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觉得我的输出能力太强了,到底是怎么练成的,学过什么写作课。
但我确实没系统学过写作课,倒是看过一些写作书,不过这不是重点,因为我写作几乎不存在技巧,纯粹是表达欲有点强。
但似乎我在生活中并不是一个喜欢说话的人,于是我继续思考,我的这种输出习惯,或者表达欲是怎么练成的。
被我发现一件事,我从小自言自语,喜欢一个人说话。我是通过自己跟自己说话去梳理一些想法,思考一些事情,推演事情的发展,而我挺享受这个过程。
那么为什么不是和别人交流,大概是很少能找到和我对话交流的人,朋友比较少,加上就算有也不可能随时都在,都可以交流。
慢慢的我就学会了时不时自己和自己说话,一问一答。而这种方式保存至今,也用在我平时的写作中,我一直处于自我对话状态中。
如果你在生活中并不是一个很能和别人交流的人,那你大概率也是喜欢和自己对话的,观察一下有没有。
如果有,恭喜你,我们可以换一种形式,将你想说的话全部写起来,如果不想被人看到,可以先写到自己的备忘录或者其他笔记软件里面。
然后挑选一些不错的内容发出来,你会发现其实你可以写出很多东西。
至于一开始会有点流水账不要紧,先学会写流水账,然后想办法将流水账进行细化,结构化,提炼一下,慢慢的写作输出能力就会提升。
都说写作需要灵感,输出需要灵感,但不能仅限于此。
灵感是存在概率的,如果你是靠写作赚钱,吃饭,那么你要学会自己寻找灵感,挖掘灵感,而不是等灵感凭空出现,这是非常不靠谱的。
我个人经验,灵感不是看着电脑想出来的,而是基于你本身有大量的内容沉淀,知识积累,实战经验,然后碰撞出来的。
并且灵感可以通过写作引导出来,你不要等到构思出一个完整大纲后再写。
我往往只需要一个切入口,一个关键词,一个选题就开始写,会越写越多,从点到面,从一个词引导出10个词,灵感就出来了。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要高估自己的大脑容量,你最多记住一些零碎的内容,但可以通过零碎的内容慢慢找到一大片内容,而大脑装不下,用笔可以写下来。
通过这种锻炼,你捕捉灵感,挖掘灵感的能力会变得更强,概率也会提高,可能别人10天才有一个灵感,你可能一天一个。
这就是对内容,对生活,对世界的感受能力的不一样。
作为内容创作者,需要保持好奇心,哪怕是同一件事,哪怕是很小一件事,你也能发现不一样的地方,不一样的感受。
同一件事情经历多次,每次经历都有新的感受,这就是敏感度不一样。
有点像是高敏感人群,不过我的钝感力还是挺强的,我个人认为这是可以被锻炼或者可以主动选择的。
我对事情的洞察力是天生的,但对感受对经历的敏感度一般,我更多是靠主动去发现,挖掘出来,觉察出来。
当你对很多事情都感兴趣,慢慢你的表达欲,分享欲也会提高。
写起来,就是输出。
等习惯后,让你一天不写,会很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