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引论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 OS)是配置在计算机硬件上的第一层软件,是对硬件系统的首次扩充,主要作用是管理好这些设备,提高他们的利用率和系统的吞吐量,并为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一个简单的接口,便于用户使用。OS是现代计算机系统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系统软件,而其他的诸如编译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等系统软件,以及大量的应用软件,都依赖于操作系统的支持,取得它所提供的服务,事实上OS已成为现代计算机系统,多处理机系统,计算机网络中都必须配置的系统软件。

1.1操作系统的目标和作用

操作系统的目标与应用环境有关,例如查询系统中所用的OS,希望能提供良好的人一机交互性;对于工业控制,武器控制以及多媒体环境下的OS,要求其具有实时性;而对于微机上配置的OS,则更看重的是其使用的方便性。

1.1.1操作系统的目标

在计算机系统上配置操作系统,其主要目的是:方便性,有效性,可扩充性和开放性

  1. 方便性

一个未配置OS的机器系统是极难使用的,用户如果像直接再计算机硬件(裸机)上运行自己所编写的程序,就必须使用机器语言来书写程序。但是如果计算机硬件上配置了OS,系统便可以使用编译命令,将用户采用高级语言书写的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或者直接通过OS所提供的各种命令操作计算机系统,极大的方便了用户。是计算机变得易学易用。

  1. 有效性

有效性的第一次含义是提供系统资源的利用率,早期的未配置OS的计算机系统中,诸如处理及,I/O设备都经常处于空闲状态,各种资源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所以在当时,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是推动OS发展的最主要动力,有效性的另一层含义是,提供系统吞吐量。OS可以通过合理的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加速程序的运行,缩短程序的运行周期,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吞吐量。

  1. 可扩充性

为了适应计算机硬件,体系结构以及计算机应用发展的要求,OS必须要具有很好的可扩充性,可扩充性的好坏与OS的结构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由此推动了OS结构的不断发展:从早期的无结构发展成模块化结构,又发展成层次化结构,近年来OS已广泛采用了微内核结构。微内核结构能方便的添加新的功能模块,以及对原有的功能和模块进行修改,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

  1. 开放性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兼容性问题便提到了仪事日程上来。各国都相应的制定了一系列的软,硬件标准。使得不同的厂家按照不同标准生产的软,硬件都可以再本国范围内很好的互相兼容。这无疑对用户带来了极大的方便。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使计算机OS的应用环境发展从单机环境转向网络环境。其应用环境就必须更加开放。进而对OS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谓开放性,是指系统能遵循世界标准规范,特别是遵循开放系统互连OSI国际标准。事实上,凡遵守国际标准规范所开发的硬件和软件,都能彼此互相兼容,方便的实现连接。开放性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计算机技术的一个核心问题

1.1.2操作系统的作用


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所起到的作用,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