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学习——绪论

1.思维导图

2.总结

3.思维导图导出的文字版思维导图


1.思维导图(下载到本地即可完整查看)


2.总结

数据库指的是以一定方式储存在一起、能为多个用户共享、具有尽可能小的冗余度、与应用程序彼此独立的数据集合。它具有整体性、共享性。常用的有Access、MySQL、oracle数据库三种数据库。在初学时使用mysql更容易上手。

绪论中含有较多的概念,需要认真掌握才行,这对于以后开发系统时设计数据库有巨大的作用。需要学会使用ER图来分析实体、属性、联系之间的关系,在开发初期需要进行需求分析以此来设计数据库。


3.思维导图导出的文字版思维导图

  1. 数据库系统概述
    1. 数据:数据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 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2. 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 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1. 数据模型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存储 可共享 冗余度小 独立性高
    3. 数据库管理系统
      1. 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4. 数据库系统
      1. 数据库 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 应用系统 数据库管理员   共同构成的存储、管理、处理、维护数据的系统
    5.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1. 数据结构化
        1. 整体数据的结构化是数据库的主要特征之一
      2. 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
        1. 减少数据冗余,节约存储空间 避免数据之间的不相容性与不一致性 使系统易于扩充
      3. 数据独立性高
      4. 数据由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和控制
        1. 数据的安全性(Security)保护 保护数据,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造成的数据的泄密和破坏。
        2. 数据的完整性(Integrity)检查 将数据控制在有效的范围内,或保证数据之间满足一定的关系。
        3. 并发(Concurrency)控制 对多用户的并发操作加以控制和协调,防止相互干扰而得到错误的结果。
        4. 数据库恢复(Recovery) 将数据库从错误状态恢复到某一已知的正确状态。
  2. 数据模型
    1. 对现实世界的模拟
    2. 概念模型
      1. 也称信息模型,它是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用于数据库设计。
    3. 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
      1. 逻辑模型主要包括网状模型、层次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等, 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用于DBMS实现。 物理模型是对数据最低层的抽象,描述数据在系统内部的表示方式和存取方法, 在磁盘或磁带上的存储方式和存取方法,面向计算机系统。
    4. 组成要素
      1. 数据结构 (静态性) 数据操作 (动态性) 完整性约束条件(完整性约束)
  3. 概念模型
    1. 基本概念
      1. 实体
        1. 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
      2. 属性
        1. 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称为属性。
        1. 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称为码。
        1. 属性的取值范围称为该属性的域。
      3. 实体型
        1. 用实体名及其属性名集合来抽象和刻画同类实体称为实体型。
      4. 实体集
        1. 同一类型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
      5. 联系
        1. 实体内部的联系通常是指组成实体的各属性之间的联系 实体之间的联系通常是指不同实体集之间的联系
        2. 1:1   1:m      m:n
    2. E-R图的绘制
      1. 实体用矩形框
      2. 属性用椭圆
      3. 联系用菱形  并标注联系类型
    3. 子主题
  4. 数据模型
    1. 层次模型
      1. 出现最早
      2. 用树形结构来表示
      3. 1.有且只有一个结点没有双亲结点,这个结点称为根结点 2. 根以外的其它结点有且只有一个双亲结点
      4. 根结点,双亲结点,兄弟结点,叶结点
      5. 根结点具有唯一性
      6. 如果删除根节点,子女节点值也被同时删除
      7. 优点:结构清晰 查询效率高
      8. 缺点:多对多联系表示不自然 查询子女必须通过双亲
      9. 子主题
    2. 关系模型
      1. 基本概念
        1. 关系即为一张表
        2. 元组即为表中的一行
        3. 属性即表中的一列
        4. 主码  即主键  唯一确定一个元组
        5. 域:属性的取值
        6. 关系模式:对关系的描述
      2. 子主题
      3. 数据的操作
        1. 数据操作是集合操作,操作对象和操作结果都是关系,即若干元组的集合
      4. 关系必须是规范化的,满足一定的规范条件 最基本的规范条件:关系的每一个分量必须 是一个不可分的数据项, 不允许表中还有表
      5. 优点:具有更高的独立性
      6. 缺点: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导致 查询效率往往不如非    关系数据模型
    3. 网状模型 网状数据库系统(DBTG)
      1. 1. 允许一个以上的结点无双亲; 2. 一个结点可以有多于一个的双亲。
      2. 实体型:用记录类型描述               每个结点表示一个记录类型(实体) 属性:用字段描述           每个记录类型可包含若干个字段 联系:用结点之间的连线表示记录类型(实体)之            间的一对多的父子联系
      3. 优点:能够更好地描述现实世界且存储效率高
      4. 缺点:结构复杂,不利于计算机代码的实现
  5. 数据库系统构成
    1. 主从式结构的数据库系统
      1. 优点: 易于管理、控制与维护 缺点: 当终端用户数目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主机的任务会过分繁重, 成为瓶颈,从而使系统性能下降 系统的可靠性依赖主机,当主机出现故障时,整个系统都不能使用
    2. 分布式结构的数据库系统
      1. 优点 适应了地理上分散的公司、团体和组织对于数据库应用的需求 缺点 数据的分布存放给数据的处理、管理与维护带来困难 当用户需要经常访问远程数据时,系统效率会明显地受到网络传输的制约
    3. C/S结构的数据库系统(客户/服务器)
    4. 浏览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结构 (BS架构)
    5. 数据库三级模式
    6. 模式
      1. 模式(也称逻辑模式) 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综合了所有用户的需求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 模式的地位:是数据库系统模式结构的中间层 与数据的物理存储细节和硬件环境无关 与具体的应用程序、开发工具及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无关
        1. 外模式
          1. 外模式(也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 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 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2. 内模式
          1. 内模式(也称存储模式) 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 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 记录的存储方式(顺序存储,按照B树结构存储,   按hash方法存储) 索引的组织方式 数据是否压缩存储 数据是否加密 数据存储记录结构的规定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
    7. 模式的优势
      1. 数据与程序之间的独立性,使得数据的定义和描述可以从应用程序中分离出去 数据的存取由DBMS管理 用户不必考虑存取路径等细节 简化了应用程序的编制 大大减少了应用程序的维护和修改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