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
RPMsg-Lite 是一种轻量级的远程处理器消息(RPMsg)协议实现,由NXP半导体公司开发并以BSD兼容许可证发布。该组件旨在为异构多核系统中的多核通信提供一个标准化的二进制接口。与OpenAMP框架下的RPMsg实现相比,RPMsg-Lite提供了代码尺寸缩减、API简化和更好的模块化特性,特别适合在资源受限的小型系统上使用
2 RPMsg-Lite的动机与优势
- 小型化需求:RPMsg-Lite的开发是为了满足RPMsg协议兼容通信组件的小型化需求,特别是在资源受限的微控制器系统中。
- API简化:RPMsg-Lite简化了OpenAMP RPMsg实现的复杂API,使得开发者更容易使用。
- 性能提升:通过静态API的实现,RPMsg-Lite进一步减少了资源使用,提高了通信的确定性和速度。
3 RPMsg-Lite的实现
- 核心组件:RPMsg-Lite的核心组件位于rpmsg_lite.c文件中,负责实现阻塞发送API和基于回调的接收API。
- 可选组件:RPMsg-Lite还包括两个可选组件,分别用于实现阻塞接收API(rpmsg_queue.c)和动态命名端点的创建与删除通知服务(rpmsg_ns.c)。
- 共享内存模型:RPMsg-Lite的“媒体访问”层在virtqueue.c中实现,定义了共享内存模型和内部使用的组件,如vring或virtqueue。
4 RPMsg-Lite的架构
- 核心子组件:RPMsg-Lite核心子组件实现了阻塞发送API和基于回调的接收API,通过端点进行通信,每个端点可以分配不同的接收回调函数。
- 队列子组件:这是一个可选的子组件,需要在环境移植层实现env*queue()函数,支持阻塞接收功能,包括复制和非复制模式。
- 名称服务子组件:这是一个最小化的名称服务实现,允许通信节点发送关于命名端点创建或删除的公告,并在应用程序回调中接收这些公告。
5 RPMsg-Lite的使用
- 环境层和平台层:RPMsg-Lite的移植层分为环境层和平台层,环境层需要为每个环境单独实现,平台层则定义了中断使能、禁用和触发的低级函数。
- 初始化与通信:RPMsg-Lite的堆栈初始化通过在主端调用rpmsg_lite_master_init()和在远程端调用rpmsg_lite_remote_init()完成。初始化后,需要创建通信端点以实现通信,这可以通过调用rpmsg_lite_create_ept()函数完成。
- 无复制机制:RPMsg-Lite实现了发送和接收操作的无复制机制,这些机制在应用中使用时需要考虑特定的事项。
6 配置选项
- 编译时配置:RPMsg-Lite可以在编译时通过包含rpmsg_config.h文件来自定义配置。提供了多种配置选项,如延迟时间、缓冲区有效载荷大小、缓冲区数量等。
- 共享内存配置:正确初始化和配置共享内存对于数据交换至关重要,共享内存必须对主核心和远程核心都可访问,并且需要配置为非缓存内存。