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少存款才敢辞职?这个问题问到我了,先说我个人当前的情况和判断,再做其他分析。
我工作五年还没有辞职过,这个问题在我身上不成立,如果说“才敢辞职”,就目前来说,有一年生活费会比较稳,也就敢辞。
我目前存了几年生活费,房租和平时开销并不大,没有贷款,没贷款是因为压根还没有买房买车,所以比较轻松。
为什么说就目前来说,有一个时间条件?是因为我们会基于对未来的判断不一样做出不一样的选择。
当你判断未来是向上走的,是越来越有钱,是越来越有希望的时候,你是敢花钱的,你是有自信的。
哪怕只有几个月的存款,你也敢出去玩一个月,因为你相信你能够在几周,一个月内就找到工作。
而目前的情况是大家手上没什么钱,最关键的是对未来的预判不是很有希望和信心。
就个人而言,我又是那种保守里面偏稳定的类型,我除了正常的节假日放假,哪怕是年假我都很少休,休年假,更多是因为要回家,所以我的年假一般都是全堆在放假回家的时候。
这里就不讨论我个人的消费习惯,聊一下,目前对于大部分人而言,相对比较稳的策略是什么?
就一条,一定要多存钱,存款是生活的底气,也更是一个成年人的尊严。千万不要等到没钱的时候发现特别急需用钱。
存钱第1步,先学会记账,不要去依赖支付软件的自动记账,一定要自己去记录。
自己去记录才会有感知,你才会知道一笔一笔钱是怎么花出去的,同时也更准确一点。
这个过程会非常繁琐重复枯燥麻烦,但一定要坚持下去,就我个人经验来说,一天不会超过5分钟,借用一些软件记账就行了。
第2步要么强制存储,要么给自己一个限额。
强制存储就是每当工资或者是一些收入下来的时候,按照一定的比例强制存到某一个地方。
而限额则是直接规定每个月的支出上限,甚至可以细分到每一个类目的支出上限。
每当自己要花一笔钱的时候,多问几遍,这个东西是非买不可吗,为什么要买?一定用得上吗?会用几次?以前买过类似的吗?用上了吗?效果如何?
在日常生活中的开销,娱乐消费,知识付费上的付费,副业上的都可以这样问自己。
多问几遍,你会发现很多东西都没有买的必要,但如果你很有钱,可以忽略。
有人可能会说你这么抠,不消费不娱乐,那生活还有什么意思?
问题在于这里,什么时候生活有意思就必须要通过消费,通过花钱才能够得到呢。
得到快乐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是消费,可以是生产,可以是创造。
哪怕是消费,也没有说消费的越高就越快乐,人的快乐很多时候是来自于人际关系,一个人的幸福感多数也来自于人际关系。
说完消费再说开源,也就是赚钱。
其实做副业在前期是一个投入产出比比较差的一件事。你需要自己打造一条属于自己赚钱的路,从0~1,甚至你没有任何基础的情况下去做这件事,他的投产出比是比较差的。
如果同样的时间精力投入到主业上,能拿到更好的结果,其实是更建议先做好主业。
当你发现主业差不多到头了,或者你不太想往上走了,或者你觉得现在比较稳定了,想去尝试做一些属于自己的事情,那么可以去多拓展副业。
副业在早期其实是很难赚到钱的,哪怕是有人带你,哪怕是方向正确,也是需要经历很长一段没什么钱的过程。
更别说很多人自己探索,弯路会走一大堆,如果你现在有人带,一定要珍惜。
回到什么情况下敢辞职其实存款是一方面,你个人能力更重要,比如你主业上非常厉害,可以随时找到工作,或者你有副业收入,不担心没有收入来源。
想办法不断提升自己,这才是唯一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