis和Seata等组件集成在一起,并通过容器化的方式进行部署。这样做可以极大地简化应用程序的开发和部署过程,并提供高度可扩展的架构。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